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网络传播学概论》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传播二、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一)计算机成为传播媒介的历史(三)作为新闻媒体的网络的发展1、翻版阶段2、变化阶段3、综合发展阶段(四)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1、传统媒体与网络联姻2、ISP(internetservicesprovider)出新闻3、传统媒体网站改制2000-5-15《中国青年报》改名“中青在线”4、媒体网站的回归三、什么是网络传播说法一: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发布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做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说法二:是相对于传统三大传播媒体即报纸、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而言的,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为传播平台的传播形式,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说法三: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所谓网络传播,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四、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的网络传播活动(五个层次)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五、网络传播学的学科属性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理由如下:2、网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它的子学科,而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由此可以断定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六、网络传播学的相关学科网络传播学的相关学科主要有以下几种: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第二节网络传播理论的宏观影响网络传播模式的转变传统的传播理论面临挑战网络传播与“把关人”理论网络传播与“议程设置”理论社会控制在网络传播中的弱化传统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的界线变模糊网络传播对新闻价值的影响一、网络传播模式的转变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二、传统的传播理论面临挑战(一)拉斯韦尔的“五W线性传播模式”1、传播者研究2、内容研究3、媒介研究4、受传者研究5、效果研究(二)传播理论在网络传播领域应划分为四面1、个人对个人的异步传播,例如电子邮件;三、网络传播中的“议程设置”(一)“议程设置”假说简介其主要观点是: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1、“把关人”理论简介([美]怀特)社会上存在大量新闻素材,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媒介组织形成了一道“关口”,通过它传达到受众那里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2、网络中是否也存在把关人(1)新闻网站所提供的内容大大增加,这就意味着需要对此有更多的筛选,即“把关”;(三)网络传播中议程设置的重要性1、网民需要“议程设置”对海量媒体信息就行把关2、媒体不会放弃“议程设置”(1)直接手段第一,详细报道、快速跟踪第二,新闻排序网络传播可大大提高对某些事件的报道频率和强度;(2)间接手段3、在网络中进行“议程设置”的特点(1)非强制性(2)网络中传播者的多元化和难以控制,限制了议程设置的效果四、传播效果研究面临新课题(三)各类传媒信息传播方式的界线单媒体——多媒体(网络新闻手段的发展)六、网络传播对新闻价值的影响(一)传统的新闻价值理论1、指新闻的事实和材料本身具有的特殊素质与各种素质的总和——新闻事实角度;2、是选择新闻和衡量新闻的标准——新闻传播者角度;3、指为受众所喜闻乐见的程度及其在实践中产生影响的大小——受众角度。(二)网络传播对新闻价值的影响1、真实性——BBS个人博客降低;——知名网站真实性持平第三节网络传播给传媒业带来的冲击一、改变现有传播格局1、形成新的交流环境2、媒体生态更加复杂3、传播主体更加多元4、受众分化更加明显二、冲击舆论控制机制1、对传统舆论控制机制的冲击2、冲击信息传播秩序3、冲击媒体发展环境三、网络媒体的发展导致社会控制进一步弱化(二)网络传播中社会控制的弱化第四节关于新媒体的实证研究一、新媒体在可信度方面丝毫不亚于传统媒体1、新媒体的信任度与报纸相仿,电视的信任度最高2、中国网民宁可相信微博六年间两次阅兵揭示了媒体传播的变化1、传播主体的变化从传统媒体到社交媒体2、媒体形式从“无图无真相”到“无视频无真相”3、媒体视角从媒体单一视角到网友无处不在的多视角4、演进传统媒体在社交媒体平台的优势延伸第五节网络基础知识介绍互联网的相关概念互联网提供的一般服务互联网技术的最新发展社会性网络革命——关于Web2.0一、互联网的相关概念(一)域名(DomainName)[提供服务类型.]组织名称.组织性质域名[.地理域名]以一个常见的域名为例说明,baidu网址是由二部分组成,标号“baidu”是这个域名的主体,而最后的标号“com”则是该域名的后缀,代表的这是一个com国际域名,是顶级域名。而前面的是网络名。一是国际域名(internationaltop-leveldomain-names,简称iTDs),也叫国际顶级域名。这也是使用最早也最广泛的域名。例如表示工商企业的.com,表示网络提供商的.net,表示非盈利组织的.org等。二是国内域名,又称为国内顶级域名(nationaltop-leveldomainnames,简称nTLDs),即按照国家的不同分配不同后缀,这些域名即为该国的国内顶级域名。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按照ISO3166国家代码分配了顶级域名,例如中国是cn,美国是us,日本是jp等。详细见下文。