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英汉互译教程(修订版)
英汉互译教程颜林海四川师范大学2目录绪论上篇互译概论第一章翻译概论第一节翻译系统观第二节语言异质第三节翻译本质第四节翻译标准第五节翻译策略第六节翻译效果第二章英汉语言比较第一节英汉词法比较第二节英汉句法比较第三节英汉篇法比较第三章翻译过程概论第一节翻译过程概述第二节翻译单位第三节翻译步骤第四章翻译策略与技巧第一节宜化法第二节异化法第三节易说法(一)第四节易说法(二)第五节移位法第六节增益法(一)第七节增益法(二)第八节遗省法第九节刈分法第十节依并法中篇(上)字词翻译第五章字词翻译概论第六章英汉字词的翻译第一节解音与炼音第二节解字与炼字中篇(中)句子翻译第七章句子翻译概论第八章英语句子的汉译第一节英语句子汉译概论第二节英语被动句的汉译第三节英语名词性从句的汉译第四节英语定语(从句)的汉译第五节英语复杂状语的汉译第六节英语比较句的汉译3第九章汉语句子的英译第一节汉语句子英译概论第二节汉语非主谓句的英译第三节汉语主被动句的英译第四节汉语存现句的英译第五节汉语得字句的英译第六节汉语把字句的英译第七节汉语连动流水句的英译第八节汉语兼语句的英译第九节汉语主谓谓语句的英译第十节汉语外位语的英译中篇(下)篇章翻译第十章篇章翻译概论第一节篇章翻译标准第二节篇章翻译过程第十一章篇章翻译策略第一节设身作者道意图,字斟句酌设篇章第二节理枝循干解文理,瞻前顾后炼照应第三节知人论世解事义,上斟下酌炼字词第四节设身处地化人物,情真意切如己出第五节缘景而入意象生,篇中物象化成竹下篇翻译赏析第十二章原文解读与译文赏析第一节诗歌解读与译赏第二节文章解读与译赏第三节小说解读与译赏4第一章翻译概论第一节翻译系统观所谓翻译系统观,就把翻译看作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要素构成有几整体。翻译系统观是基于系统方法论,把翻译看成是一个整体而非单纯的语际转换;要求立足整体,统观全局,着重从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中综合地考察翻译,从而达到理论优化的一种方法。相互联系的原则是系统论最基本的原则。也就是说,系统是由许多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并由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的整体属性依赖于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要素也依赖于系统,它的性质和功能都必须适应于系统。脱离任何联系的孤立的要素是毫无意义的。就翻译而言,首先必须把翻译看作一个整体,其基本要素为:语言异质、翻译本质、翻译标准、翻译策略和翻译效果。各要素之间彼此联系。孤立地讨论某一要素往往会走向玄学或形而上学的泥潭,对解决翻译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无实际作用。语言异质是翻译存在的基本前提,只有语言存在异质才有翻译的必要。语言之间的异质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原语和译语上角度看,异质是指原语和译语在语音、词汇、语(句)法、篇章和文体各层面上的差异程度。语言异质的另一方面是指译者对原语和译语的把握程度的高低,一般有四种情况:1.原语理解能力强,译语驾驭能力也强;2.原语理解能力强,但译语驾驭能力低;3.原语理解能力差,译语驾驭能力高。4.无原语理解能力,译语驾驭能力高。翻译本质是译者对翻译行为和翻译结果的内在属性做出的理性认识。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看,任何行为必有意图。作者写作有自己的写作意图,同样,译者翻译也有自己意图。因此,对翻译本质的认识,也就是译者对翻译意图的认识。一般而言,翻译意图有两种:以作者的写作意图为翻译意图,以译者的意图作为翻译意图。前者重在关注译者是如何用译语来实现原文的写作意图和原文内容的传递。后者重在关注译者是怎样根据自己的翻译意图对原文内容和形式进行操控。因此,译者不同,对翻译本质的认识也就不同。正因为对翻译本质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译者在翻译实践中采用的翻译标准和翻译策略也就不同。翻译标准既是指导翻译实践的坐标,也是衡量翻译效果的尺度。翻译在某种程度上是译者的个人行为,因此,翻译标准的把握取决于译者,即因人而异。但这并不是说,译者可以随便制定标准,胡乱翻译。