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美国军事战略教案(免费)
-1-第一章美国军事战略一、世界军事形势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各主要国家为适应新的世界形势,争取战略上的主动,纷纷进行军事战略调整,相继推出了新的军事战略。1997年,美国提出了塑造一反应一准备这一新的军事战略。1998年2月,美国防部发表的1999财政年度的《国防报告》,对这一新军事战略作了更加明确的阐述,强调军事与外交密切配合,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塑造有利于美国的国际环境;坚持打赢两场几乎同时发生的大规模战区战争的作战指标,确保美军拥有能对各种危机作出迅速有效反应的能力;立即着手对未来威胁做准备,深入进行新军事革命,全面改革国防体制,迎接21世纪的新挑战。俄罗斯1997年提出了核遏制战略,正式批准了《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构想》,进一步阐明了俄国家利益、主要威胁、战略目标、安全体系等问题,表明其安全政策和军事战略已趋于成熟。其它一些国家军事战略也大体定型,如英国的应变选择战略,法国的全方位防御战略,日本的新专守防卫战略等。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深人发展和新军事革命进程的加快,1998年,世界各军事大国在不断调整和完善军事战略的同时,努力-2-在军事斗争和军队建设中逐步落实新军事战略所提出的各项要求。由于新军事战略的要求和新军事革命浪潮的掀起,使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调整军队结构、走质量建军道路,成为各国军队建设的主旋律。1998年的军队建设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是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美军为了迎接新军事革命的挑战,确立了向信息时代转轨的目标,并积极开展新军事革命的转轨活动,如加快研制新式武器装备的步伐,积极进行数字化部队的试验和演习,强化教育训练等,以实现新武器装备、新作战思想与新体制编制相互结合,从根本上改变作战方法和样式。为确保美军的压倒优势,迎接下世纪的挑战,1999财年美武器装备采购费比上一财年增加近8%,研制费和采购费合计占预算总数的33%。俄罗斯加紧落实10年武器装备发展规划,正在以高科技为主导,全力发展高精度武器装备,积极研制信息战武器。1998年12月下旬,俄开始部署新型远程战略导弹白杨一M。这种洲际弹道导弹将成为俄战略火箭军的支柱装备,到2000年将部署40枚。许多中小国家也加大军费投入,采取引进和研制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二是加大体制编制调整的力度。俄罗斯加大了军队改革力度,在裁减军队员额、重组指挥机构、理顺体制编制等方面采取了一系-3-列重大举措。例如,撤销陆军总司令部,组建陆军总局,编制人数比原来减少了一半;空军和防空军合并工作年初全面展开,年底基本完成,并进行了训练和演习;加紧筹划调整军区区划和职能,在今后两三年内,将现有的8个军区裁减至6个。为了提高应付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快速反应能力,俄军加快了组建新型常备兵团和部队的步伐,进一步换装现代化装备,加强训练,配备优秀人才。1998年12月28日,叶利钦总统宣布,在1998年内将武装力量总人数削减到120万人的计划已经完成。英国宣布将对武装部队进行规模最大的一次调整,削减防务预算约7亿英镑,核弹头从96个削减到48个,减少战舰的数量,集中力量建设快速部署部队。法国的结构调整涉及陆海空三军,陆军指挥机构将进行改组,10个军区中的一半将被取消,2所军校和5所医院将被关闭。三是加强军队职业化进程。随着军队建设和未来战争的高科技含量增大,对军人这种特殊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一些国家高度重视军队职业化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职业化进程。俄罗斯把职业化作为增强军队凝聚力、解决征兵难等问题的重要手段,提出在2005年实现职业化。法国从1997年起实行全募兵制,1998年加快了调整步伐,目标是在下世纪初基本实现-4-职业化。(一)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一年来,世界军事形势在总体保持和平发展的势头下,地区冲突问题成为本年度一个举世瞩目的热点。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与前几年相比数量有所减少,改变了冷战后逐年增多的状况,开始进人一个时多时少的时期,即从战乱频繁的多发期转向时多时少的起伏期。例如,1992年全球共发生了30起局部战争或武装冲突,1993年发生了34起,1994年发生了38起,1995年发生了46起,1996年发生了30起,1997年发生了38起,1998年发生了36起。