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语文综合活动教学设计
《寸草心——感恩父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一、活动背景:新课标教材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是在学习了课文《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妈妈的帐单》之后,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让学生回忆了解妈妈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并想想该怎样回报父母的爱,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伦理亲情,引导他们感受父爱母爱、理解父爱母爱、懂得奉献爱。二、活动目标:1、通过回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观察生活中父母的操劳,感受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体会的父母辛劳,懂得爱是至高无上的,尊重父母的爱,让学生学会感激身边最亲近的人。2.培养用多种方式(实践、口语表达、写作)表达情感的能力。3.学会利用多种渠道查找有关感恩父母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材料的能力。三、活动重点:1、学会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2、通过活动,深刻认识“爱”的内涵,培养孝敬父母的情感。3、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四、课前准备:1.活动前老师要搜集有关“感恩父母”的文字和音像材料,以便给活动营造一种氛围或提供一些背景。2、多媒体课件。3.分组收集有关“父爱母爱”的图文,学唱与感恩父母有关的歌曲。五、教学流程:一、第一关:认识感恩过渡: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第五单元的几篇课文,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父母的爱,朋友间的爱,对陌生人的关爱,让这个世界充满了温馨,也充满了神奇。在这些爱中,最无私、最伟大的莫过于父母之爱了。这次感恩父母的实践活动,我们将通过闯三关的方式进行。(一)欣赏古诗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晒旧衣(清)周寿昌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母旧线痕。别老母(清)黄景仁搴帷别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十五【宋】王安石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岁末到家【清】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二)学生交流有关母爱的名言警句。(三)欣赏诗歌《母亲的赞歌》《母亲的赞歌》(女)是您,将我带到人间教会我在成长中如何走过沟沟坎坎呀呀学语时,您领着我认识外面的世界天寒地冻时,您将我的双手放入怀中温暖(男)您用爱心的针,穿引耐心的线,一针一线、一针一线织就了温馨的家园那可口的饭菜,干净的衣服都是您的爱在悄悄蔓延(女)如果我是风筝,您就是拉动风筝的线儿行千里母心牵那句句叮咛、声声嘱托是对天涯游子的缕缕思念(合)这就是母亲的爱,她柔柔如水、轻轻如烟、深沉如海、恩重如山(女)两千年前的一天,意大利的庞贝古城在瞬间被火山熔岩所淹没经历了两个世纪的沧海桑田,当庞贝古城重新展现在世人眼前时人们被一尊化石深深震撼这是一位母亲,她蜷缩在地上,怀中紧紧抱着一个幼小的婴孩我们可以想象,当令人窒息的火岩扑向来不及逃脱的居民时这位绝望的母亲,曲下身来,以自己的背、头和四肢紧紧环抱怀中的幼子她希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怀中的孩子抵挡那炙热的岩浆她希望将一线生机留给孩子这就是一位母亲在生死关头最本能的希望虽然,无情的岩浆还是将她们淹没但母子相拥的情景化作历史的永远(男)两千年后的一天,唐山在天崩地裂中塌陷一对母子被埋在废墟之下八天,整整过了八天当救援人员发现她们时,七八个月大的孩子安然无恙而母亲,却永远的离开了人间在那阴冷、无水、没有食物的环境中是母亲用乳汁延续着孩子的生命乳汁吸干了,她用力咬断手指让孩子吸吮自己的鲜血直到最后一滴生命流逝直到人们发现了那用慈母之心创造的生命奇迹(合)这就是母亲无怨无悔的付出和选择这就是母亲对生命意义的最高诠释鲜花可以枯萎,沧海变成桑田但母亲的爱永远留在我们心田二、第二关:体验亲情过渡:父母的爱是安逸的小舟,载着我们驶向温馨的港湾;父母的爱是一把小伞,给了我们一方无雨的晴空;父母的爱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给了我们一片灿烂的前程。