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纯数学不可替代物理学
纯数学不可替代物理学——评《世界科学难题解读》熊宇丹《世界科学难题解读——量子宇宙学方程与“庞加莱空间”物理学模型浅释》一文是吕子东先生等的作品。从主标题《世界科学难题解读》来看,此必雄文也。可是从副标题《量子宇宙学方程与“宠加莱空间”物理学模型浅释》来看,此必是量子理论的纯数学文章。凡上过理工科大学的人都知道,量子力学是讲几率的,量子力学是不讲“理”的,满篇的数学式子,假设呀,猜想呀,推理呀,道听途说呀,完全算不得讲“理”的物理学,但它却要打着物理学的旗号去愚弄人。《解读》(《世界科学难题解读》以下简称《解读》)这篇文章很长,达56页约十万言。笔者花了约二十个小时去“啃”,很想从中“啃”出点有新意的东西,找出《解读》作者“解”了的“世界科学难题”来“读”。可是很教笔者失望,一个“解”了的“世界科学难题”也没有,只有些“由引力子共价项入x(y-z)决定”。今作《纯数学不可替代物理学》,希望结束百多年来物理学界的“数学游戏”,让物理学解除“休克”状态。一、评《量子宇宙学方程浅释》这篇《浅释》算得上《解读》通篇的核心了,所以笔者要优先评论。作者声称:“量子宇宙学方程是为了解读上述世界科学难题而提出来的,是在3维空间使用的观察仪器和作为观察主体是人的条件下提出的。按照统一丈量数学空间,引力空间和反引力空间的物理学刚杆((G3)F(1-0)∝r-2,(G2)F(i-1.2.3)∝r-1)这一基本假设,不难得出量子宇宙学方程在实数空间的基本形式:Q(1i,2i)=hg·er(1±i)·L-1(i),L(i)=入g(0.1.2.3)方程左边第一项(Q(1i))指自然力在实数空间的全部对称性描述,有如下四种形式Q(1i)=(Qq-R,Qq-L,Qe(L+R),Qg(L+R)分列对应于引力子共价项入g(i)=入g(i-3.2.1.0),入g(i-2.1.0)入g(i-1.0),入g(i-0)构成的自引力空间G2R,G2L,G2(L+R),G3(L+R)并有入g(i)⊥g(i),△E=O……原来量子宇宙学方程是一组纯数学的玩艺儿!作者所说的“物理学”刚杆,实际上是一堆纯数学的面条!与物理学毫不沾边。而且,这堆纯数学的“物理学刚杆”也是为了用来“统一丈量数学空间”以及作者本人绝然不明白的“引力空间”和根本不存在的“反引力空间”。顺便指出,这里的“反引力”绝非实实在在存在的斥力。“自然力”指的是什么力?难道真有非自然的神力吗?“自引力”指的是什么力?可否是宇宙大爆炸论者强德拉塞卡发明的宇宙坍缩之力?“实数空间”指的是什么空间?难道物理学中还存在“虚数空间”吗?“对称性”指的是什么?难道不存在非对称性吗?接下去《解读》的作者说:“Qg(i)=(Qq-R,Qq-L,Qe(L+R),Qg(L+R)分别对应由引力子共价项入g(i)=入g(i-3.2.1.0),入g(i-2.1.0),入g(i-1.0),入g(i-0)构成自然力空间……接下去:什么:“空间内部对称性的自然力”什么:“最小能量原理的量子化”什么:“分子数、原子数,左手征重子数,右手征轻子数”什么:“引力子,引力子空间”什么:“熵量子化原理”统统都是数学家们为冒充物理学内行而杜撰出来显示自己高深莫测的“歪货”!什么是“自然力”!物理学研究的万有引力、电磁力、弱核力和强核力都是自然力,惯性力、向心力、惯性离心力、科里奥利力、离心力,还有宇丹质论证明存在的万有斥力、原子的壳层电子的自旋斥力、圆周运动的切向驱动力统统都是自然力。“空间内部对称性的自然力”到底指什么力呀?这里提到的“引力子”“引力子空间”,一下子就教读者想到了大爆炸论者霍金教授。他在《时间简史》中就介绍过“引力子”。可是像传递篮球只产生冲力一样,“引力子”的传递和交换怎么会产生出引力来?我们的民营企业家怎么会相信“发射子弹会产生引力”似的怪论呀?“引力子空间”,引力子还会占有空间吗?引力子的粒径究竟有多大呀?质量有多大呀?《解读》的作者们可否赐教。“熵”是什么?“熵”是现代物理学至今未弄明白的东西。量子力学的数学家们怎么就把“熵量子化”了呀?“熵”在霍金教授那里就是“无序”就是“混乱”。