目前,一个明显而重要的时代特征,就是爆发世界大战的危险在日益减小,但是,由于东西方冷战时期掩盖着的领土、民族和宗教矛盾等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暴露且激化起来,使得地区冲突更加复杂多样。1998年的世界军事形势依然呈现出大战不见、小战不断,总体稳定、局部动乱的态势。亚洲地区:1998年,亚洲的军事形势可以说是紧张与缓和相互交织,危机与和平并存。这一年,中东和平迸程问题、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问题、南亚核竞赛问题、朝鲜半岛局势紧张问题成为世界的聚焦点。虽然朝鲜年初曾宣布迸人战时状态,使人们为半岛局势有可能失控而感到担忧,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朝鲜半岛形势趋于缓-5-和,朝韩双方对立情绪有所克制,相互关系在曲折中缓慢发展,四方会谈取得了进展,半岛和平进程进入新阶段。中东和平进程取得了重大进展,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签署临时和平协议,使停滞的中东和平进程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积怨数十年的巴基斯坦和印度终于启动对话程序,双方表示愿以和平方式解决彼此之间的争端。曾一触即发的叙利亚和土耳其之间的争端最终通过谈判达成了安全协议,双方的紧张关系得到了缓解。也门和厄立特里亚之间的领土之争通过国际社会的调解和国际仲裁机构的裁决也得到了解决。但是,这一地区的一些热点也在不断升温,矛盾不断激化,严重影响了这一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伊拉克武器核查再次爆发严重危机,美、英两国擅自对伊拉克进行了军事打击,使伊拉克武器核查问题的解决变得日益复杂。印度和巴基斯坦背离世界潮流,竞相进行核试验,严重破坏了地区安全和国际裁军进程,不仅加剧了南亚地区紧张局势,而且强烈冲击了国际反核扩散机制,并可能在国际上引起连锁反应。克什米尔地区的争端和冲突仍然影响着印巴两国实现和解的进程。阿富汗内战继续呈现出胶着状态,虽然塔利班武装控制了阿富汗大部分地区,但由于各武装派别争夺激烈,加上各自的外界背景,使阿富汗内战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伊朗因其外交官被害事件同阿富汗塔利班关系紧张,导致在两国边境地区发生短暂武装冲突。柬埔寨-6-内战随着大选的结束而趋于平静,但实现全面和解尚需时日。斯里兰卡内战时起时伏,短期内实现和解的前景暗淡。印度尼西亚政局不稳,据认为一些军人卷入了国内的暴力行动,增加了不稳定因素。非洲地区:1998年是非洲大陆战乱频频、狼烟四起的一年。塞拉利昂、莱索托、刚果(金)、几内亚(比绍)、安哥拉等国内部以及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两国之间都发生了武装冲突,其周围一些国家也程度不同地卷入了这些战乱。尽管国际社会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诸多不稳定因素对非洲安全形势的影响一时还难以消除。人们对非洲国家摆脱战乱阴影,实现和平发展寄予希望。欧洲地区:1998年,欧洲安全形势总体上也相对平稳,但巴尔干地区出现的科索沃危机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由此而引发的围绕欧洲安全事务主导权的斗争更趋激烈。巴尔干地区形势的发展可以说是喜忧参半。这一地区的老热点,如波黑和北爱尔兰问题出现了缓和势头,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热点,主要是科索沃危机和阿尔巴尼亚骚乱等。尽管在北约武力于预的重压下,南联盟从科索沃地区撤出了大批军警,该地区短期内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可能性变小,然而民族矛盾依旧,战乱火种犹存,爆发新危机的可能随时存在。北约努力调整与俄罗斯的关系,继续推进东扩和内部改革进程,并在新爆发的科索沃危机中走上了前台。法国、英国、瑞典、-7-意大利等国加紧实施战略调整,明确了跨世纪军队建设规划。1998年底,美国提出的旨在使北约走向全球化的21世纪渐战略,已经引起世界许多国家的关注。北约向何处去?它的继续东扩会引起独联体国家什么反应?美国的北约全球化战略能否得到其欧洲盟国的认同,它将给世界带来什么,同时也给它自身带来什么?人们对此予以极大的关注。美洲地区:1998年,美洲地区与世界其它地区相比虽然相对平静,但平静中蕴含着许多矛盾,其中反政府武装、毒品、移民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美洲各国。拉美地区国家的外来威胁不断减少,但国与国之间的边界冲突和非法移民间题可能成为该地区新的热点,而各国军队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则是国内游击队以及有组织的犯罪活动。针对这一情况,该地区各国的武装部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与改革。