从翻译过程看,翻译标准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制定:其一,认知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其二,审美上的艺术性和个性性;其三,文化上的接受性和变通性。翻译策略指译者用译语的形式来表达原语内容时,为解决问题所采用的一系列步骤和一切手段。翻译策略必须以语言异质性程度为基础。原语和译语异质性越小,直译程度就越大。原语和译语异质性越大,采用意译方法的频率就越大。既然翻译存在的前提是语言的异质性,那么就不可能把直译和意译决然分裂开来,即使是在同一种语言内,也不可能绝对的直译或绝对的意译,如把古代汉语译为现代汉语。同时还与译者对原语和译语的把握程度及其译者对待原语和译语的态度有关。翻译策略体现在译语上,就是翻译技巧,即在把原语内容用译语形式表现出来时,由于原语形式和译语形式的冲突而作出的变通处理办法。具体的翻译技巧是建立在语言间异质性程度。语言异质性越大,译者把握双语的能力越强,翻译技巧就越丰富。但任何翻译策略的采用,都受到翻译标准的制约。翻译标准既是指导翻译过程的坐标,同时又是鉴定翻译效果的标尺。翻译效果是指译者在特定的翻译意图控制下要求译文在译语读者中产生的特定反应。理论上要求译语的效果和原语的效果相同。但事实上,这仅仅是理想而已,因为即使是原语读者对原语作品的理解也不尽然相同。就其原因在于文学作品一旦成立,就成为一个独立的存在的客观实体,不会因作者5的意志而转移。作为译者,他也是原语读者之一,他对原作的反应也是众多反应之一。不过,译者的对原作的内容与风格的理解必须最能接近原作,译文对原语读者效果应该尽量达到原作对大多数原语读者产生的效果。系统论认为基本要素之间的排列顺序(即结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不同的结构,系统功能就不相同。就翻译系统而言,翻译要素的排列方式形成了翻译系统的结构。翻译要素的排列顺序不同,功能即效果就不同。1.原语理解能力强,译语驾驭能力强:译者对翻译本质的认识就越是深刻,体现在翻译标准上就既忠实又通顺;采用的翻译策略灵活多变,使用的翻译技巧丰富多变,译文效果越能达到译者所追求的效果。2.原语理解能力强,但译语驾驭能力弱:译者对翻译本质的认识,体现在翻译标准上,只涉及到原语,未充分重视译语的习惯,翻译策略与技巧贫乏,译文效果是原语化程度高,佶屈聱牙,目不忍读。3.原语理解能力差,译语驾驭能力强:译者对翻译本质的认识,体现在译文上就是误译、漏译可能多,尽管翻译方法和技巧可能丰富、译文语言可能很地道。4.无原语能力,译语驾驭能力强:译文与其说是翻译,毋宁说是再创造。翻译本质、翻译标准、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也就无从谈起。如林纾之翻译。思考1.什么是翻译系统论?2.翻译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第二节语言异质莱布尼茨曾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同样,我们也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两种完全相同的语言,也没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也就是说,任何两种语言,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的地方。对翻译而言,语言之间的差异是翻译存在的前提。对译者而言,掌握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有助于识别所翻译出来的目的语是否地道。因此,要掌握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就必须对两种语言进行比较。比较的方法,目的,范围,因人而异。比较的方法和目的,对译者而言,就是寻找两种语言的异同,并实现二者之间的最佳转换效果;比较的范围,对译者来说,有宏观比较和微观比较。宏观比较指英汉两种语言的类型比较,微观比较指英汉两种语言在组词造句和积句成篇上的比较。宏观比较有助于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总体的特点,微观比较有助于弄清英汉两种语言组词造句、积句成篇的基本法则。从宏观比较角度来说,英语是表音的字母文字,而汉语是表意的方块文字。表音文字是通过有限的字母及其组合与变化形式来表达意思;而表意文字是通过有意义的字词组合来表达意思。二者主要区别是英语具有丰富的拼写形式,而汉语却缺乏拼写形式。这样就形成了英语在语言类型上属于形合的语言,汉语在语言类型上属于意合的语言。所谓“形合”就是指语言形式的完整性,即语言单位以及语言单位之间的语法关系和逻辑关系会通过一定的形式标志出来。语法关系往往是通过词形变化与组合方式来实现。