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语文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19满山的灯笼火把一、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独立自主地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学会多音字“卡”,完成课后练习.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乡村人们勤劳善良的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抓住文中的事例,通过作者的心理、情感表现,明白遇事要善于动脑思考,要勇敢、坚强。重难点:目标中第2、第3本课安排2课时进行教学。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指读导语,了解大意(叶老说过:教是为了不教。编者有意设计导语,是给予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师应引学生找出方法,为学文设置铺垫)二、谈话导入,质疑课题(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好。从课题处入手,大胆质疑,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三、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轻声读文,画生字词2、同桌合作,互读互纠3、小组交流识字方法4、教师检测自学情况(课堂上,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孩子们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自主、合作、交流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上作记号。2、大堂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质疑问难:让学生说出不懂的地方,注意课堂中的生成。4、梳理问题,提出学习目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可以使教师更有的放矢,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现,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独立思考问题。第二课时一、图文结合,直奔重点。(学习2—5自然段)1、观察课文插图1,说出所见所思。2、带着问题,再次读文。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A、为什么乱挣的结果只会更坏?(想象乱挣的结果,理解“坚持”的意义。)B、从作者的身上,你受到什么启发?(首先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法,学生与图亲密接触,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表达的能力,体会作者的勇敢坚强、善于动脑思考的良好品质,突出重点。其次,利用文本空白处,激发学生想象,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二、读中感悟,读中体验。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情景最让你感动?2、指名读被感动的句子,说说理由。3、图文结合,理解词语意思,能够迁移运用。24、指导朗读最后一段,认识设问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读文,自我发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三、回顾全文,体味感悟1、开火车有感情朗读课文。2、寻找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词。3、尝试复述故事(课标指出:积累语言材料的最佳途径是复述。阅读教学目标强调:学生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的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设计板书:满山的灯笼火把起因经过结果坠入坚持得救哭着喊着不哭也不喊泪如泉涌后记:10树叶都是绿色的吗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过程与方法:抓住课文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朗读课文,必得一个人的成长不仅需要向老师学习丰富的知识,还要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教学重点: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一、宣布课题,导入新课。课文以“树叶都是绿色的吗”这一问句为题,都有哪些意义呢?请大家在阅读课文中去体会它的含义,和给予我们的启示。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1、仔细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2、在小组基全班,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习的形式,熟记熟读生字词语,,有针对性地正音,提示生字中易错的笔画。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把课文度读熟。2、默读思考:(1)课文讲了林巧稚1、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32、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3、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1、学生默读全文(默读时要结合“泡泡框”中的提示来思考。)2、然后议论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了望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中小学暑期的哪些事?重点讲了哪件事?(2)为什么林巧稚回忆起这些事总要称赞老师的教授方法?这方法对林巧稚产生了什么影响?第二课时一、细读课文,理解感情。讨论、探究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认为林巧稚的生物课老师的方法好在哪里?2、这堂生物课使林巧稚得到了?她为什么能得到这些?3、学习了不起篇课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二、理解感悟第2---10自然段是重点部分其中2—8段简明易懂,可以以学生自学为主,可引导学生理解。第三课时一、评价朗读。(学生读并互相评价)二、巩固练习。(课后练习3)三、指导写字。“辈”字上小下大。“亦”字第六画是“竖钩”不要写成“竖”。3、把没读懂的地方记下来。读后进行议论。1、找出相关的语句及段落,并根据自己的题解来叙述。2、学习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悟出文章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1、朗读练习2、背诵课文指定的段落。学习重点字,并试着自己说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固然重要,但这是外因,更重要的是从老师的教导中领会老师的用心,从中得到启迪,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这是内因,是自己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鼓励学生公正地评价朗读情况并学会表扬。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拓展知识面。