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经济专题三(一轮).
第三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渡时期(1949—1956)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文革”时期(1966—1976)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以后)学习目标•概述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巩固政权,国民经济恢复1949—1952过渡时期总路线过渡时期(1949—1956)一五计划三大改造•时间•内容•特点:•时间•内容•意义•问题•时间•基本任务•特点•成果、意义实践一化三改背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①特点:工业化建设与改造并举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三大改造(即一化三改)②实质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同步进行)③实践: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党手里接收了一个贫困落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新中国成立后)当时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虽然掌握着国民经济中的主要命脉,是居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但在国家经济中还未占据优势地位,还广泛存在着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和部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实际情况,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探究:1、据材料分析:过渡时期为什么要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关系同时并举?巩固政权,国民经济恢复1949—1952过渡时期总路线过渡时期(1949—1956)一五计划三大改造•时间•内容•特点:•时间•内容•意义•问题•时间•基本任务•特点•成果、意义实践一化三改背景19531953——1957探究:2、据材料分析:一五计划有什么特点?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一九五二年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亦即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而制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我们国家在过渡时期的中心任务,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则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合理地利用东北、上海和其他城市的工业基础,发挥它们的作用,而特别是对于以鞍山钢铁联合企业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进行必要的改建,以便迅速地扩大生产规模,供应国民经济的需要,支援新工业地区的建设……——《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1955(1)优先发展重工业(2)重点地区在东北地区(3)工业化与改造同时进行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轻工业开始,一般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取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探究:3、据材料分析:一五计划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材料二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材料三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了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重工业基础薄弱;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加强国防建设;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探究:4、一五计划重要工业为什么会集中在东北?目前我国正实行的什么战略与这地区有关?巩固政权,国民经济恢复1949—1952过渡时期总路线过渡时期(1949—1956)一五计划三大改造•时间•内容•特点:•时间•内容•意义•问题•时间•基本任务•特点•成果、意义实践一化三改背景19531953——19571953——1956资本主义工商业(私有制)农业、手工业(个体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全民所有制)改造前:改造后: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赎买)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深刻变革。三大改造:(1953--1956年)意义:形式:材料四探究:5、据材料分析: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发生哪些重大变化?三大改造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材料五封建地主阶级,除个别地区以外,也已经消灭了。富农阶级也正在消灭中。原来剥削农民的地主和富农,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民族资产阶级分子正处在由剥削者变为劳动者的转变过程中。广大的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已经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它的队伍扩大了,它的觉悟程度和文化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了。知识界已经改变了原来的面貌,组成了一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队伍。—中共八大政治报告探究:5、据材料分析: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发生哪些重大变化?三大改造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私有制到公有制社会性质: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阶级关系:剥削阶级被消灭社会主要矛盾:阶级矛盾到人民内部矛盾探究:5、据材料分析: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发生哪些重大变化?三大改造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材料六家业合作化运动的进程形成了超高速发展的猛烈浪潮,席卷整个中国大地。在共七届六中全会后的3个月内,即到1956年1月,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即达到全国总农户的80.3%,基本上实现了初级合作化;到5月,刚刚建立尚未站稳脚跟的初级社,全国即有一半的农户加入高级社;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农户总数的96.3%,其中参加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87.8%,原来预计用18年时间完成的农业合作化,仅仅用了7年时间,提前11年完成了。