这一年,拉美地区的主要军事热点是,哥伦比亚反政府武装活动加剧,它正导致哥伦比亚国内局势不稳。大洋洲地区:1998年,大洋洲地区的军事形势平稳。大洋洲各国远离国际势力角逐的中心,邻国之间无边界纠纷,不存在武装冲突的可能性。但是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地区战略的调整,大洋洲的军事形势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大洋洲各国以提高军事实力为重点,大力加强军队质量建设,积极发展与亚-8-太特别是亚洲各国的军事关系,谋求建立新的亚太安全机制,并主动承担一些地区维持和平任务,以改变过去总是跟在美国后面进行军事活动的形象。与冷战时期的热点比较,冷战后特别是近两年来世界各地区研发生的一些规模或大或小的地区冲突大体上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美国和西方国家对危机采取军事手段进行干预的特征日渐突出。例如,在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问题上,美国多次发出威胁要对伊拉克动武,最终美、英两国绕开联合国,按照自己的意志再次对伊拉克进行了军事打击。美国在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问题上采取军事手段,以及北约在科索沃问题上发出入侵威胁,坚决要对一个主权国家采取军事行动等,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美国要攫取世界安全主导权和北约要攫取欧洲安全主导权的意图。二是热点和冲突趋向政治解决。总的来看,当前的热点和冲突问题更多地进入了政治解决的轨道,其中有的解决了,有的正在谋求解决。例如,北爱尔兰冲突各方已达成和平协议,持续30年的北爱问题得到政治解决;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经过艰苦的谈判签署了临时和平协议,使中东和平进程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也门和厄立特里亚通过国际仲裁解决了大哈尼什岛主权归属之争,叙利亚和土耳其通过谈判达成了解决两国争端的安全协议,缓解了双方的紧张关系;-9-厄瓜多尔与秘鲁签署和平协议,结束了两国长达一个多世纪的边界冲突和领土争端。通过和平途径而不是诉诸武力来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不仅符合有关当事国的根本利益,也有助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这表明,在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时,不管是历史遗留问题或是现实问题,『要有关各方怀有和平诚意,从本国的根本利益和维护地区及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长远利益出发,遵循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则,是可以通过对话与协商消除分歧、化解危机的。那种凭借军事实力,动辆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是与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流背道而驰、不得人心的。三是内战型冲突仍然是冲突的主要形式。从近年来发生冲突的情况看,大多是一些国家内部冲突,即一个国家内部各种政治派别以武力争夺国家最高权力;或一国之内的不同民族或种族为实现分立和争夺领土而兵戎相见;或国家分裂后独立的国家间为划定疆界而动武。例如,阿富汗内战、非洲的一些国家内战以及前苏联的部分地区发生的冲突都属于上述情况。这种内战型的冲突都起因于国内根源,尽管有些地方亦有外部势力插手的背景,但与冷战期间超级大国直接或间接干预地区冲突有明显区别。四是非洲大陆成为新的冲突频发地区。从发生冲突的地区来看,冷战结束初期相对集中在前苏联地区、中东地区,而近一两年来,-10-非洲大陆则成为新的冲突频发地域。塞拉利昂、莱索托、刚果(金)、几内亚(比绍)、安哥拉等国内部以及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两国之间都发生了武装冲突。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42个国家中有将近1/3被卷人了国际战争或内战,至少有13个国家已派军队参加了邻国的战争。在非洲地区既存在着现实的冲突,又存在着许多潜在危机。那里既有边界问题,亦存在民族或部族被分割的问题,加上民族和种族的数目多达近千个,发生新的武装冲突的因素大量存在。五是武装冲突呈现出地区化趋势。在一国出现武装冲突时,周边一些邻国相继卷入其中的情况日渐增多。例如,津巴布韦、安哥拉和纳米比亚等一些地区大国相
本文标题:美国军事战略教案(免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741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