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股票报告 > 范一飞副行长在2015年陆家嘴论坛上的讲话
范一飞副行长在2015年陆家嘴论坛上的讲话文章来源:中国人民银行2015-06-2623:24:49尊敬的杨市长、肖主席、项主席,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我很荣幸受周小川行长委托,回到美丽的黄浦江畔,出席本次陆家嘴论坛。首先,我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当前,中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换档变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长动力转向创新驱动。中国金融业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关键在于加快改革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改善金融服务。本次论坛将主题设为“新常态下的金融改革与扩大开放”,确实抓住了当前中国金融发展的关键问题。经济新常态下金融改革开放的一个显著特征表现为资本项目可兑换有序推进以及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我国于1996年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后即开始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2014年,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沪港通)顺利推出,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更加便利,资本项目外汇管理进一步简化。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单位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主要内容包括:打通个人跨境投资渠道,推出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QDII2)境外投资试点。完善“沪港通”和推出“深港通”,允许非居民在境内发行除衍生品外的金融产品。修订外汇管理条例,取消大部分事前审批,建立有效的事后监测和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提高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我国资本市场便利性。总的来看,随着一系列金融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距离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目标已越来越近。与此相应,人民币国际地位不断上升。2009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逐步取消人民币用于跨境交易计价结算的限制,基本建立了人民币国际使用的政策框架,有力地促进了贸易投资便利化。人民币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跨境支付货币。2015年1-5月,人民币跨境收支占本外币跨境收支的比重上升至27.7%。人民币国际使用逐步扩大。截至2014年5月末,我国境内银行的非居民人民币存款余额为2.1万亿元;截至2015年4月末,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持有人民币资产余额约6667亿元。人民币国际合作成效显著。截至2015年5月末,人民银行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协议总规模约3.1万亿元人民币;在1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支持人民币成为区域计价结算货币。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统计,2015年5月,人民币继续保持全球第5大支付货币地位,市场占有率上升到2.18%。国际经验表明,一国货币国际化进程中,通常伴随着新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既是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开放和综合国力提升的必然结果,也是先行先试的引领者和排头兵,必将与人民币国际化相辅相成。2015年1季度,上海自贸试验区人民币跨境使用新政策业务共发生996笔,累计金额583.67亿元,较上季增长38.8%。1-5月,上海地区的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为1.01万亿,占全部跨境收付金额的22.5%。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初步显现。下一阶段,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抓住金融改革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机遇,坚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全力开拓上海金融发展新局面,同时为全国金融改革开放提供具有借鉴和推广作用的成果和经验。一、继续大力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长期以来,人民银行高度重视,始终大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并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大力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改革。2013年以来,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开放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构建改革框架并启动相关改革。以人民银行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为起点,配套出台了5份实施细则,初步构建了人民银行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政策框架。第二阶段是为体制机制重要改革打造基础架构。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布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实施细则和风险审慎管理细则2份文件为标志,初步构建了分账核算管理的自由贸易账户体系,为启动自贸试验区资本及金融账户开放等体制机制改革创设了“有利于风险管理的电子围网”。第三阶段是启动体制机制改革。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布《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境外融资与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为标志,建立了以资本约束机制为基础的本外币一体化、统一的境外融资规则,依托自由贸易账户管理系统,通过风险转换因子等宏观审慎管理手段,实现了简政放权和风险管理的有机结合。二是不断推动上海金融市场创新发展。支持自贸区注册企业的境外母公司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推动人民币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RQFLP)和人民币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试点(RQDLP);推出人民币远期费率协议中央对手清算业务、大宗商品金融衍生品中央对手清算业务、人民币利率互换集中清算业务;指导上海黄金交易所不断推出新的交易品种。三是努力提高上海金融对外开放水平。率先开展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和跨国公司境外人民币放款试点,鼓励外汇业务产品创新,推进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发展;在全国率先开展第三方支付机构外汇支付试点,支持货币经纪公司开展人民币外汇期权经纪业务试点;推动人民币海外合作基金的设立和运作,支持上海赛领资本对外投资;鼓励境内外合格金融机构开展RQFII和RQDII业务等。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努力做到“三个联动”目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正进入新阶段,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有关部署,牢牢抓住自贸区发展、科创中心建设和金融改革开放加速这三个历史性机遇,努力做到“三个联动”。一是实现与自贸区改革联动。我们要认真落实国务院《进一步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要求,从加快金融制度创新和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入手,加大金融创新开放力度,努力实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自贸区改革的联动。改革的重点方向主要包括:第一,争取率先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按照统筹规划、服务实体、风险可控、分步推进的原则,在自贸试验区内推动金融及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个人跨境投资双向开放等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先行先试,逐步提高资本项下各项目的可兑换程度。