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121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名篇。这是一首登高望远诗。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浑,放眼宇宙之无限,寓寄哲理之深沉。后两句被人们看做是追求理想和崇高境界的象征,追求更高目标、争取更好成绩的激励语,也成为许多有志之士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铭。《题西林壁》从整体上概括地抒写自己浏览庐山时的总体印象,从中生发出一定的生活哲理,正如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诗写得巧妙别致,深入浅出,充满智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生字。2.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涵的哲理。3.能背诵并默写这两首古诗。过程与方法:1.学生自主识字。2.通过朗读诗歌,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诗歌的理解。3.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4.想象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涵的哲理。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悠久文化,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重难点分析:理解古诗的意境是本课的重难点,主要采用读、想、议、画、写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情趣,拓展思维。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说明第一课时(学习《登鹳雀楼》)一、导入新课,破题质疑。(一)教师板书课题:登鹳雀楼。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说说自己想要提出的问题和对题目的理解。交流预设:作者登上鹳雀楼看到了怎样的景象?作者带着怎样的感情写这首诗……(二)学生简要介绍鹳雀楼,并根据自身经验,谈一谈自己登高的经历,感受是怎样的?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进行适当地补充、引导。(三)简要介绍作者王之涣,走进课文。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一)教师范读古诗《登鹳雀楼》,提示学生要注意读出诗的节奏。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二)初读要求:1.借助工具书,读准生字字音。就题目质疑,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以及梳理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教师的范读将学生带到学习古诗的语境中。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22.自由朗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三)教师检查学生初读的情况。1.指名朗读古诗。2.交流学生读不懂的字词的意思。3.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交流预设:第一句写一轮落日正金光夺目,在连绵起伏、苍苍莽莽的群山西面缓缓落下,在世界的尽头渐渐隐没。第二句写诗人面对流经楼前的滚滚黄河的滔滔大浪,视线跟随黄河水向远方伸展,虽不能目击黄河入海的情景,却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好像看见黄河一路汹涌,气势磅礴,流入大海。三四句写诗人欲登高望远,若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就应该不断的向上攀登,迈上更高的一层楼。三、再读诗句,入境悟情。(一)再读诗歌要求:1.学生再读诗歌,在文中勾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表示颜色的词、表示数量的词。2.根据诗意展开想象,把想象的景物画下来,体会作者的情感。3.小组讨论、思考这首诗蕴含的哲理。(二)出示填空题,学生填写。1.诗句中表示动作的词(依、尽、入、流、目、上)。2.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有(白、黄)。3.诗句中表示数量的词有(千里、一层)。(三)展示学生的画作,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诗歌。(四)学生交流这首诗表达的作者情感及诗中蕴含的哲理。交流预设: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高瞻远瞩的博大胸襟,暗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全的哲理。四、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1.读出诗的节奏韵律。2.根据诗的字面意思想象诗的意境。3.体会作者的情感及古诗所蕴涵的哲理。明确学习目标,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读书好习惯。这首诗主要采用读、想、议、画、写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情趣,拓展思维。在老师的引领下明白学习古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34.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五、拓展延伸。(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二)根据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写一写“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第二课时(学习《题西林壁》)一、回忆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一)背诵《登鹳雀楼》,思考:这首诗蕴涵了怎样的哲理。(二)交流查阅的庐山的资料,引导学生感受庐山的美丽风景。(三)教师介绍诗人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对后世影响很深。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擅长行书、楷书。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揭示深刻的道理。二、根据上节课总结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进行小组合作,自学古诗《题西林壁》。(一)明确学习任务:1.初读古诗,认识生字,读出诗的韵律。小组内互评。2.理解古诗的大意,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把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勾画出来,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二)教师在小组学习时进行适当指导。(三)教师检查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1.指名朗读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交流古诗大意: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其他方向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认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三、体会作者在这首诗中蕴涵的哲理,并谈一谈诗的方法并进行总结,为学生自学古诗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对知识有整体的回顾,在头脑中形成整体的印象。也为这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共同学习课文第一首古诗,在学习第一首古诗的基础上总结出学习古诗的方法,为学生自学第二首古诗打下基础。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知道了学习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是最有效的学习引领。让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4在什么情况下会运用到这个道理。