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游牧文化:草原的命根草原究竟产什么刘书润我1964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生态学系,当年中科院院士李继侗是中国生态学权威,他发现生态学在草原发展是最迅速的,草原是生态学的温床,于是毅然把生态学搬到内蒙古大学,当时内蒙古还没有大学,乌兰夫说:“好,我成立个大学。”结果57年成立大学,乌兰夫是校长,李继侗是副校长,把北京大学许多生态学家请到了内蒙,我考的就是生态学,毕业后分到锡林郭勒草原研究所,一直在下面牧区工作。从事草原畜牧业,研究牲畜多产与种草,结果发现什么问题呢?——问题大了!我们使劲发展生产,结果发现牲畜没养好,草场反而退化了。不得不反思草原功能是什么,最后琢磨出:草原最大的功能不是生产牛羊肉,它最重要的功能是生态屏障,第二个功能是民族文化的摇篮,第三个功能是人类智慧的土壤,我们因为生产牛羊肉把最主要的功能丧失了——保护草原是最重要。反醒后我把工作转了,从畜牧业研究转到保护草原的生态研究。搞了几十年以后,草原也没保护好,发现建立保护2区后,草原反而破坏得更厉害——单纯保护草原,把老百姓赶走,不让牧民养羊,不行。于是我发现保护草原必须先保护文化。当时我就开始学习蒙古史,慢慢转化。这是很自然的转化。可是对我最大的冲击不在草原在西藏,当年国家支援西藏的工程,总投资120亿,我负责大型草原畜牧业这一块。进藏后给我的震憾很大,我认为要按照草原畜牧业学科规律搞,什么出栏率,牲畜改良啊,结果人家西藏人完全不同意这么搞。他们说出栏率不行,我们屠宰牲畜要一定的节气才行,不让宰,还有这事!把我气得……我于是读了藏传佛教常识性的知识。却发现他们说得很有道理:西藏发展畜牧业为了什么,牲畜改良,搞完全现代化的畜牧业改变他们所谓原始落后的方式的后果是什么,西藏的主要产品是什么?是不是牛羊肉,是不是畜牧业?当时西藏矿产很多,木业很多,当时西藏由于多年不采,保护圣山,树木直径有八米,搞林业的汉族同志算了一下,西藏的木材量是世界第一,搞林业很好啊,但他们也都碰了壁,最后琢磨出来西藏最大的资源是宗教信仰,他的宗教信仰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资源。为了发展其它生产,把宗教信仰给消灭了,冲击了,损失就大了。回来以后,我反思内蒙古草原是干嘛的,才总结出是3祖国生态屏障。内蒙古文化的摇篮,是出智慧,出文化的地方。现在证明了,内蒙古的畜牧业产值2001年相当山东省的四分之一。也许大家印象中大草原是畜牧业基地呀,不对的。我们过去农业部提出靠内蒙大草原把中国人民饮食结构改变,失败了,却发现一个小小的河南省养牛专业县,牛的产量相当于内蒙与新疆的总和,可是国家投入很少。小小的山东省,国家没投资,短短几年畜牧业产值超过内蒙十倍——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个数字。说明内蒙古不是发展畜牧业产肉的地方——那他是什么?这就是我整个思想的一个转念。它的畜牧业是干什么的,主要不是产牛羊肉,是什么?是文化的载体。现在许多人还是走我们原来走过的老路,到了内蒙极力发展畜牧业,搞牲畜改良,搞养牛基地。最后发生了极大的环境破坏。过去内蒙古,说人家原始落后,但人家就靠一根套马杆,马鞭子,骑几匹马没有任何投资给国家贡献那么多牛羊肉,这么多产值,现在我们要投资几十亿治沙,改良家畜。投了多少个亿,最后怎么样?文化——文化消失了,环境——环境破坏了,一场沙尘暴把所有投资一笔勾销了。这是一个教训,地区定位的教训。内蒙薄土下是沙子现在我们内蒙古生态环境怎么样,大家可能不了解和广4州差距太大了。大家没有感性认识,他们这儿四季长春,内蒙古是一年90天的生长期有的地方七十天的生长期,冬天冰天雪地,土层很薄,辽阔的边疆地区。它是强烈季风带,风特别大,有些地方8级以上的大风一年80多天,当地俗话说我们内蒙有些地方一年就刮一场风,从春天一直刮到冬天。另外内蒙古是地层松散带,过去它是古地中海的残遗,由于印度板块撞击欧亚大陆,造成地中海抬升,薄土下就是沙子与松散物质。另外内蒙古还是温室效应的敏感带,温室效应对南方来讲,在上海来讲,增加个一两度无所谓,在北方减少增加个一两度也无不要紧的。可是在内蒙古来讲稍微增加一点,它就不行了,它是个敏感地区。