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 词汇部分练习题参考答案
1词汇部分练习题参考答案思考与练习一P186一、词和词汇有什么不同?词汇是一种语言里词和语的总汇。词是能够独立使用的音义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词汇是词和语的总集,单个词语不能称为词汇。二、什么是语素?怎样确定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可以从二个方面确定语素:一、它是不能独立使用的。如,“企业”中的“企”,它本身不能独立成词,只能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二,它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企”是“qi”这个音和“企”的意义组合体,二者互相依,不能再进一步切分。三、什么是词,如何确定。词是指表示一定意义并能够独立使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首先,能单说,能单独回答问题是词。如,那是什么?———飞机。飞机就是词。其次,不能单说,但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最小语言单位。如,很好,“很”能充当“好”的修饰成分,是词。三、把能单说、单用的最小语言成分提出,剩下的虽不能单说,也不是某个词的一部分的成分,也是词。如,“你说吧”中的“吧”。四、说明词、语素、音节、汉字的关系。一个词可以由一个或几个语素组合而成,每个语素对应一个或几个音节,一个音节由一个汉字记录。如,玻璃,是一个词,由一个语素构成,对应两个音节,由两个汉字记录。企业,是一个词,由两个语素构成,对应两个音节,由两个汉字记录。五、切词1、宗教\作为\一\种\文化,是\扭曲\的、畸形\的,与\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背道而驰。但是,这\绝\不\是\说\宗教\文化\毫无价值\可\言。恰恰\相反,由于\它\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影响\了\人类\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方式,制约\了\社会\繁荣\和\历史\发展,并且\直到\现在,它\的\文化\形态\还\继续\存在,继续\发生\作用,因而\又\是\认识\和\了解\人类\历史\和\民族\文化\最\有\价值\的\社会\现象\之\一。2、中国\文明\是\一\种\农业\文明,传统\农民\以\自耕自足\的\小农\经济\为\本,这\种\经济\基础\便\造成\中国\人\讲究\现实\利益\的\文化\心态,其\宗教\信仰\也\谋求\对\现实\的\生产\和\生存\现状\有\直接\的\救助,因而\中国\人\崇尚\多\神\信仰,甚至\对\直接\影响\其\现实\生活\的\生存\环境\产生\执著\的\崇拜。六、为什么单音节语素比多音节语素构词能力强?现代汉语的语素绝大多数是单音节的,数量很大,自然构词能力也强,而且单音节语素与其它单音节语素或词组合构成双音节词,符合现代汉语词双音节化的趋势;多音节语素数量很少,而且在音节长度上超出了现代汉语对词汇长度的要求,不符合现代汉语词双音化的趋势。七、指出下列词中的“化”是定位语素还是不定位语素。变化、消化、融化中的“化”是不定位语素,绿化、美化、现代化、革命化中的“化”是定位语素。七、下列词包含几个语素?奥林匹克模特儿迪斯科晴蜓一个语素;黄\河学\习伏尔加\河哈尔滨喜马拉雅\山两个语素;电\影\院三个语素九、现代汉语词汇有哪些特点?2一、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词以双音节占优势。二、词双音节化趋势明显。三、使用词根复合法构词。思考与练习二P199一、现代汉语中,多音节词会不会取代单音节词?不会,一、单音节词大多是从古代汉语中继承下来的,反映的是基本现象,存在历史长,使用频率高。二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新的意义,负载信息量大,构词能力强。二、现代汉语词为什么以双音节为主要形式?由于汉语音节数量少,语音系统简化,单音节词会造成大量同音词,影响交际,双音节化可以避免出现大量同音词,有助于分词义,而且韵律的要求也促使词语双音化。三、指出下列字是词、语素、音节?扯、苗、叶、学、耳、盟、丫是词,牲、绩、习是语素,鸪、琉、娑、佯是音节。四、单音节词、多音节词和单纯词、合成词有什么关系?