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调查研究如何正确选择《高中音乐鉴赏》中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
1调查研究如何正确选择《高中音乐鉴赏》中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内容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在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大力推进下,如何有效的提高高中音乐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一直以来是广大音乐教师共同思索和研究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要想让学生喜爱上音乐课,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鉴赏活动中,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笔者选择花城出版社《音乐鉴赏》教材进行分析,将其分类,并在所教年级中做了相关的学生调查。综合调查结果总结了选择了一些适合本校高中一年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教学内容。关键词:音乐教学内容兴趣调查分析选择一、对《音乐鉴赏》教材的初步理解与分析我们都知道,教材是构成教学活动过程的三大要素之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材料依据,也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媒体。音乐教材,广义而言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相关音乐知识的文字资料、各种音像资料、多媒体课2件、教学挂图等等。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涉及到教学流程的许多方面,它是进行教学设计的的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本人认为教材理解、分析和处理工作做的是否到位,是决定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本文中所分析的教材,主要是指教科书,即教材的主体部分。笔者任教的学校安排高一年级每个班级两周一节音乐课,也就是说一个学期十九周教学周,除掉一周用来考试,实际上课周数为十八周,每个班一学期总共可以上到八节音乐鉴赏课。我校高一音乐鉴赏所选用的是广东省出版集团,花城出版社的《音乐鉴赏》。作为一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老师来说,第一次看到这本教材的时候,着实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本教材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打破了以知识技能为主线的教材体系;重视音乐审美体验与审美创造的有机统一;强调教材内容的经典性与大众性的有机统一;注重教材内容的人文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关注教材内容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统一。教材章节清晰、编排合理,每节设有“聆听与鉴赏”、“收集与整理”、“思考与探究”、“活动与创编”等栏目,在版式设计上也较为新颖,色彩鲜艳、图文并茂,除配备了音响资料外还配有相应的教学参考书,这些都使教材容量增大、可看性增强,为音乐教学提供了较大的创造施展空间。整本教材分为四个单元,音乐与生活,音乐与民族,音乐与时代以及音乐与社会。每一单元又细致分为众多小节。笔者仔细数了一下,这本教材中一共3涉及到一百七十首各式各样的歌曲乐曲,形式多样,其中包括:民歌、民乐、戏曲、曲艺、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巴洛克音乐、乡村音乐、爵士音乐、摇滚音乐、重金属音乐、朋克音乐、电子音乐、灵乐、节奏布鲁斯(R&B)、舞曲等等。音乐常识涵盖从古到今,从中到外近一百个知识点。有些曲目和知识点连笔者自己都觉得不是很熟悉。面对这样一本教材,在结合每周只有一节音乐课的实际情况,必须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选择,挑选适合学生的精髓部分。于是笔者在所任教的高一年级8个班里做了“民意调查”。二、调查过程与结果统计问题一:你喜欢音乐么?喜欢上音乐课么?(表一)方法:笔者首先利用课堂上左后十分钟的时间,提出问题,学生进行现场举手表决,教师记录人数。一班45人二班45人三班45人四班45人五班47人六班46人七班46人八班40人喜欢音乐?45人100%45人100%44人97.7%45人100%47人100%45人97.8%46人100%40人100%喜欢音乐课?43人95.5%39人86.7%35人77.8%40人88.9%36人76.6%33人73.3%35人76%32人80%4从上表统计的结果来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喜欢音乐的,但是却有部分同学不喜欢上音乐课。笔者就这一问题继续调查。问题二:为什么不喜欢上音乐课?(表二)方法:记录下来学生所说的种种原因,比较综合看来以下几点原因占大多数:1.音乐课上欣赏的音乐不喜欢,不好听。…………………(75%)2.音乐课上老师讲的知识听不懂,理解不了。……………(64%)3.教材上知识没有自己感兴趣的。…………………………(53%)4.课堂上老师教法单一,不生动。…………………………(21%)5.又不参加高考,耽误文化课的学习时间。…………………(18%)6.其他原因。…………………………………………………(10%)通过统计结果,发现这些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学生,主要是对课堂上的内容不感兴趣或是音乐基础薄弱,上课听不懂,从而排斥上音乐课。