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作业)封面(2014至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题目论“中国特色”的内涵科目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姓名刘胜友(201421141101)专业民族传统体育入学年月2014年9月简短评语成绩:授课教师签字:论“中国特色”的内涵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集道路、理论、制度为一体的,并已经付诸实践的一个新的社会模式,对其内涵的认识,也就具体化为对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新事物,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展现自身的内涵,在实践的道路上不断应对各方面的挑战,其中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挑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认识,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就是实践的观点,就是与时俱进的观点。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也是道路、理论、制度发展的规律,更是人们的认识规律。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要从理论转变为现实,必须同各个国家的国情和实际相结合,并依据时代特征赋予其民族和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性创造,就是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立足我国实际赋予社会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的开幕词中,明确宣告: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一结论,明确宣告丁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是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在实践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理论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长期的伟大事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必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党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找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和发展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清醒认识和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对这三大基本问题的认识程度和把握程度,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创新程度。中国特色社会丰义理论体系,从总体上说,主要包括以下14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2)、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3)、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4)、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5)、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6)、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7)、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8)、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9)、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10)、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防和军队建设。11)、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12)、关于推进祖圉和平统一大业。13)、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与国际战略。14)、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间题的探索和回答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积累了重要经验,也出现过严重失误和挫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处在一个重大历史关头。面对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如何在科学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基础上,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成为摆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重大课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准确把握我国的发展阶段和时代特征,全面、深刻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布局、战略重点等,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噩要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富有独创性的思想理论观点,包括: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正确应对和驾驭经济全球化,促进共同发展,等等。这些理论成果,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了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的认识。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问题的探索和回答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紧密结合起来,对新形势下执政党的建设问题进行了不懈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适应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邓小平对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确立什么样的党建目标等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强调要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把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核心。围绕这个目标,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初步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必须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草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切实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围绕这个目标,对在对外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长期执政条件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指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围绕这一目标,党中央立足于新的历史条件,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发展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就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昀认识。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的探索和回答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更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进行了新的探索和科学回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问题始终高度关注,强调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中国所有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性意义。提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坚持“两手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党中央我国所处发展阶段准确判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根据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以及党自身情况的重大变化,把发展问题同党的性质、党的执政理念联系起来,明确提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在深刻分析和准确把握基本国情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明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使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七、结束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又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来自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保障,也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制度保障。制度的形成要以理论体系为指导,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则要以制度为载体。制度的完善来自于道路的实践,道路的拓展也要依靠制度来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制度的作用无可替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有不断增强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这一制度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而完善,从而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提供根本制度保障。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11-11(1).[3]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胡锦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J].求是,2012,(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
本文标题:论中国特色的内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634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