单音节词是由一个音节组成的词,多音节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构成的词,单纯词可以是单音节的也可以是多音节的,合成词一定是多音节的。五、参考教材190页六、分析合成词类型1、并列式开关基础解剖紧张爆破2、限定式烧饼林立瓜子热门公众3、支配式破产司令出神经济司机4、补充式照明揭晓布匹5、陈述式海啸夏至口轻6、附加式门儿铲子7、重叠式叔叔七、“绿化”与“分化”的区别?绿化是附加式,分化是复合式中并列式,绿化中的化已经虚化,而分化中的化意义实在,没有虚化。八、缩略词的构成方式及与词的区别。一、缩减式简单介绍——简介二、截取式清华大学——清华三、共用式中学和小学——中小学四、数字概括式阴、阳、上、去——四声区别,缩略语有全称,它是对全称的缩略而成的。联系,缩略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可以逐步固定下来,并取代原词,获得词的身份。九、下列语言单位,哪些是缩略语。人大、政协、三个代表是,因为他们有原型形式,泥石流、收容站、装卸工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原型形式或已经感觉不到原型形式的存在。思考与练习三p208一、词义包括哪些内容?首先,词义包括词的词汇意义,是指词所表示的客观世界中的事物、现象和关系的意义。如,“再三”的词汇意义是“一次又一次”。其次,词义包括词的语法意义,词所表示的语法作用的意义,是一种概括、抽象的意义。如,“软件、设备”可以作主、宾语,具有名词的语法意义。再次,词义包括词的色彩意义,是指词所表示的某种主观倾向或使用情调的意义。如,“果断”和“武断”都表示“有决断、不犹豫”的词汇意义,语法类都是形容词。但是它们3色彩意义不同,“果断”具有褒义色彩,“武断”具有贬义色彩。二、为什么说词义是客观的?词义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具有客观性。有些词所反映的事物在客观世界中不存在,但总是可以在现实社会中找到它们的影子。如,“鬼、怪”等,不过是对现实的人的变形而已。三、为什么词义是概括的?词义所反映的是同一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特征,而不是个别、具体的特征。如,“候鸟”它所反映的是随季节变化而迁徙的一类鸟的共同特征,而不是某一只鸟,如大雁、野鸭,的个别特征。四、词义民族性的表现。民族性又叫社会性,词义是使用同一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一旦确定下来,就具有强制性,个人不能随意改变。“马”个人不能任意改变它的名称,叫它“鹿”。民族性还表现在同一事物或现象在不同的语言中由于人们对它认识不同,可能用不同的词来表示,即使用一个词,可能概括的范围也不同。如,汉语叫“公鸡”,英语叫rooster。英语的brother,就包括了汉语的哥哥和弟弟。民族性还表现在感情色彩方面,如,英语与“狗”有关的词往往是褒义的,而汉语与狗有关的词往往是贬义的。五、词义发展变化的原因。一是社会的进步,需要词义变化的来反映人们对社会事物或现象的认识的变化。如,“百姓”在战国以前指百官,而到了战国后期,则指平民。二是人类认识的深化,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和事物认识的深化,这也会引起词义的变化。如,“牛”《说文解字》上说“大牲也”,现代的词典解释为“哺乳动物……。”三是词义的相互影响,导致词义的变化。“快、慢”本指速度,当“快”产生出“锋利”的意思时,“慢”也就相应的产生出“钝”的意思。六、词义发展变化的途径。一是词义的扩大,指词义反映的事物的范围比原来扩大了。如,江,本指长江,后来泛指一切江水。二是词义缩小,指词义反映的事物的范围比原来缩小了。如,瓦,本指一切烧制而成的陶器,后来专指建筑上用来铺顶的用料。三是词义的转移,指词义所指称事物的更换。如“闻”本指“耳朵听见”,后来指用鼻子辨别气味。七、考查下列字意义的变化。智力:原指智慧与力量,今指知识水平。山东:山之东,今省名。卑鄙:卑微鄙陋,今指人品的低下。交通,相交相通,今指公路、铁路运输。八、考察词的古今色彩的变化爪牙:原指得力帮手,今指助恶为虐的人。逢迎:原指迎接,今指阿谀奉承。九、指出下列词义的演变方式残年:原指一年的最后一段时间,今指老年、一年将尽的时候,属于词义的扩大。老巢:原指鸟的老窝,后指坏人集会的地方。属于词义的转移。小说:原指街谈巷议,后指文学体裁的一种。属于词义的转移。报复:原指回报,今指打击损害自已利益的人。属于词义的转移。行李:原指出行所带的东西、外交官,今专指出行所带的东西,属于词义缩小。检讨:原指检查讨论,今指自我批评、总结讨论。属于词义的扩大。