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课题1白鹭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分析《白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全文条理清楚,主要写了白鹭的外形和活动之美,语言流畅而传神,营造出自然清新而又浓郁绵远的意韵,恰如清风拂过读者的心田,又似纯净的溪水荡涤内心的焦躁与烦闷。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积累18个词语。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准确把握课文内容,感悟文章的主旨,学习课文语言的优美性和作者对白鹭外貌描写的手法。4.用心感受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平凡事物之美,提升审美能力,丰富人生内涵。教学重点及难点1.掌握本课生字词,背诵课文。2.正确理解课文主旨,学习作者的表达手法。3.加深对生活的感悟,加强对生活中事物的观察,能发现生活中平凡事物之美,提升审美能力,丰富人生内涵。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讲授、练习、强化、示范、模仿、迁移、操作、领悟、运用。教学资源准备课文朗读音频、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课题师: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本单元的第一课。大家知道白鹭是什么样子吗?(点名学生回答)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郭沫若先生笔下的白鹭。板书:白鹭二、学习生字词师: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标出本课的生字和不熟悉的词语。(一)课件出示生字词。(二)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完之后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三)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强调书写规范。让学生自行临写,教师检查书写情况。三、学习课文内容(一)整体感知。让学生通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试着给课文划分层次。师: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内容,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试着给课文划分层次。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提示:共分为三个部分。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第2-10自然段为第二部分,第11自然段为第三部分。(二)学习第1自然段。师:刚才大家通读了全文,下面请同学回答一下,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提示:总起下文。第二课时一、学习第2——10自然段(一)学习第2-5自然段的内容。师:2-5自然段描写是白鹭的外形之美。请大家在文中找出白鹭的外形特点。(点名学生回答)师:请大家看第5段,这一段重点描绘了白鹭的外貌特征。作者从颜色、外形两个方面对白鹭的进行了描述。注意词语: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让学生注意特殊句式: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试着用这个句式造句。师:这一部分讲述的是白鹭的外形特点,作者表现出对白鹭美丽外表的高度赞美。(二)学习第6-10自然段的内容。师:请大家先齐读第6-8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画面。第6自然段描绘的是白鹭在清水田中钓鱼的情景-钓鱼图,展现了白鹭优雅,和谐之美,这种美是很容易被忽视的。作者却敏锐的发现了;第7自然段描绘的是清晨白鹭在小树的绝顶瞭望的情景-瞭望图,这一段展现的白鹭的神态美;第8自然段描绘的是黄昏白鹭在天空中低飞的画面-飞行图,画面传递出一种动感美。师:第9-10自然段表达了出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作者认为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白鹭是一种很美丽的动物,然而这种美常常被大家所忽视,所以我们要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用心去感受,发现蕴含在平常事物中的美。二、学习第11自然段师:请同学说一说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提示:照应开头,点明中心。请大家再次齐读课文,仔细体会作者所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内涵。引导学生体会这样结尾的好处。三、拓展延伸(一)让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段落,说一说这些段落好在哪里。(二)教师对作者的表现手法进行点拨。美的事物还要作者采用高妙的艺术手法加以描绘展示。想一想作者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些事物的形象和美的。师:本文也是一篇优美的咏物散文,在状物抒情方面作者采用的是写意手法,即抓住事物的神韵作粗线条的勾勒。四、课文小结这篇课文通过作者对白鹭寥寥数笔的描绘,展现了白鹭的外形美、和谐美、神态美和动感美。揭示了白鹭平凡、朴素而高洁的特征,表达了作者热爱白鹭、赞美白鹭的思想感情。作业布置1.书写本课生字新词。2.完成本课同步。板书设计1白鹭外形美白鹭诗和谐美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神态美(平凡的事物,不一样的感受)动感美教学反思课题2落花生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分析精读课文《落花生》,是著名作家许地山的一篇叙事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全文以“落花生”为线索,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积累6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正确理解课文主旨。感悟要做一个有用的人的道理,能根据课文主旨写一写身边的例子。教学重点及难点1.学习本课生字词,积累词语。2.能正确理解课文主旨。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讲授、练习、强化、示范、模仿、迁移、操作、领悟、运用。教学资源准备课文朗读音频、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题导入师:花生是我们常见的食物,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过花生是怎样种出来的呢?它的果实是长在枝干上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来学习今天的这篇课文,看看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下面请大家先大声朗读课文。板书:落花生(教师介绍课文作者信息)。二、学习生字词(一)让学生朗读课文,标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二)课件出示生字词。(三)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词,引导学生注意读音准确。(四)教师范写生字,让学生注意笔顺,书写规范。让学生自行临写,教师指导纠正。三、整体感知,给课文划分层次(一)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在读的过程中思考:这篇课文围绕“落花生”这个题目写了哪些内容?(二)让学生标出自然段,给课文内容划分层次。点名学生回答是如何划分的,以及这样划分的理由。