(一)小品《知错就改的李小刚》(二)三句半《天下父母心》(三)相声《刚刚的故事》(四)讲故事《小孩和大树》三、第三关:歌颂父母过渡:父母的爱孕育了我们的生命,父母的爱滋润着我们成长的历程,此时此刻我们心中涌动着一股浓浓的亲情;此时此刻,我们有千言万语想对您说:“爸爸妈妈,我们爱您。”1、问卷调查。2、学生交流自己制作的感恩卡片。3、学生交流自己做家务事的照片。4、夸夸自己的父母。5、学生交流《我的承诺》。6、舞蹈:《感恩的心》。四、教师总结:师小结寄语:爱是一种无尽的付出,也是一种收获的快乐。通过这次活动,我们都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起去了解爱,去学会爱,让爱的主旋律永远在我们身边唱响。“给自己出一本书”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任丽芬一、活动目的(一)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确定选题、组织稿件、筛选稿件、编辑稿件、校对稿件等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二)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多读写、多积累的好处,从而激发学生更大的写作热情。(三)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确自己出书不能侵犯他人的著作权。二、活动过程总体设想:“给自己出一本书”综合性学习活动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师生研讨,明确出一本书的大致程序,然后学生根据出书的程序利用两个月的课余时间自己准备出书;第二课时,成果展示。(一)活动准备(师生研讨出书的程序,一课时)1.活动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研讨出一本书到底需要做哪些工作,教师对学生的想法要梳理、点拨,使学生明确出一本书的大致工作程序:教师根据研讨结果板书:(1)确定选题(2)组织稿件(3)确定文字量(4)筛选稿件(5)打印或誊写(6)编写目录(7)写前言或序(8)设计封面,署名;(9)校对(10)定稿2.具体准备学生在活动指导课后,利用两个月的课余时间做出书的准备工作,教师可口头为学生提供出书的实践指导,比如:(1)确定选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出一本什么样的书。如果学生在选题过程中思路受限,出书活动难以进行时,教师可提供支持,帮助学生开启思路。教师不妨提供一些适合学生出书的选题,供学生参考,但不要束缚学生。教师可用下列选题弥补学生选题的不足:出一本撷取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反映学生从小到大成长过程的书;选一些文字流畅的日记,坦露自己的心灵历程和内心世界,出一本日记选;对人、事、景、物有观察兴趣的学生,可选用日记体记录自己的观察所得;喜欢小说、散文、诗词或戏剧创作的学生,可直接以小说或戏剧的题目作为书名,亦可叫《××散文(或诗词)选》;喜欢议论的学生,可以写一些或选自己已有的随笔、杂谈、书评、影评、观后感、读后感以及对人情世故、风光景物等有感而发的议论等,出一本书;喜欢书信写作的学生,可选择适合发表的与国内外的亲人、朋友、老师、同学等私人来往的信件,或写给学校、社区、报社、电视台等媒体的信件,出一本书;喜欢改编剧本的学生,可以出一本根据课内外原著改编的剧本;把能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作文结集,出一本《××作文选》;写作能力确实差的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同学的作品结集出书,自己作主编,但出书的其他环节均不得敷衍。(这一条不宜轻易向学生提供)(2)组织稿件这是一项比较费时的工作,要尽可能地搜集与自己的选题有关的稿件(素材),以备筛选。(3)确定文字量不少于10000字。(4)筛选稿件筛选稿件的过程就是围绕主题选材的过程,对现有稿件要择优录用。(5)打印或誊写有打印条件的,自己设计版面、字体、字号。不具备打印条件的,不得复印原稿,必须用稿纸抄写。(6)编写目录编写页码。编写目录。(7)写前言自己撰写前言。(8)设计封面,署名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了解“作者”“改编”“主编”等概念,避免侵犯他人的著作权。(9)校对一般来说,书稿要校对三遍。一校,作者或编者自己完成;二校可请他人帮助;为保证没有或者少出错误,作者或编者做最后一校。(10)定稿(二)成果展示(一课时)1.参观作品将课桌设成展台,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置于展台上,全班学生自由翻阅。2.交流感受学生可谈出书的体会和感受,可以从外观到写作质量,从书名到选材,从总体设计到校对等角度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对语文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教师可请他们谈谈,(1)哪本书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2)你的书成功之处是什么?不足是什么?3.