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期初测试班级姓名一、默写古诗文(30分)1、,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3、树木丛生,。秋风萧瑟,。(曹操《》)4、,悠然见南山。(《饮酒》)5、海内存知己,。(《送杜少府之任蜀州》)6、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7、,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8、,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9、,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0、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11、,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12、瀚海阑干百丈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3、,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4、,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15、,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16、,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17、山重水复疑无路,。(《游山西村》)18、,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19、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20、子曰:“,可以为师矣。”《论语》八则2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八则22、子曰:“三人行,;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八则23、会挽雕弓如满月,,。(《江城子密州出猎》)24、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25、,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26、登斯楼也,,,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27、而或长烟一空,,,,渔歌互答,此乐何极!228、,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29、,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二、名著阅读(27分)《汤姆索亚历险记》1、和汤姆一起离家出走去当“海盗”的是哪两个小伙伴?他们去了哪个岛屿当海盗?(3分)2、《洞中历险》是《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精彩篇章。与汤姆一起经历这次曲折、紧张的历险过程的另一个人物是谁?汤姆在探路过程中除了使用蜡烛,还用了什么东西?后来,汤姆见到了印第安人乔,“他吓傻啦:他动弹不了啦”。请说山汤姆害怕见到印第安人乔的具体原因。(3分)《西游记》1、《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一个读者喜欢的人物形象。你知道他“美猴王’’的称号是怎么来的吗?(3分)2、《西游记》中,最后一个被唐僧收为徒弟的是谁?小说主体部分写取经途中,师徒四人共遭遇多少次灾难?(2分)3、《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蟠桃、盗饮御酒、窃走仙丹被捉住之后,又发生了哪些事情他才被降伏的?(3分)4、土地(原本兜率宫守炉的道人)说:“大力王即牛魔王也。”行者道:“这山本是牛魔王放的火,假名火焰山?”土地道:“不是,不是。大圣若肯赦小神之罪,方敢直言。”行者道:“你有何罪?直说无妨。”土地道:“这火原是大圣放的。”行者怒道:“我在那里,你这等乱谈!我可是放火之辈?”“土地”称:“这火原是大圣放的。”大圣是怎样放这把火的?(2分)《朝花夕拾》1、鲁迅在《》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1分)2、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等孝道故事作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3分)3、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1分)34、《朝花夕拾》原名《》。(1分)5、在《五猖会》中,父亲强迫我背诵《》一书后,才可去玩。(1分)6、作者憎恨猫的哪些特性?(4分)三、文言文字词理解(26分)1、找出下面的通假字,并注释。(6分)固以怪之矣()百废具兴()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2、写出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的用法及意义(8分)猛浪若奔.()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优劣..得所()岁.赋其二()3、找出古今异义的词,并写出古义(6分)与皆来会计事()可以已大风()牺牲玉帛()4、解释下面加点词(6分)虽鸡狗不得宁.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此乐何极.()感极.而悲者矣()从民欲.也()虽欲.言无可进者()四、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17分)江南雨凤潇①十多年的乡愁,一直是锁在烟里雾里,浸在水中雨中。