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装备综合保障技术军械工程学院朱小冬一、前言二、综合保障工程概述三、装备保障特性四、装备保障性分析五、保障性分析技术六、综合保障工程的实施与管理七、综合保障工程现状与建议一、前言保障作战保障后勤/装备保障联合保障一体化保障信息化保障精确保障……综合保障二、综合保障工程的基本概念在装备寿命周期内,为满足系统战备完好性要求和降低寿命周期费用,综合考虑装备的保障问题。确定保障性要求,进行保障性设计,规划并研制保障资源,及时提供装备所需要的保障的一系列技术与管理活动。(GJB3872)2.1综合保障工程定义任务:对装备设计实加影响,使装备设计得便于保障;进行保障系统设计,在获得装备同时,获得经济有效的保障资源,并建立起相应的保障系统,使所部署的装备是可得到保障的。目标:提高装备战备完好性和任务成功性,减少人力和寿命周期费用。二、综合保障工程的基本概念2.1综合保障工程定义主要工作:制定与装备战备完好性目标和与装备设计间有最佳关系的保障性要求;有效地将保障考虑纳入装备系统设计;研制与获取所需的保障资源;建立保障系统,实施装备早期部署,形成初始战斗能力。二、综合保障工程的基本概念2.1综合保障工程定义a.保障系统与主装备同步论证,同步设计,同步试验,同步交付部队使用。b.采用系统分析和综合协调的法,包括:二、综合保障工程的基本概念2.2综合保障工程的工作特点装备的使用要求与保障要求间的综合协调;装备设计与保障系统设计间的综合协调;装备所需的各类保障资源间的综合协调;新研装备与现役装备保障系统的综合协调;作战性能、保障性能、研制进度、费用间的综合协调。二、综合保障工程的基本概念2.3综合保障工程的作用a.是装备形成战斗力的必要条件之一。战斗力参战人员数量与素质装备数量与性能保障工作的条件与水平指挥能力与水平提供合格的装备使用与维修人员使保障问题影响装备设计提供保障资源建立保障系统提供机/舰/车/载C3I系统的保障综合保障工程2.3综合保障工程的作用a.是装备形成战斗力的必要条件之一。b.是影响装备寿命周期费用的重要因素•影响装备寿命周期费用的重要因素使用保障费/装备购置费=200∼300%初始保障费/主装备研制费=5∼50%LCC寿命周期费用常规设计使用试验制造设计不同设计对装备LCC的影响有RM设计有RMS设计早期实施综合保障能大大降低寿命周期费用综合保障工程的研究对象是对装备的使用与维修保障(1)使用保障指为保证装备正确操作使用,以便能充分发挥其作战性能所规划的一系列保障工作。主要包括:a.使所设计的装备要便于操作;b.迅速有效的供应能源和弹药补充加挂能力;c.有完善适用的使用保障技术文件;d.使用所需的检测设备及工具便于操作、携带;e.适用的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f.装备具有自保障能力;g.有抢救与自救能力;h.装备能合理和方便储存,并保障使用完好;i.适用的场站、训练场所、仓库、码头设施等。2.4综合保障工程的研究对象(2)维修保障指为保持和恢复装备完好技术状况所进行的一系列保障工作。装备研制过程中对维修保障的考虑主要包括:a.制定维修保障方案b.规划预防性维修工作,减少维修时间和人员配备c.便于进行修复性维修,尽量采用通用和简易的工具和设备;d.简明适用的维修技术文件,便于维修人员操作;e.易于实施维修人员的训练,维修人员不需要过高的文化水平要求;f.战场维修所需工具及设备便于使用、携带和转移;g.维修备件配套定额和供应方案力求标准化,减少供应品种和数量;h.有适应各维修级别的固定设施及维修设备等。2.4综合保障工程的研究对象2.5综合保障的组成要素指综合保障各不同工作门类的专业工作任务装备规划使用和维修保障设计接口管理供应保障设施人力和人员训练和训练保障包装、装卸、贮存和运输保障设备计算机资源保障技术资料资源二、综合保障工程的基本概念2.6装备的保障性(1)保障性定义保障性是系统的设计特性和计划的保障资源能满足平时战备及战时使用要求的能力(GJB451)。