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目标与人生-教学设计
目标与人生1目标与人生培成学校杨琴【教学目标】1、懂得树立目标的意义,理解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应该持有何种心态。2、学会如何设计目标,完成自我目标的初步设计。3、激发学生树立目标的强烈愿望。【设计理念】1、理论分析本活动是针对青少年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缺乏目标意识,一部分青少年学生缺乏远大志向、盲目做事的特点而设计的。青少年学生尽管在意志品质的发展方面随年龄的增长有所进步,但有些学生的自控能力还是不够,耐挫能力低,怕苦,怕累,同时也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因此,很有必要进行关于立志方面的学习,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是获得成功的基础,激励学生追求美好的理想,确立远大的志向,学习一些如何达到目标的具体方法,并通过榜样的学习进一步增强自我激励水平,形成奋发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风貌。2、学情分析培成学校职业班的学生生源较差,学生学习欲望不强,缺乏目标,对未来的发展缺乏动力;对当下的学习缺乏逐步实现的方法指导。【重点难点】重点:懂得树立目标的重要性。难点:帮助学生确立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以及为达到目标制订可实施的计划或方案。【活动准备】1.每人一份课堂记录表。2.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游戏活动:未来畅想曲1.教师指导学生做“看未来”的游戏请学生找一个舒适的坐姿,闭上眼睛,身体放松,情绪放松,静下心来,平稳呼吸。在悠扬的音乐背景下,听着引导语,渐渐地进入时间隧道,看自己的“未来”。目标与人生2导语:“每一个人都从过去走到现在,又从现在走向将来。大家在自己的生活道路上前进,前进。看到了一些你曾经向往的事情变成了现实。”“时间在慢慢地流逝,3年了,你看到了3年之后的自己,你在做什么?”(稍作停顿)“我们继续前进,时间慢慢地流逝。5年了,这时,你又在哪里?从事什么职业?工作是否取得成绩?少年时的梦想是否实现?”(稍作停顿)(停顿一会儿)“大家慢慢地睁开眼睛,回到现实。”(教师在讲导语时,要做到声音低沉、平稳、缓慢,留有空间,令人产生联想)2.交流分享活动全班交流。交流时可提出这些问题:看到自己的将来了吗?看见了什么?如没看见,想一想,为什么看不见?3.教师点评、归纳同学们,不管在刚才的游戏中有没有看到自己的将来,其实我知道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对未来的梦想或对自己今后人生的设想。那么这些对未来的梦想或设想即是每个人的人生目标。这些人生目标就是你通过个人努力希望得到的结果。每个同学在刚才的游戏中看到的景象并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人生目标是不同的。引出主题:目标与人生二、情景讨论:人生为何需要目标?这是美国科学家做的一个实验。这位科学家找到一批志愿者,并将他们分为三组,让他们在三种不同的情况下沿着公路向十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步行。第一组的人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是。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但路边没有里程碑,他们只能凭经验估计行程时间和距离。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上每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结果是:第一组的人刚走了两三千米就有人叫苦了,走到一半时,有些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大家走这么远,不知何时才能走到,有的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再走了,越往后人的情绪越低,七零八落,溃不成军。第二组的人走到一半时才有人叫苦,大多数人想知道自己走了多远了,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刚刚走了一半。”于是大家又往前走,当走到3/4时,大家情绪低落,觉得疲乏不堪,而当有人说快到了时,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步伐,不久就到达了目的地。第三组的人一边走一边看路碑,每看到一个路碑,便有一阵小小的快乐。当他们走了5千米以后,每当看到一个里程碑,便都会发出一阵欢呼声。走到离目目标与人生3的地只差两三千米的时候,反而开始大声唱歌、说笑,以消除疲劳,结果速度越来越快。当然是第三组花的时间最短,途中也最快乐。