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题库2
1.生态系统具有(C),在成分互动之前和之外没有任何系统原理,有的只是系统形成的自然条件,其中某些互动现象体现为相互关系,于是成了组织力量。(单选)A开放性B动态性C自组织性D多样性2.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A)。(单选)A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B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C空间规划体系D全面节约制度3.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自然价值和代际补偿的(A)。(单选)A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B市场体系C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D环境治理体系4.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更多运用经济杠杆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B)。(单选)A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B市场体系C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D环境治理体系5.属于无机无毒物的有(AB)。(多选)A酸B碱C脂肪D苯酚6.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着力实现从现代化到生态现代化的(ABCD)的转变。(多选)A发展方式B消费方式C管理方式D创新方式7.我国政府生态管理存在着机构(ABD)等管理问题,需要尽快在“多元合作”的维度上展开行政体制变革,主动去适应多主体参与生态治理的新时代。(多选)A职能交叉B条块分割C权责清晰D权责不清8.自然、社会与人是一个共存的系统,要努力实现生态良好,发展与自然适应、与环境友好的社会生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使人类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判断)正确9.人与自然共同生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判断)正确10.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环境经济政策如生态税、生态补偿、绿色信贷等亟待加强,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排污权收费等运用广泛。(判断)错误11.在区域发展上各国均强调均衡发展和分散发展,认为集聚是国家和地区发展中一个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判断)正确12.简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我国的重要意义。(简答)(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有利于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三)符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五)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13.城市群、发展轴与经济区的耦合,将形成以“城市群为核心、(发展轴)为主线、经济区合作为重点”的国土空间开发组织模式。(填空)14.目前,对破坏生态的约束机制体现得更为重要。要建立充分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填空)15.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系统整体,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填空)1.(C)是指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自然环境和地球生物,改善人类社会环境的生存状态,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保证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单选)A绿色生产方式B绿色经济理念C绿色环境发展理念D绿色政治生态理念2.《2013-2017年中国生态修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生态环境恶化表现为(D)等方面。(单选)A植被破坏B水土流失C沙漠化D以上都是3.“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的总原则。(C)是将不能回收利用资源化的固体废弃物,通过物理、化学等手段进行处置,使之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围的自然环境的目的。(单选)A减量化B资源化C无害化D增量化4.(C)是指随大气扩散的污染物通过沉降或降水等途径进入水体,如放射性沉降物、酸雨等。(单选)A自然污染源B化学性污染源C扩散污染源D生物性污染源5.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实现(ABCD)的转化和再生,形成生态系统的无限发展进化的过程。(多选)A生命元素B营养物质C环境资源D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6.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防治原则包括(ABC)。(多选)A减量化B资源化C无害化D增量化7.我国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表现在方方面面,例如(ABCD)等等。(多选)A垃圾投放不分类甚至乱丢乱弃B水资源的浪费使用C一次性用品的大量使用D铺张浪费的餐饮习惯8.在区域发展上各国均强调均衡发展和分散发展,认为集聚是国家和地区发展中一个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判断)正确9.有经济学家称:“现在新能源企业没有一个可以不靠补贴生存,这样的行业要想成为主流是不可能的。”(判断)正确10.作为生态文明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首先要树立和落实正确的理念,统一思想,引领行动。(判断)正确11.系统机制的健康是生态和谐的基础。所谓健康机制就是通过程序实现维持各方利益的动态平衡,消除对抗矛盾的状态。(判断)正确12.简述生态系统的特性。(简答)1.整体性2.多样性3.自组织性4.复杂性5.开放性6.动态性13.人口均衡发展发展,是指人口总量适度、人口素质全面提升、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并且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填空)14.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生态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填空)15.当前我国生态管理的主导者是公共部门,而政府的科层制又将生态管理这一跨部门、跨地域的复杂问题拆解为“三大条、多小块”的结构。(填空)1.党的(B)提出,到2020年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单选)A十六届三中全会B十六届六中全会C十七届六中全会D十八届六中全会2.水体废弃物按(A)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单选)A污染成因B污染源释放的有害物质种类C分布和排放特性D以上都是3.(B)作为一种安全食品的标准,具有统一的绿色食品名称及商标标志,并逐渐与国际接轨。(单选)A有机食品B绿色食品C无公害农产品D传统农产品4.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自然价值和代际补偿的(A)。(单选)A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B市场体系C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D环境治理体系5.