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罗奇谈中国与印度经济发展和比较
中国与印度经济发展和比较2004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师认为印度强项即中国弱项中国和印度在经济竞赛上领先群雄,但却创造了完全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两者的战略部署十分不同,中国经济形成了重点配置、推进制造业的模式,而印度则致力于发展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模式。这是摩根士丹利亚州有限(香港)公司近日给记者发来的一份研究材料中,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师史蒂芬·罗奇对中国、印度经济发展的最新分析和看法。中国制造业拉动力强劲罗奇认为中国的制造业主导动力之强劲“令人惊叹”:工业占中国GDP比重从1990年的41.6%上升至2003年的52.3%,而且工业在这13年的GDP累计增长中占了高达54%的比例。而服务业在印度GDP的比重从1990年的40.6%上升至2003年的50.8%。但他认为,以制造业、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分别形成了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的“强项”的同时,分别成为掩盖着两国经济的“弱点”:从1990年到2003年,印度GDP的工业比重基本上停滞在27.2%的水平,大约只是中国的一半;同时,中国GDP的服务业比重由1990年的31.3%,仅仅上升至2003年的33.1%,期间,中国服务业经济的扩张在总体GDP累计增长中仅占33%,也只是服务业对印度增长所作贡献比重的一半多点。而这些差距,正是中印双方今后持久发展应当借鉴和改进之处。印度靠服务业取胜罗奇认为,中国、印度经济的成功,主要是靠分别重写了以制造业为主导发展和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典剧本”,中国是依靠“高达43%国内储蓄率”、“进取的基础设施建设”、“飙升的外国直接投资”和“大量勤劳、工资低廉、供应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四大因素,在成功推进其工业化进程脱颖而出的。印度的发展是在国民储蓄率只有24%、基础设施乏善可陈、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能力低等“弱势”下,选择以服务业为发展导向,尽其所长:发挥高学历劳动力、信息科技专长和流利的英语能力等优势,重点发展“由信息科技推动的服务行业”,最终依靠软件、商业加工外包、多媒体、网络管理和系统整合等IT服务业,在填补了印度在工业化进程上因长期滞后而出现的缺口同时,获得成功的。罗奇认为,中国、印度的强项,其实正是对方的弱项。出处:深圳商报2004年9月10日07时39分
本文标题:罗奇谈中国与印度经济发展和比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731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