教学教程教师的活动及教法学生的活动及学法设计意图4补充资料:哲理: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人云亦云:云,说;亦,也。指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没有主见。实践:人工智能改选自然和发行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诺言:应允别人的话。思维: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语文同步读本》指导:引导学生自学《赢自己一把》、《盲童的画》。自学时通过“读一读议一议”抓住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抓住主要事例,体会文章所要提示的道理。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板书设计10树叶都是绿色的吗生物课给林巧稚的启示林巧稚从老师的教学直的感悟林巧稚从生物刘上悟到的哲理教学后记:11成长一、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二、教学重点、难点: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三、教学时间:两课时四、教学准备:卡片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两篇有关“成长”的课文,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呢?想不想知道今天这个成长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好,下面我们就来读读这个故事吧。【复习前面课文内容,引出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运用自己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还不能理解的在集体交流中提出来。3自由读课文,你能知道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哪些地方让你产生了疑问?你5想让老师、同学帮助你解决什么问题?【引导学生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故事大意,提出问题,培养归纳、质疑能力。】(三)检测识字情况,指导易错字的写法。(1)用“开火车”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听写生字。(2)当时反馈比赛情况,将写错的字正确的写法展示在黑板上,请同学介绍你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3)区分形近字:你能给这些生字找个伙伴吗?再分别组个词(4)重点指导“驶、酬、诞”这3个字的写法,教师板书指导【以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以学生传授经验的方式更利于学生接受知识。】(四)集体交流,把握课文大意,质疑1《成长》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一件什么故事?2读过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吗?3你有哪些问题需要大家帮助你解决?(学生边说,教师边分类归纳板书)4梳理学生所提问题,提出本课学习的重点内容。【从整体入手,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从学生的质疑中来,抓住课文的重点内容,以便于第二课时有目的地学习。】(五)作业:1生字、字词,熟读课文。2向家长询问或与家长交流自己成长中的故事。第二课时(一)从上一节课学生的质疑引入1同学们,还记得你们上节课就《成长》这篇课文提出了哪些问题吗?(电脑出示这些问题)2同学们的这些问题都是围绕“成长”提出的。(出示“因为这样更利于它的成长”)“这样”的成长是指怎样的成长呢?为什么说“因为这样更利于它的成长”?【此环节的安排是从学生前一节课的质疑引入,使得两节课衔接自然、紧凑,再抓住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用课文的重点句提出问题,使学生从课始就进入课文的重点,体现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二)抓住重点段落深入体会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1)默读课文1-6自然段,画出小男孩的表现(包括他的语言和动作)(2)看到小男孩当时的表现,你会想些什么?2集体交流,抓住重点句体会,教师适时点拨(1)“自言自语地嘀咕……好像他的口袋里只允许装两块钱。”(可以看出小男孩非常渴望得到两根香肠,但他又从来不买两根。)(2)当“我”表示要多给他一根香肠时,他用手推让说:“不要。两块钱买一根,还可以喝一听可乐。”如果你是他,此时你会怎样做呢?【此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走入文本,深入体会小男孩内心所想】(3)从小男孩的态度,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朗读表现出来。【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4)齐读第六自然段,我们和作者一样,会产生很多疑问,你当时会想些什么呢?6语言训练:听了他的话,我琢磨:也许他的父母不太喜欢他,也许他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太好,也许————,还也许————。【通过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5)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小男孩面对自己爱吃的香肠,却又不舍得买呢?3体会第7-13自然段(1)“我”看到了什么情景,使“我”恍然大悟?(“我”看到在一个大雪天,约翰的妈妈开着汽车陪他给每家每户送报纸,每月可以拿到八十元的报酬。但他仍然花两块钱买一根香肠和一听可乐。(2)此时,你心中又有怎样的想法呢?你明白了什么呢?①约翰是个很有责任感的孩子,冒着大雪坚持送报纸。②约翰家不是没有钱,是他自己这样做的,他这样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所得。③约翰的妈妈其实很爱约翰,在大雪天陪他送报,还用这种方式鼓励他做事要坚持不懈。……(3)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你想对小约翰或他的妈妈说些什么呢?4齐读第14自然段,为什么说“因为这样更利于他的成长”?你觉得是这样吗?你有没有相类似的经历,结合生活实际和大家谈一谈你的看法。(三)总结全文1这样一个可爱的男孩,我们是不是该记住他呢?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样子,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描写约翰外貌的句子。2你觉得约翰哪儿可爱?从课文中找出你认为约翰可爱的语句,读一读。3如果约翰站在你的面前,你会怎样夸他呢?(四)作业1把《成长》的故事讲给父母听,请他们也谈谈听后的感受,与家长进行交流。2把描写约翰外貌的句子读一读,再抄下来。3推荐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两篇文章《乌塔》和《爸爸错了》。板书设计:教学后记:12球王贝利一.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的生字和生词;从球王贝利的成长经历中,受到启迪。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球王贝利的成长经历中,受到启迪。二、教学重点、难点:从球王贝利的成长经历
本文标题:语文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707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