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我主要从教材分、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或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本课是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该课作为新教材的开篇,是整个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以及政治文明史的起点,具有统领和示范作用。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制度不仅对夏商周三朝的兴起、强盛和衰落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其兴衰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因此,本课具有启下的作用。另外,通过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本课教材中重点涉及的早期的王位世袭、分封制和宗法制,都是中国政治特色的表现。这些制度影响着以后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有些理念甚至牢牢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道德文明中。我国长期形成的尊宗敬祖、尊老爱幼、浓厚的亲情观点甚至民族的凝聚力,都与古代的宗法制等有密切关系,因此学习本课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认识我国国情。另外,本课内容也为理解秦汉以后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作一合理的铺垫,所以,学好这一课意义重大。(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课标是: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了解早期国家的产生,理解“家天下”制度出现的意义。⑵理解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⑶理解宗法制的内容、与分封制间的关系以及宗法制的评价。⑷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⑴归纳商代内服、外服制度的内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含义、内容、特点、影响,初步了解阅读与归纳历史材料的方法。⑵简要比较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与商朝的内服、外服制度的不同及其利弊,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法。⑶组成学习小组,分别收集夏商周的建立及三个朝代,创建人的故事、考古勘察的报道等,培养对历史的兴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源远流长,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⑵通过对宗法制等相关内容的学习,体会中国古人的政治智慧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尊宗敬祖等与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加深对国情的认识。(三)教学重点: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四)教学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二、说学情:高一学生在初中时,对本课内容有过不少的接触,储备了一定的知识。但认识比较肤浅片面,侧重对历史现象的感性认识,对知识的掌握缺乏系统条理,对历史现象的分析缺乏广度和深度。所以,上课时,把教学内容制成教学课件,通过在课堂上展示历史图片,补充材料等方式,使之更生动形象,以增加学生学历史的兴趣,帮助他们系统深入地学习。三、说教法结合新课程教学理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谈话法、阅读指导法和直观演示法等进行教学。通过这些教法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掌握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和特点。从而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四、说学法:学生通过阅读思考、生生之间进行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五、说教具准备:自制的教学课件。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通过提问学生,你们的回老家的时候有没有去过祠堂,清明节或春节期间,有没有在祠堂参加过祭祖活动,参加过的同学请举手。(请一位同学跟简单介绍一下过程。)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宗法情节”,古代皇帝祭祖则是在太庙(幻灯片显示)。那从什么时候中国开始有这样的活动呢?(夏商周)。我们今天就学习与古代中国有关的政治制度,从而导入新课。(二)展示课标及本课具体教学目标(见上)(三)新课的学习本课书共有三个子目,我主要通过四个步骤来完成这课书的教学。一、“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1、在学习这一目时,我先向学生提问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以及政权出现的时间、建立者。在学生回答后,我向学生展示偃师二里头遗址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夏代的高度文明,以考古资料证明夏代已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接着展示《礼纪·礼运》里面的一段材料让学生思考夏朝建立后,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我引导学生总结出结论:夏朝政治制度的特点:1.公共权力至上2.“公天下”→“家天下”(禅让制→世袭制)。2、在学习商朝政治制度时,我用谈话法和阅读指导法的方式让学生阅读课文找出商朝的政治制度,然后向学生解释什么是内服和外服制度。经过理解该制度就使学生明白外服只是在商王强大的军事征服下才结成的一种臣属关系。因此,商王还依靠神权来强化王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就总结出了商朝的政治制度特点:1.内服和外服制度2.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3、学习“封邦建国”这一目时,我先向学生展示周公的画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用谈话法了解西周建立的史实和阅读指导法指导学生阅读本目,并让学生总结出西周分封制的概念、目的、对象、内容、受封诸侯的义务和作用。然后让学生比较西周的分封制与商朝内外服制度的异同点,这样,学生既完成了本目的学习,又认识到通过分封西周各诸侯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附属国密切,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这样既可以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又可以使学生掌握本目内容,有利于下一目的学习。3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在学习这一目时,需要让学生理解宗法制的内容和特点,我主要通过问题导学法,也就是设计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提示学生主动学习。问题如下:1.实行分封制的同时,周初还实行了与之互为表里的宗法制。西周为什么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的制度?2.结合教材第4页的《大宗、小宗示意图》,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解释大宗、小宗等关系。3.宗法制度的作用。在学生讨论回答结束后,我再引导学生小结得出: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又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宗法制的了解。