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与思考(二)
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与思考(二)—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教学是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一节好课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不仅是因为教学活动较好地实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了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教学活动所体现的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是这些课的共同特点。案例2:某校C老师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海陆的变迁”一节“大陆漂移说”部分的教学活动。教学过程描述:①首先,教师简要介绍魏格纳躺在病床上,偶然发现世界地图上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吻合,由此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然后引导学生看P34页图2.14“难道仅仅是巧合吗?”中轮廓吻合的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像撕破的一张纸,可以拼合在一起,同学的反应是惊喜、感叹,几乎没有同学质疑假说的科学性。②这时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剪切曲线非常吻合的两片白纸拼在一起,让同学观察,然后问学生:“这两片纸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吗?”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印象,一起回答:“是的。”稍刻,教师又拿出另一片两边剪切曲线同样非常吻合的白纸放在原来两片纸的中间,这样三片纸非常完美地拼在一起,这时教师又问:这三片纸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吗?仅仅根据轮廓上的一致性,显然是不正确的。教室里先是非常安静,然后自然形成了同学共同参与的讨论。③接着,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把刚才的演示活动再做一遍、提出相同的问题,这时学生的回答是“不一定”,“很好,那么怎样才能判断这两片纸原来是不是连在一起呢?”然后教师又进行了第二个演示活动,把既有图片又有文字的一页纸撕开后,再拼到一起,通过比较,讨论,学生达成共识,这两片纸不只是轮廓上吻合,纸上的图案内容也完全可以拼接,由此可判断这两片纸原来是连在一起的。④这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P36页阅读材料“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并补充一些大西洋两岸地质构造、古生物化石等证据材料,这样,抽象的“大陆漂移说”的理论为学生理解接受。教师总结“大陆漂移说”。分析与反思:“海陆的变迁”一节落实的标准是:“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火山、地震带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学生对“大陆漂移说”的科学认知是本节教学的重点、难点。突破难点的关键在于:一是形成学生对“大陆漂移”的感性认识;二是帮助学生理解“大陆漂移说”的科学依据。尽管教材提供了丰富的图文信息,但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要形成对“大陆漂移”的感性认识和学说内涵的科学认知难度较大。这节课,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的内容材料,设计一个指向性很强,学生易于理解的演示活动,把抽象的理论问题形象化,通过设疑、释疑,形成学生对难点问题的突破。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的教学活动从观察现象到认识事物本质,遵循了认知规律,体现了科学的思维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并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他们探究问题的热情,使“大陆漂移说”的科学依据、基本内容为学生所理解,实现了教学内容的预设和知识的生成,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对问题探究的不断深入,同时把科学态度教育,自然地融合到教学活动中,具体生动,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建议: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如何做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建议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教师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之间的关系,研究教材的特点,具体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第二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以期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思辨意识。第三在充分理解课标、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的具体设计。注意在设计上要符合认知规律,贴近教学实际。要不拘泥于教材,适当“二次开发”,用好、用活、用实教材。同时,在设计上要注意体现教师个人教学特色。第四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活动设计上要选取恰当的材料和科学的呈现方式,并适时确定教学活动的切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围绕教学主题,及时进行调控,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从课程及教学的角度来说,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成功的教学不依赖于教材,而是借助于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3、地理课堂教学引入教学实验的得失分析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很多地理老师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把地理实验引入课堂,生动直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丰富了地理教学,课堂教学效果好。案例3:某校S老师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一节、某校Y老师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一节的地理实验教学。(1)某校S老师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一节的地理实验教学。实验名称:水土流失与地面状况和降水强度的关系实验准备:在抽屉状的木盒内装满约10cm厚的黄土,黄土表面覆盖一层薄薄的草皮(不同组实验条件不同),洒水壶一只,装满水的水桶,玻璃容器五只。实验组织:分五小组进行实验,每组做一种类型实验。实验过程描述:教师给学生分组,领取器材,然后学生以不同的组别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黄土、流水和植被的状况,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最后每组学生代表介绍本组的实验情况,教师与学生对现象进行共同讨论,得出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覆盖率和降水强度之间关系的结论。(2)某校Y老师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一节的热力环流实验教学。实验名称:热力环流验证实验(P32活动)实验准备:玻璃容器(100X30X40左右),两塑料小盆冰块和热水,一束香,火柴,玻璃板等实验器材。实验组织:教师,一组学生(4人)。实验过程描述:教师在教学中先完成了“大气受热过程”的教学,然后进行了铺垫,过渡到热力环流部分,然后,教师带着一组学生在讲台前演示热力环流实验。学生先在玻璃容器中放入两小盆冰块和热水,用玻璃板将容器上部开口处盖严,然后在二者中间放置点燃的香。容器在放入热水后,热气立即弥漫整个容器,预想中的热力环流并没有出现,实验效果不理想。教师简要说明实验应该取得的效果和结论后,进入下面的教学环节。分析与反思:(1)“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一节落实的是认识区域的有关标准要求,包括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三方面内容。