然而,从大爆炸说本身就可以断定霍金是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序”的。宇丹质论认为,热力学第二定律发现的,热能不可能被全部利用的原因,即“熵”产生的原因,就在于宇丹质构成的热子非常之小,它与制作热机的材料中原子分子间的空隙比较起来,简直可以同一个人的体积与太阳系的体积相比。所以在热机的运行过程中就会有少量带着动能的热子通过原子分子之间的空隙逃逸出去,从而减少了热机所输入的热能的利用。可见,“熵”是失去热子(及其能量)的表现。“表现”怎么就可以“量子化”了?“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熵”无头无尾无里无外,又何可“化”焉?量子宇宙学方程的核心是“引力子共价项”。因为《解读》的作者说:“行星何以绕太阳公转……它是由引力子共价项入g(i-0)决定的;“宇宙中普遍存在的‘暗物质’和‘暗能量’也是由引力子的共价项入g(i-0.1)(i-0.1.2)(i-0.1.2.3)决定的;“宇宙从哪来,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宇宙将向何处去……它是引力子的共价项决定的;“由人类经验语言表述的物理学常数和它的‘复同位旋’量子数,以及由量纲表达的物理学可测量值,也是由引力子的共价项决定的。啊!量子力学的教学家们瞎想出来的“引力子“居然比如来佛的神通还大,简直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药,打开宇宙一切奥秘的“万能钥匙”了!狗皮膏药是可以卖的!牛皮也是可以吹的!但是,量子力学的数学家们绝然拿不出证明“引力子”存在的物理学证据来。是啊,《浅释》释到最后也没有告诉读者:行星何以会绕太阳公转?暗物质和暗能量何以会普遍存在?宇宙从哪来,将向何处去?物理学常数和量纲表达的物理学可测量值究竟是怎样由引力子共价项决定的?不难看出,《浅释》的作者在干着“买空卖空”的勾当,他们的广告轰轰烈烈,可库房里却是空空的。还有什么“空间接合能,面积接合能什么“燃烧一个核子,释放的能量什么“太阳的刚性部份什么“核聚变在二维空间(注:只有一个核子的空间厚度)进行统统都是鬼话!“空间”“面积”存在“结合能”吗?核子是用什么燃料“燃烧”的?温度高达6000OC以上的太阳还存在“刚性部份”吗?核聚变可以像擀面条那样在平面上进行吗?末了,《浅释》的作者解嘲地说:“也许会有人把它(注:量子宇宙学方程)称之为一篇不合格的‘狂人日记’”。“狂人日记”倒算不上,不过作为《聊斋》新篇还是可以的。二、论空间《解读》的作者告诉我们,21世纪最大的科学难题是“空间是什么?”。据说这还是某位诺奖得主讲的。但依笔者看来,“空间是什么?”未必是最大的科学难题,倘若人类不承认宇宙基源—宇丹质的存在,对“空间”的解释将永远陷于混乱。现在对“空间”的解释就很混乱,像《浅释》就提到了“自然力空间”“自引力空间”“数学空间”“引力子空间”“反引力空间”“一维空间”“二维空间”“三维空间”“多维空间”“实数空间”“物理空间”“欧氏空间”“黎曼空间”“罗氏空间”“庞加莱空间”等十五种空间。此外,数学上还有“实座标空间”“虚座标空间”“内积空间”“点积空间”“希尔伯特空间”“赋范线性空间”“量度空间”“个人空间”“共享空间”等等。其实所有这些都算不得“空间”。“空间”一词的本义究竟是什么呢?“空”者,无物之谓也。“间”者,处所之谓也。“空间”者,没有物质的处所之谓也。用“空间”一词的本义去考量前文纯数学所提及的二十四种“空间”,均非空间,而是线、面和体积。古人云“上下四方之谓宇”的“宇”也算不得空间,而是无限的体积。因为所有这些“空间”中皆存在物质—天体、物体、宇宙基源—宇丹质和引力线构成的宇丹质立体网络。那么,什么是空间呢?宇宙是“实空不二”的,唯有宇宙基源——宇丹质微粒是绝对的“实”。绝对存在的宇丹质所占处所之外的处所就是空间,是绝对无物的空间或绝对空间。那么,绝对存在的宇丹质微粒所占处所是什么呢?由于天体和物体的移动和转动,故它们所占处所和它们之间的引力线织成的宇丹质立体网络是瞬息万变的相对空间。