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试论陶渊明的金刚怒目式
1淮北师范大学2008级学士学位论文试论陶渊明的金刚怒目式系别、专业中文系汉语言文学研究方向古代文学学生姓名周盼盼学号20080101167指导教师姓名张兆勇老师指导教师职称教授2012年5月13日2试论陶渊明的金刚怒目式摘要:作为东晋诗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中古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陶渊明,家喻户晓的田园诗人之祖。他的诗充满了田园气息,清新自然,冲淡平和。鲁迅先生对这一看法提出异议,他的辩证认识让我们看到陶渊明的另一面,即平淡背后的愤激——金刚怒目。但是鲁迅先生的观点也存在一问题,他没有解释金刚怒目的真实相。平淡自然、金刚怒目是陶渊明的两面。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二重组合,相互融合有各自为新。本文将针对这一点作相应的论述。关键词:陶渊明平淡自然金刚怒怒目二重组合各自为新TrytotalkaboutTaoyuanming'sKing-kong-lookingtypeAbstract:Asaworldfamouswriterandashiningstarinthemedievalliteraturehistory----Taoyuanming,anindispensableimportantring,thefatheroftheruralpoet,knowntoeveryone.Hispoetryisfullofruralbreath,pureandfreshandnatural,dilutedpeace.WhileMr.Luxunhasoneobjectiontothisview,hisdialecticalunderstandingletusseetheothersideofTaoyuanming,namelyKing-Kong-lookingbehindetheincitementoflight.But,Mr.Luxun’spointofthisviewalsohasaproblem.HedidnotexplainthetruthoftheKing-Kong-Angry.Dullnature,king-kongarereportedlyonbouthsidesofTao.Theyareanintergralpartofthedoublecombinationandmutualconfluencewiththeirrespectivefornew.Aimedatthisquestion,thispaperwilldiscussitbythreeaspects.Keywords:Taoyuanminginsipidnaturalkingkongangerlookingfornewcombinationofdoubletheir3目录正文问题的提出……………………………………………………………4一、金刚怒目的真实相………………………………………………5二、金刚怒目的着装…………………………………………………9三、金刚怒目与平淡自然孰美………………………………………11结束语…………………………………………………………………15注释……………………………………………………………………17参考文献………………………………………………………………18致谢……………………………………………………………………194问题的提出作为东晋诗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中古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陶渊明,一个家喻户晓的田园诗人之祖。他的诗充满了田园气息,清新自然,冲淡平和。又加之钟嵘在《诗品》中提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①点之后,冲淡平和似乎成了陶渊明的标签,众多的评论家也将目光聚集在这一点上。但是,鲁迅先生对这一看法提出异议。他在《且介亭杂文·题草未定六》中这样说道:“选本所显示往往并非作者的特色,倒是选者的眼光。……又如被选家录用了《归去来兮辞》和《桃花源记》,被论客所赞赏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先生,在后人心目中,实在是飘逸太久了。但在全集里,他却又时摩登……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②鲁迅先生的这段话让我们看到了陶渊明的另一面——平淡背后的激愤。其实关于这一点,朱熹、陈沅、龚自珍等人早就有过类似的评论。朱熹在《朱子语录》中曾说道:“渊明诗及人皆说是淡泊地人,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出这样的言语来。”③清陈沅在《诗比兴笺》中指出“唯知《田园》《移居》及田园诗数首。景物堪玩,意趣甚明,至若《饮酒》《贫士》便已罕寻,《拟古》《杂诗》意更难测,徒以陶公为田园之翁,闲适之祖,此以弊也。”④清末诗人龚自珍在《杂诗》其一中说:“陶潜诗喜说荆轲,相见《停云》发浩歌。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⑤他还有诗云:“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言诗人意难平,二分《梁父》一分《骚》。”⑥上述这些评论都有一个共同的倾向,是在告诉我们论者们对陶诗的意境的理解不能过于单一,而人们对陶渊明的评价却长期未能脱离《诗品》的论调。对此,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药与酒的关系》中有过更为精辟的论述:“据我的意思,即便是从前的人,那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的‘田园诗人’是没有的。既然是超出于世,则当然在诗文也没有,诗文也是人世,既有诗,就可以知道于世事也未能忘情。……由此可知,陶渊明总不能超出于尘世,而且于朝5政还是留心,也未能忘掉死。这也是他诗文常常提起的。”⑦正是基于这种辩证清醒的认识,鲁迅先生才从陶渊明的平淡自然的诗境深处挖掘出今天我们所说的“金刚怒目”的风格。本文将从以下三点进行论述。一、金刚怒目式的真实相朱熹、鲁迅等人发现了陶诗金刚怒目的一面。但是他们所说的金刚怒目也许表面看过去是做慷慨语发泄心中的激愤,而事实上更加忧郁,只是以激愤凸显忧郁有意味的形式罢了。论及陶诗中金刚怒目式的作品《咏荆轲》堪称这方面的力作。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动长缨。饮饯易水上,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公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在这一首诗中,诗人一改平淡的风格。诗中充满了热情及豪放之气。6有关荆轲的事迹在《战国策》、《史记·刺客列传》中均有详细记载,本诗正是以这些记载为蓝本,叙写了荆轲刺秦的整个过程。