问题三:根据以上调查,笔者选择了不同层次的三个班级,进行进一步调查。(表三),将调查结果与所属地区高中音乐考查纲要做比较分析。方法:选择一班(重点班,各方面素质较高)、四班(平行班中音乐素养较好的班)、六班(平行班中音乐素养较弱的班)。请这些班级的同学自己翻开教材,在每一个单元挑选出自己喜欢的,有兴趣去欣赏和了解的内容。从课后反馈的情况来看,统计5结果如下:内容班级各单元中学生主要选择的内容第一单元音乐与生活第二单元音乐与民族第三单元音乐与时代第四单元音乐与社会《婚礼场面》、《第六交响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欢乐颂》、《钟》《梅花三弄》、日本雅乐、鼓乐、桑巴、探戈、《谁说女子不如男》《第五交响曲》、《思乡曲》、《保卫黄河》、《光明行》《泰坦尼克号》情景音乐、爵士音乐、通俗音乐高一1班(45人)41人91.1%45人100%37人82.2%45人100%高一4班(45人)40人88.9%42人93.3%38人84.4%45人100%高一6班(46人)39人84.8%43人93.4%32人69.5%46人100%6根据佛山市南海区高中音乐学科考查方案中,考查纲要规定的内容如下表所示:(表四)必学内容考查范围第一学期第一单元1、《第六交响曲》2、《沃尔塔瓦河》3、《梁山伯与祝英台》4、《欢乐颂》5、《永恒的水》6、《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1、这些作品的作者,以及这些作者的主要作品的了解和作品的背景分析。2、知识点:交响曲、协奏曲、古典乐派、标题音乐。第二单元1、《上去高山望平川》2、《梅花三弄》3、《迎来春色换人间》4、《荔枝颂》5、《甘美兰音乐》6、《鼓乐》7、《桑巴》、《探戈》1、这些作品的作者,以及这些作者的主要作品的了解和作品的背景分析2、知识点:河湟花儿、蒙古族长调、皮黄腔、曲牌(人物:马师曾、红线女)、非洲鼓乐、桑巴、探戈。7第二学期第三单元1、《第五交响曲(命运)》2、《哈巴涅拉》3、《芬兰颂》4、《波莱罗舞曲》5、《马赛曲》6、《c小调练习曲(革命)》7、《光明行》、《思乡曲》8、《保卫黄河》1.对作品的作者的了解和作品背景的理解。2、知识点:奏鸣曲式、歌剧、清唱剧、国乐改进社、中国新歌剧、咏叹调。第四单元1、《春之声圆舞曲》《拉德茨基进行曲》、2、《茉莉花》(江苏民歌)《花好月圆》3、《弦乐四重奏》(电影《泰坦尼克号》情景音乐)1、对作品的作者的了解和作品背景的理解。2、知识点:圆舞曲、广东音乐、通俗音乐、爵士乐。从上述表三、表四的对比来分析,将学生选择的内容数据从高到低分布,笔者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无论是那个层次的学生,都对第四单元(音乐与社会)里面的内容感兴趣。几乎所有同学都选择了通俗音乐、爵士音乐,可直接反映学生的审美取向。2、对于第二单元的外国舞蹈音乐,例如巴西桑巴、阿根廷探戈这些比较有活力,动感的音乐内容较为感兴趣。8而同样在第二单元的我国的民歌,民乐、戏曲、曲艺则选择的同学较少。3、对于第一单元中较为著名的外国曲目,学生也会选择去学习。但对于当代新创作曲目(例如《永恒的水》)多数同学不愿意去欣赏。4、在第三单元中,学生对带有历史时代特征的音乐作品选择较少;在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的乐曲上,有一定器乐基础的同学会去选择,其余大部分同学则选择较少。二、结合教材、考察纲要和学生调查数据得出处理教材的原则和方法首先,我们必须尊重教材本身内容的完整性和考察纲要的科学性。从整体上了解、理清教材知识体系,理解编者意图,把握教材的编写特点,构筑起教材的整体观,然后才将每一课的教学设计放置于整体视野之中,确保课程教学的完整性,不能够因为教师个人的喜好或是完全按照学生的喜好任意删减。而是应该尽量考虑到教材所涉及到的各个音乐种类。参考考查纲要是为了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有所提高,在音乐审美能力全面加强。其次,结合学生喜爱的内容,做适当的顺序调整。利用学习喜爱的内容进行课堂导入,或是对比教学。意在提高学生对其他作品的欣赏兴趣。切不可完全按照学生的喜好来教9学,那样学生的知识点永远得不好很好的扩展,音乐欣赏能力也就无从提高。学生越不喜欢什么内容,往往是他们最不了解的,比较难理解的内容,是知识或者技能的盲区。教师一定要有意识的提高学生在这些知识上的学习兴趣,寻找适当的方法进行教授。三、总结的教学内容列举结合以上总结的两点原则,根据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基础、课时安排,笔者总结出精选的教材内容,用于自身的课堂教学:分类单元必修内容选修内容推荐欣赏(拓展)第一单元音乐与生活《第六交响曲》、《沃尔塔瓦河》、《梁山伯与祝英台》《永恒的水》、《阳关三叠》《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第二单元音乐与民族《槐花几时开》、《梅花三弄》、《花木兰》选段、桑巴探戈、非洲鼓乐《打虎上山》、日本雅乐第三单元音乐与时代《光明行》、《第五交响曲》、《保卫黄《思乡曲》、《水调歌头》《马赛曲》、《c小调练习曲(革命)》10河》第四单元音乐与社会《图兰朵》、《拉德斯基进行曲》、爵士音乐弦乐四重奏《泰坦尼克号》情景音乐《大胡笳》结语笔者通过对教材、新课程标准、地方考查方案的通读研究,结合在所任教的年级做的各项调查,总结出了适用于所在学校的高一音乐鉴赏课的内容。在此期间所用到的调查方法简答,操作性强。由于教龄不长,经验不足,文中所总结出的内容如有错漏,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作者在此感谢高一年级各位班主任的协调配合。参考文献:【1】《音乐鉴赏》,花城出版社【2】佛山市南海区高中音乐学科考查方案【3】《文系音韵》——第三、四届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人民音乐出版社
本文标题:调查研究如何正确选择《高中音乐鉴赏》中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764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