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课堂观察手册余杭高中试用版2006
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课堂观察手册(试用版)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教科信息处2006年4月18日第2页共11页※课堂观察·一种科学的观察方法,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研究。·一种日常专业生活,旨在一起探讨一些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方面的问题。·一种专业学习活动,旨在提供一些符合发展实际的建议,从职业走向专业。·一种合作研究活动,旨在经历一种合作、对话、探究的专业体验,从管理走向学术。※课堂观察·不是居高临下,不是行政活动;而是双方地位平等,是学术探讨活动,是非奖惩性的。·不是为了完成“听课”任务,而是为了专业发展,是发展性的。·不是为评价教学,面向过去;而是改进教学、追求内在价值,面向未来,是建设性的。·不是单向输入,而是共同探讨,观察的收益是双向的,是互惠性的。※让被观察者·感到放松和自在,自我意识得到加强。·认为是对自己工作的支持,受到鼓舞。·认为是积极的、有帮助的,能改善教学方法。·欢迎仔细地听课,自信心得到加强。※让观察者·提高听课评课的专业水准。·搜集和积累微观资料,可使研究更深入细致。·获得教和学的第一手资料,提供实际讨论中心。·获得实践知识,汲取改进自己教学的方法技能。※课堂观察·要有相应准备,反对“只重听课数量,不重听课质量”任务化做法。·要比较全面了解本节课的前后关系,反对推门听课,随心所欲。·要注重教学细节,排除课堂的复杂性干扰,提高观察的敏锐性、深刻性。·要关注学生的有效学习,仔细思考,深入底里,真正把握住学生的脉搏。·要防止先入为主、光环效应、学习中心,拒绝假话,反对即兴点评、话语霸权。·要防止将教师的课堂行为划分成若干等级,给教师分出三六九等,互相攀比。·允许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需求的教师各种观察方式的存在。※《课堂观察手册》·为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课堂行为研究提供一个观察、理解、描述、反省支架。·为自我反思、同伴互导、教研组活动、课堂文化创造提供一个话语体系。=知识基础==敬致谢意=第3页共11页我们确信·课堂是错综复杂且变化万端的,要观察到课堂里发生的每一件事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不知道在找寻什么,就看不到更多的东西。·如果我们对课堂分析缺少概念的框架,就可能不理解课堂行为。我们的理念·理论始于观察,观察渗透理论(库恩)。我们的设计·基于课程标准、教学传统·建立四维视阈/支架,·关注教学现场的关键和细节,·进行非结构性、开放式观察。实施课堂观察,你的关注支架是·课程——教/学内容(是什么)请直接翻到本手册第4页·教师——教师技艺(怎么教)请直接翻到本手册第5页·学生——有效学习(怎么学)请直接翻到本手册第6页·课堂——文化氛围(怎么样)请直接翻到本手册第7页实施课堂观察,操作的要领是·课前会议请直接翻到本手册第8页·课堂观察请直接翻到本手册第9页·课后会议请直接翻到本手册第10页=观察维度==敬致谢意=课堂文化教师学生课程第4页共11页·角色:师生课堂共同面对的教/学的客体·状态:课程标准下的探究对象(客观世界)·追求:适切(需要)·观察点设置:1.课堂,从“课标”出发走向“生活”,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2.课堂教/学客体必须且能观察的包括“目标”“内容”“方法”“资源”和“练习”等5个指标;3.五个指标均可从“预设”和/或“生成”方向去观察。——如左图所示。·观察指标:指标观察举例目标·预设的课时目标(学会/会学/乐学)是什么?怎么样?·课时目标是根据什么(课标/学科/教材/教师/学生)预设的?怎么样?·预设的课时目标在课堂遭遇到怎样的生成问题?生成什么?怎么样?·课时目标的预设和生成矛盾是什么?教师如何解决?怎么样?内容·预设哪些教/学内容?根据(课标/学科/教材/课时/教师/学生)预设的?怎么样?·生成哪些教/学内容?根据什么生成的?怎么样?·教/学内容突显本学科的主导概念、核心技能、逻辑关系是什么,怎么样?·教/学内容有没有明显的科学性、思想性方面的错误?为什么会产生?·教/学内容的容量、新旧知识迁移、重点难点处理、兼顾学生差异等方面怎么样?方法·预设哪些教/学方法(启发/讲授/讨论/活动/探究式)?根据什么预设的?怎么样?·生成哪些教/学方法?根据什么生成的?怎么样?·预设/生成的教/学方法有没有体现本学科的特点?·预设/生成的教/学方法有没有引起学生对本学科学习方法的关注?