内蒙古还是水热异地带,就是水和热是异地的,我们国家好在哪呢?水热同地同季,就是热的时候夏天,也是雨量最高的时候,冬天的时候冷了雨量少了。同季同地,所以中国是好地方,可是在内蒙古就不一样了,它是异地带,就是大兴安岭地区最冷,可是它雨量最大,我们东南部的阿拉善,热,特别热,可是雨量特别少,就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劣。另外内蒙还是,大风干旱,植被稀疏同步带,也就是在春天的时候,风最大,最干旱,不下雨,像我们江南的春天就老下雨,另外在春天的时候植被最稀疏。正好这三者----又干旱风又大植被又稀疏,所以就发生沙尘暴。所以干旱大风植被稀疏同步,为沙尘暴的主要源区。咱们沙尘暴四大源区有三个是在咱们内蒙5古,其中有一个在甘肃。最大的,主要的沙尘暴的源头是在内蒙古。另外内蒙古还是气候剧变带:比如中国南方,气候变化不大,年变化跟季节变化都不大。内蒙古可不是,它非常干旱,可是同期降雨量最高的记录他也产生在内蒙古,有时候在一两个小时内就下完了全年的降雨量,当时地球的最高降雨量往往出在内蒙古这么一个地方,所以你别看它旱,还容易发生水涝灾害,也可以干旱十年就没有什么降雨,气候剧变,环境多变,多灾,世界上所有的灾害在内蒙古一个地方全能找到,有几十种灾害,包括冻灾,还有热灾,这个热浪啊很惊人。另外它还是多种因子的交错带和过渡带,就在这地方过渡。总的来讲吧,内蒙古的生态环境十分的脆弱,土层是非常薄,表面看挺好的,风吹草低见牛羊,当然夏天去非常好,可是你们春天去,冬天去,一看土壤全是黑土,可是你们挖一挖都是沙子。所以这个地方就不可能像其他地区那么发展,就是真正发展农业,发展畜牧业——说老实话,我宁可是在别处,不在内蒙古,算过这么一个帐,假使同样的投资花在牧业上,花在农业上,它创造的价值比长城以内地区少20倍,它所付出的资金和环境代价比其他地方要高得多。所以游牧呢,就是它当地来讲,是经过多年选择,利用草原最经济最实惠,而且是效率最高的一种经营方式。这样一个生态脆弱的地方,发展畜牧业与保护生态,鱼6和熊掌不可兼得,所以必须思考定位。游牧文化为什么是先进的还有个观念问题,我们汉人刚到内蒙古地区,老觉得蒙古人怎么还这么落后,原始地放牧,逐水草而居,到处游荡。住蒙古包,风刮得挺冷的,原始的生态。放牧蒙古羊,那么一群土羊赶不上一头澳大利亚羊产值高,这怎么行?太落后了,要改善他们原始落后的面貌,一般刚去的人都是这个概念,于是我们做了好多工作——把家畜改良好,让他们定居。结果怎么样呢,造成现在大家知道的恶果。好心办坏事的原因何在?我们对游牧文化理解出了问题。游牧文化是什么样的呢,过去在蒙古高原人总是游游荡荡的,一个蒙古包在一个地方放了六七天就搬家了。冬天往南边去,跟候鸟似的,靠近沙窝子暖和,夏天热了,往北方去,靠水边。一年四季就这么到处游荡,国界都不认,我们当时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原始落后。但能不能先不批判,先解析蒙古人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学了一些蒙古史,想看看这个原始落后单一的方式在历史上是怎样的。啊呀,大吃一惊,你知道蒙古族在世界历史上的贡献有多么大?绝对不亚于汉族,丘吉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从没有这么少的7一群人为这么多的人做出了这么巨大的贡献。——这么高的评介!蒙古人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帝国,比现在俄罗斯都大。绝不是毛泽东所说的只识弯弓射大雕,不是这样的,它为什么能打仗,游牧文化并不是原始落后的,先进到什么程度,大家不知道,北京市是蒙古人建立的大都,过去都城有八百年的历史,真的国家大都城是蒙古人建立的。过去的莫斯科被蒙古人一把火烧了,现在莫斯科的雏形是蒙古人建立的。克里姆林,乌克兰,是蒙古语。沙皇是蒙古人建立的,第二个沙皇是蒙古人,蒙古人还贡献了六个皇后。沙皇是在蒙古人的基础上建立的。印度是文明古国,印度最繁华的莫卧儿王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李四光是蒙古人,梁漱溟,萧乾,元素周期表发明者门捷列夫,诺贝尔奖获得者巴甫洛夫是蒙古族,叶利钦有蒙古血统,列宁的奶奶是蒙古人。