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组织胚胎学重点名解带英文
组织胚胎学的名解1.微绒毛(microvillus)是上皮细胞游离面细胞膜和细胞质形成的指状突起。内含纵行的微丝。光镜下可见纹状缘或刷状缘。功能:增加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2.纤毛(cilium)是细胞游离面细胞膜和细胞质伸出的能摆动的细长突起。内含9+2的微管。功能:摆动,清除异物。3.内皮(ehdothelium):衬于心脏血管淋巴管的腔面的一层单层扁平上皮细胞(有利于血液和淋巴管的流动,也有利于物质交换)4.间皮(mesotheliun):胸膜腹膜心包膜表面的一层单层扁平上皮细胞,表面光滑有利于减少摩擦。5.基膜(basementmembrane):指位于上皮细胞基底面与深层结缔组织之间的一层薄膜,由靠近上皮的基板和靠近结缔组织的网板构成。6.质膜內褶(plasmamembraneinfolding):是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内折向胞质形成的结构,质膜內褶与基底面垂直,光镜下称基底纵纹。7.连接复合体(junctionalcomplex):在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和缝隙连接中,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为连接复合体。8.同源细胞群(isogenousgroup)在软骨中部可见到由2~8个细胞组成的群落,它们由同一软骨细胞分裂增殖而来。位于软骨囊中。9.组织液(tissuefluid):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到基质孔隙中流动的液体。10.骨单位(osteon)又称哈弗氏系统,主要分布于长骨的骨密质中,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最多,是骨密质主要结构单位。骨单位是由中央管和数十层骨单位骨板形成的长筒状结构。10.间骨板(interstitiallamella):是原有的骨单位和内外环骨板被吸收后残余的部分,充填于骨单位之间或骨单位与内外环骨板之间。11.血象(hemogram):血液中血细胞的形态数量所占比例与血红蛋白含量合称为血象。12.血小板(bloodplatelet):又称血栓细胞,是骨髓巨核细胞胞质部分脱落的胞质小块,呈双凸扁盘状。无细胞核。13.造血诱导微环境(HIM):是造血细构成胞赖以生存增殖分化的场所,由骨髓的神经成分,微血管系统,纤维,细胞外基质,骨髓基质细胞构成,基质细胞为核心成分。14.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从骨髓进入血液的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煌焦油染色时,胞质内有蓝色细网状或颗粒状结构。可作为衡量骨髓造血功能的指标。正常值:成人0.5-1%;新生儿3-6%15.肌节(sarcomere):相邻两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长度等于1/2明带+暗带+1/2明带。是肌原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骨骼肌纤维收缩的基本功能单位。16.横小管(TransverseTubule)是肌膜向肌质内凹陷形成的管状结构,其走向与肌纤维长轴垂直,故称为T小管。哺乳动物骨骼肌的横小管位于明带与暗带交接处。功能:将肌膜的兴奋传导至肌纤维内部。17.三联体(triad):由横小管和两侧的终池形成。功能:调节肌浆中钙离子浓度18.闰盘(intercalateddisc),是心肌细胞的连接结构。横向位于Z线水平,呈阶梯状,有中间连接和桥粒,使心肌纤维间连接牢固;纵向部分有缝隙连接,能传导电信号,保证心肌纤维收缩与舒张同步。19.尼氏体(Nisslbody):位于胞质内,颗粒状或斑块状,嗜碱性。由许多规则的平行排列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构成。合成更新细胞器所需要的结构蛋白,合成神经递质所需的酶类,合成肽类的神经调质。20.突触(synapse):神经元与神经元或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特化的连接结构。最常见的是轴—树突触和轴—体突触。还可分为电突触和化学突触。化学突触:以化学物质为通讯媒介21.神经原纤维(neurofibril):神经元胞质内交织成网状的丝状结构,伸入轴突和树突,电镜下,由排列成束的神经丝和微管构成。22.