思考与练习四p2174一、指出单义词、多义词煤——单义苗条——单义报道——多义后台——多义创伤——多义领导——多义诚心——单义风景——多义挂彩——多义二、用词造句略三、解释词义,指出词义的变化本钱:原指用来经营的原始资本。比喻可以依仗的条件。空气:指围绕于地球周围的气体。引申为某种环境、气氛。推销:原指推荐销售产品,引申为向别人推荐自己。走狗:原指猎狗,比喻帮助坏人作恶的人。运动:原指物体之间的位移,引申为大规模的群众活动。温床:原指培育幼苗的苗床,比喻为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环境。背景:原指舞台上设置的布景。比喻为一个人所依仗的后台、势力。幼稚:指年龄幼小。借为思想上的不成熟。四、多义词的转义及类型。多义词最初的意义叫本义,由此而生出其它意义叫转义。多义词的转义包括它的引申义、比喻义和借代义。引申义是在本义或基本义的基础上推演、发展出来的意义。如,深,本义是空间的深,后来引申出时间的长。比喻义是指通过打比方的方法固定下来的意义。如,近视,本义是视力缺陷,后比喻为目光短浅。借代义是通过词的借代用法派生出来的意义。如,丹青,本义是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后借为绘画。五、词义与语境的关系。一个词的形成最初只有一个意义,在使用过程中相关的意义也由它来表达,这样就产生了派生义,派生义又不断分化出新的意义,词义越来越多,单义词也就变成了多义词。但多义词在使用过程中并不会引起歧义,这是因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特定的语境的存在,使其它意义被排除出去了,只有一个意义被显示出来,但有时由于使用不当,语境不能确定多义词的具体意义或几个意义都讲得通,就会产生歧义,因些,交际中,要注意多义词的正确使用,避免产生歧义。思考与练习五P233一、辨析同义词见面——会晤(口语——书面语),战争——战役(范围大小),欺负——欺压(语意轻重),鼓励——怂恿(感情色彩褒贬),夸大——夸张(词义侧重不同),摧毁——摧残(感情色彩中贬),顽强——顽固——固执(感情色彩褒贬中),周密——严密——精密(词义侧重不同),宽阔——广阔——辽阔(范围大小),帮助——赞助——援助(词义侧重不同)二、指出反义词出——进高——低爱——恨饱——饥富裕——贫穷光荣——可耻干净——肮脏赞成——反对坚强——脆弱大方——小气节约——浪费善良——邪恶高涨——低落冷淡——热情平坦——高耸集中——分散三、分辨多义词还是同音词1、同音词2、同音词3、多义词4、多义词5、多义词四、什么叫同义词,如何辨析?语言中词汇意义相同,材料和构造上不同的词叫同义词。5同义词在词汇意义、风格色彩、语法;功能方面有种种细微的差别。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辨析:意义方面的差别:语意轻重的不同、范围大小不同、个体和集体的差别、词义侧重不同;色彩方面的差别:感情色彩不同、语体色彩不同;用法方面的差别:词的搭配对象不同、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同。五、为什么说同义词的存是词汇丰富的重要标志,及其作用。在现代汉语中,同一个事物,同一个概念,往往可以用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同义词表示出来,丰富的同义词的存在,对于交流思想,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有相当大的积极作用。同义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表义准确、精细,二、突出强调、加强语义,三、避免重复呆板,使语言富于变化美。六、什么是反义词,矛盾关系和反义关系各有什么特点?语法意义相同,词汇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叫反义词。矛盾关系的反义词是建立在矛盾关系的基础上,不存在中间状态的反义词,其特点是:1、两个相反意义之间,不存在第三种意义,2、无论肯定或否定哪一方,都构成反义。反对关系的反义词是建立在对立关系基础之上、存在中间状态的反义词。1、两个相反意义之间,存在着第三种甚至第四种意义,2、肯定一方,就否定另一方,但否定一方,不等于肯定另一方。七、什么叫同音词?说明其产生及作用。同音词是指语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同音词的产生:1、造词时语音形式偶
本文标题:词汇部分练习题参考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674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