材料七到1956年底全国建立了75.6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达1.1亿,占农户总数的96.3%。但是……在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一部分干部滋长了急于求成的情绪,在合作社的发展上盲目求多求快,强迫农民入社。结果出现了一些农民杀猪砍树,卖羊卖牛,不积极生产,甚至出现破坏农具的现象。探究:5、据材料分析: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发生哪些重大变化?三大改造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巩固政权,国民经济恢复1949—1952过渡时期总路线过渡时期(1949—1956)一五计划三大改造•时间•内容•特点:•时间•内容•意义•问题•时间•基本任务•特点•成果、意义实践一化三改背景1953过渡时期(1949—1956)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文革”时期(1966—1976)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以后)正确探索50—70年代经济建设探索失误•1956《论十大关系》•1956中共八大•1960年八字方针•1958“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背景•内容•评价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文革”时期(1956—1966)•形势•原因•教训总体形势周恩来邓小平好转•原因•特点•实质•影响•教训探究:1、为什么说中共八的决策是正确的?中共八大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正确分析形势、主要矛盾,从而主要任务明确而准确。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正确探索50—70年代经济建设探索失误•1956《论十大关系》•1956中共八大•1960年八字方针•1958“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背景•内容•评价1957年1958年1959年1962年535万吨9000万吨3000万吨大跃进时期的炼钢指标1070万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踏翻地球顶破天。”(群众)“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全省七天实现煤气化,三天实现超声波化”稻堆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撕片白云揩揩汗,凑上太阳吸袋烟。大跃进时代的口号实质:盲目求快,违背经济规律,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文革”时期(1956—1966)•形势•原因•教训总体形势周恩来邓小平好转•特点•实质•影响•教训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上,要用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在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上,要充分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基地,以便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上,在强调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时,提出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把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问题上,三者的利益必须兼顾,不能只顾一头,既要提倡艰苦奋斗,又要关心群众生活;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上,要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的权力(即权力下放给地方),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论十大关系》就工业而言,正如副总理薄一波所说:“一九五八年的工业生产增加百分之六十六,看起来这象是大跃进;但是如果分析一下这百分之六十六的内容就知道……国家花费了宝贵的原材料,制造出大量的废品,现在都塞满了仓库,还要开支保管费。这能算大跃进么?”……薄一波一九五九年说的“一九五八年炼出来的三百万吨土钢,至今还埋在草里”(中国国家统计局编一九八三年《中国统计年鉴》)1958年,中央号召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各地迅速组织工厂、学校、机关、农村、军队……几千万人日夜苦战。到处建小高炉,炉火日夜不息。许多人把家里的铁锅砸了,把铁锹扭弯,连秤砣也不放过……森林被大量砍伐,用来作为炼钢的燃料……•3年“大跃进”造成的损失合计约1200亿元,人口非正常死亡数千万人,而且后来又用5年时间调整国民经济,才恢复到1957年的产量总水平,国家的建设走了大歪路,在一些重要方面丢失了8年,而恰在此时,一些国家如日本在经济与科技方面得到迅速发展,我们与之差距拉大,这是一个长时间弥补不了的重要损失。•现在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海外,大跃进都被广泛地视为一场空前的经济灾难。由于计划部门使用夸大的数据,人力资源从农业被转移至工业。大陆官方公布非自然死亡人数是2158万人。东西方各方面的资料显示死亡人数大约为2000万人,主要死因为饿死。一部分学者并且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饥荒。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合并后叫大队或小队)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同时,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都被收归社有。在极“左”思想指导下,1962年萧山全县农村实行“三级(公社、大队、生产队)所有、队(生产队)为基础”的生产分配体制,搞平均主义、“大呼隆”,严重地束缚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部分农民出工不出力,部分农民出力而得不到应有的报酬,致使劳动效率低下,产量不高,农民连温饱问题也难以解决。——《萧山百年百事》•实质:•危害:盲目提高公有化程度,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业生产正确探索50—70年代经济建设探索失误•1956《论十大关系》•1956中共八大•1960年八字方针•1958“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背景•内容•评价1957年1958年1959年1962年535万吨9000万吨3000万吨大跃进时期的炼钢指标1070万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踏翻地球顶破天。”(群众)“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全省七天实现煤气化,三天实现超声波化”稻堆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撕片白云揩揩汗,凑上太阳吸袋烟。大跃进时代的口号实质:盲目求快,违背经济规律,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文革”时期(1956—1966)•形势•原因•教训总体形势周恩来邓小平好转•特点•实质•影响•教训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上,要用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的办
本文标题:经济专题三(一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605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