提示:这篇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种花生收花生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尝花生第三部分:第3-15自然段:议花生第二课时一、学习课文内容(一)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对于课文结构层次的划分。(二)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师:请大家先读第1、2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是本课的前两个部分。请大家找出这两个段落中的生字,词语。第1自然段讲述一家人种花生,本来以为花生不容易种植,但是“居然”收获了。(引导学生注意“居然”这个词语,表明出乎意料。)师:第2自然段讲述的是尝花生,“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我们就在后院的茅亭里过这个节”,这里结合前面母亲不肯荒废空地,显示出母亲的勤劳能干,还会享受生活。(三)学习课文第3-15自然段。师:这一部分是本课的第三部分,讲述的是“议花生”。请大家分角色朗读一下这些段落,想一想议花生议论了哪些内容?教师提问:1.“我们”认为花生有哪些好处?花生味道美,可以榨油,价钱便宜,容易得到。2.父亲拿花生和苹果、石榴相比是为了说明什么?说明花生虽然外表不那么吸引人,但是却默默奉献,大有用处。3.父亲拿花生和苹果、石榴相对比,这样的好处是什么?这样做对比是为了突出花生的特点。4.父亲借说花生,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能做一个华而不实的人。5.作者借父亲评论花生,告诉了我们深刻的道理,这种写法是什么?借物喻理师:请大家结合自身实际,说一说怎样做才是有用的人呢?(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踊跃回答)二、拓展延伸(一)让学生熟读课文,感受课文主旨。(二)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表现手法,略写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详写议花生。(三)小练笔。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人,他们像“花生”那样,默默无闻地作着贡献。让学生用一段话写一写身边的这样的人。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巡视指导。三、课文小结本课围绕花生这一常见的事物,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这几件事。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详略得当,用借物喻理的手法,将深刻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发人深省。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要做一个华而不实的人。作业布置1.书写本课生字新词。2.完成本课同步。板书设计2落花生种花生矮矮地长在地上收花生果实长在地下,必须挖起来才知道落花生尝花生好吃要做一个有用的人议花生和苹果、石榴相比较,花生默默无闻,朴素无华教学反思课题3桂花雨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分析《桂花雨》是琦君写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文章语言质朴、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向读者真实再现了作者童年的美好生活,可谓花香、人乐、语蕴、情真。课文先写小时候对桂花的喜爱,写为什么要摇桂花,接着主要描写了“我”帮大人摇桂花、收桂花的快乐情景,最后写“我”对童年时代“摇花乐”的怀念,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纯朴的情感。教学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积累5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结合重点词语理解作者所传递出来的情感,准确把握文章主旨。教学重点及难点1.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所传递出来的情感。2.理解文章大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讲授、练习、强化、示范、模仿、迁移、操作、领悟、运用。教学资源准备课文朗读音频、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师:同学们,每到金秋时节,桂花就开了。今天,我们来看看著名作家琦君笔下的桂花,去感受一下她故乡那阵阵的桂花雨。板书:桂花雨二、学习生字词(一)课件出示生字和词语。(二)让学生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和词语。(三)教师范读生字和词语,学生跟读,注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四)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临写。教师进行指导,强调笔顺和书写规范。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尝试给课文划分层次。提示: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二)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思考下列句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2.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3.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三)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说一说作者借桂花表达了什么感情。第二课时一、学习课文内容(一)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师: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请大家注意关键词,“中秋节”、“故乡”第2自然段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关于桂花的事情。师:为什么作者这么喜欢桂花呢?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桂花的香气很迷人。二、学习第3-7自然段(一)学习第3自然段。师:第3自然段写母亲担心“可别来台风啊”,而且母亲说:“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这里体现出母亲勤劳善良,而且表现出故乡邻里之间温馨和谐的氛围。(二)提问:“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这句话传递出什么感情?师:第4自然段开头作者回忆了故乡桂花盛开时的景象,表达出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之情。(三)学习第5自然段。师:第5自然段讲述的是“摇桂花”,这一自然段展现了作者童年时代摇桂花时欢快的场面。请大家大声朗读这句话:“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读出欢快的语气。结合课文插图,想象作者所呈现的画面,这是一幅充满欢乐,充满童真的画面。(四)学习第6-7自然段。师:请大家注意第6段最后一句话,“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里写出了桂花对于故乡的意义,即便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作者回忆起故乡,仿佛还闻到了故乡桂花的香气。师:第7自然段讲述的是作者回忆自家搬到杭州
本文标题: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610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