最后以各种图片和文字信息展示礼乐制度的内容,引导学生得出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从而感悟三种政治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四)课堂总结通过引导学生回顾这节课所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得出:西周的分封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由部落联盟时代遗留下来的分散和割据为特征的众国林立的局面,但却大大加强了周王对诸侯的统属关系,向着后来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迈进了一大步。(五)达标测试:1、西周时期,一个诸侯王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后来他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数十年后,这位诸侯王死去,请问他的王位和家业应该由谁继承?如果是现在,这位诸侯王的遗产又该怎样划分?(答案:妻子的小儿子)2、西周的政治制度有哪些?有什么影响?(六)布置作业:课下查找有关文考古资料,说一说礼乐制度在西周社会的表形式。六、板书设计从内外服制度到封邦建国1.三代概况王朝(年代)建立者存在年数末代君主重大事件夏朝(约前2070-前1600)禹约470年桀家天下商朝(约前1600-前1046)汤约550年纣盘庚迁殷西周(前1046-前771年)姬发约270年幽王牧野之战、国人暴动2.夏朝政治1)禅让制→王位世袭制2)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3.商朝政治1)内外服制度(王畿:中央直辖区——方国:高度自治区)2)神权统治4.西周封邦建国1)背景:西周初建之问题2)周公封建定天下3)封建制概观(为什么封建?谁封建?封建谁?怎样封建?主要封国?关系?作用?结局?)4)封建制特征(周人武装殖民、周王天下共主、宗亲为主体、层层分封、与宗法制相结合)4第二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板书课题),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一单元的第2课,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说说对这堂课的理解和设计:一、说教材:1.说教材地位和作用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史的核心内容,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形成和发展又与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相映生辉.因此,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说教学目标课标的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以及高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提高学生阅读、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预习学案,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明确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重大意义,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客观、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说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根据课标要求我把重点确定为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和影响。难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客观地辩证地评价历史问题对于高中生来说仍有些难度,因此将其确立为教学难点。二、说教学方法:针对本课的重难点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以下教学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根据学案做好课前预习,初步建立知识体系。2、整合课本资源,采用情境教学法,阅读指导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三、说学法:我所教的班级是文科普通班,多数学生基础较差,兴趣不高,逻辑思维能力不强,为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我利用自主学习法、比较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来指导学生实现三维目标。四、说教学程序:新课标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相互合作,共同探究的过程。因此我的教学过程从以下四个环节展5开:(副板书)课前预习→导入新课→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巩固提高。首先课前探究:提前下发学案,学生根据学案做好预习。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步构建知识体系,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听课。其次,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播放视频:《复活的军团》: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次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整体思路:关于教材:我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突破重难点。我将教材整合为三部分: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背景、内容、影响。设计意图:突出重点,条理清晰,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关于学生分组学习:我把全班47名学生共分成8个学习小组,各小组都以竞赛的形式解决教师提出的每一个探究问题,各组计分评比,我及时奖励。设计意图:各小组在合作中竞争,增强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对历史的感悟和表达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本环节通过两个模块完成:第一个模块:自主学习,解决疑问。学生小组间相互交流、解决学案中出现的疑问。设计意图:检验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强化基础知识。第二个模块: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①秦帝国的建立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这对我国处理台湾问题有何启示呢?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既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②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有何特点?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指导学生从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度三方面的关系来加深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③秦朝为什么要实行郡县制度?学生小组讨论教材第9页解析与探究,并列表对比郡县制与分封制,认识实行郡县制是历史的必然。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归纳知识点和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强化了对知识的理解性记忆。④让学生试着自己画出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示意图,分析秦朝官僚机构的特点。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的能力,深化知识的内在联系。⑤学生分组列举秦朝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和秦朝的民间故事,进而
本文标题:说课稿1-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741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