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新课程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卷(三)
新课程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评价》试题卷(三)一、名词解释(6题,每题4分,共24分)1、总结性评价:这种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最终的活动成果而进行的评价。例如学期末或学年来各门学科的考核、考试,目的是验明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各科教学目标的要求。总结性评价注重的是教与学的结果,借此对被评价者所取得的成绩做出全面鉴定,区分等级,对整个教学方案的有效性做出评定。2、学生参与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广度。3、思想品德的描述性评语:教师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学生在思品某一方面的表现,如态度、能力和行为等写成评语,评语应用激励性语言。4、思想品德的项目评价:按照不同的项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学生自主设计活动计划,可以围绕真实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活动。要求学生收集、组织、解释或表达信息,据此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5、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与实施课程的基本条件。课程的要素来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法等,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转化为基本的教育教学条件,如教学设施、教学设备、教学媒介等。6、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是对评价资料作“质”的分析,是运用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等逻辑分析的方法,对评价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思维加工。二、简答题(4题,每题6分,共24分)1、如何避免评价主体的单一化?答:在课程与教学评价上,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评价主体需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应鼓励社会及家长以适当的形式参与各种方式的评价。确切地说,教师、学校领导、学生、家长、政府部门、专业的研究机构等皆是评价的主体。强调被评价者的主体作用,不仅可以使他们积极配合,还能促进他们通过参与、交流乃至自我评价,主动地、客观地检查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改进不足,进一步完善自我。2、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答:(1)、关注学生发展新课程的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2)、强调教师成长促进教师成长。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3)、重视以学论教新课程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3、思想品德学科中学生的自我反思评价可从哪些方面进行?答:可以就自己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态度、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习的结果等全方位、全过程地进行评价和反思。4、在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如何定位?答: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要求教师要从注重表演的传授者变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使教师自己成为课堂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具体来说,教师应成为:1、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促进者;2、学生学习方法获得的引导者;3、学生学习内容突破的点拨者;4、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组织者;5、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激发者。(要求就每一方面作简单陈述)三、辨析题(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教学,而不在于选择和判断。答:对,每个学习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学不能以绝对统一的尺度去度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程度,要给学生的不同见解留有一定的空间。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多元的,我们为什么不承认多元呢?我们的教学不能把学习者视为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而更应看做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因此,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再从教学本体论的观点来看,活动是教学发生的基础。基于师生共同活动之上的课堂教学评价对学习者来说不仅是对现时状况的价值判断,其功能在于在促进学生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积极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上,促进下一步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所以,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教学,而不在于选择和判断。2、一味的表扬、激励会使学生对自己没有清醒的和全面的认识,反而不利于他们的进一步成长,因而,在思想品德学生评价中应尽量避免激励性评价。答:不对。当然激励的语言要注意恰到好处。千万不要言过其实,给人带来虚假的感觉,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单调枯燥。四、观点论述题(2题,每题8分,共16分)1、联系教学,谈谈个人对多元智能的认识?答:我认为人的智能由七种紧密关联、但又相互独立的智能组成,它们是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交往/交流智能。这七种智能显然比智商理论所认为的言语/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更为广阔,更可贵的是加德纳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多维地看待人的智力的视野和方法。多元智能理论的广阔性和开放性对于我们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学生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各种智能只有领域的不同,而没有优劣之分或轻重之别。因此,每个学生都有可资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关怀的参照下,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而且要促进其优势智能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能领域迁移。2、学生是课堂教学评价主体。答:学生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和行为的直接接受者,对教师教学过程的感受是最直接的,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也应该是有一定说服力的,所以学生也要作为评价的主体之一参与课堂教学评价。但评价标准的制定要科学,要适合学生的评价能力和水平。因学生的认知能力十分而有限,比如,让学生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先进、教学目标是否合适、教学方法是否合理等,学生恐怕无能为力,所以在考虑学生评价课堂教学活动的指标时,不管是量化指标还是质性项目的设计上,力求合理、科学、便于学生操作,且对学生对课堂学评教评价的结果,要与评价者(学科专家)的评价、上课教师自评、同伴互评结合使用。五、案例分析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1、区人大要来学校视察,并说要听一堂课,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雷厉风行,首先是定科目定人,由于自然组是学校最强大的,所以,到自然组去选人,选什么人,必须有上公开课经验的老师,那么只有王某,为了给学校争光,八年级自然备课组集体备课,连续试教三次,觉得可以了,领导就放心了,静侯区领导的到来。⑴上述案例说明课堂教学评价存在什么现象?⑵你们学校是否有此现象,通常听公开课是怎样准备的?⑶你认为开设公开课的理想方式应该如何才好?2、教学片段在上《孝敬父母》一课之前,教师预先布置了“我为爸爸(或妈妈)洗一次脚”的活动,并写出自己的感受。(第二天,同学们纷纷上台交流)生1.“我闻到了妈妈脚的臭,但是我不觉得臭,因为她都是为了我。”生2.“我才知道,妈妈以前为我洗脚、洗澡的时候是多么辛苦呀!”生3.“洗完脚我还帮妈妈喷香水,喷完后好香好香,感觉非常好!”生4.“妈妈的脚已经脱皮,变得十分粗糙。这双脚陪着妈妈走过无数的路。”生5.“我给爸爸洗脚的时候,爸爸一边喝着茶,说要慢慢地洗,享受享受。”(教师不作声,学生继续交流)生6.“我要给妈妈洗的时候,妈妈说已经洗过了。我说这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一定要洗的。后来我给妈妈洗的时候,发现妈妈是骗我的,不让我给她洗。”生7.“爸爸很好奇,先问我,为什么要给他洗脚?我说这是作业。洗好了爸爸还给了我5元钱。(全班学生哄堂大笑,教师不作声,学生继续交流。。。。。。)请你从“教师是课堂学习活动的指导者”角度对上述教学片段作个简要的点评。答:学习方式变革中,教师正确的角色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而案例中的教师迷失了自己的角色,使自己成为了旁观者。教师预先布置了“我为爸爸(或妈妈)洗一次脚”的活动,要求写出自己的感受。期间教师没做明确的指导,在同学们纷纷上台交流时,教师既没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没有做适时的评价,似乎学生的学习活动与自己无关。案例中的教师没有充当权威者的角色,能“放手”让学生自由畅谈,似乎有一种新课程理念,而实际上教师对学生有偏差的回答和体会没有做纠正与评价,没有充当好学习活动的指导者角色,这种旁观者的角色恰恰说明了教师对课程改革的不适应。教师在学习方式中对自己角色的正确定位,是促进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因素。
本文标题:《新课程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卷(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619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