语法关系主要通过词类的用法、组词造句和积句成篇的规则来体现的。逻辑关系包括联合和偏正两大关系。其中联合又包括:并列关系、选择关系、转折关系、递进关系;而偏正又包括因果关系、条件关系、时间关系,让步关系等。所有这些逻辑关系往往都会通过连接词来体现。因此,英语是一种重“形合”的语言。所谓“意合”,就是指意义上的完整性,具体地说,语言单位以及语言单位之间的语法关系和逻辑关系不是通过形式标志而是通过“意会”的来体现。换句话说,语言单位之间的语法关系和逻辑关系6常常是一种隐性连贯方式。所以语言单位之间在外形上比较松散、自由,注重以神摄形。既然汉语通过“意会”来体现语法关系和逻辑关系,那就意味着,汉语在组词造句和积句成篇时,语法关系和逻辑关系多有省略:只要不产生歧义而意思完整,能够省略的字词或成分都可以省略。微观比较,又称语法比较;所谓语法,就是一种语言的字词用法、组词造句、积句成篇的语言法则。既然是“法则”,就意味着组词造句不能随便把所学的字词加以组合,积句成篇也不是把各种句子随意放在一起,而必须遵守一定的法则。就是说,要组词造句,必须弄清“词”的特点与用法。思考:译者应该如何看待原语与译语的异质?第三节翻译本质正如上文所说,原语理解能力强,译语驾驭能力强(关于语言异质极其重要,第二章单独详细讨论),译者对翻译本质的认识就越是深刻。但这种对翻译本质的认识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翻译意图基础之上。我们知道,任何作者都有自己的写作意图、表达的主题以及实现写作意图、完成表达主题的手段。“意图”和“主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内容(即后文所说的理事情象)。“手段”就是形式(即后文所说的音字句篇)。同样,任何译者也都有翻译意图以及实现意图的手段。这里的翻译意图既可以是译者自己的意图,也可以是以作者的写作意图为自己的翻译意图。在写作过程中,意图和主题对作者具有操控作用;同样,在翻译过程中翻译意图对译者具有操控作用。怎样用译语来实现作者的意图,表达原作的主题,不同的译者往往有不同的看法。正因为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看法,从而决定了译者对其它翻译要素的态度。因此,翻译本质在翻译的要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译者对翻译本质的看法最初几乎与翻译实践同步出现的,它既体现在译者对翻译的直接论述,同时又体现在译者的翻译作品之中(最初是体现在口译中,而后才体现在笔译中)。翻译实践在我国历史上很早便开始了。从《周礼》、《礼记》都有翻译官专门职称的记载便可知道。《册府元龟》的《外臣部·鞮译》记载:“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象胥”乃古代翻译官的称呼。尽管我国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很难找到有关翻译的论述,但《礼记·王制》的论述,却揭示了翻译的本质。《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可见,古代翻译官还有不同的称呼:或寄、或象、或狄鞮、或译;翻译官称呼可以不同,但他们翻译的最终目的和本质在于达“五方之民”之志、通“五方之民”之欲。用今天的话说,翻译的本质在于传达不同民族的思想和情感。唐·孔颖达《礼记·正义》曰:“寄者,言传寄外内语言”,“象者,言放象外内之言”,“狄鞮者,鞮,知也,谓通传夷狄语与中国相知”,“译,陈也,谓陈说外内之言”。唐·贾公彦《周礼·义疏》解释为“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解也”。可见,尽管称呼不同但本质相同即“达其志,通其欲”。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有关翻译的本质的论述虽然只有“达其志,通其欲”短短六个字,但却揭示了翻译本质中不可分割的四个方面:首先,“达”“通”用作行为动词“翻译”讲,是指翻译实践活动本身;其次,“达”、“通”作形容词使用(使动用法),指译文的效果,即译文要通顺、要畅达。其三、“其志”、“其欲”中“其”既可以指外族人(外国人)也可以指本族人。当把外族语译为本族语时,“其志”和“其欲”当然为外族人之“志”、之“欲”,而非本族人之“志”、之“欲”;当把本族语译为外族语时,“其志”、“其欲”当为本族人之“
本文标题:英汉互译教程(修订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550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