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群落的结构ty15.
群落的结构下图展示了在池塘水面、水中、水底生活的多种生物。1、这个池塘中有哪些生物?2、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池塘中其他种群的数量将会出现什么变化?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草、植食性鱼、肉食性鱼、微生物等肉食性鱼浮游动物浮游植物植食性鱼定义: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一、群落的概念例: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是一个种群,还是一个群落,或都不是?研究池塘群落池塘中有多少种群?哪些种群在数量上占优势?池塘中群落的演替情况是怎样的?池塘中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池塘中的生物群落具有怎样的空间结构?池塘中各个种群分别占据什么位置?池塘的范围和边界如何?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群落空间结构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1.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不同的群落物种的组成是不同的。不同的群落如何进行区分?一、群落的物种组成2、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南方北方群落的变化?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苔原右图表示从南极(90oS)经过赤道(0o)到北极(90oN)纬度梯度上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向。试分析说明: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群落中物种是怎样变化的?这表明某地区群落物种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气候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物种的数目愈多,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种间关系一个群落中的物种不论多少,都不是随机的聚集在一起的,而是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二、种间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资料1:1934年生态学家高斯选用了两种形态和习性上很接近的草履虫进行了以下实验:取相等数目的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用一种杆菌为饲料,放在某个容器中培养,这两种草履虫都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资料分析:1、如何解释资料1中的实验结果?在合适的条件下,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均能正常生长繁殖。由于这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尤其是能以同一种杆菌为食),当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但是,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来源而灭亡。两种草履虫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进一步证明了该实验结果缘于两种草履虫争夺资源,这就是竞争。资料2.生活在加拿大北方森林中的猞猁捕食雪兔。研究人员对猞猁和雪兔在90多年的时间里的种群数量作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雪兔是以植物为食,猞猁是以雪兔为食。猞猁的存在不仅制约雪兔的种群数量,使得植物→雪兔→猞猁之间保持相对稳定,而且由于植物资源比较稳定,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生的动物数量及其食物链相对稳定,因而整个群落可以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3、猞猁的存在对整个群落的稳定可能起什么作用?9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例如,从1845年到1855年间,猞猁数量的增加导致雪兔减少;而雪兔的减少,又会造成猞猁减少,之后雪兔又大量增加。从多年的调查看,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使它们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2、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你能发现什么规律?4、资料1和资料2中,两个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什么不同?资料1中两个种群之间是通过食物间接地发生作用(竞争);资料2中两个种群是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直接地发生作用(捕食)。资料1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方处于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最终灭亡。资料2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两个种群数量相对稳定。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为食的现象。用坐标系表示两种生物的捕食关系:生物A捕食生物B1、捕食后增后减者为捕食者(B),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A);生物数量时间生物A生物B注意:同种生物的成体以幼体为食,不是捕食关系,而是种内斗争。捕食不只是动物之间,动物以草为食,亦是捕食关系。生物数量时间生物A生物B相互抑制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竞争(competition):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于灭亡。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2、竞争水稻和稗子的竞争寄生(parasitism):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在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对寄生者有利,对寄主有害。例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生物数量时间A寄主B寄生物3.寄生蛔虫互利共生(mutualisticsymbiosis):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如何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共生关系:生物数量时间生物A生物B4.互利共生地衣(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共生体)藻类光合作用给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吸收水和无机盐供给藻类豆科植物与根瘤菌豆科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为根瘤菌提供现成的有机物根瘤菌进行固氮作用,将空气中的氮气中的N元素固定下来为豆科植物提供营养物质1.