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凉山州益门煤矿防治水安全措施生产技术科益门煤矿采空区突水安全防治措施导致采空水发生透水的因素很多,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做得不到位,均可能引发透水事故。因此,按照井下“防、堵、疏、排、截”的防治水思路,主要采取以下措施防治采空水一、采空水透水事故(发生前)的预防煤矿井下防治水的六字方针,其中最重要的是“防”,只有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才能从源头上制止透水事故的发生。1、必须加强水文地质资料收集和分析,作好各掘进工作面的观测和预报工作。2、根据采掘工程进展及时、准确填绘采掘工程平面图和井上下对照图。3、严抓落实,严格管理,制定工作岗位责任制。紧抓安全,完善安全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建立工作岗位责任制,努力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强化措施,建立检查制度,加强对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4、定期学习,加强培训。通过井下典型透水事故案例对作业人员的教育,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对探放水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防治水技能。5、水文地质资料是防止采空水工作的基础和依据。收集、分析、研究采空水周围的水文地质资料,做好预测预报,是防治采空水的关键。6、探放采空水必须结合井下实际情况,做到:1)积极探放。2)先隔离后探放。3)先降压后探放。7、先堵后探放。探放水钻孔的布置应以不漏掉“老窑”、保证安全生产和探水工作量最小为原则。8、预先做好准备,制定应急预案。最大限度的保证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止事故扩大,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需注意的是在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时,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实事求是这个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在事故发生时发挥其作用。二、治理透水事故(发生后)的对策在处理采空水时,哪一环节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引发采空水透水,而一旦发生透水事故,往往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因此,如何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迅速启动救援方案,组织救援行动,事关重大。1、当井下发生透水事故时,现场工作人员立即报告调度室。并迅速在跟班队长、班组长或老工人的指挥下组织抢险,设法堵住透水点,防止事故扩大。如水势很猛,情况紧急,应有组织的沿避灾路线撤至安全地带。2、调度室接到透水报告后,要立即通知有关领导和单位、救护队进行抢救,同时根据事故地点和可能涉及的地区,通知有关人员撤出危险区。3、井下人员万一来不及撤离危险区,被堵到上山独头巷道内的遇险人员要保持镇静,防止过度的体力消耗,等待救援。有通往巷道的管路应立即改为压风,向独头巷道供风供氧。4、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5、了解突水地点、影响范围、静止水位,估计突水量、补给水源。6、掌握灾区范围、搞清事故前人员分布,分析被困人员可能躲避的地点,根据事故地点和可能波及的地区撤出人员。7、关闭有关地区的防水闸门,切断灾区电源。8、根据突水量的大小和矿井排水能力,积极采取排、堵、截水的技术措施。启动全部排水设备加速排水,防止整个矿井被淹,注意水位的变化。9、加强通风,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的聚集和发生中毒事故。10、排水后进行侦察、抢救时,要防止冒顶、掉底和二次突水。11、抢救和运送长期被困井下的人员时,要防止突然改变他们已适应的环境和生存条件,造成不应有的伤亡。益门煤矿防止钻孔导水的安全措施1、为预防井田范围内钻孔封堵不良对井下造成水害隐患,同时结合考虑井田范围内大面积小窑采空区,回采时钻孔可能发生老空水和地表水通过钻孔涌入井下的安全事故,所以在建设生产前须查清钻孔封堵情况,提前采取措施。以确保矿井安全,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收集水文地质资料,坚持做到“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2、为防止钻孔突水,应对本年度采掘范围内所有穿越煤层顶、底板富含水层的钻孔,核查其封孔报告书或封孔资料,分析判定封孔质量。3、对查出的封闭不良的钻孔,要建立台帐,并根据不同情况,在与采掘工作面相遇前,分别采取扫封孔、向下探水、留设隔水煤柱等措施。4、穿过可采煤层的水文地质勘探钻孔,如煤层顶板或底板有富含水层时,对顶板导水裂隙带及其以上5~10m孔段,底板以下整个孔深,以及有可能污染水源的整个钻孔,都要使用高标号水泥浆封孔,并取样检查封孔质量是否合格。5、停用或报废的钻孔,要及时封堵,并提出封孔报告。但据调查,本井田范围内无封闭不良的钻孔。地质构造导水的主要防范措施1、准确预测构造位置,查明构造的导水性。2、留设足够的构造防水煤柱。3、开采构造附近时,必须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确保无突水危险后,方可前进,以防构造导水事故的发生。4、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钻孔中的水压、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顶钻等异状时,必须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现场负责人员应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并派人监测水情。如发现情况危急时,必须立即撤出受水威胁地区的人员,然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导水陷落柱防治措施1、陷落柱含水情况的探测要求⑴水压>2MPa的陷落柱原则上不沿煤层布孔,而应布置在底板岩层中。因为沿煤层埋设的孔口安全止水套管,很可能被高压水突破。⑵孔口安全装置和安全注意事项与探高压断层水要求相同。⑶要提高岩心采取率,及时进行岩心鉴定,作好陷落柱的分辨工作。⑷监测并记录孔内水压、水量和水质的变化,发现异常应加密或加深钻孔,争取直接探到陷落柱。⑸探到陷落柱无水或水量很小,要用泵进行略大于区域静水压力的压水试验,检验其导水性。同时要向其深部布孔,了解深部的含(导)水性和底板强含水层水的导升高度。2、陷落柱防治措施①留设陷落柱防水煤柱②导水陷落柱突水后的治理方法1直接封堵法2“三段式”堵水法3巷道截流法4“止水塞”封堵法5返流注浆法6构筑水闸墙3、巷道在水淹区下或老窑积水区下掘进时,巷道与水体之间的最小距离,不的小于巷道高度的10倍。4、在水淹区下或老窑积水区下的煤层中进行回采时,防隔水煤(岩)柱的尺寸,不得小于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与保护带高度之和。5、矿井工作面采煤前,应采用物探、钻探、巷探和化探等方法查清工作面内断层、陷落柱和含水层(体)富水性等情况。地测机构应当提出专门水文地质情况报告,经矿井总工程师(技术矿长)组织生产、安监和地测等有关单位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回采。发现断层、裂隙和陷落柱等构造充水的,应当采取注浆加固或者留设防隔水煤(岩)柱等安全措施,否则不得回采。6、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收集水文地质资料,坚持做到“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7、矿井带压开采区域,开拓开采前通过多种手段探测研究并查明区域内底板有效隔水层厚度变化、承压水原始导升高度、采动后底板破坏带范围(下三带),为安全带压开采提供详实的基础数据,制定可行的措施。8、在井田开拓开采前采取多种手段对井田内构造及其导水性进行探查,根据实际探查结果制定合理的防治奥灰水突出的安全技术措施,对于有突水危险的区域需进行专门的带压开采设计;进一步调查井田内及矿井周边开采情况、积水积气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防治水措施。
本文标题:老空区安全技术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776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