资源·预设哪些资源(印刷材料/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人)?意图是什么?·预设资源有没有得到实际利用?利用(对教师、学生)的效果如何?·生成哪些资源?利用的效果如何?·向学生推荐哪些资源?现实性、有效性如何?练习·预设、生成哪些(课堂、课外)练习?怎么布置的?·练习的质和量,发挥怎样的作用?·练习有指导吗?指导的过程、行为、方法、结果如何?怎么样?·在练习和“回归生活”上有哪些探索?怎么样?维度1:课程课标生成预设生活目标方法练习资源内容第5页共11页·角色: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状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追求:有效·观察点设置:1.课堂教学,从“课程”出发,以“有效”为目标;2.观察课堂“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必须且能观察的包括整体“环节”安排、局部“活动”“手段”和教学“机智”以及体现“特色”;3.五个指标均可从有哪些“行为”(有什么)和行为“程度”(怎么样)两个方向去观察。——如左图所示。·观察指标:指标观察举例环节·由哪些环节构成?·这些环节是切合教学目标吗?怎么样?·这些环节是否提供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的机会?·这些环节是否能促进全体学生学习?活动·教师有哪些活动(讲授/训练/讨论/提问/合作学习/自学指导/作业设计/评价)?·这些活动是如何展开的?怎么样?·这些活动的展开切合教学目标吗?怎么样?·这些活动是否能促进全体学生的、主动的学习?手段·教师运用哪些手段(语言/板书/实物与模型/多媒体/实验)?·这些手段是根据什么(自身水平/学科性质/教材特点/学生特征)选择的?·这些手段是如何运用的?怎么样?·这些手段的运用是否能促进全体学生的、主动的学习?机智·教师遇到哪些生成性问题?如何解决?怎么样?·教师遇到哪些课堂管理事件?如何应急处理?怎么样?·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调整的依据?效果怎么样?·学生答错、犯错后的反应、态度、语言表达方式怎样?特色·哪些方面(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比较有特色?·这个特色是怎样表现的?·推测这个特色的形成因素是什么?·对这个特色的进一步发展,你的建议是什么?维度2:教师课程行为程度有效环节手段特色机智活动第6页共11页·角色: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状态: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主动建构者·追求:有效·观察点设置:1.学生学习,亦从“课程”出发,以“有效”为目标;2.观察学生,必须且能观察的包括课前“准备”和课堂“倾听”“互动”“自学”等活动,活动是否有效看“达成”;3.前四个指标的观察均可从“行为”“程度”和“习惯”“态度”四个方向去观察。——如左图所示。·观察指标:指标观察举例准备·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教师布置还是自己做的?·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学难生参与进来了吗?·学优生、中等生、学难生的准备习惯分别怎么样?倾听·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对哪些感兴趣?·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有多少人没认真听?·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笔记/阅读/提问)?有多少人?互动·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探究新知提供帮助吗?·回答行为(主动/被动,群体/个体,教师/学生,回答水平)有哪些?各有多少人?·提问行为(不懂的/拓展的/创新的,主动/被动)有哪些?各有多少人?·提问对象(向老师提问,学生互相提问)有哪些?各有多少人?·讨论行为(不懂的/拓展的/创新的,主动/被动)有哪些?各有多少人?·讨论对象(同桌/小组/班级/师生)有哪些?多少人没参与?活动有序吗?·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学难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自学·学生可自主支配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难生的参与情况?