第二,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实行贸易、实业投资与金融投资三者并重,推动资本和人民币“走出去”,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使人民币成为全球主要的支付、交易、储备和定价货币。第三,扩大金融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探索金融服务业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动金融服务业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扩大开放。第四,加快建设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依托自贸试验区金融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优势,推进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平台建设,拓宽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金融市场的渠道,提升金融市场配置境内外资源的功能。第五,构建与金融开放运行相宜的金融风险防控机制。建立适应自贸试验区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联动的金融监管机制,加强金融风险防范,营造更好的金融发展环境。二是实现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联动。一方面,上海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离不开金融业的各项服务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科技创新的建设为上海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更具可持续性的增长点。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推动设立科技专营金融机构或部门,鼓励金融机构与科技园区、科技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探索投贷联动试点,促进创新创业;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科技创业的支持作用,充分发挥“战略新兴板”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科技企业的融资担保力度,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三是实现与全国金融改革开放大局的联动。我们相信,上海作为全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一定会扎实做好中央各项政策措施在上海的落地准备工作,为全国金融改革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我们将考虑推出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QDII2),拓宽境外人民币投资回流渠道,进一步放宽跨境资本流动限制;支持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为各类金融机构在沪的集聚提供更好的服务;推动在沪金融市场加强跨市场联动与合作,丰富市场参与主体。三、将金融基础设施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重点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是金融高效安全运行的基础,是衡量一国金融深化程度的标尺,是金融对外开放的必要条件,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同时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本身也是金融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理论研究和国内外的实践充分证明,金融基础设施的发展与一国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以及金融体制的变迁息息相关;金融基础设施的发展能够促进规模更大、效率更高的产业资本的积累;金融基础设施越发达,其经济金融体系承受外部冲击的能力就越强。尤其在当前,改进金融基础设施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对于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增强对“三农”和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支持,对于鼓励建设创新型国家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金融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将这一工作提升到国家改革发展的战略高度,对金融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人民银行不断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有力保障了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支付、清算和结算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非现金支付工具应用更加广泛,农村地区支付环境持续改善。金融法制建设深入推进,一系列金融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发布。政府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不断完善,与国际标准接轨进展顺利。征信业规范发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加快。反洗钱管理改革持续深化,制度建设和监测工作继续推进。对于上海来说,金融基础设施是做大做强金融业的重要保障,是增强金融中心竞争力的关键,是提升金融国际影响力的有效方式。可以说,只有拥有了世界一流的金融基础设施,上海才能建成世界一流的金融中心。目前,虽然上海的金融基础设施在国内是第一流的,但仍应坚持以国际先进水平为标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为全国的先行者和表率。一是要进一步完善金融业运行的法制基础。金融法制建设主要在国家层面进行,但上海也可以先行先试,以自贸区金融和互联网金融为重点,制定相关地方性法规,确保各类创新金融业务和金融对外开放活动有法可依,依法合规进行。同时,继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二是要形成统一、安全、高效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体系。稳步推进金融市场中央对手方、交易信息报告库等制度和设施建设;完善金融产品登记、托管、交易、清算、结算制度;统筹协调支付、清算、结算体系发展,完善相关法规制度;进一步加强发行系统、交易系统、清算系统、托管结算系统、市场成员内部系统和监管机构监测系统之间的数据高效处理和传递,提升相关基础设施技术系统功能,提高市场透明度和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人民币清算、结算效率,目前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一期工程已经基本完成系统开发,正在进行业务联调测试,计划于今年4季度投产运行。这一系统作为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中的国家级主干工程,将为境内外机构营造更加高效、更加便捷、更加安全的支付服务环境,对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会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三是要加快市场化的征信业发展。目前我国市场化征信机构发展相对滞后。上海具有发展征信业的良好基础,应大力推动征信机构多元化发展,支持有实力的机构做强做大,鼓励征信机构重组并购,积极应用新技术发展新业态征信,形成合理的市场结构,鼓励适度竞争。同时,上海地方政府部门之间加快政务信息公开和共享,强化对政务信息的加工应用。四是要强化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权益保护。上海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是金融投资者和消费者集聚之地,完善的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机制是良好金融发展环境的必要组成部分。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积极建立健全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工作机制,探索多元化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模式,建立多部门的对接机制,形成保护合力。加强对个人金融信息的保护;督促金融机构充分披露产品信息,充分揭示金融风险;将消费者保护范围扩展到新兴金融领域。女士们、先生们,新常态下的金融改革开放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发展开启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带来了更多的机遇。而上海的先行先试也定将为其他地区深化改革开放积累经验,发挥示范引领、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志
本文标题:范一飞副行长在2015年陆家嘴论坛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565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