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水利工程 > 新中国60年水利事业发展 人水相争变人水和谐
新中国60年水利事业发展人水相争变人水和谐——新中国成立60周年水利事业发展巡礼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治水历史,但受自然条件、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制度等方面制约,严重的水旱灾害一直困扰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前,国贫民弱,山河破碎,水系紊乱,河道长期失治,堤防残破不堪,水利设施寥寥无几、残缺不全,频繁的水旱灾害使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新中国就是在这样一个破烂摊子之上开始了她轰轰烈烈的治水实践,并取得了辉煌灿烂的成就。防灾减灾:筑牢安全屏障新中国成立之初,毛主席第一次出京巡视就选择了视察黄河。在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处,毛主席详细察看了新修的几座险工石坝,然后问时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黄河涨上天怎么办呢?”王化云答:“不修大水库,光靠这些坝埽挡不住。”毛主席瞭望波涛滚滚的黄河,沉思良久。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在养育了中华民族的同时,也以“三年两决口”的史实成为名副其实的害河。今天我们可以告慰毛主席的是,黄河已经连续63年伏秋大汛没决口,将花园口防洪标准一举提高到千年一遇的那个“大水库”——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已经竣工并发挥着良好的作用,不仅防洪效益显著,还通过连续9年调水调沙,实现下游河道的冲刷疏浚,为两岸人民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治国必先治水”。兴水利,除水害,大水发生时确保防洪安全,大旱发生时确保供水安全和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大事。60年来,新中国防汛抗旱已经步入一个新天地,旧中国一场洪水夺走几万、几十万生命,一场大旱即造成饿殍遍野的景象不再重演。且看长江大洪水。1931年大洪水,死亡人数超过14.5万人。1954年长江大洪水,京广铁路中断100多天,死亡人数3万多人;1998年大洪水,因灾死亡人数降低到1931年长江大洪水的1%、1954年大洪水的4.7%,特大自然灾害损失减少到了最低程度。且看淮河大洪水。1931年特大洪水,死亡7.5万人;1954年发生类似于1931年的全流域性特大洪水,死亡人数下降为2000多人,没有出现疫情。1991年淮河、太湖流域发生大水,死亡人数进一步减少。2003年淮河大洪水,及时启用行蓄洪区,运用治淮骨干工程科学调度,大大减低了洪水的威胁,人民群众生活基本稳定。2007年淮河大洪水期间,综合运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建成的防汛应急管理体系,洪水管理科学有效。沿淮转移人数较1991年大洪水减少99%,无一人因洪水灾害死亡,创造了新中国成功防御大洪水的新纪录。昔日“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旧景象一去不返。再看新中国发生的几场最严重的干旱灾害。1999-2002年全国连续四年大旱,其中2001年特大干旱,水利设施累计抗旱浇地11.62亿亩次,挽回粮食损失6820万吨,群众生活无忧,经济用水无恙,社会秩序井然。2006年川渝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旱,水利基础设施发挥关键作用,人民群众吃水无忧,无一人因旱灾死亡。2009年年初,北方冬麦主产区发生罕见大旱后,黄河数座大水库联合调度,各类水利基础设施共同发挥作用,群众吃水无忧,城市用水正常,而且确保了夏粮丰收。而在1940-1943年,全国连续四年大旱,赤地千里,1942年仅河南省就饿死300万人。…………防洪保安成就显著,这是毋庸置疑的一个事实,这是新中国发生的一个巨变。这种巨变来之不易,它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益于广大军民团结治水,得益于盛世治水修建的各类水利工程和不断创新的科学防洪理念。1950年,中央防汛总指挥部成立,此后不断发展完善,逐步建立起完备的行政首长负责制,成为新中国成立最早、迄今最为完善的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体系。防汛抗旱工作秉承“兴利除害结合,防汛抗旱并举”的指导思想,逐步走向规范化、现代化、法制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灾害性事件增多、水旱灾害频发的新变化、新特点,各级水利部门和防汛抗旱指挥部在中央治水方针的指导下,及时调整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不仅赢得了防汛抗旱的先机,把握住抗洪救灾的主动权,而且形成了完善的科学防控水旱灾害的制度体系。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中,唐家山堰塞湖是地震造成的105座堰塞湖之一,也是地震后形成的最大的次生灾害威胁,稍有不慎,其造成的后果将比地震更为严重。新中国发展所取得的物质基础、科技手段,加上官兵的拼搏和水利人的智慧,创造了世界上处置大型堰塞湖的一个奇迹。而且,震损水库、水电站无一垮坝,震损堤防无一决口,实现了零伤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供水安全,水利抗震救灾工作取得重大胜利。洪水来时有序应对,大旱力抗确保丰收。据水利部统计,自1949年以来全国防洪减灾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达3.93万亿元,减淹耕地1.6亿公顷,年均减免粮食损失1029万吨。1991年以来,全国平均每年抗旱浇地面积2973万公顷,年均挽回粮食损失4059万吨,平均每年解决2486万人的临时饮水困难。特别是每年因洪涝灾害伤亡人数呈大幅度减少趋势,其中上世纪50年代年均死亡8976人,70年代5308人,80年代4338人,90年代3744人,2001年以来这一数字降为1507人,没有人员因为干旱灾害死亡。今天,我们的水利基础设施已经可以有效地减轻水旱灾害,为共和国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兴修水利:夯实发展根基新中国成立以前,偌大的国土上只有22座大中型水库和一些塘坝、小型水库,江河堤防仅4.2万公里,几乎所有的江河都缺乏控制性工程。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江河治理和水利工程建设,把水利建设放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毛泽东主席先后号召“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一定要根治海河”,华夏大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水利建设热潮,从黄河三门峡到长江三峡,每一个时期都有标志性的水利工程诞生。1950年年末至1960年年初,以治淮为先导,开展了对海河、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在各流域上中游的水土流失区开展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治淮工程、长江荆江分洪工程、官厅水库、三门峡水利枢纽等一批重要水利设施相继兴建,掀起了新中国第一次水利建设高潮。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各地高举“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旗帜,广泛开展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加固了农村水利的基础。改革开放特别是1990年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水利的基础地位,对水利的投入大幅度增加,江河治理和开发步伐明显加快,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治淮、治太等一大批防洪、发电、供水、灌溉工程开工兴建,水利建设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1998年长江大水后,国家决定进一步加快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步伐。