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 语文课程标准培训材料
1新课标培训材料《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实验稿”比较及解读在新课程改革进行了十个年头之际,经过大量繁复的调查和研究,经过繁复的研讨、修订和论证,2011年12月28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正式签发,历经了8年的时间,在“实验稿”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充分吸纳了10年的经验和教训。这次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特别把课改实施中逐步得到认可的那些新理念和做法体现出来,同时也做了部分的修订。一、《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这一表述指出了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性。从小处说,关系到柴米油盐之类最普通信息的传递;从大处着眼,“一言可以兴邦,2一言可以丧邦”的警示名言并非夸张。这还只是从交际的角度来考察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作用,我们还应关注语言文字运用对人的文化塑造功能。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当今社会,人际交往更频繁,生活节奏大大加快,生活、学习、工作中信息量大,对语言文字运用正确、熟练程度的要求也大大提高。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文化传统和语言文字运用的传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也给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二、新修订语文课程标的主要内容。1、在“序言”中将“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修改为“语文课程应该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深化改革,与时俱进,着力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修养,为培养未来公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3提高国民素质发挥奠基作用。”2、在课程性质里面增加了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强调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须聚焦于“语言文字的运用”突出“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这样定位,更加逼近了语文的本质,更加凸显了学科特点,课程目标更加具体和明晰。3.课程的设计思路中增加了1、“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汲取当代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语文课程是一门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实践性课程,承担着育人宗旨,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语文课程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长远发展的观念,我们提出的“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具体的体现,回应当前社会对青少年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迫切期待。这也是继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来重点强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进一步强化与落实。4.在“课程的设计思路”中将原来的“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4改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的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修订后,语文课程的方向更加明确。课标对经典古诗文背诵篇目的增加和课外阅读的定量,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典范语言的积累以及在诵读中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与熏陶。5、明确三个维度、一个目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强调三维目标的相互渗透,不能割裂开来。教学中防止贴标签的价值观教育,每节课都要在结尾拎出一个环节,来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三维目标的具体体现是怎样的?它是渗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比如,小学生识字、写字,既是一种能力训练,又是文化熏陶,还是一种习惯、修养的生成,特别是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其实,课堂上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的评价,都会影响学生,特别是对有问题的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其他学生是怎样对待这样的学生的。6、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力”、“想象力”。首先要树立目标意识,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回答问题的人,还是善于提出问题的人;培养总结概括的人还是,想象推理的人;培养接受知识的人还是运用知识的人,有了这种目标,你的课堂就会做到有的放矢。我们课改的过程中教师们也在努力的践行这5一目标,如课堂上的质疑环节,当孩子们提出问题后,教师一定要发现哪些问题是真问题,哪些问题是假问题,越是他读懂的地方,他越是要提问题,越是读不懂的地方反而不提问。现在的孩子很会迎合老师的心理,知道老师要的是什么问题,原因是学生被老师牵惯了。另一种情况是学生不会提问题,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表扬哪些提真问题的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想提问题,从哪些角度提问题。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在这一次课标中进一步强调出来。如在“教学建议”中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增加了“表达”和“创造力”的要求。7、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任务。根据当今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继续坚持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改革,对课程目标与内容、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在做了适当的调整,在本课程里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不仅是要让学生懂得这方面的道理,还应该在阅读、表达的活动中,通过引导,使他们在精神上受到激感染,让这种意识成为自觉的行动。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必须要求学生在阅读、表达的实践上下功夫,因避免围绕知识条概念定义耗费精力。要培养这6方面的实践能力,不能光靠反复做题,学会应对考试,还要设计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把语言文字的运用和生活联系起来,根据生活和学习的实际需要,在运用中真正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能力。(也就是给学生创设听说读写训练的机会,包括课内和课外。)追求创新,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培养创新能力是当代教育中主旋律。语文学科也应该和其他学科一样,高度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课程中,应该逐渐改变“告诉式”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学习从习以为常的语言现象和事实中发现问题;在自己的表达中,努力摆脱模式化的套路,寻求语言运用的创新。实施创新教育,还必须改变刻板划一的教学模式,创设生动、活泼、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学生获得充分展示自己语文学习成果的机会。三、关于汉字教育。关于汉字教育,是这一次修订工作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在这方面,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错别字情况严重;书写质量普遍低;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负担过重。这一、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存在于中小学生中间,也存在于成人之中。此次课程标准做了如下调整(1)强化写字教学,从第一到第四学段始终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实验稿”主要在第一学段“课程目标”中提出这样要求,其他学段7不再提出)第三学段的硬笔字增加了“力求美观”的要求,体现了写字还要讲究实效性。“小学各学段要做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2)适当降低第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如第一学段,识字量由“1600-1800”改为“1600左右”,写字量由“800-1000”改为“800左右”。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第三学段识字实验稿1600-180025003000识字2011版1600左右2500左右3000左右写字实验稿800-10002000左右2500左右写字2011版800左右1600左右2500个一、二学段累计减下来的400个字,增加到第三学段。这样,一、二学段,要求学生会写的字平均每学期减少50个左右,等于每课平均少写2—3个生字。因为一、二学段,特别是第一学段学生注意力保持时间短,手的骨骼、肌肉比较稚嫩,握笔容易疲劳、酸软,写字的平衡力、保持力、和谐度、整体性等都很低,过多写字、过高质量要求都不适合低年级学生书写实际,只会适得其反。8课标这样调整,无疑更加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利于减负和健康,有利于提高写字质量和效率,更有利于改进教学。而第三学段写字量的增加、写字地位和要求的提高,有促使广大教师要去探究如何适应新变化、新要求。(3)在国家语委和有关专家组的支持下,推出《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推出《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提出“先认先写”的基本理念,《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集中了300个“构形简单,重现率高,其中的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字种。“建议先认先写字表中的300个字,逐步发展识字写字能力。”“先认先写”基本字的理念符合汉字学习的规律,反映出对传统识字写字教学经验的借鉴。“古人先教孩子们写那似通不通的‘上大人,孔乙己……’干什么?那是在练习基本笔画,基本部件,基本结构,为写复杂的字练基本功作准备呢!”这正是古人经过长期的摸索,逐渐积累出行之有效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在今天的识字写字教学中学习和借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为字种选择提供参考字种的选择,取决的因素很多。从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展来看,从来都是对字量做规定,对字种没有明确的规定。现行各套教材对字种选择的差异非常大。分析原因,这种差异表明字种的选择处于多重矛盾之中。学生心理词典中的字和常用字的矛盾,课文的选择、安排与选择字种的矛盾,认字和写字之间的矛9盾,等等,正是这些矛盾决定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表一和表二共列出了3500个常用字,将“3500个”这一学习要求具体化。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先学习表一呈现的2500个字种,这样更有利于较早地顺利开展阅读。这个常用字表是作为我们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的常用字表,不是国家语委公布的那个字表。根据学生学习的读物、根据学生的所写的内容,然后把这样的最基本的2500个字选出来,便于我们语文的考核和评价。(4)降低要求,减缓难度,突出拼音的使用价值从“背诵”到“熟记”、从“默写”到“正确书写”,降低记的要求。从熟练拼读、直呼音节到准确拼读音节,降低拼读的要求,降低书写的要求。(5)识字写字评价汉语拼音学习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讲普通话、纠正地方音的情况。识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检字词的能力。第一、第二学段应多关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第三学段要重视考察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10写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第二、三学段还要关注学生的毛笔书写。
本文标题:语文课程标准培训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730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