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商业银行理论与实务
1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商业银行理论与实务》教案专业主讲教师张武授课时间教学课题第一章商业银行总论学时教学目的1.了解商业银行的含义2.掌握商业银行的产生、形成途径3.掌握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教材分析重点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难点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教学方法综述与归纳教学手段常规教学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一、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提问)二、新课教学过程(1)商业银行的含义(2)商业银行的产生、形成途径(3)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三、课堂小结及作业布置后附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字2商业银行1.含义“商业银行”是英文CommercialBank的意译。综合来说,对商业银行这一概念可理解为: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货币经营企业。我国的商业银行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2.起源和发展银行是经济中最为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西方银行业的原始状态,可溯及公元前的古巴比伦以及文明古国时期。据大英百科全书记载,早在公元前6世纪,在巴比伦已有一家“里吉比”银行。考古学家在阿拉伯大沙漠发现的石碑证明,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巴比伦的寺院已对外放款,而且放款是采用由债务人开具类似本票的文书,交由寺院收执,且此项文书可以转让。公元前4世纪,希腊的寺院、公共团体、私人商号,也从事各种金融活动。但这种活动只限于货币兑换业性质,还没有办理放款业务。罗马在公元前200年也有类似希腊银行业的机构出现,但较希腊银行业又有所进步,它不仅经营货币兑换业务,还经营贷放、信托等业务,同时对银行的管理与监督也有明确的法律条文。罗马银行业所经营的业务虽不属于信用贷放,但已具有近代银行业务的雏形。人们公认的早期银行的萌芽,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银行”一词英文称之为“Bank”,是由意大利文“Banca”演变而来的。早期银行业的产生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实质上看,贷款已不仅限于现实的货币,而是有一部分变成了账面信用,这标志着现代银行的本质特征已经出现。“金匠券”,开了近代银行券的先河。现代商业银行的最初形式是资本主义商业银行,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3.产生两种途径:一是旧的高利贷性质的银行逐渐适应新的经济条件,演变为资本主义银行。在西欧,由金匠业演化而来的旧式银行,主要是通过这一途径缓慢地转化为资本主义银行。另一途径就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按照资本主义原则组织的股份制银行,这一途径是主要的。这一建立资本主义银行的历史过程,在最早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英国表现得尤其明显。1694年,在政府的帮助下,英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家资本主义股份制的商业银行——英格兰银行。它的出现,宣告了高利贷性质的银行业在社会信用领域垄断地位的结束,标志着资本主义现代银行制度开始形成以及商业银行的产生。4.发展模式职能分工型商业银行职能分工型商业银行又称分离型商业银行,主要存在于实行分业经营体制的国家。其基本特点是:法律规定银行业务与证券、信托业务分离,商业银行不得兼营证券业务和信托业务,不能直接参与工商企业的投资全能型商业银行全能型商业银行又称综合性商业银行。其基本特点是法律允许商业银行可以混业经营,即可以经营一切金融业务,没有职能分工的限制。3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商业银行理论与实务》教案专业主讲教师张武授课时间教学课题第一章商业银行总论学时教学目的1.了解我国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2.掌握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教材分析重点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难点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教学方法综述与归纳教学手段常规教学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一、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提问)二、新课教学过程(1)我国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2)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三、课堂小结及作业布置后附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字4我国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中国的银行则产生较晚。中国关于银钱业的记载,较早的是南北朝时的寺庙典当业。到了唐代,出现了类似汇票的“飞钱”,这是我国最早的汇兑业务。北宋真宗时,由四川富商发行的交子,成为我国早期的纸币。到了明清以后,当铺是中国主要的信用机构。明末,一些较大的经营银钱兑换业的钱铺发展成为银庄。银庄产生初期,除兑换银钱外,还从事贷放,到了清代,才逐渐开办存款、汇兑业务,但最终在清政府的限制和外国银行的压迫下,走向衰落。我国近代银行业,是在19世纪中叶外国资本主义银行入侵之后才兴起的。最早到中国来的外国银行是英商东方银行,其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来华设立银行。清政府于1897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国通商银行,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的产生。此后,浙江兴业、交通银行相继产生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1)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变化一、金融创新二、金融管制三、知识经济四、金融全球化(2)商业银行新的经营观念和策略一、确立全行风险管理思想二、确立营销管理的新观念(一)确立新的“客户群”观念(二)确立“整体客户满意经营”的观念(三)确立“全方位质量管理”观念三、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的变化(一)综合银行策略(二)专业化经营策略四、网络银行的发展5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商业银行理论与实务》教案专业主讲教师张武授课时间教学课题第一章商业银行总论学时教学目的1.了解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2.掌握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教材分析重点商业银行的职能难点商业银行的职能教学方法综述与归纳教学手段常规教学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一、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提问)二、新课教学过程(1)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2)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三、课堂小结及作业布置后附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字6外部组织形式受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法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国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单一银行制、分支银行制和集团银行制以及连锁银行制。单一银行制单一银行制是指不设立分行,全部业务由各个相对独立的商业银行独自进行的一种银行组织形式,这一体制主要集中在美国。分支银行制分支银行制又称总分行制。实行这一制度的商业银行可以在总行以外,普遍设立分支机构,分支银行的各项业务统一遵照总行的指示办理。分支行制按管理方式不同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总行制和总管理处制。