长江干堤加固工程、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建设全面展开,治淮19项骨干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及尼尔基、沙坡头、百色水利枢纽等一大批重点工程相继开工,江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大型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是科学防控洪水和调度配置水资源的重要手段,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和象征,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水利工作水平和能力。值得自豪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个新的时代孕育了一大批经典水利工程,一大批经典水利工程,又为时代的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可以使长江荆江段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水电站年平均发电量达847亿千瓦时,万吨级船队每年有半年时段可直航重庆市,年通航能力提高四五倍。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水库可大大缓解花园口以下的防洪压力,使黄河下游防洪标准从原来的约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黄河下游凌汛的威胁,同时,有效减少泥沙淤积,发挥供水、灌溉和生态修复等作用。南水北调工程。这一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事关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长远利益。工程建成后,将有效解决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实现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统筹规划调水区和受水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中华大地从此可以形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水资源配置格局。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临淮岗工程是淮河中游最大的水利枢纽,它的建成结束了淮河中游无防洪控制性工程的历史,实现了沿淮人民的百年夙愿和几代治淮人的“世纪梦想”,标志着淮河流域整体防洪保安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百色水利枢纽工程。百色工程是珠江流域防洪规划中确定的郁江堤库结合防洪工程体系中的骨干工程,也是西部大开发水利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之一。百色工程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发电、灌溉、航运、供水等综合功能的大型水利枢纽,对促进滇桂地区经济发展、改变右江革命老区的贫困落后面貌,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尼尔基是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之一,是以防洪、供水为主,结合发电,兼顾改善下游航运和水环境,并为松辽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创造条件的大型控制性工程。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沙坡头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工程对黄河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宁夏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受益区供水安全、改善区域生态与环境及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江河治理翻开了历史性的崭新一页!据统计,新中国成立60年来,国家先后投入上万亿元资金用于水利建设,水利工程规模和数量跃居世界前列,水利工程体系初步形成,江河治理成效卓著。水利部相关资料显示,目前,长江、黄河干流重点堤防建设基本达标,治淮19项骨干工程基本完工,太湖防洪工程体系基本形成,其他主要江河干流堤防建设明显加快。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各类水库8.6万多座,堤防长度28.69万公里,我国大江大河主要河段已基本具备了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的能力。中小河流具备防御一般洪水的能力,重点海堤设防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全国639座有防洪任务的大、中、小型城市,有299座通过防洪工程建设达到设防标准。水利工程设施体系不断加强,大江大河大湖防洪状况极大改善,水利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作用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由于历史和自然原因,我国病险水库数量多。一座座病险水库,成为汛期悬在人民群众头上的“定时炸弹”。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一直高度重视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特别是2007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投资510亿元,用三年的时间对全国规划内6240座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集中进行除险加固。到2010年底,经过大规模的除险加固建设,我国水库安全状况将得到很大程度改善,为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60年来,我国供水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水利工程年实际供水量达到5000多亿立方米,基本满足了城乡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用水需求,有效应对了多次严重干旱,最大程度地减轻了旱灾损失。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供水安全,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引滦入唐、引碧入连、引大入秦等大型调水工程。特别是国家实施的东深供水、珠江流域压咸补淡、引黄济津、嘉陵江调水等工程建设和应急措施,保证了香港、澳门特区和深圳、珠海、中山以及天津、重庆等重要城市的供水安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累计解决了2.72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到2004年底基本结束了我国农村严重缺乏饮用水的历史。近年,国家加大了投入,解决了1.65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到2013年,将全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60年来,农村水利设施不断加强,农田灌溉面积不断扩大,有效保障粮食安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农村水利设施几乎一穷二白,绝大多数农田属“望天收”。60年来,我国的灌溉事业不断发展,农田灌溉面积从1949年的2.4亿亩发展到2008年的8.77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8%,每年在这些灌溉面积上生产的粮食占全国总量的3/4,生产的商品粮和经济作物都占90%以上。农田水利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中国能够以占世界9%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1%人口的温饱问题,为保障中国农业生产、粮食安全以及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60年来,通过水土保持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
本文标题:新中国60年水利事业发展 人水相争变人水和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74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