思考:1、你认为各组最终会产生怎么样的结果?2、实验过程中你觉得会出现哪些情况呢?教师归纳:当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目标的时候,并能把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到达目标。没有目标,行动就是盲目的,人就不会运用和发挥自己的智慧才能,就会无所事事、庸庸碌碌、虚度光阴。确定积极的人生目标,能帮助我们掌握自己的生活,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三、自由联想请同学们在纸上写下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全班分享。四、行为训练:如何设计目标1、同学们,刚才大家在纸上写了很多目标,请在这些目标中选择一个你目前最想实现的目标。2、确定了目标,往下我们又该怎么做?教师讲授:目标制定的技巧。1、目标要合理,不可远远超于能力范围。2、将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可以实现的部分。3、要有一个时间期限。没有时间期限的目标等于没有目标。4、要明确。如“我希望过幸福的生活”,什么样的生活才算是幸福的生活?”示例:目标:减肥。步骤:购买吃了不会发胖的食物;不要像过去一样无节制地饮食;坚持每天跑两千米;把自己较瘦时的照片贴在床头以激励自己。3、为目标的完成制定至少4条以上的计划。4、请同学交流。五、触动心弦:在向目标进军的行动过程中除了计划,我们还需要些什么呢?有个叫布罗迪的英国老师,在整理阁楼上的旧物时,发现了一叠练习册,它们是50年前皮特金幼儿园B(2)班31位孩子的春季作文,题目叫:未来我是——目标与人生4布罗迪顺便翻了几本,很快被孩子们千奇百怪的自我设计迷住了。比如:有个叫彼得的小家伙说,未来的他是海军大臣,因为有一次他在海中游泳,喝了3升水,都没有被淹死;还有一个说,自己将来必定是法国总统,因为他能背出25个法国城市的名字,而其它同学最多的只能背出7个;最让人称奇的,是一个叫戴维的小盲童,他认为,将来他必定是英国的一个内阁大臣,因为在英国还没有一个盲人进入过内阁。总之,31个孩子都在作文中描述了自己的未来。有当驯狗师的;有当领航员的;有做王妃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布罗迪读着这些作文,突然有一种冲动——何不把这些本子重新发到同学们手中,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自己是否实现了50年前的梦想。当地一家报纸得知他这一想法,为他发了一则启事。没几天,书信向布罗迪飞来。他们中间有商人,学者及政府官员,更多的是没有身份的人,他们表示,很想知道儿时的梦想,并且很想得到那本作文薄,布罗迪按地址一一给他们寄去。一年后,布罗迪身边仅剩下一个作文本没有索要。他想,这个叫戴维的人也许死了。毕竟50年了,50年间是什么事也会发生的。就在布罗迪准备把这个本子送给一家私人收藏馆时,他收到内阁教育大臣布伦克特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说:“那个叫戴维的就是我,感谢您还保存着我们儿时的梦想。不过我已经不需要那个本子了,因为从那时起,我的梦想就一直在我的脑子里,我没有一天放弃过;50年过去了,可以说我已经实现了那个梦想。今天,我还想通过这封信告诉我其他的30位同学,只要不让年轻时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小组讨论:布伦克特身上有哪些品质支撑他用50年的时间完成自己的梦想呢?六、本课小结:同学们,目标对于我们人生,就像海上的灯塔对于航行的船只,是我们人生之舟的航向与明灯。我们只有具有了清晰的目标,有计划的行动,再加上专一、自信的态度,我们的人生才能驶向我们希望到达的彼岸。全班分享: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给他让路!——爱默生七、课后反思本课设计的初衷是:通过讨论和互动游戏、设定目标、制定计划,帮助学生认识和体验到目标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以及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目标明确、善于将把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可以实现的分目标、勇于坚持。在本课的实施过程中,我觉得有几个地方处理的不是十分得当。首先,教师对学生的认知让存在不足,指导不是非常到位。其次,教师对课堂上的调控还有所欠缺,心理融合度不够。同时,课堂的结尾处可以更出彩一些,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本节课较好的地方是:整堂课的节奏把握地比较好;环节的过渡较自然,思路较清晰;事例选取较贴合学生的实际,对学生触动较大。
本文标题:目标与人生-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594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