其中,设计特性是指与装备使用与维修保障有关的设计特性。包括:可靠性与维修性等;使装备便于操作、检测、维修、装卸、运输、消耗品(油、水、气、弹)补给等。装备保障系统设计保障资源的满足程度有两方面的含义:数量与品种上满足保障资源要与装备相互匹配二、综合保障工程的基本概念2.6装备的保障性(1)保障性参数a.保障性综合参数从总体上反映装备系统的保障性水平,装备特点和要求不同,选用的综合也不同(如表)。装备典型战备完好性目标参数使用可用度(A0):能工作时间与总时间之比能执行任务率(MC):24小时执行某规定任务所占时间比飞机出动架次率(SGR):24小时平均出动架次(战时)使用可用度(A0)(包括舰船设备与武器系统)舰船能执行任务率(MC)使用可用度(A0)能执行任务率(MC)单车战斗准备时间装甲车辆战伤修复率(战时)使用可用度(A0)储存可用度(SA)导弹能执行任务率(MC)地面通讯系统能执行工作时间比(UTR)其中,使用可用度(AO)表示为:AO==工作时间/(工作时间+预防性维修时间+修复性修时间+保障延误时间)或AO==TBF/(TBF+TPM+TBC+TLD)式中,TBF-----平均故障间间隔时间;TPM----平均故障预防性维修时间;TBC----平均故障修复时间;TLD----平均故障延误时间。可用度稳态可用度瞬态可用度固有可用度可达可用度使用可用度可用度(availability)是指装备在任一随机时刻需要和开始执行任务时,处于可工作或可使用状态的概率。它是装备可用性的概率度量。可用度是装备使用部门最关心的重要参数之一,它是系统效能的重要因素。瞬态可用度在实际使用中,稳态可用度A可表示为某一给定时间内能工作时间U与能工作时间和不能工作时间D总和之比。DUUA可用度稳态可用度瞬态可用度固有可用度可达可用度使用可用度瞬态可用度装备由于故障而不能工作,此时需要进行修理,修复后又转入可用状态。若仅考虑修复性维修因素,那么,不能工作时间只是排除故障时间,此时的稳态可用度称为固有可用度。ctbfbfiMTTA装备不可用并非都是因为故障后修理而造成,为了使装备处于完好状态,还须进行预防性维修活动。若同时考虑修复性维修和预防性维修因素,不能工作时间则包括排除故障维修时间和预防性维修时间,此时的稳态可用度称为可达可用度。MTTAbmbma在装备使用过程中,不仅排除故障和预防性维修会造成装备不能工作,还有很多因素影响装备的能工作时间。若还考虑供应保障及行政管理延误等因素,即装备不能工作时间是除装备改进时间外的一切不能工作时间时,稳态可用度则称为使用(工作)可用度。DTTAbmbmo三种稳态可用度,既相互联系又有所不同,它们从不同范围反映了装备的可用水平。由于考虑因素的增加,装备的能工作时间将缩短,不能工作时间将增长,因此,一般有:Ai≥Aa≥Ao。通过提高装备的保障性、制定合理的预防性维修制度以及装备管理、供应体制的不断优化,可以使Ao和Aa接近于Ai,但却不可能高于Ai。要提高Ai,则应从装备设计入手,提高装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对用户来说,最关心的是Ao,它反映了实际使用情况下装备的可用程度。但Ao中涉及的管理与供应保障延误是研制、生产中难以控制和验证的因素,故在装备研制合同中,常常使用Ai作为指标,而Ai是由Ao转化而来的。二、综合保障工程的基本概念2.6装备的保障性是指与装备的保障性有关的设计参数,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运输性等参数,如消耗品加装时间、再次出动准备时间、预防性维修工作时间、维修工时率、故障检测率、故障隔离率以及运输性要求(运输方式及限制)等。b.保障性设计参数二、综合保障工程的基本概念2.6装备的保障性指与保障资源规划有关的参数,通常包括:人员数量与技术等级、保障设备和工具的类型、数量与主要技术指标和利用率、备件种类和数量、订货和装运时间、补给时间和补给率、模拟与训练器材的类型与技术指标、以及设施类型和利用率等。c.