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食物在口腔的中消化说课稿课件--标准版
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IF语句的应用说课内容说学生2说重难点3说教学法4说教学过程5说教学反思67说教学目标1说教材IF语句的应用1说教材《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是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习了食物的营养基础上,引出了食物是如何在口腔内进行初步消化的。消化是在人体内进行的一种生理活动,是不可见的,本节以一个探究性试验为例,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了消化的过程,并明白了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这一节将为后面学习《食物在胃肠内消化》奠定了基础,也让学生初步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IF语句的应用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有很强的求知欲望,想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他们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对消化系统有一定的了解,但到底什么是消化,消化是如何进行的认识不清。而这部分知识又比较抽象,因此我在教学中运用探究实验让不可见的消化过程得以外化,让学生亲历消化的过程,自主获得知识。2说学生IF语句的应用3说教学目标1、认识消化以及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2、了解牙齿的结构以及保护牙齿的重要性技能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1、能自主设计并实施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2、学会分析实验结果,并能得出合理的结论。1、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2、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教学目标IF语句的应用4说教学重难点1、设计探究实验的实验方案。2、唾液的收集。1.设计实施馒头在口腔中消化的探究实验。2.建立“消化”的概念,了解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教学重点教学难点IF语句的应用5说教学法根据新的课改理念,教师的角色已发生了变化,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突出其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采取如下教学方法教法:自学导思启发引导对比学习实验探究总结归纳IF语句的应用5说教学法五个学法学法1学法2学法3学法5学法4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归纳设计实验训练反馈IF语句的应用6说教学过程3消化概念5’45联系实际拓展应用10’巩固练习3’设计并实施探究实验25’情境导入2’12共一课时IF语句的应用6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采用人们打招呼的习惯用语:“吃饭了吗?”做为引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开始本节课的学习。然后和学生聊天吃的什么饭?所吃的食物中都含有什么营养等问题最后提出你细嚼馒头时有什么感觉?学生会说越嚼越甜,紧接着提出疑问: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是没有甜味的,为什么越嚼越甜呢?还有吃饭时爸爸妈妈常说,要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否则会消化不良,这又是为什么呢?IF语句的应用(二)设计并实施探究实验1.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馒头越嚼越甜的现象,以及吃饭时要细嚼慢咽的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讨论提出的问题。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类、整理后发现,所提的问题大致是这两方面的:1)馒头变甜是否与唾液作用有关?2)馒头的消化是否和牙齿、舌头作用有关?6说教学过程IF语句的应用2.作出假设有了探究的主题,然后让全班的六个小组自主选择自己要探究的问题,并讨论作出假设。如:1)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变化起了作用。2)馒头变甜与牙齿、舌头有关。6说教学过程IF语句的应用3.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提问题,作假设并不难,难的是设计出完善、科学的实验方案,因此我首先提示学生科学的实验一定要遵循设置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制定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方案后,不急于让学生进行实验,而是设定展示论证实验方案这样一个环节,这样一方面使方案更加完善,有利于实验的实施;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6说教学过程IF语句的应用例如:探究馒头变甜是否与唾液作用有关的小组,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是:首先准备两支试管并对两支试管做如下操作:1号试管加适量馒头碎屑,加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2号试管加适量馒头碎屑,加2毫升清水,充分搅拌。