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下册)
11.《师恩难忘》作者刘绍棠刘绍棠(1936年2月29日—1997年3月12日),河北通县人,中国著名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1936年2月生。13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是50年代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代表作品《京门脸子》、《蒲柳人家》等。他的作品曾获中国大众文学奖、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等奖项,又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外文,在国际上亦有所影响。1997年3月12日,因肝硬化、肝腹水抢救无效,病逝于宣武医院,年仅61岁。《一去二三里》又名《山村咏怀》,是宋代邵康节所作。全诗如下: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2.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本名陶文濬,汉族,在金陵大学毕业,因欣赏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改名为知行,后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又改名为行知,中国著名教育家。1891年生于安徽歙县,1914年从金陵大学毕业。1914年赴美国留学,先入伊利诺伊大学攻读市政学,次年获政治学硕士学位,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学习。1917年8月回国,在南京高师主讲教育学、教育行政、教育史、教育心理等。1939年在陪都重庆创办育才学校,1946年1月创办重庆社会大学,4月筹备将育才学校迁沪及筹办上海社会大学。1946年7月25日因脑溢血在上海去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3.访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释:诗人寻访一位隐士未遇,怅然记下与童子的对话。松树下问隐士的徒弟:“师父哪儿去了?”童子说:“师父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中,可是云雾很浓,不知他在什么地方。”访隐者:访问隐居在山中的人。2松下:指隐士居住的地方。童子:男孩,隐士的徒弟。言:说。处:去处。所见【清】袁枚牧童⑴骑黄牛,歌声振⑵林樾⑶。意欲⑷捕⑸鸣⑹蝉,忽然闭口立。【注释】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⑵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⑷欲:想要。⑸捕:捉。⑹鸣:叫。【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3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4.清·王士禛(zhen)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鉴赏这里描写一个渔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钓的情形:一件蓑衣、一顶斗笠、一叶轻舟、一支钓杆,垂钓者一面歌唱,一面饮酒,虽然独自钓起一江的秋意,但逍遥中不免深藏几许箫瑟和孤寂。作者简介王士禛(1634-1711)清代诗人。字贻上,子真,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人。常自称济南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出任扬州推官。后升礼部主事,官至刑部尚书。康熙四十三年(1704)罢官归里。王士禛论诗,以「神韵」为宗,要求笔调清幽淡雅,富有情趣、风韵和含蓄性。王士禛的五、七言近体诗最能代表他的风格特色。他不重视文学对现实的反映,大部分诗是描写山水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怀的,偏于对艺术技巧和意境的追求,是他的创作理论的具体体现。王士禛有词集《衍波词》,以小令为佳,但其成就逊于诗,著作有《带经堂集》,诗选有《渔洋精华录》,诗话有《渔洋诗话》,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其理论著作有《律诗定体》,他对古代诗歌声调韵律作了初步的归4纳总结,对后世实有“抛砖引玉”之功绩。王士禛出生在一个世代当官家庭。他5岁入家塾读书。22岁入都考进了进士,文名渐著。23岁游历济南,他邀请济南的文坛名士。5.变色龙又名避役,主要分布在非洲地区,少数分布在亚洲和欧洲南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是它们的天堂。色龙的皮肤会随着背景、温度的的变化和心情而改变;雄性变色龙会将暗黑的保护色变成明亮的颜色,以警告其它变色龙离开自己的领地;有些变色龙还会将平静时的绿色变成红色来威胁敌人。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避免遭袭击,使自己生存下来。近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撰文指出,依据动物专家的最新发现,变色龙变换体色不仅仅是为了伪装,体色变换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能够实现变色龙之间的信息传递,便于和同伴沟通,这相当于人类语言一样,进而表达出变色龙的意图。6.金蝉脱壳此计语出自《元曲选·朱砂担》第一折。它的原意指金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虫的壳。比喻留下表面现象,实际上却脱身逃走。军事上指留下虚假的外形来稳住敌人,自己暗中脱身而去,离开险境。这是一种走而示之不走的策略。《三十六计》中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存其形,完其势①;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②。①存其形,完其势,保存阵地已有的战斗形貌,进一步完备继续战斗的各种态势。7.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_____伽利略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5少。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苏霍姆林斯基8.戏曲谚语:不练三冬两夏,哪能学会唱、念、做、打?一台无二戏,救场如救火。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勤学通百艺,苦练出真功。要练惊人艺.须下苦功夫嘴上没有功,吐字听不清。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七分念白三分唱,白是骨头唱是肉。