教材的重要内容包括:黄土高原的景观与成因;水土流失与脆弱的生态环境;生态建设三方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产生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缺少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直观认识。教师在教学处理上设计以地理实验的形式进行突破,根据P69活动1的内容进行实验设计。为使学生对水土流失产生理解的更加深入,教师在P69活动1三种情况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降水强度大,地表无植被保护和降水强度大,土质疏松。”两种情况,对教材进行了积极的拓展,教学效果较好。通过比较,直观地分析出水土流失与降水强度、地表植被覆盖之间的关系,解决了学生对黄土高原缺乏了解的问题,进而突破了黄土高原地貌如何形成的难点,实现了教学内容的预设和生成。(2)“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一节落实的是高中课程标准关于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中的“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标准要求。热力环流是其中重要的地理原理。为了加深学生对该原理的理解,教材设置了活动栏目,验证热力环流。从实验过程来看,教学实验效果不明显。课后我们对实验进行了讨论,认为实验效果可能与容器、热水的控制等有关,并提出在容器中间设置隔板等设想。就两个教学实验来看,前者效果较好,后者效果不理想,这与实验准备程度,实验本身难度较大等有关。教学中,当实验效果不理想时,教师可以考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针对教学中生成的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做进一步讨论。如果在课前就已经发现了问题,那么可以考虑提前改进教学实验。总之,课堂教学的成功和失败都同样具有教育价值。建议:进行地理实验教学,建议注意如下几方面问题:第一重视教学实验设计的可行性问题,要确认实验能否有效的对教学重点或难点内容进行突破,要充分考虑实验所需要的设备条件,教师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要有充分准备。第二教师应当告诉学生教学实验的意义和局限,严肃地对待实验的科学性问题,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事实上,由于地理环境的复杂多变,作为教学演示的实验与实际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第三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指导,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启发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技巧和方法。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与思考(一)——基于有效教学的地理课堂教学案例(人教版)研究安徽省蚌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吴岱峰一、问题背景课堂既是课程改革的起点,也是课程改革落点。课程改革以来,一方面地理课堂教学空前繁荣,另一方面也产生一些新的问题和困惑,产生课改的“高原现象”。面对课改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途径在于回归常态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造性地实施地理教学,在充满生命力的教学活动中,实现教育生态的和谐,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看到一些精彩的课,评课时大家各抒己见,不外乎围绕着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手段等方面。随着进一步讨论,我们自然会产生这样的思考:教师为什么这样设计?教师的创造性体现在哪里?教材怎样处理,可以有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分析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有不同的关注点、不同的视角;同时,教学经常是仁者见仁的事情。下面对教学案例分析的视角主要基于案例研究者的关注取向,所作分析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力图抛砖引玉,请大家指正,同时,对于案例所及教师的支持,并为他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二、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课堂教学是不断变化,不断生成的过程。影响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复杂多样,一般而言,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包括:学生状况,如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心理状态等;教师状况,包括专业基础、教学习惯、教学语言、教龄,教学内容目标的适切度、教材内容的处理与活动的设计、教学过程调控、课堂教学评价等,并且这些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也是不断变化的。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上述诸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动态变化的过程。下面结合教学案例,分析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从实现有效教学的角度出发,对改善课堂教学提出建议。1、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开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如何有效实施教学,从准备策略开始。首先是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恰当表达。案例1:某校L老师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全球气候变化”一节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课标要求]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内容分析]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2.举例说明全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了解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根据相关资料,分析运用在地理学习过程中。2.以小组的形式合作探究解决目前气候变化的影响、应变措施与对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积极地适应自然规律,并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的观念。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分析与反思:教师教学目标的确定主要依据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分析侧重于分析教材对课程标准的落实,以及教材的内在的逻辑结构。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基本能够做到从三个维度去表达。然而,能否在教学中落实,这涉及到教师对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理解,以及教学目标能否贴近教学实际,结合学生的实际,这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达成。这里我们关注两个问题:第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维度中的“以小组的形式合作探究解决目前气候变化的影响、应变措施与对策”表达,认为这样的表述不够恰当。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对过程与方法维度有明确的表述,强调具体地理问题的学习活动,要体现地理学科思维和分析研究问题的过程性和方法性,“以小组的形式合作探究”是一种学习方式,不是过程与方法维度应当表达的内容,二者是不同的。第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适切性。教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没有贴近教学实际,感到有些空洞。可以考虑根
本文标题: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与思考(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755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