施万细胞(Schwancell):成串排列,包裹在周围神经系统轴突的表面形成髓鞘,施万细胞及其形成的髓鞘外表面覆盖有一层明显的基膜。施万细胞也能合成和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23.神经纤维(nervefiber):神经元长突起及包绕在外面的胶质细胞构成,中枢系统内的胶质细胞为少突胶质细胞,周围神经系统内的胶质细胞为施万细胞。24.郎飞结(Ranviernode):周围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轴突除起始端和末端之外,都包有髓鞘,髓鞘分为许多节段,各节段之间无髓鞘的狭窄部位称为郎飞结。25.蒲肯野纤维(purkinjefiber):又称束细胞。位于心内膜下层,较心肌纤维大,有1-2个细胞核,细胞质淡,内含丰富线粒体和糖原,肌丝少,较发达的闰盘。功能:传导冲动26.周细胞(pericyte):在内皮细胞和寂寞之间有一种扁平多突起的细胞,细胞凸起紧贴在内皮细胞基底面。27.血窦(sinusoid):也成窦状毛细血管,管壁不完整,管腔较大形状不规则,内皮细胞之间常有较大的间隙。28.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是指由微动脉到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29.单核巨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phagocyticsystem):把单核细胞和由其分化而来的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称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不包括网状细胞和内皮细胞,包括单核细胞结缔组织和淋巴组织的巨噬细胞,骨组织的破骨细胞,神经组织的小胶质细胞,肝巨噬细胞和肺巨噬细胞。30.胸腺小体(thymiccorpuscle):胸腺髓质的特征性结构,散在分布,由胸腺上皮细胞成同心圆状排列而成,人类胸腺小体表达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刺激胸腺DC成熟。31.淋巴细胞再循环(recirculationoflymphocyte):外周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的淋巴细胞可以经过淋巴管进入血液,循环全身,他们又可通过弥散淋巴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再返回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如此周而复始,从一个淋巴器官到另一个淋巴器官,从一处淋巴组织到另一处淋巴组织的淋巴细胞不断周游的现象。32.动脉周围淋巴鞘(periarteriallymphaticsheath)中央动脉周围有厚层的弥散淋巴组织,由大量T细胞和少量巨噬细胞与交错突细胞等结构组成,被称为动脉周围淋巴鞘。33.血-胸腺屏障(blood-thymusbarrier):由连续毛细血管内皮+完整的内皮基膜+血管周隙含巨噬细胞+完整的胸腺上皮细胞基膜+连续的以桥粒相连的胸腺上皮细胞或其突起组成。功能:阻挡血液内大分子及抗原物质入胸腺实质。34.赫令体(Herringbody):神经内分泌细胞内的分泌颗粒沿轴突运输下行,中途分泌颗粒局部聚集,使轴突呈串珠状膨大,即膨体,这些膨体在HE染色下成嗜酸性团块,称为赫林体。35.垂体门脉系统(hypophysealportalsystem):垂体上动脉——第一级毛细血管——门微静脉——第二级毛细血管——垂36.潘氏细胞(Panethcell):是小肠腺细胞中的一种,主要位于肠腺的底部。呈椎体形顶部胞质含粗大的嗜酸性颗粒,基部胞质嗜碱性。功能:分泌溶菌酶,起到杀菌作用。37.闰管(intercalatedduct):是导管的起始部,直接与腺泡相连,管径细,管壁为单层立方或单层扁平上皮。38.纹状管(striatedduct):位于小叶内,与闰管相连接,管径粗,管壁为单层高柱状上皮,细胞核圆位于顶部,胞质嗜酸性,细胞基部可见垂直的基底纵纹,电镜下为质膜內褶和纵行排列的线粒体,细胞基底部表面积增大,便于细胞与组织间液体进行水和电解质的转运。39.泡心细胞(centreacinarcell):位于腺泡腔内的闰管起始部上皮细胞,体积小于腺泡细胞,扁平或立方形,细胞质染色淡,核圆形或卵圆形。40.胰岛(pancreaticislet):胰腺的内分泌部,是散在于外分泌部腺泡之间的细胞团。含有A,B,D三种细胞。41.胃底腺(fundicgland):分布于胃底和胃体部固有层,是胃黏膜中数量最多最重要的腺体,呈分支状,由主细胞、壁细胞、颈黏液细胞、干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组成,由贲门至幽门,主细胞减少壁细胞增多。