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A.竞争B.共生C.寄生D.捕食2.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AD5、种内关系•思考:为什么田间的植物种植不能过密?指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间的关系种内互助:蜜蜂、蚂蚁等种内斗争:同种生物之间由于争夺食物、空间、水分、养料等也会发生斗争。二,群落的空间结构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1.形成原因:空间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和。2.类型:垂直结构水平结构(1)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即不同的生物占据不同的高度。分层现象是群落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性。引起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度光照强度鹰、杜鹃、黄鹂等总是成群地在森林的上层的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山雀、莺、啄木鸟等鸟类总是森林的中层营巢。血雉、画眉等则是典型的森林底层鸟类,吃地面上的苔鲜和昆虫。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森林中动物垂直分层现象主要由决定)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荷花、芦苇等将茎叶高高地挺出水面;睡莲、满江红、浮萍等浮于水面;金鱼藻等则生长于水底;鲢鱼在浅层;鲩鱼在中层;青鱼、虾、蚌等在水底;泥鳅、鳝鱼等则在水底淤泥中生活。在池塘生物群落中,存不存在垂直结构?(3)群落的垂直结构出现分层现象的意义:(1)引起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度(2)引起动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食物、栖息场所等使生物群落在单位面积上能容纳更多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如阳光、空间、营养物质等)的能力。总结:2、水平结构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等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常镶嵌分布。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区分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是由于生物本身的高度或活动空间的高度造成的;水平结构的分段是由于环境的光、热、水及地形等条件对生物的选择造成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指不同种生物的分布差异。同种生物的不同不能构成垂直结构或水平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玉米田中,玉米植物有高有矮,是否说明玉米有垂直结构?为什么?例:八面山海拔2042米,8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800至1300米为针阔混交林,1300至1600米为针叶林,1600至1800米为灌木林,1800米以上为草地。植物的这种分带现象属于__________。水平结构分析,这种分带由海拔(地形)造成的温度和湿度差异引起而不是生物自身差异引起的。类型与决定因素:垂直结构水平结构现象决定因素分层现象镶嵌分布植物分层:光照地形变化、土壤和盐度的差异、光照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食物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1.初步学会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方法2.能对土壤中部分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3.学会设计表格进行观察和统计。4、探究影响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因素1.调查方法:2.采集方法:3.统计方法:三.用具:取样器、诱虫器、吸虫器等取样器取样法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多度等级)诱虫器采集法;简易采集法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土壤小动物的特点: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实施计划:1、准备:⑴、制作取样器:如图:5cm⑵、记录:调查地点的地形和环境的主要情况注意断口处锋利,操作时注意安全注意:取样时尽量不要破坏环境,并事先取得有关部门的同意。2、取样:⑴、选择取样点,将表土的落叶轻轻拨开⑵、如图:用手来回旋转罐子,将其按入土中,按压到罐底与地表几乎平齐。⑶、用花铲将罐内的土连同罐子一起挖出,将罐子中的土壤倒入塑料袋中。注意:塑料袋上应标明取样的地点和时间等。3、采集小动物⑴、用诱虫器采集:如图:①将取到的土壤样品倒置在金属网上。土壤和花盆壁之间为什么要留一定的空隙?为了使空气流通。将花盆放在诱虫器上,打开电灯。酒精起什么作用?使小动物固定如果需保证小动物生活状态应将酒精换成什么?湿棉花诱虫器简易采集法:、将取到的土壤样品放在瓷盆内(注意防止小动物逃走),用解剖针拨找小动物,同时用放大镜观察发现体型较大的小动物,可用包着纱布的镊子取出来。、体型较小的小动物可用吸虫器采集或AB如果作为标本长时间保存应选择哪个?如果用于实验室培养应选择哪个?(2)、4、观察和分类:⑴、观察用肉眼观察借助放大镜、实体镜观察普通显微镜:四倍的物镜和五倍的目镜⑵、分类借助有关图鉴查清小动物的名称,并进行分类无法知道小动物名称的,可记为“待鉴定“××”5、统计和分析:动物名称个体数备注样本1样本2样本3××××××待鉴定××1待鉴定××26、结论:例1.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的分解起重要作用。请回答:(1)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身体,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2)先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理由是。较强微小B该吸虫器中的湿棉花模拟了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理由是。(3)现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若他们均仅以罐内已有的酵母菌为食,则跳虫与甲螨之间的关系是,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若跳虫种群所含能量增长nKJ,则跳虫消耗的酵母菌所储存的能量至少为KJ。D该吸虫器中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竞争捕食5n
本文标题:群落的结构ty1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762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