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私下练,台上见。以熟为巧,以巧为妙。知戏文戏理,才能唱出好戏。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9.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年3月28日(儒略历3月16日)–1936年6月18日),是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的笔名,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政治活动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代表作品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海燕》等。1927年10月22日苏联科学院决定就高尔基开始写作35周年授予他无产阶级作家的称号。当他此后不久回到苏联后他受到了许多荣誉:他被授予列宁勋章,成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成员。苏联全国庆祝他的60岁6生日,许多单位以他命名。他的诞生地被改名为高尔基市。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因肺炎逝世。高尔基主要作品分早期中期和后期作品《海燕之歌》《母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其中的《童年》、《在人间》及《我的大学》是后期作品,是高尔基著名的三部曲自传体小说,同时也是高尔基成名三部曲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它内涵丰厚,耐人寻味,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精彩纷呈的精神世界。这部世界著名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通过一个渐渐长大的孩子的眼光来观察和了解他周围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倔强、富有同情心和不断追求的青少年形象青少年在成长期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所经受的各种心理考验。10.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莫高窟最初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至元代(1271—1368)基本结束,其间经过连续近千年的不断开凿,使莫高窟为集各时期建筑、石刻、壁画、彩塑艺术为一体,世界上规模最庞大,内容最丰富,历史最悠久的佛教艺术宝库。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这些艺术珍品不仅反映了中国中古时期宗教和社会生活情况,同时也表现出历代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和非凡成就。[11.《国榷》为记载明朝历史的编年体史书。谈迁(1594年—1658年)撰写。天启元年(1621年)始编著,初稿六年后完成,据称此7书“六易其稿,汇至百卷。”顺治四年(1647年)全稿被窃,他又发愤重写,顺治十年,应弘文院编修朱之锡邀请,携稿赴北京,访问前朝遗老、皇室、宦官、降臣等,阅读公家档案,重新校订《国榷》,以三十余年编成《国榷》一书,署名“江左遗民”。12.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1896年12月10日),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实验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他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在代拿迈炸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曾拥有Bofors军工厂,主要生产军火;还曾拥有一座钢铁厂。在他的遗嘱中,他利用他的巨大财富创立了诺贝尔奖,各种诺贝尔奖项均以他的名字命名。13.《本草纲目》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14.《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由著名文学家施耐庵,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水浒传》的作者据传为施耐庵,并有罗贯中加以润色,是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在历代封建专制统治者眼中,造反都是不道的,“造反”者都是杀人放火、面目狰狞的妖魔鬼怪,但中国四大古8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却反其道而行,为那些所谓“造反”者树碑立传,并渲染他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的英雄壮举,使他们成为读者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北宋末年,朝政腐败,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上至朝廷命官,下至普通百姓,甚至是鸡鸣狗盗之徒,随着对官府幻想的一点点破灭,连生存都难以维系,最终都被逼上梁山。然而,当人民起义的壮举使好汉们士气日益高涨的时候,宋江的接受招安改变了一切……英雄就这样消失在尘世间,原本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就这样归于平静了。《水浒传》是世界上涉及人物最多的小说,共涉及人物787位,其中有名有姓的有577位,有名无姓有9位,有姓无名的有99位。15.《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清朝小说家吴敬梓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儒林外史》不仅直接影响了近代谴责小说,而且对现代讽刺文学也有深刻的启发。16.复姓:查任盛单华乐仇燕和强盖解於宁应干过翟区朴余冼曾菅17.《只拣儿童多处行》作家简介:冰心(1900~1999)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9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此后著有散文《南归》、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读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
本文标题: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543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