(二)URL(UniformResource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器)用来识别互联网资源的位置也被称为网页地址,是因特网上标准的资源的地址。=cfnw&fs=up(三)HTML(HyperTextMark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专用的操作语言(四)超链接(HyperLink)互联网中连接信息的一种方式(五)IP地址网络上每个节点的惟一地址标识(六)DNS负责分配、改写、查询域名的综合性服务系统,实现IP地址与域名之间的转换二、互联网提供的一般服务(一)Telnet(远程登陆系统)(二)FTP(文件传送)(三)E-mail(电子邮件)(四)Gopher(信息检索)(五)(万维网)(六)BBS(电子公告板系统)(七)Chatting(聊天)(八)InstantMessaging(即时传呼)(九)Usenet(网络新闻)三、互联网技术的最新发展(一)网格技术主要思想是利用互联网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电脑组成一个“虚拟的超级计算机”,其优点是具有超强数据处理能力,并可以充分利用网上的闲置处理能力。(二)IPv6技术它是下一代互联网、甚至下一代移动网络的基本协议,它将大大提高下一代互联网的地址容量。(三)语义网技术在此构想中,机器可识别文件信息的意义。(四)P2P技术也称对等网络(PeertoPeer)技术,整个网络结构中不存在中心节点(或中心服务器)。四、社会性网络革命——Web2.0(一)什么是互联网2.0(Web2.0)1、互联网1.0时期,网络主要是完成“人机对话”;2、互联网2.0指社会性网络SocialNetwork,主要功能是为了网络中人与人之间(而不是人与机器)进行对话。(二)博客(Blog)源于Weblog(网络日志)是一种有时间特性,可通过评论等形式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的,有符合通用标准的内容摘要的网站内容管理系统(CMS)。(三)播客(Podcosting)1、简言之,播客就是博客的升级,是由文字上升到了声音和视频。是博客的进化。是有声有色的博客。2、接收端能自动接收、下载并将文件转至需要的地方。(四)微博1、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娱乐爱拍(五)微信1、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2、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手机聊天软件第二章网络传播的特点第一节网络传播的优势第二节网络传播中存在的问题第三节网络传播的管理第一节网络传播的优势传播与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全球性和跨文化性检索便捷多媒体超文本交互性一、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成本低(一)传播速度快网络传播是一种数字化传播,将一定的信息转成数字,经过传播,数字在操作平台上还原为信息。其传播介质是比特(bit),而非原子,所以这种传播就具备了迅速、快捷、方便和“高保真”等优点。(二)更新频率高网络传播的即时刷新特点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其本身“接收的异步性”又方便受众随时随地地接收,不受媒体传播时间的限制。二、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一)四种媒体传播的内容量比较1、报纸:若要多印1万字内容,就要增加一个版;2、广播:如每分钟播200字,24小时只能播28.8万字;3、电视:与广播情况类似;4、网络:一个汉字两比特,1G的硬盘可存储5亿汉字。(二)网络传播的海量性优势主要体现在1、对信息本身的传播数量十分巨大;2、对信息的相关资料保存容量巨大;3、涉及的信息种类范围十分广泛;4、对信息的历史资料保存相当完整。三、全球性和跨文化性(一)网络传播突破地域限制(二)网络传播打破传统的空间概念(三)网络传播的低成本性也增加了其政治开放性和透明度四、检索便捷(一)这种特性是传统传播方式难以具备的(三)常用的搜索引擎1、Google()2、百度()3、查博士(新浪网搜索引擎)()4、搜狗(搜狐网搜索引擎)()5、雅虎中国()6、网易搜索()7、天网搜索()五、多媒体(一)什么是“多媒体”多媒体(multimedia)就是使计算机成为一种可以作用于人的多种感知能力的媒体,它集合了多种媒体表现形式(如文字、声音、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来传送信息。(二)什么是“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指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等,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的多种技能和方法。六、超文本(一)什么是“超文本”超文本(Hypertext)是一种非线性的信息组织方式,超文本设计成模拟人类思维方式的文本,即在数据中又包含有与其他数据的链接,用户单击文本中加以标注的一些特殊的关键单词和图像,就能打开另一个文本。(二)“超文本”是一种新型信息组合方式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多维的、发散的、跳跃的,而非传统信息传播的线性模式,网络传播的“超文本”特性适应人类的思维习惯,将全世界图文并茂的多媒体信息以超链接方式组织到一起。七、交互性(一)互联网体现交互功能的主要有E-mail、线上聊天室、BBS讨论区、网站调查、个别文章评述、订阅服务、数据库搜寻、多媒体、超链接等。(二)网络传播中,传者和受众的角色交互更替1、受众——传者的纵向意见反馈;2、受众——受众的横向意见反馈;3、传、受双方的多元动态交流。第二节网络传播中存在的问题网络信息安全形势严峻“棱镜门”事件带来的启示侵犯网络知识产权网络信息泛滥网络犯罪网瘾症分析数字鸿沟一、网络信息安全形势严峻(一)网络安全包括四个层次1、国家安全:保护国家机密不受网络黑客的袭击而泄密,及保持国家机构不受黑客袭击而正常运作;3、个人安全:保护个人隐私(包括邮箱密码、个人背景资料、信用卡号码、健康状况等)不被非法利用;(二)维护网络安全的途径1、技术保护:通过网络主机或在服务器上加装安全软件,对来访信息检查过滤;(三)网络传播的危险来源1、“沉默杀手”——黑客;世界著名黑客组织:大屠杀2600凯文
本文标题:网络传播学概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705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