过一段时间后向两支试管各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现象6说教学过程IF语句的应用针对学生实验,教师做出评价:设计了1号管和2号管做对照实验非常好,而且对照组和实验组加入的馒头碎屑的量相同;只有一个变量就是,1号管加入的是唾液,2号管加入的是蒸馏水,设计的很科学。6说教学过程IF语句的应用4.2创设情境实验预期结果:1号管由于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而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2号管由于淀粉没有被分解,淀粉遇碘液变蓝。实验结果:1号管和2号管都变蓝说明都有淀粉存在。IF语句的应用4.2创设情境很显然这个小组没注意实验的温度应保持在37摄氏度左右。展示了实验方案后,其他小组提出质疑,这个小组修改了实验方案,凡有同样错误的小组也进行了修改。这时我提示可以采取水浴保温的方法让实验在37摄氏度下进行。IF语句的应用用同样的方法论证了另一个实验的方案。接下来进行试验,怎么收集唾液,又是一难点,我讲解了收集唾液的方法,并提醒学生实验时要注意安全。6说教学过程IF语句的应用12馒头状况馒头碎屑馒头碎屑是否加唾液2毫升唾液2毫升清水是否搅拌搅拌搅拌滴碘液(预测现象)??滴碘液实验现象??6说教学过程IF语句的应用12馒头状况馒头碎屑馒头块是否加唾液2毫升唾液2毫升唾液是否搅拌搅拌不搅拌滴碘液(预测现象)??滴碘液实验现象??6说教学过程IF语句的应用IF语句的应用分别滴加碘液10分钟后37℃水浴淀粉糊+水淀粉糊+唾液分别滴加碘液10分钟后馒头块+唾液馒头渣+唾液37℃水浴分别滴加碘液10分钟后37℃水浴淀粉糊+水淀粉糊+唾液分别滴加碘液10分钟后馒头块+唾液馒头渣+唾液37℃水浴IF语句的应用4.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实验结束后让各小组展示实验结果,并分析得出结论。得出结论: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值得一提的是仍有个别小组实验失败,这是我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课下继续做试验)6说教学过程IF语句的应用5.归纳总结淀粉在口腔开始初步消化成麦芽糖,还要进一步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6说教学过程IF语句的应用(三)、根据实验引出消化概念,并指出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通过对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探究实验,指出像馒头这样的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的过程,叫做消化。进一步指出像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只是简单的机械作用的消化方式是物理消化;像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能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为化学消化。并指出它们是同时进行的。口腔的消化是消化食物的开始,可以初步消化少量淀粉,激发学生对下节知识的渴望。6说教学过程IF语句的应用IF语句的应用(四)、联系实际拓展应用通过上面的实验知道牙齿在消化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如何保护牙齿呢?这部分我是通过让学生自学来完成的。我先出示了问题,我们的牙齿是由什么构成的吗?龋齿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怎样保护牙齿?让学生看书后回答问题。6说教学过程IF语句的应用IF语句的应用龋齿俗称虫牙、蛀牙IF语句的应用知道了并不一定落实在行动上,如何让保护牙齿的意识深入内心呢?于是我又让学生在课下办保护牙齿的手抄报,举办保护牙齿的讲座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唤起孩子保护牙齿的意识,让保护牙齿成为每个孩子的自觉习惯。6说教学过程IF语句的应用(五)、巩固练习1、生生互动,自主提练题目: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每人设计2道题目,同桌互考,再4人小组互考,选出较好的题目,扮演小老师考其它组同学。2、教师出示练习题,进行达标检测。基础练习-----综合练习-----能力提升6说教学过程IF语句的应用基础练习:1、食物在里被的过程叫消化。消化分为和。2、淀粉开始消化的部位是:,淀粉遇碘会。综合练习:1、淀粉在口腔中消化成()A葡萄糖B维生素C麦芽糖D氨基酸2、不属于物理消化的是()A牙齿的咀嚼B胃肠的蠕动C舌的搅拌D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6说教学过程IF语句的应用七、说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充分运用了“问题探究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首先从学生的体验出发,提出探究的问题,通过探究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变为知识的探究者、发现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对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IF语句的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本课将全班同学分为两个实验组,分别探究两个问题,这主要是受到了实验条件的限制。其实学生想要探究的问题很多,学生提出的实验计划有的是很有创新的,如果能组织多组实验同时开展,效果可能会更好,更能体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另外在实验进行当中总会有少数同学,不能主动完成探究任务,针对这些边缘化的同学,要给予重点关爱,使他们尽快融入课堂活动当中。
本文标题:食物在口腔的中消化说课稿课件--标准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724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