教师留言有一位名人说过,读一本别人的书开眼,读一本自己的书开心。从小学到初中,同学们读了许多别人的书,遗憾的是从未读过自己写的书。每个人都梦想能自己写书,今天大家终于有了自己的处女作,老师希望不久的将来能看到正式出版的同学们的书!4.宣布下课三、活动建议1.“给自己出一本书”综合性学习,是一次周期较长的语文活动,为避免前松后紧,教师应随时过问学生出书的准备情况。2.活动准备阶段以学生个人或小组活动为主,遇到困难时学生可向教师求助,教师对学生的帮助应限于口头,不可越俎代庖。3.“给自己出一本书”综合性学习,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有条件的学生可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可下载插图,可以打印书稿;没有条件的学生可以自己查阅资料,手工作画,可以手抄书稿;对极少数语文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可适当降低要求。总之,不要搞“一刀切”,重在让学生体验选题、选材、编辑、审稿、校对等出书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提高语文实践能力。(本文发表在《语文建设》2005年第1期)《噪音的危害》语文综合活动实践课一、活动背景:现代社会的噪音,严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学习,甚至危害到我们的生命。以我们的校园为例,噪音不仅影响我们的听觉,还影响了我们心理及学习的效果,如:听力损失;不能专心听讲、心情厌烦;影响学生各项作业的完成与思考能力等。有些噪音来自一些不文明、不礼貌的人的生活习惯;有些噪音来自公路上过往的各种车辆的鸣笛。因此,要想消除噪音,为我们创造安静的生活环境,就要从自我做起,要注意自己平时的言行,为我们的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二、设计理念:《噪音的危害音》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来源于三年级上册语文“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一单元教材内容设计非常丰富,并贴近生活实际,于是,我选择学生每天生活、学习的场所作为研究对象,以“噪音的危害”这一研究主题为教学活动的重点。通过引导、指导学生研究“噪音的危害”,让他们了解噪音及噪音的危害,增强学生消除噪音的意识,并通过想办法改善自己生活场所的噪音污染状况,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活动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噪音、噪音的产生和危害,懂得如何控制噪音,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脑实践能力。四、课前准备:1、让学生自主收集资料,提高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利用学校图书室、校电脑室等搜集有关噪音的知识。2、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认真收集研究资料的能力。3、学生分小组实地调查马路、工厂、学校、家庭等周围的生活场所的噪音情况。五、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主题: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无处听不到声音的存在。盛夏的蚊虫声,狗叫声、上课下课的铃声、课堂上的掌声、说话声……我们的生活到处都离不开声音。(二)认识噪音:1、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自大自然美妙的声音。(课件播放:乐音在前,噪音在后)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受?2、认识什么是噪音?如果我们把刚才听到的前段好听音乐称作“乐音”的话,那么后段听起来让人难受的声音就是我们常说的“噪音”。(教师板书)(1)那么什么是“噪音”呢?你能不能根据刚才的感受说说“噪音”的意思吗?(指名学生说,师生共同评议并得出正确的结论)(2)学生讨论:是否声音小就不是噪音,声音大就是噪音呢?我们可以当场做个实验。根据实验总结得出:噪音就是让人听了以后不喜欢、不舒服的声音。3、噪音的来源与种类。刚才我们听到的各种噪音都是从哪来的?(1)学生自由说。(2)教师总结并指导学生给这些噪音进行分类。环境噪声(包括交通噪声)生活噪声:居民使用家用电器时所发出的声音等。生产性噪声:(1)机械性噪声(2)电磁性噪声等4、根据学生说的设计表格。搜集声音记录表小组成员活动时间观察记录声音描述声源地点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种类收获感想5、在你的身边都有哪些声音,根据你听到的声音填写表格。6
本文标题:语文综合活动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728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