42.肝板(hepaticplate):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向周围呈放射状排列成板层结构。在切片中,肝板的断面呈索状,称为肝索(hepaticcord)43.胆小管(bilecanaliculus):是相邻两个肝细胞连接面之间细胞膜局部凹陷形成的微细管道。44.窦周隙(perisinusoidalspace):是肝血窦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的狭窄间隙。内含血浆,肝细胞的绒毛伸入其中。功能:进行肝细胞与血液的物质交换。45.肺小叶:每一个细支气管及其所属分支构成,周围由结缔组织包裹,呈椎体形,尖端指向肺门,底部指向肺表面。46.肺泡(pulmonaryalveolus):是支气管树的终末部分,为多面体形有开口的囊泡,开口于肺泡囊肺泡管或呼吸性细支气管管腔,肺泡壁由单层肺泡上皮组成,相邻肺泡之间有少量结缔组织,称肺泡隔。47.肺泡隔(alveolarseptum):为相邻肺泡上皮之间的薄层结构,其中的结缔组织为肺间质。结构特点:①弹性纤维,有助于肺泡扩张后的回缩②巨噬细胞(尘细胞),起防御作用③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48.肺泡孔:相邻肺泡之间的小孔,是相邻肺泡间的气体通道。功能:用于平衡肺泡气压,感染蔓延。49.肾小体(renalcorpuscle):位于皮质迷路及肾柱内,球形,由血管球+肾小囊组成,有血管极和尿极两端,是原尿的形成场所。50.肾小囊(Bowman’scapsule):由肾小管起始膨大部凹陷而成,是具有双层壁的杯形上皮囊,外层称壁层,内层称脏层,两层之间的腔隙为肾小囊腔。51.滤过膜(filtrationmembrane):或称滤过屏障(filtrationbarrier)当血液从入球微动脉流经毛细血管时,由于毛细血管内压力较高,使血浆中部分物质水和小分子物质透过有孔内皮,基膜和足细胞裂孔膜三层结构滤入肾小囊腔。52.球旁复合体(juxtaglomerularcomplex):由球旁细胞+致密斑+球外系膜细胞组成,位于肾小体的血管极处,呈三角形。功能:调节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促进骨髓造血53.致密斑(maculardensa):远端小管靠近肾小体血管极一侧的上皮细胞增高变窄,形成椭圆形的斑块状隆起,称致密斑。54.精子发生(spermatogenesis):由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称精子发生。55.精子形成(spermiogenesis):精子细胞不再分裂,经过复杂的形态变化由一个圆形的精子细胞逐渐转变为蝌蚪形的精子的过程。56.血-睾屏障(blood-seminiferoustubulesbarrier):为血液和生精细胞之间的结构组成:(1)毛细血管内皮细胞(2)内皮基膜(3)结缔组织(4)生精小管界膜(5)支持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功能:维持生精微环境的稳定;支持营养生精细胞57.顶体(acrosome):由高尔基复合体形成,位于精子头部。它是特殊的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在受精时溶解卵周围的透明带,完成受精。58.原始卵泡(primordialfollicle):位于卵巢皮质的浅层,数量多,成球状。由初级卵母细胞+卵泡细胞组成。(1)初级卵母细胞:细胞圆形,核大,染色呈泡状。(2)卵泡细胞:单层扁平。对初级卵母细胞有支持和营养作用。59.生长卵泡(growingfollicle):初级卵泡细胞和次级卵泡细胞合称。60.透明带(zonapellucida):在卵母细胞和卵母细胞之间的一层嗜酸性厚膜。糖蛋白,由卵泡细胞和卵母细胞共同分泌形成。功能:a.传递物质;b.影响精卵识别(有种族特异性)61.排卵(ovulation):在卵泡发育第14天(月经周期第14天),垂体释放黄体生成素量增多,促使成熟卵细胞破裂,次级卵母细胞连同表面的透明带、放射冠卵泡液自卵巢排出的过程。机制:(1)卵泡液增多,使腔内压力增大;(2)卵泡壁上的平滑肌收缩;(3)卵泡液中的水解酶分解卵泡壁62.月经周期(menstrualcycle):子宫内膜每28天发生一次增生、肥
本文标题:组织胚胎学重点名解带英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584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