交流预设:从中说明了一个道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四、再次领略庐山、鹳雀楼的美丽风光,谈感受,教师指导学生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五、学习本课生字。“缘”字要认真观察结构、笔画,注意把字写紧凑。“岭”和“峰”这两个字可以在比较中学习。“庐”是个半包围结构。六、拓展阅读。(一)背诵并默写《登鹳雀楼》、《题西林壁》。(二)很多古诗都蕴涵着哲理,查找几首这样的古诗,先积累在《采蜜集》中,然后背诵。(三)在历史上关于苏东坡的故事有很多,课下也可以读一读。指导学生写字抓住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到规律,促进写字能力的提高。将学生在课上的情感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阅读和积累的习惯。22一个新家本篇课文写了爷孙俩在森林里的发现,全篇以人物对话为线索,向我们介绍在一棵枯树周围生活着许多新的生命,有美丽的啄木鸟、小松鼠、猫头鹰、林貂,还有鲜红的草莓、新鲜的木耳、肥壮的蘑菇,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而画面的背景就是这棵死去的大树。在生命与死亡的强烈反差下,我们感受到的不是死亡的恐惧和无奈,而是生命的希望和力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本课5个生字,掌握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2.正确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自然界中生命之间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在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下,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情感的共鸣,理解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5理解自然界中生命之间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重难点分析:本课生字比较多,主要在学生自悟的基础上进行自主交流或教师点拨来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可以借助字、词典来理解,还可以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这篇课文对话较多,应重视对话朗读练习,理解课文内容,体味作者的情感是文章的难点,教学时引导学生读进去,抓住重点词、句读出相应的情感,以语感引发情感,以情感带动语感,尝试达成声情一致的朗读能力。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说明第一课时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一)教师板书课题:一个新家。学生就课题提问。交流预设:这个新家指的是什么?这是谁的新家?一个新家是什么样子?为什么说是一个“新”家?……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读书解答。(二)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一)初读课文要求: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读起来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最后达到读正确、读流利。2.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也可以借助工具书把它弄明白。(二)教师检查学生初读情况。1.教师指名朗读课文并正音。2.出示词语:林貂、残骸、灌木、抚摩、猫头鹰、又甜又酸、粪便。3.学生在文中将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找出,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然后进行全班交流。“灌”和“罐”、“摩”和“磨”等字可以通过对比联想记忆。“粪”可采用熟字部件合并法记忆字形,拆成“米”和“共”来记。从学生的困惑入手,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思考,寻求答案。这也和本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探究意识的情感教育目标相吻合。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同时检验学生运用工具书的能力,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64.学生自由练读词、句,指名练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一)小组讨论如何记忆本课生字的字形,如何把字写好看。左右结构:壮、抚、肥、残、颗、帽、刺。上下结构:粪、窝。半包围结构:趣。“壮”:注意右半部分不要写成“土”。“刺”字的左半部分不要写成“束”。“趣”、“窝”、“粪”等字要写紧凑。(二)学生独立练习书写。四、再读课文,解决学生针对课题提出的问题。(一)再读课文要求:1.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2.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这个新家指的是什么?这是谁的新家?(二)全班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交流预设:新家指的是一棵枯死的大树。这是猫头鹰、林貂、松鼠、啄木鸟,还有鲜红的草莓、新鲜的木耳、肥壮的蘑菇等的家。五、作业。查阅木耳、蘑菇、草莓的生长条件和文中提到的小动物的生活习性。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一)检查学生生字认读情况。(二)采取分组方式朗读课文。检查学生朗读情况,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做好铺垫。(三)全班交流查阅到的木耳、蘑菇、草莓的生长条件和文中提到的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说明。二、读中感悟,深入品味。(一)品读课文要求:1.学生在小组内自由分角色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一个新家是什么样子?为什么说是一个继续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体现了阅读的层次性,让学生进一步走进课文,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为品读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为阅读学习奠定认知和情感上的基础。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7“新”家?2.针对这两个问题在文中勾画出相关的词句,然后全班交流。(二)教师引导学生针对“为什么说是一个‘新’家?”抓住关键的词句来交流自己的感受、体会。交流预设:1.小孙子说:“我原来以为它死了以后就没有什么用途了,其实并不是这样。”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新”字的含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棵已经死了的树是什么样的。由此跟进,引导学生找出大树死后待在地上还有哪些作用?2.一棵大树死了,更多的生命在这儿住下来,不仅有动物,还有植物。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有关的语句,结合课前同学们查阅的资料,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理解自然界中生命之间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再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对大树的情感。教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指导。3.老爷爷望着这棵成为动物新家的大树,望着这片长满草莓、蘑菇的土地,欣慰地笑了。教师引导学生推想老爷爷为什么笑?他可能会想些什么?如果是你看到这样一个新家,你会怎样?在想象中加深对课文蕴涵的道理的理解,在生命与死亡的强烈反差下,我们感受到的不是
本文标题: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709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