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经济过热对我国的影响
经济过热对我国的影响开头(积极影响)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经济的腾飞为我们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的局面…………………………………………………………体现在:改革开放30年来,改革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30年来,三次产业在调整中均得到长足发展,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强化,服务业迅速发展壮大,工业结构基本实现了由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程度高、门类单一的结构向劳动密集、技术密集、门类齐全的发展格局转变(数据1979-2007年,第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4.6%、11.4%和10.8%。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由1978年的28.2:47.9:23.9调整为2007年的11.3:48.6:40.1。与1978年相比,2007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6.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16.2个百分点。)人民收入水平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民生的改善,人们能从生活的变化中真切地感受到(数据2002年,全国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13161亿元,到2006年达到23439亿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年均递增13.5%,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10.3%的增速高出3.2个百分点。2002年,全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2422元,到2006年达到21001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年均递增12%,而同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9.2%。中国劳动学会专家指出,这几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工实际工资收入水平增长最快的时期)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的提高,是居民物质生活提高的重要指标。1978年-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67.7%下降到43.1%,城镇居民家庭由57.5%下降到36.3%;二者分别下降了24.6个百分点和21.2个百分点。住宅水平有所提高。1978年-2006年,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6.7平方米增长到27.0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由8.1平方米增长到30.7平方米;二者分别增长到了3.0倍和2.8倍。国内旅游的蓬勃发展。1994年-2006年,仅国内旅游就由524万人次增加到1394万人次,其中城镇居民由205万人次增加到576万人次,农村居民由319万人次增加到818万人次;三者分别增长了1.66倍、1.81倍和1.56倍。在这期间,人均旅游花费由195.3元增长到446.9元,其中,城镇居民由414.7元增长到766.4元,农村居民由54.9元增长到221.9元;三者分别增长了1.29倍、0.85倍和3.04倍。人口预期寿命的增长,是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高的一个综合指标。1978年-2006年,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由68岁提高到72.4岁。(负面影响)但尽管近年来,我国虽然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势头进一步趋好,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付出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是资源消耗增长的爬坡阶段。随着经济规模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资源需求总量和消耗强度在较长时期保持较高水平,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加上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高消耗、资源性的产业转移到中国,相应地加大了资源消耗总量(2006年,按现行汇率初步测算,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5.5%,但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较高,比如能源消耗24.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5%左右;钢表观消费量为3.88亿吨,占30%;水泥消耗12.4亿吨,占54%。)。贫富差距过大。从基尼系数上看,我们国家的基尼系数,按照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大约是0.46。一般来说,像美国基尼系数在0.4%,俄罗斯前一些年是0.48、0.49,这些年回落到0.4左右,印度是和英国、法国都是0.37。现在世界上基尼系数最低的国家是日本,次低的国家是德国0.289左右。这样一种水准的基尼系数已经标志我们国家收入不公的现象进入到世界上比较明显的、不公的国家行列当中。尤其城乡差距尤为明显,按照许多学者的研究分析,如果把农民收入当中用于来年生产投入,比如买种、买化肥扣除,如果把城市居民各种隐形收入和福利因素加起来,中国实际的城乡差距很有可能是5倍到6倍,这是学术界比较普遍的共识。经济超速发展后引发经济过热。当经济的发展速度高于资源的承受能力时,就会出现原材料因供给不足而出现的涨价,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又推动了物价的走高,于是经济过热显现。国家统计局2005~2008年我国GDP实际增长率最终修订数为:11.3%、12.7%、14.2%、9.6%,均高于同期发达国家同期增长在06至07年之间,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通胀呈现不断上升态势,中国经济投资兴旺。随着大宗商品轮番炒作,金属、橡胶、楼市等等都被炒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而作为活跃的基本市场,中国股市历史上壮观的大牛市也宣示着正式启动,各路资金大肆炒作,许多实力薄弱个股也被炒到涨幅七八倍,大盘从06年初的1000多点一路炒到6000多点,但任何虚拟经济都是和实物经济挂钩的,大量经济泡沫必定有破灭的一天。07年末开始,世界龙头美国经济的开始恶化,机构和庄家开始大肆套现已经涨幅七八倍甚至数十倍的个股,股市受到打压顺势下跌,下跌是对股市疯狂上涨的修正,也是经济过热必然的结果,股票价格严重背离价值,必然要回归价值,而其代价便是痛苦的萧条。诱发腐败。从1982年起,中国共发起五次“严打‘高潮,可时至今日,全国范围的腐败之风非但没有抑制住,反而呈现出规模增大、频率加快趋势。这是由于改革以来,在市场经济转型条件下,政府过度干预造成价格扭曲,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仍存在少数商品价格双轨制。随着市场化程度的迅速扩大,商品价格双轨制正趋于向市场价格单轨制过渡。目前农副产品价格、社会商品零售额价格、生产资料价格中由国家直接控制或者计划指导的比重已经很小,然而部分租金仍然存在,这就为寻租者提供了相应的市场活动空间。结尾…………
本文标题:经济过热对我国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615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