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细评辜正坤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
1细评辜正坤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而作SonnetIbyWilliamShakespeare:CommentonProf.Gu’sTranslation华中科技大学蒋坚霞内容提要: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辜正坤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英汉对照本先后在海内外几大知名出版社一版再版多次印行,影响极大,被认为是坊间20多种莎翁十四行诗集中的最佳译本。然而笔者看法截然相反。本文以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一首为例,通过文本细读方式,客观而理性地指出辜译谬误多多,与原诗相去甚远。笔者同时展示自己的译诗与辜译对照,请读者判断究竟应该怎样准确翻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关键词: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诗歌鉴赏翻译评论作者简介:蒋坚霞,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莎士比亚与英语诗歌翻译研究。Title:SonnetIbyWilliamShakespeare:CommentonProf.Gu’sTranslationAbstract:Prof.GuZhengkun’sChineseversionof154SonnetsbyWilliamShakespeareisflatteredasthebestoneamongallthepublishedversionsinChina,buttheauthorofthispaperhasthecontraryview.TakingSonnetIforexample,theauthorpointsoutthattherearevariousmistakesinGu’sbyclosereadingofboththeoriginalpoemandGu’stranslation.Heretheauthoroffershisowntranslationandasksthereaderstomakeanobjectivecomparisonbetweenthetwoandjudgewhichisbetterandwhichisworse.Keywords:ShakespearesonnetspoetryaestheticsconnoisseurshipandtranslationAuthor:JiangJianxiaisprofessorofSchoolofForeignLanguages,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Wuhan,China).HisresearchinterestsareWilliamShakespeareandEnglishpoetrytranslation.Email:jiangjx29@yahoo.cn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ShakespeareaSonnets)是世界诗歌百花园中一朵永不凋谢的奇葩,是真善美的高度统一,“以其优美的形式与高度的技巧,艺术地概括诗人所熟悉的世界;以其激动人、感染人的艺术魅力,引发人们的美感和美的理想,给人以美的情怀和美的享受”。①(朱雯、张君川,1992)诗集总共154首,大部分创作于1592年至1598年之间,少数几首是1590年之前所写。每首诗分成三个韵式各自独立的四个诗句和两个押韵的对句,ababcdcdefefgg韵式。后世对诗集有多种说法:有的认为是记录诗人的真实遭遇,有的认为2纯属虚构;有的认为歌颂爱情,有的认为歌颂友谊;有的认为是献给一个人的,有的认为是献给若干人的。普遍看法是:从第1首到第126首是写给一位俊美贵族青年的;从第127首到第152首是写给一位黑肤女郎的;中间个别几首和最后两首独立成篇,与主题无关。诗集描述自然和人生,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新颖别致,音调悦耳动听;既有高雅诗行,又有粗俗俏皮话,还有许多富于诗意的比喻、隐喻、戏言和出色的双关语,每首诗都充满浪漫炽热的诗情画意。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诗集的汉译本出版近20种。早期以梁宗岱、屠岸和梁实秋译本最为有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有新译本问世,尤以辜正坤英汉对照《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译本受到垂青。自1998年至今的十多年间,辜译本分别在北京大学出版社、译林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北京华文出版社出版发行,并且一再重印;我国香港、台湾及海外出版商也争相购买版权出版发行,足见辜译影响广泛,辜先生也因此十分自傲。前辈如许渊冲先生在1990年《人民日报》海外版上赞扬辜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29首已经达到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即化境的境界。亦有后学称:“辜正坤先生于20世纪90年代推出的译本则不啻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在翻译过程中,辜先生注重诗歌迻译的等效功能,充分考虑到了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上的差异性、英汉诗歌体式的不同,以及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与审美习惯等,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汉语的行文优势,适当借鉴中国古典诗词的语言和修辞手法,因而提升了语言的诗意和韵味,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我们有理由认为,较之其他同类译本,辜氏所译莎翁十四行诗更好地再现了原诗华美流畅的语言风格和炽热的情感迸发。此外,译者在‘词曲风味体’方面所作的尝试也为英语格律诗的汉译开辟了一条不乏借鉴意义的新途径。”