·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有哪些?各有多少人?·学生的学习资源(印刷材料/实物与模型/多媒体/教师/学生)有哪些?各有多少人?·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难生情况?达成·学生清楚这节课要干什么?·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表达核心知识和概念吗?有多少人?·学生能用核心技能和方法解决新的问题吗?有多少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有什么感受、认同、领悟?·学生的当堂作业有哪些?完成情况?反馈过程、行为、方法、结果如何?维度3:学生课程习惯态度有效准备互动达成自学倾听行为程度第7页共11页·状态:课堂是师生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多重对话·追求:对话1.师生人生一段重要生命经历,同自己对话(自主)2.师生共同参与、互相合作,同他人对话(合作)3.师生知识的生成与生长,同客观世界对话(探究)·观察点设置:1.课堂文化,从“课程”出发,以建设“对话”文化为目标;2.观察文化,必须且能观察的包括基本的“愉悦”感觉和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及体现的“特质”;3.五个指标均可从主体(师生)和/或客体(课程/客观世界)多重关系去观察。——如左图所示。·观察指标:指标观察举例愉悦·学生兴味盎然的时间有多长?·对整堂课有兴趣的人有多少?·课堂结束后,学生的表情是怎样的?·从学生的语言或表现推测,学生喜欢这样的课堂、这样的老师吗?·从教师的语言或表现推测,教师是否享受成功感?自主·教师的情景设置、资源利用与生成、自主学习指导上能从学生出发吗?·学生在课堂主动参与(个体/群体/小组/师生探讨)的时间有多长?·学生能否从教师推荐的资源中自主选择、重组信息、“发现”规律并自由表达观点?·能否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不同意见?合作·课堂呈现的合作形式有哪些?运用的流畅程度怎么样?·教师和学生运用哪些合作技能(表述、倾听、询问、赞扬、支持、说服、接纳)?·学优生、中等生、学难生的课堂表现,有怎样的差异?·课堂中出现各种争端时,能否有足够时空表达观点?是否顾及他人的需要?探究·课堂产生了哪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问题是怎么产生的?·有没有进行探究?探究是怎样展开的?有多少人参与?·教师是否有指导?提供哪些资源和方法?·探究是否有结果?影响结果产生的因素有哪些?特质·整堂课,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用怎样一个词可以概括?·基于哪些方面作出这样的判断?·对这一文化特质的进一步发展,你的建议是什么?维度4:课堂文化课程主体客体对话愉悦合作特质探究自主第8页共11页·针对实际工作中所需解决或改善的问题·确定观察的目的和规划·做好各种相应的准备课前会议的操作·课前会议最好安排在听课前一天,时间15分钟到30分钟左右。·课前会议的地点安排和会议气氛应该保证观察双方感到轻松和舒适。·课前会议的议事日程包括:1.明确教学主题2.明确教学目标3.明确授课计划4.明确困难和问题①5.明确观察工具②6.明确观察重点③7.明确课堂观察以后的讨论时间和讨论地点④①困难和问题在预备会议上,被观察者应该抓住机会,向观察者反映上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譬如,教学设备破旧问题、教学资源不足问题等。观察者不应该忽视这些问题,错误地认为这是与课堂听课无关的问题。事实上,这些问题直接地或间接地关系到教师的教学质量,是与课堂听课完全相关的问题。②观察准备工具准备(问题体系、观察的框架、表格或录音录像设备等);教师素质准备(意识、方法或技术如观察研究模式等)。如果观察者对课堂管理、师生关系、教学方法缺乏理论基础,观察必然随心所欲,主次不分,势必有失公正,毫无原则可言。③怎样确定特殊听课重点?·可以根据被观察者的意见确定特殊观察重点·也可以根据观察者的意见确定特殊观察重点·如果授课计划中安排了较多的教学活动,观察双方应该集中注意若干项教学活动·观察双方确定的特殊观察重点不宜过多,最多确定2-3个特殊观察重点④课后会议的安排·如何安排课后的讨论时间和讨论场所关系到课堂观察的效果·课堂听课与课后讨论之间的时间不宜间隔过长·经
本文标题:课堂观察手册余杭高中试用版200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748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