因此,构成宇丹质立体网络、天体和物体的宇丹质微粒以及自由宇丹质微粒均是绝对地运动着的,故宇丹质微粒所占处所是变动不居的相对空间。有了这样的认识,才能够理解“相对中有绝对,绝对存在于相对之中”的哲学道理。整个宇宙由绝对空间和相对空间构成。由于宇丹质微粒非常之小,其粒径为1.08×10-54厘米,一个电子由4.18×10119个宇丹质微粒构成。但宇宙中质量密度最大的电子内部还有空隙,即还存在绝对空间。原子内部的绝对空间就更大了。就氢原子而言,其粒径约为10-8厘米,核中质子的粒径约为10-13厘米,故氢原子的相对空间比核要大1015倍。氢原子的相对空间中除去引力线和自由宇丹质微粒,剩下的绝对空间与氢原子中所有宇丹质微粒所占相对空间的比值,要比电子中绝对空间与其所有宇丹质微粒所占相对空间的比值大得很多很多。当原子构成物体后,其绝对空间与宇丹质微粒所占相对空间的比值就进一步增大。物体之间或天体之间的绝对空间与宇丹质微粒所占相对空间的比值就非常之大了。整个宇宙中的相对空间必远小于绝对空间,故可以说整个宇宙是“相对处于绝对之中“。三、关于《解读》中“世界科学难题”的解答民营企业家吕子东先生等在《解读》中向全世界的科学家“叫板”,提出了世界科学九大难题。吾人算不得“科学家”,是没有任何职称的“白丁”,也来凑热闹,实在惭愧得很。(1)“暗物质”是什么?几十年来笔者与数学界朋友的交往中,发现他们中的多数语文只有初中水平,还有少数达到了小学水平的。全世界的数学界恐怕都是这个样子。因此,他们的数学论文往往词不达意,经不起推敲。像“一维空间”“二维空间”,这“线”与“面”怎么可以称“空间”呢?还有“自然力空间”,“力”是动因;是精神,是“阴阳同离而异合”的表现呀!总之,数学论文中语言问题之多已成定势。“暗物质”的“暗”是什么意思?“暗”与“明”是不二的,难道我们可以把看得见的物质叫做“明物质”吗?谁都知道,一般物质都不会发光,“明”是光的照射和眼睛的翻译作用。当然,“暗物质”也不可解释为黑暗的物质或不会发光的物质。所以,“暗物质”是怎么也讲不通的。如果量子力学的数学家们把“暗物质”的“暗”改为“隐”,改称“隐物质”,而把看得见的物质称为“显物质”,那就讲得通了。“本隐之显”是伏羲老祖宗画卦创易的三大原则之一。“本隐”是说“本体”(或基源)是隐性的,看不见的。“本隐之显”是说一切物体和天体皆是隐性的“本体”(或基源)的显现。“隐物质”就是宇宙基源—宇丹质及其构成的热子。由于宇丹质粒径为1.08×10-54厘米,而电子显微镜的鉴别率不会超过电子粒径10-14厘米的数量级,二者相差1040倍,可以断定人类永远看不见宇丹质,故宇丹质是绝对隐性的。热子的粒径多数小于10-18厘米,也是隐性的。就整个宇宙而言,构成了热子、光子、电子、中子、质子、原子核和原子,进而构成了物体和天体的宇丹质数量是很少的,大量是自由宇丹质微粒和构成了引力线—宇丹质连射线的宇丹质微粒,所以说宇宙中“隐物质”是多数,是大量的。(2)“暗能量”是什么?“能”是怎样产生的?物理学至今也没有弄明白,只知道能是做功的本领。宇丹质论认为,引力线弯曲便贮有弹性势能。物理学和化学中论及的一切能,皆是引力线的弹性势能转化而来的。从哲学上说,能和力皆是动因,皆是精神。引力线的弹性势能是宇丹质微粒的阴阳二极产生的引力的表现,而引力线的弹性势能又可以转化出冲力和动能来。故动因是“力能不二”的,动因无形,所以能量不存在“明暗”之分,只存在“显隐”之别。宇宙中的隐性能量是普遍存在的,如原子核中正负电子间曲率最大的引力线贮存的原子能—弹性势能;还有被宇宙大爆炸论者误认为是“宇宙背景微波辐射”的宇丹质立体网络的振动,也是引力线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表现。(见《宇宙大爆炸说的丧钟》)(3)“引力”是什么?不读吾著,你肯定不知道引力是什么,还会错误地认为“引力是引力子的交换”。引力是什么的问题,早在十年前吾人写《宇丹质论》(今更名为《科学大统一》
本文标题:纯数学不可替代物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554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