②有网民更是神话“辜正坤翻译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最好的”,并给出9大原因。其中3个原因是:“第一辜译准确、传神;第二辜译措辞优美,是真正的诗歌语言;第三辜的古汉语和现代汉语水平极高(网上点击辜正坤)。然而事实与上述说法截然相反。笔者认为,莎翁原诗世所公认,无可挑剔;辜译毛病太多,甚至不如诸多前译。现主要以第一首为例,与原文进行精细对比,从原诗真实意蕴和语言修辞层面深入剖析辜译的种种谬误与不足。笔者希望在新的世纪里,有关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汉译质量问题能引起我国外语翻译界、外国文学界、中国文学界和汉语界新一代专家学者们的切实关注。为了摒弃惯常的空泛印象式的评论方式,笔者按照20世纪下半叶美国“新批评派”主将克林斯·布鲁克斯“文本细读”(closingreading)原则,③采用以事实为根据的定性与定量方法(qualitativeandquantitativeapproaches),同时提供笔者自己的译诗与之对照进行理性的评说。SonnetⅠFromfairestcreatureswedesireincrease,(10)aThattherebybeauty’srosemightneverdie:(10)bButastheripershouldbytimedecrease,(10)aHistenderheirmightbearhismemory:(10)bButthou,contractedtothineownbrighteyes,(10)cFeed’stthylight’sflame,withself-substantialfuel,(10)dMakingafaminewhereabundancelies,(10)c3Thyselfthyfoe,tothysweetselftoocruel:(10)dThouthatartnowtheworld’sfreshornament,(10)eAndonlyheraldtothegaudyspring,(10)fWithinthineownbudburriestthycontent,(10)eAndtenderchurl,mak’stwasteinniggarding:(10)fPitytheworld,orelsethisgluttonbe,(10)gToeattheworld’sdue,bythegraveandthee.(10)g蒋坚霞译辜正坤译我们渴望尤物繁衍生息,(10)a我们总愿美的物种繁衍昌盛,(12)a美的玫瑰才永不会死亡,(10)b好让美的玫瑰永远也不凋零。(12)a如同成熟者到时要谢世,(10)a纵然时序难逆,物壮必老,(10)b娇嫩子嗣将其名声传扬:(10)b自有年轻的子孙来一脉相承。(12)a可你,跟自己的明眸订婚,(10)c而你,却只与自己的明眸定婚,(12)a把自身当燃料滋养光焰,(10)d焚身为火,好烧出眼中的光明。(12)a在富饶之地制造着饥馑,(10)c你与自我为敌,作践可爱的自身,(13)a与己为敌,对自己太凶残,(10)d有如在丰饶之乡偏造成满地饥民。(14)a你现在是世界新的荣耀,(10)e你是当今世界鲜美的装饰,(11)c是艳丽春天的唯一使者(10)f你是锦绣春光里报春的先行。(12)a你却把精华埋葬在花苞,(10)e你用自己的花苞埋葬了自己的花精,(15)a粗野小子,你浪费于吝啬。(10)f如慷慨的吝啬者用吝啬将血本赔尽。(15)a怜悯世人吧,否则这饕餮,(10)g可怜这个世界吧,你这贪得无厌之人,(15)a你和坟墓,会吃世间一切。(10)g不留遗嗣在世间,只落得萧条葬孤坟。(15)a纵观外形,原诗140音节,韵脚为ababcdcdefefgg,为了严格保持诗行10音节,原诗第6行首词拼写成Feed’st的形式,省去一个音节,原诗第129首第1行Th’expenseofspiritinawasteofshame首词The拼写成Th’的形式,省去一个音节;蒋译140字,悉依原韵;辜译字数行数统计为:15字4行,13字1行,12字6行,11字1行,10字1行,即14行总共180字/音节,多出于蒋译40字,多出原诗40音节;辜译字数庞杂,且各行长短不齐,还不遵循原韵。诗歌是精练的艺术,铺张浪费、拖泥带水、冗长繁赘,都是诗的‘癌症’。诗歌语言需要锤炼,译诗跟写诗一样,对语言要进行打磨,要像鲁迅说的那样“把可有可无的字删掉,做到简洁凝练”。艾青说:“写诗就是用最小的篇幅给人以最大的快感”,“我们所说的精练,是在共同的语言的基础上,要求不浪费,讲得少而得到的多”,艾青还说:“诗歌语言要讲得准确,不同语法抵触”;巴尔扎克说,艺术就是用尽可能少的事物来表现尽可能多的思想。而众所周知,无论是写诗还是作文,中国文人素有惜墨如金的传统。请看诗行的深度对比:[比较]原文第1行:Fromfairestcreatureswedesireincrease,(10)a第2行:Thattherebybeauty’srosemightneverdie.(10)b蒋译第1行:我们渴望尤物繁衍生息,(10)a(“渴望”对desire)第2行:美的玫瑰才永不会死亡:(10)b(“死亡”对die,不用“凋零”)辜译第1行:我们总愿美的物种繁衍昌盛,(12)a第2行:好让美的玫瑰永远也不凋零。(12)b4[评论]第1行desire是“渴望”。辜译“总愿”是“总是愿意”(alwayswish)的缩合,非固有词汇,最新《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2008)未收录;英语alwayswish不如desire意味强烈。“总愿”不是诗行末词,无须考虑押韵,为何不用“渴望”而选择“总愿”?“总愿”与“总院”音似,容易听错,如“我们(北京)总院援助西藏,他们(武汉)分院援助新疆”(中国科学院在武汉有分院)。把fairestcreatures译为“美的物种”,表现出科学与逻辑修辞知识欠缺。“物种”无美丑之分,除了“美的物种”,难道还有“丑的物种”不成?能说熊猫(panda)是“美的物种”,熊(bear)是“丑的物种”吗?能说”马(horse)是美的物种,牛(cow)是丑的物种”吗?否!每一“物种”都是大自然生物链中的一环,其生态和形态特点各有不同,相互之间不能比较美丑。而同一“物种”内的不同个体在生态和形态上具有相同特点,可以比较美丑。“人”作为一个“物种”,不同人之间,既有性别、年龄、美丑、高矮、胖瘦、健壮之分,也有聪慧、愚笨、穷富、强弱之别。不同人种之间不能比较美丑,不能笼统说“黑人(奥赛罗)丑,白人(黛丝德蒙娜)美,如果那样,就是种族歧视。对同是(种)种人而言,却可以说“玛丽莲·梦露(从外表到内心)美,理查三世(从外表到内心)丑”,也可说“阿西莫多夫(《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外表丑而内心美”。Creatures的意思就是“生物”(livingthings),被译成“物种(species),词义大大
本文标题:细评辜正坤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598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