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
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课程性质、地位及任务: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畜牧及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共8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64学时,考试课。动物营养与饲料是教导学生从一般基础知识进入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桥梁,一方面以生物化学、生理学等学科为基础发展而来,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动物营养与饲料》将动物与饲料作为统一研究对象,将营养需要与营养源作为统一的研究中心,将动物生产性能与饲料生产效益作为统一的研究目的,并且通过对动物生长、繁殖和生产全过程的营养需要和营养源利用的测定,确定了动物的营养需要量和饲料的营养价值,将动物研究成果应用于畜禽饲养实践,从而推动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本课程的任务是在研究饲料中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转化规律的基础上,掌握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转化与动物营养需要的关系,为动物生产者提供理论根据和实际指南,以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达到以最少的饲料、最短的时间为人类提供量多质优且安全的动物产品。本课程培养学生识别常见饲料、测定饲料营养成分的能力;能根据具体饲料条件灵活设计日粮配方。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饲料与畜体的化学组成、饲料的营养物质及其主要功能。2、了解生长、繁殖、泌乳、育肥、产毛、产蛋等动物营养需要的特点。3、掌握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的主要营养作用及主要相互关系。4、掌握运用反刍家畜、单胃家畜与家禽体内三大有机物质消化代谢特点,合理确定蛋白质、氨基酸、氨化物、粗纤维、脂肪等主要营养物质的供给。5、在提供分析仪器设备等基本条件下,独立掌握按规程完成饲料营养成分常规分析方法。6、熟练掌握各种饲料因素对动物产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7、熟练掌握常用各种饲料的特性、一般加工调制技术及其配合日粮技术,合理利用饲料资源办法。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标本)、多媒体、实验法教学内容:(按章节去写)第一章畜禽营养基础第一节动物与植物的组成成分第二节畜禽对饲料的消化第三节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第四节糖类的营养作用第五节脂肪的营养作用第六节矿物质的营养作用第七节维生素的营养作用第八节水的营养作用第九节能量与畜禽营养第十节各种营养物质在机体中的转换第二章饲料及其加工技术第一节饲料的概念与分类第二节青绿饲料第三节粗饲料第四节能量饲料第五节蛋白质饲料第六节矿物质饲料第七节饲料添加剂第三章配合饲料第一节畜禽的营养需要第二节畜禽的营养标准第三节配合饲料的配制技术第四节饲养试验教学内容安排表本课程总学时36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20学时,实践教学140学时,考试学时。序号授课内容学时分配备注理论实践1绪论22植物的细胞和组织363植物的营养器官404植物的生殖器官245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86植物的水分代谢47植物的矿质营养48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49植物的生长发育1210植物的抗逆性11植物的遗传和变异12农业生物技术概述8合计2201402、课程20—20学年第学期授课计划本学期教学目标:需完成的技能训练项目:序号授课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法理论实践二、生产实践日志教学点班级专业姓名日期内容主题步骤及技术要点指导教师批语三、教学过程中积累教案(不体现课时)、学员作业(每月批改一次)、生产实践日志(按照实践计划2-3次/月以书面形式体现)、集中实习总结报告(按照实践计划1次/月以书面形式体现)、试卷。
本文标题: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753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