诗中所描写的内容极具暴力色彩,情绪高昂激励。也正因为这一点,人们在理解这首诗时,或者认为寄托了诗人忠于晋室的封建政治伦理感情,或者简单地把它看做单纯体现作者个人豪放情怀的随感性诗歌作品。这首诗虽然记叙了荆轲刺秦的始末,但诗的重点却是易水送别的场面。诗歌开头四句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写了荆轲受知于燕太子丹,受命除暴扶弱,报仇雪耻。此外,“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百夫良”古《笺》:“《诗·黄鸟》:‘百夫之特’。”郑玄笺:“百夫之中最雄峻也。”⑧诗人并没有直接叙写荆轲的武艺如何高超,而是从善养士的燕太子丹的角度,烘托出荆轲的得之不易,他是百里挑一,是个可托重任的豪侠之士。这为荆轲的出场作了必要的铺垫。从“君子死知己”到“且有身后名”,诗人用大量的笔墨叙写易水送别,慷慨赴义的悲壮场面。诗文中用“雄发指危冠,猛气动长缨”的夸张性的情态描写,揭示出荆轲的嫉恶如仇,壮怀激烈的内在精神。化自“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对句“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强烈地渲染了荆轲慷慨赴死的悲壮气氛。同时脱胎于“壮士一去不复还”的“心知去不归”一句,将送行者的唱词变为荆轲的内心独白,并缀以“且有后世名”一句,这便从人物的内心深处呈现出豪侠之士轻死,重名节的凛然之气。也预示了“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悲剧结局。易水送别的场面写的如此凝重,当时的情景如现眼前。清人张潮对此作评道:“写壮士,须眉如画,壮易水,萧森之气凄然。”从这生动的气氛中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诗人心中的惋惜之情。他高度赞扬荆轲的那种“言必信,行必果”、重信守义的侠士精神。敬佩荆轲嫉恶如仇、视死如归的高贵品质。但是诗人却也为他此行而担忧。前文写的愈是壮烈,后文情感愈见其悲凉。接着,诗人以精炼的笔墨叙写荆轲飞盖入秦和秦庭之刺。由于这是一次奇功未成的失败之举,所以便无需绘声绘色的描写行刺的细节。诗人着力要表现的仍是荆轲在燕入秦途中的那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的迫不容缓,义无反顾的气概。最后,诗篇以四句深沉感叹作结。惋惜之余流露出诗人发自内心的钦慕之情。“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荆轲刺秦,事隔千载,但诗人余情绵绵,感慨良深。这几句话看似平淡,但平淡的抒怀之语,以其隐逸的弦外之意,传达出诗人潜藏的豪放之情,即使千载之后,仍能引起知音者的共振。诗人除了感慨荆7轲的壮举,钦慕他的精神,共鸣于荆轲的事迹等等一个知音者的情感外,他还有什么情感在里面呢?诗文开头告诉我们,荆轲是为感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而受命于丹,慷慨赴死。《史记·刺客列传》载:“荆轲者,卫人也。……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荆轲尝游过榆刺,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荆轲游于邯郸,鲁勾践与荆轲博,争道,鲁勾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深沉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⑨由此段文字可知,荆轲是个有才华谙熟剑术的人。但是这样一个文物兼具的人却迟迟得不到知音者的赏识,一直奔走。直到来到燕国,方遇贤者欣赏他,才有知音者与他结游。“居倾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之归燕”。善于养士的燕丹此时正为自己质于秦而秦王待自己不善而心怀怨气。他“归而求为报秦王者”,但是“国小,力不能”。又加之此时正值“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楚三晋,稍蚕食诸侯,且至于燕”的千钧一发的时刻,私仇与国危无不逼迫着丹需尽快找一个“能报强嬴”的“百夫良”。终于在田光先生的引见下,荆轲遇见了伯乐,燕丹也找到了能为自己报仇的贤才。燕丹是个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他“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且“日造门下,供大牢具,异物间进”。正是有感于这种知遇之恩,荆轲才会“提剑出燕京”,才会做出“请辞决矣”的坚决决定。虽然奇功未成,其人已没,但是千载留名,更何况他是为知己者死。因此在作者看来,荆轲死的有价值。而诗人自己呢?此时的东晋也面临着亡国的危机,他能遇见值得自己慷慨赴死的知己者吗?诗人写作这首诗时大约是在晋宋易代之后,也就是说诗人现在又经历了一场政治变革。元熙二年庚申(公元420年),这一年六月,晋亡,禅位给宋王刘裕,改国号元。这是陶渊明经历的第二次政治变革。对于这样的重大事件,诗人不可能无动于衷。因为诗人也是一个拥有凌云壮志的爱国者,他曾是一个“少年壮且厉,抚剑独行游”的热血侠士;他也拥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高远志向;他也有“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的老骥之志。但是它却没有荆轲幸运,他没有遇见赏识自己的伯乐。即使他谨记先师的遗训,“忧道不忧贫”,即使他“游8好在六经”,谙熟儒家经典。但是当时的黑暗政治使作者陷入维谷,他没有空间和机会去施展自己,去实现自己“达则兼济天下”的愿望。面对这种抑郁的心情,无奈的现实社会,他只能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由此看来,本诗并不是单纯的在咏荆轲的豪侠之气,豪壮之举。它还隐曲着诗人的忧郁之情,诗文中愈是慷慨铿锵,诗人抑郁无奈的矛盾之心愈加彰显。因而前人在评价此诗时多认为是刘裕篡晋后渊明思欲报仇之作。如刘履《选诗补注》曰:“此靖节先生愤宋武弑夺之变,思欲为晋求得如荆轲者往报焉,故为是咏。观其首尾句意可见。”⑩蒋熏评《陶渊明诗集》曰:“摹写荆轲出燕入秦,悲壮淋漓。知浔阳之隐,未尝无意奇功,奈不逢会而,先生心事逼露如此。”11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曰:“抑公尝报诛刘裕之志,而荆轲事迹太险,不便明言以自拟也欤?”12而袁行霈先生则认为是诗人在“读《史记·刺客列传》及
本文标题:试论陶渊明的金刚怒目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691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