只要一想起故乡姑苏,最先闪过眼前的,无不是那束剪也剪不断的雨丝。②网师园可算得上苏州园林中温婉秀丽、典雅大方的大家闺秀,为之倾倒者不计其数。③那一次,我们却是被雨赶进网师园的。口里抱怨着不作美的天公,心里不免有几分扫兴——湿淋淋的“闺秀”,不知还能余几分风韵?再说,冒雨游园,固然风雅,却也实在难免狼狈。④雨絮絮下个不停。在门廊里等得不耐烦,且顺着游廊走吧,到尽处再等雨停。心里盘算着,脚下便没有停。左一弯,右一转,这廊似乎没了头,高低错落,曲回通达,走一步有一步的意味。廊檐上挂着续续断断的雨,比起那晓晴丽日,竞别有韵致。方才恍悟这廊子竟是没有尽头的,当日建这回廊的用意便是为了雨天游园可免淋漓之苦,顺着它便可游遍了整个园子,不得不佩服前人之匠心。⑤涟漪的碧水,润泽的粉荷,湿重的石苔,欲滴的翠竹……却原来,这位“闺秀”竟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着实叫我们“惊艳”不已。⑥眼前回廊蓦转,穿过垂花门,是个小小的天井。四围低低的粉墙环绕,中央一树一花皆无,却在廊下栽着好大一丛芭蕉,被雨洗得枝展叶舒,溢翠流碧,直映得那墙也绿了,廊也绿了。一时竟有些看得呆住了,忘记了举步,只远远地倚着漆彩的廊柱,怔怔的望着那芭蕉,听那雨紧一声、慢一声地打在那宽宽的、绿绿的叶上……⑦就要离开了,心里说不清的缱绻(qiǎnquǎn)难舍。又下雨了,一丝一丝的雨线,似乎在牵绊着我的脚步。⑧独自在空荡荡的小巷里徘徊,想把那窄窄的碎石小径、爬满青苔的老井、脚下的一丛一丛的蒲公英都摄进眼里,装在心里。⑨巷口慢慢飘进一朵油纸伞。近了,不是期待中丁香一样的姑娘,而是一位皱缩得像4枯树般的老太太。蓝布裤褂,一丝不乱的髻子,手里挽着个小竹篮,上面覆盖着雪白的毛巾——一位寻常的东吴水乡老妇。⑩侧过身,我让出了窄得只能一个人走过的碎石小径,默默地等老人过去。她却又突然回转身:“姑娘,要买花?”方才注意到老人手中的篮里散出郁郁的香气。老人早已揭开雪白的毛巾,浓郁的花香扑面而来,似乎连雨丝也被染透了。一枝枝含苞的白兰、茉莉、栀子,穿成各种式样,丝绒般的花瓣上还凝着水珠儿,静静地沁着幽幽的香,美得叫人舍不得碰一碰。我惊喜地张大了眼,忙不迭地说:“要,要……”老人用枯瘦粗糙的手拈起一串白兰,我几乎不敢相信——这样一双手,竞能种出这样奇迹般的美!“侬是北京来的?”大概老人听出了我的口音,竟和我攀谈起来。于是,我知道了一位普普通通的水乡农妇是怎样含辛茹苦,把去世的丈夫留下的所有重担挑起,又是怎样用一枝枝美丽芬芳的鲜花换来儿子在北京读大学的昂贵费用(11)分手了,老人拿起那串白兰,颤颤地别在我胸前,慈爱的眼里闪着光彩:“大学生哪!”我还来不及分辨她是在说我,还是在说她儿子,她已转过身,慢慢走向小巷深处。呆立在雨中的我,被那缕清香萦绕着,良久良久……(12)几番细雨梦回,忘不掉的,总是故乡的雨丝。于是,悄悄地把它织成一方冰纨①,留在记忆里封存……(文章有删节)【注】①纨:很细的丝织品。16.作者为什么说“只要一想起故乡姑苏,最先闪过眼前的,无不是那束剪也剪不断的雨丝”?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3分)17.雨中的网师园“着实叫我们惊艳不已”,但为什么作者在开篇却要写自己心中的“几分扫兴”?(3分)18.你从选文第⑧段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结合该段语句,具体说说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4分)19.在小巷中,“我”遇到了“一位寻常的东吴水乡老妇”,然而在“我”看来她又实在是一位不寻常的老人,她的不寻常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20.“几番细雨梦回,忘不掉的,总是故乡的雨丝。于是,悄悄地把它织成一方冰纨,留在记忆里封存……”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这一结尾的表达作用。(4分)5答案《汤姆索亚历险记》1、2、《西游记》3、写出主要情节即可。答题要点:(1)太上老君把孙悟空放入炼丹炉内烧了四十九日,以为他已化为灰烬。老君开炉取丹时,孙悟空竞跳出丹炉往外就跑。众神打他不过,请如来佛祖帮忙,最后被佛祖压在“五行山”下。4、《朝花夕拾》6、猫的性情和别的猛兽不同,总是尽情折磨猎物才吃下去;与狮虎同族,却一副媚态;到处嗷叫,闹得别人心烦;以为它吃了自己饲养的可爱的隐鼠;伤害了兔的儿女们。阅读理解16.在故乡姑苏,“雨中游网师园”、“雨中与水乡老妇偶遇”的一幕幕场景,留给了作者深刻的印象,成为他对故乡的美好回忆;剪也剪不断的雨丝,就像剪也剪不断的思乡之情,时时牵绊着我。17.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突出了雨中网师园的情趣,令人难以忘怀。先写担心下雨会影响了印象中“温婉秀丽、典雅大方”网师园的风韵,而结果雨中的网师园别有韵致.令人惊艳;先写担心冒雨游园,固然风雅,却也实在难免狼狈,结果没有丝毫的淋漓之苦,相反增添了许多情趣。18.缱绻难舍之情。“空荡荡”,既是小巷的实景,更是“我”将要离开故乡时失落的心境;“独自”“徘徊”表现了我的留恋与不舍;“窄窄的碎石小径、爬满青苔的老井,脚下的一从一丛的蒲公英”这些平常的东西,我却要“都摄进眼里、装在心里”,因为这些事物都烙上了故乡的印记,是故乡留给我的记忆,难以割舍,我要将它们永远珍藏于心。19.皱缩得像枯树般的老太太,用自己枯瘦粗糙的手,种出了美丽芬芳的花朵,种出了奇迹般的美;老太太在丈夫去世后承担起所有的家庭重担;老太太辛勤劳动,种花卖花供养儿子读大学。620.从结构上看,文章开头写“只要一想起故乡姑苏,最先闪过眼前的,无不是那束剪也剪不断的雨丝”,结尾处再次写到“儿番细雨梦回,忘不掉的,总是故乡的雨丝”,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从内容上看,作者把思乡之情比作一方冰纨,并将它封存在记忆中,更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家乡深沉的思念之情。
本文标题:语文期初考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721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