所以蒙古人在世界历史上影响最大,因为他的支柱就是游牧文化,蒙古人在草原上这么多年,草场没有退化,有他的原因。为什么欧洲多瑙河北的草原,乌克兰的草原,匈牙利罗马尼亚的草原都不错啊,为什么创造不出这么震惊世界灿烂的文化?什么原因呢?它的草原被早就开垦了,唯有内蒙保存了游牧文化。所以外国人很惊奇,他以为经营了几千年,又是这么脆弱的生态环境,我们草原早就该退化了。但是没有——因为我们的草原生活着一个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一直坚持着游牧的生活文化。人数这么少的民族,可以和强大的汉族对8抗,你可想它的生命力多大。突厥人有个王子对他妈妈说:咱们应当学习内地唐朝——(当然唐朝也不是全汉族,李世民的妈妈是突厥族,奶奶是鲜卑族,起码一半一半是少数民族。李白突厥人,白居易也不是汉人,所以说胡习十足的唐朝。唐诗融入了少数民族那种气魄。)他妈妈说我们要建立城市的话,我们早就被强大的唐朝毁灭了,因为我们居无定处,我们这个小小的民族才可以和唐朝对抗。蒙古人还有一个谚语,孩子问妈妈;我们为什么老是这样搬来搬去,妈妈说:假如我们固定在一处,大地母亲就会疼痛,我们不停地搬迁就好比血液在流动,大地母亲就会觉得舒服。你给妈妈上下不停地捶背,妈妈就会很舒服,假如固定在一处,妈妈会怎样,这些谚语很深奥,所以说真正的草原生态学家是我们的牧民。他们经营几千年保护了生态,有人改变它,必然遭到很多惩罚。游牧文化因为它的流动产生了一系列的文化,比如它的官,它的干部也是一官多能,所以蒙古人有三个特性,一个是流动性,来回走。一个是集体性,集体化,每个畜牧业的环节,一家一户是无法完成的,比如剪毛了。一群羊一家一户剪一个月都剪不完,羊别想吃草了。大家呼地一起剪了,他就可以放牧了,所以他是集体化的。游牧文化还有第三个特点: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蒙古人把水草放在第一位,把9牲畜放在第二位,把自己放在第三位。蒙古歌歌颂母亲的歌最新最多,为什么?它的母亲并不一定是他的妈妈,他的家乡,他的草原,生命之母。所以他的歌叫《宇宙之母》。《世界之母》。《生命之母》。比如他把山形容成妈妈,你看鼓起的山头是他妈妈的乳房,流下的水是乳汁。河流的水是大地母亲的血液,所以他对水是非常爱护。从来不允许在水里洗东西,洗手,水边非常清洁,晾东西都是不允许的。晾东西,会带来电击,取水时不允许用金属的东西,要用木器。黑夜不许取水,如果要取水,需要行礼,向河流说明原因:“我的孩子实在没水喝了。”我们外地人看到的非常荒凉的沙漠,他都用非常好的名字命名。蒙古语中没有环境恶劣一词,只有脆弱,蒙古人的地名都是“富裕,美好”的意思,“巴音”或者用植物的名词。男孩都叫老虎,英雄,雄鹰,女孩都叫齐齐格等花草的名字,你到一个牧区,不愁没人认识你,你巴特(英雄)一叫,准保有男孩出来。教育都是满地走的,首先是妈妈教育,用歌曲教育,歌特别多,一唱唱好长时间,保护环境,尊敬老人。谜语,故事,史诗,这是一套程式化的家教。再大一点就是马背小学。就是老师骑着马一个蒙古包一个蒙古包地转,给你留下作业就到下面一家去,来回转。再大一点,寄宿小学。阿姨看着的在一个蒙古包里的。再大了,往寺庙。他的干部制度也是一官多能的,一个书记一般是乡长苏木长,书记什么都兼,男书记也兼妇女部长,一官10多用,他领导还会理发,还会看病,还是兽医,因为牧区的人很少。乌兰木齐的演出团全是普通牧民,受到毛主席与周恩来接见的,一边演唱,一边干活,什么都干,放羊,看病。他的商店也是流动的。所以游牧整个社会是动态的,这么迅速流动,你说他啥都不知道了,错,蒙古是最注重信息的一个民族。蒙古人见面你好我好,然后就问消息,你有个新鲜事,没多久整个公社都知道了。他叫跑马消息。为什么属马倌是最大的官,因为马倌到处跑,消息都知道。一般蒙古人从小责任心特别强,没有一个民族象蒙古人从小就当官——从小就当羊倌,牛倌,马倌,当倌是锻炼啊。五六岁的孩子从小管五六百只羊,这个责任心多强。到十多岁的,拉练,几百里地走,带着马带着帐篷走,大人不管,偷偷在后面跟着。直到孩子受伤了,怎样用
本文标题:草原产什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571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