保障资源参数二、综合保障工程的基本概念2.7装备保障方案(1)定义保障方案是指“保障系统完整的总体说明,它满足装备的保障要求并与设计方案及使用方案相互协调,一般包括使用保障方案与维修方案(GJB3872)”。二、综合保障工程的基本概念2.7装备保障方案(2)保障方案的作用论证阶段提出的初始保障方案是保障影响设计的基础和确定保障性指标的依据;方案阶段经过优化的保障方案是制定保障计划提出保障资源要求的基本依据;工程研制阶段是研制保障资源的基本依据;生产、部署使用阶段,是建立装备保障系统,制定维修制度,进行保障资源配置的基本依据。二、综合保障工程的基本概念2.7装备保障方案(3)使用保障方案与维修保障方案三、装备保障性分析开展综合保障工作,必须进行保障性分析,它是进行装备系统研制,实现战备完好性与保障性目标的基础,是装备交付部队使用时能及时建立保障系统,提供经济有效地保障的重要保证。我国于92年已发布国家军用标准GJB1371-92《装备保障性分析》。该标准规范了装备寿命周期内实施保障性分析的要求和工作方法。三、装备保障性分析3.1定义作为系统工程的一部分,是系统和设备综合保障的分析性工具。在系统和设备研制与生产过程中应用某些科学与工程的成果,通过反复地论证、综合、权衡、试验与评价的过程,以有助于:.考虑保障问题以影响设计;.确定与设计及彼此间有最佳关系的保障要求;.获得系统和设备所需的保障;.在使用阶段,以最低的费用与人力提供所需的保障。(GJB-1371)保障性分析的任务:一是提出有关保障性的设计因素二是确定保障资源要求任务需求战备完好性与保障性目标RMST等保障性设计要求装备设计确定提出纳入任务需求战备完好性与保障性目标保障要求保障方案保障资源要求保障计划《GJB1371》工作项目系列工作项目系列的名称与目的工作项目名称工作项目的目的100系列保障性分析工作的规划与控制目的:为保障性分析制定计划和提出评审要求101制订保障性分析工作纲要明确具有最佳费用效益的保障性分析工作项目及子项目102制订保障性分析计划统一协调各项保障性分析工作项目;确定各管理机构及其职责,并提出完成各项工作项目的途径103有关保障性分析的评审为承制方制订一项对有关保障性分析提交的设计资料进行正式评审和控制的要求,该要求应保证保障性分析工作的进度与合同对丁的评审点相一致,以达到预期的效果200系列装备与保障系统的分析目的:通过与比较系统的对比和保障性、费用、战备完好性主导因素分析,确定保障性初定目标和有关保障性设计的目标值、门限值及约束201使用研究确定与装备预定用途有关的保障性因素202硬件、软件与保障系统的标准化根据能在费用、人力与人员、战备完好性或保障政策等方面得到益处的现有和计划的保障资源,确定装备的保障性设计约束,给装备的硬件及软件标准化提供保障性方面的输入信息。203比较分析选定代表新研装备特性的基准比较系统或比较系统,以便提供有关保障性的参数,判明其可行性,确定改进目标,确定装备保障性、费用和战备完好的主导因素204改进保障性的技术途径确定与评价从设计上改进新研装备保障性的技术途径205确定保障性和有关保障性的设计因素确定从被选设计方案与使用方案得出的保障性定量特性;制定装备的保障性及有关保障性设计的初定目标、目标值、门限值及约束《GJB1371》工作项目系列300系列备选方案的制定与评价目的:优化新研装备的保障方案并研制在费用、进度、性能和保障性之间达到最佳平衡的装备系统301确定功能要求为装备的每一被选方案确定在与其的环境中所必需具备的使用与维修保障功能,然后确定使用与维修装备所必需完成的各种工作302确定备选保障方案制定可行的装备被选保障方案,用于评价与权衡分析及确定最佳的保障系统303备选方案的评价与权衡为装备的每一备选方案确定有限的被选的保障系统方案,并参与装备被选方案的权衡分析,以便确定在费用、禁毒、性能、战备完好性和保障性之间达到最佳平衡所需的途径《GJB1371》工作项目系列40
本文标题:综合保障工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55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