总行制即总行除了领导和管理分支行处以外,本身也对外营业;总管理处制下,总行只负责管理和控制分支行除,本身不对外营业,在总行所在地另设分支行或营业部开展业务活动。(我国采用总行制)受到各国银行界的普遍认可,已成为当代商业银行的主要组织形式。集团银行制集团制银行又称为持股公司制银行,是指由少数大企业或大财团设立控股公司,再由控股公司控制或收购若干家商业银行。银行控股公司分为两种类型:1.非银行性控股公司,它是通过企业集团控制某一银行的主要股份组织起来的,该种类型的控股公司在持有一家银行股票的同时,还可以持有多家非银行企业的股票。2.银行性控股公司,是指大银行直接控制一个控股公司,并持有若干小银行的股份。连锁银行制连锁银行制又称为联合银行制。它是指某一集团或某一人购买若干独立银行的多数股票,从而控制这些银行的体制。性质要求商业银行是企业,具有企业的一般特征商业银行是特殊的企业——金融企业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银行商业银行作为特殊银行,首先在经营性质和经营目标上,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不同。商业银行以盈利为目的,在经营过程中讲求营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不受政府行政干预。其次商业银行与各类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也不同。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广泛,功能齐全、综合性强,尤其是商业银行能够经营活期存款业务,它可以借助于支票及转账结算制度创造存款货币,使其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我国商业银行的成立实行特许制商业银行由国家特许成立,发放银行经营许可证的部门是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业务范围经营的主要业务来说,一般均分为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以及表外业务。随着银行业国际化的发展,国内这些业务还可以延伸为国际业务。商业银行的职能1)信用中介2)支付中介3)信用创造4)金融服务7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商业银行理论与实务》教案专业主讲教师张武授课时间教学课题第一章商业银行总论学时教学目的1.掌握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2.了解商业银行的管理理论教材分析重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难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教学方法综述与归纳教学手段常规教学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一、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提问)二、新课教学过程(1)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2)商业银行的管理理论三、课堂小结及作业布置后附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字8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风险商业银行具有下列主要风险:1.信用风险;2.国家风险和转移风险;3.市场风险;4.利率风险;5.流动性风险;6.操作风险;7.法律风险;8.声誉风险。经营原则1.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商业银行作为企业法人,盈利是其首要目的。但是,效益以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为前提。安全性又集中体现在流动性方面,而流动性则以效益性为物质基础。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必须有效地在三者之问寻求有效的平衡。2.依法独立自主经营的原则作为企业法人的具体体现,也是市场经济机制运行的必然要求。商业银行依法开展业务,3.保护存款人利益原则存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存款人是商业银行的基本客户。商业银行作为债务人,是否充分尊重存款人的利益,严格履行自己的债务,切实承担保护存款人利益的责任,直接关系到银行自身的经营。4.自愿、平等,诚实信用原则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因此,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业务往来,应以平等自愿为基础,公平交易,不得强迫,不得附加不合理的条件,双方均应善意、全面地履行各自的义务。商业银行的管理理论(1)资产管理理论最传统的商业银行管理理论。商业贷款理论、可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三个阶段。(2)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理论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出现于60年代初期(3)商业银行资产一负债管理理论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产生于70年代中期。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是银行经营方式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对商业银行、金融界和经济运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简单介绍)9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商业银行理论与实务》教案专业主讲教师张武授课时间教学课题第二章商业银行的资本业务学时教学目的1.商业银行资本的构成2.商业银行资本的充足度教材分析重点商业银行资本的充足度难点商业银行资本的充足度教学方法综述与归纳教学手段常规教学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一、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提问)二、新课教学过程(1)商业银行资本的构成(2)商业银行资本的充足度三、课堂小结及作业布置后附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字10资本构成1、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2、附属资本:商业银行的贷款呆帐准备金、坏帐准备金、投资风险准备金、五年及五年期以上的长期债券。此外,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与我国商业银行的具体情况,我国还规定了商业银行资本金的扣除项目,形成资本净额:在其它银行资本中的投资;已对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中的投资;已对工商企业的参股投资;已对非自用不动产的投资;呆帐损失尚未冲减的部分。资本充足率是银行自身资本和加权风险资产的比率,代表了银行对负债的最后偿债能力。资本充足率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后,该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规定该项指标的目的在于抑制风险资产的过度膨胀,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常运营和发展。为了让金融业在众多风险面前有足够的抵抗能力,最低限度地降低金融业暴发危机引起社会动荡,1988年在瑞典巴塞尔召开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会议上确定了8%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金融体制改革中也确立了这个风险控制指标作为保证银行稳健经营、安全运行的核心指标,将银行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类。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因素分析银行的主要业务仍是信贷,信贷的主要风险仍是信用风险,因此,信用风险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最大的风险。1.不良贷款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大量的不良资产是影响国内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2.风险资产结构和风险资产数量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资本充足程度直接决定了银
本文标题: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商业银行理论与实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571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