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ABCD)等。(多选)A资源节约观念B资源节约型主体C资源节约型制度D资源节约型体系6.属于无机有毒物的有(BC)。(多选)A碳水化合物B氟化物C氰化物D苯酚7.属于无机无毒物的有(AB)。(多选)A酸B碱C脂肪D苯酚8.“美丽中国”首度进入“十三五”规划,反映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这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败的体现和试金石。(判断)正确9.人与自然共同生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判断)正确10.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途径包括树立人与自然平等、共生的观念,善待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合理利用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判断)正确11.环境法是一个综合性、边缘性的法律部门,民事法律规范、行政法律规范、刑事法律规范不在其体系之中。(判断)错误12.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简答)1、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2、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4、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5、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13.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A.G.Tansley)提出《“生态系统”》概念,认为有机体不能与其所处的环境分离,必须与其所处的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它们都按一定的规律进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填空)14.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生态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填空)15.低碳经济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会带来许多重大投资机会,高能效的电力、交通、建筑、工业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这五个方面将会产生重大投资机会。(填空)1.“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的总原则。(C)是将不能回收利用资源化的固体废弃物,通过物理、化学等手段进行处置,使之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围的自然环境的目的。(单选)A减量化B资源化C无害化D增量化2.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建立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C)。(单选)A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B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C空间规划体系D全面节约制度3.(D)是指某个人消费某种公共品时,不能同时排除其他人也消费这种物品。(单选)A竞争性B非竞争性C排他性D非排他性4.我国在法律上承认了环境公益诉讼的可诉性,但是在我国目前的诉讼环节上,生态环境法律诉讼困难重重(D)。(单选)A难以举证B难以起诉C难以鉴定评估D以上都是5.生态系统保持动态平衡状态,具有一定的(ABCD)。(多选)A自主性、适应性B自动调节、自动控制C韧性机制D稳定性6.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法律的约束,更需要道德的感悟。应当通过生态道德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为此,必须(ABCD)。(多选)A在广大城乡居民中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生态道德文化宣传教育B重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C转变消费观念D实行村居民生态自治7.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着力实现从现代化到生态现代化的(ABCD)的转变。(多选)A发展方式B消费方式C管理方式D创新方式8.与传统的行政手段“内部约束”相比,环境经济政策是一种“外在约束”力量。(判断)错误9.农民居住用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不断扩大,大量耕地被占用,出现了很多“实心村”。(判断)错误10.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采取“个别征收、级差调节”的原则。(判断)错误11.法律的更新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新的社会关系的出现已经大大超出了旧的法律调整范围。(判断)正确12.今后一个时期人口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什么?(简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制度创新,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13.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填空)14.人口均衡发展发展,是指人口总量适度、人口素质全面提升、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并且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填空)15.环境友好,是一个市场无能为力外部性的问题了,必须通过政府干预的方式去保证环境遭受破坏的情况得到控制。(填空)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D)。(单选)A实现美丽中国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五位一体”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资源税属于(A)。(单选)A地方税B中央税C中央与地方分享税D不确定3.(B)年出台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和2008年出台的《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也都着眼于环境污染的溯源式预防。(单选)A2000B2002C2004D20084.政府对生态环境所采取的管理方式,在工业社会中期是(B)。(单选)A无为而治B全面规制C多元参与D引导和干预5.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需要(ABCD)。(多选)A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B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C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D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6.生活垃圾主要是(ABCD)等。(多选)A废弃包装用品B厨余垃圾C废旧电池D金属7.逆温是空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高的大气垂直层结现象,逆
本文标题: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题库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740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