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职业卫生防治管理制度及档案
职业卫生防治管理制度及档案XX电业(东莞)有限公司二○一六年十一月编制1目录一、公司简介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汇总表三、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管理情况汇总表四、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及工作场所检测结果五、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六、职业卫生培训七、职业卫生工作记录八、个人用品发放标准九、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十、职业危害应急预案2一、公司简介3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汇总表序号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危害来源接触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总人数女工数4三、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管理情况汇总表序号姓名岗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是否患职业病工作年限粉尘噪声有毒有害气体其他5四、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及工作场所检测结果岗位检测时间检测机构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查结果防护措施备注6五、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制订本办法。2.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个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车间。3.术语和定义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工作及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并列入国家公布的职业病范围的疾病。职业危害----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造成健康损害或者影响的各种危害。职业禁忌症----是指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遭受职业危害和易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可能导致对他人健康构成危险的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有害作业----是指在施工生产环境和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4.职责(1)总务部负责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评价、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负责职业病的统计、报告和档案管理工作。(2)各用人部门负责对职业病患者调换工作岗位,安排休养。负责职业病防治措施的实施,对职业病防治设备进行经常检查、维护和定期检测,保持正常运转,并按规定发给员工符合质量要求的个人卫生防护用品。(3)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享有获得职业病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的权利。5.一般规定7(1)人力资源部、各用人部门应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和经常性的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和培训。(2)公司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对从事有害作业的人员进行岗前、在岗、离岗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告知劳动者本。(3)各车间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与禁忌相关的有害作业。(4)公司应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有害作业场所,配备医疗急救药品和急救设施。(5)严格管理有毒物品、放射源或其他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品,并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标志。(7)公司应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和无毒材料,控制、消除职业危害和生产单位的生产成本。8六、职业卫生培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重要性,确实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公司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工人对职业病危害宣传教育,特制订职业卫生培训计划。1.所有新入职的员工,进行入职前的职业病防治培训;2.公司举办培训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3.培训内容:(1)宣传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2)各个不同工作岗位员工劳保用品发放标准,劳保用品配带标准;(3)了解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对职业病危害防治违章作业者要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9七、职业卫生工作记录会议时间会议地点主持人参会人员会议内容:10八、个人用品发放标准序号工种劳保用品劳护手套眼护具防尘口罩活性碳口罩安全帽安全带护听器劳保鞋1焊锡工√2喷油工√3碎料工√√4混料工√5打磨工√√6移印工√√7调油工√√8电工√√√9焊工√√√10上模工√11修模工√12省模工√11九、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1.为了更好地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维护员工的的身体健康,保证健康监护档案和职业病诊断档案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更好地为公司员工服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及《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要求特制定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档案管理制度。2.管理职责总务部是从业卫生健康监护档案的管理部门。3.管理内容与要求3.1档案内容3.1.1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归档范围:(1)健康监护档案内容;(2)健康监护档案册;(3)职业健康体检结果报告;(4)健康体检综合分析报告;(5)职业健康体检复查人员名单及复查结果报告;(6)职业病观察对象和职业禁忌症处理意见书;(7)丛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3.1.2职业病诊断档案档案内容应当包括:(1)职业病诊断证明书;(2)职业病诊断过程记录;(3)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的诊断用所有资料;12(4)临床检查与实验室检验等结果报告单;(5)现场调查笔录及分析评价报告。3.2档案日常管理(1)职业卫生健康档案须现成专人进行管理;(2)档案资料一经取得须立即进行存档保管;(3)档案资料须保存在适当地点,以免档案损坏;(4)档案资料借阅须经安全监察部部长同意,并办理借阅手续;(5)档案资料人借阅时不得卷折、损坏,归还时须进行检查,确认完好后方可存档。13十、职业危害应急预案1.指导思想为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防止突发性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并能在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有效控制和处理,根据上级职业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本公司实际,本着“反应迅速、处理得当”的原则,制定本公司的应急救援预案。2.职业病危害的目标分布根据本公司各车间岗位存在的噪声、粉尘、焊锡工作岗位及使用化学危险物品的种类、危险性质以及可能引起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特点,确定以下装配部、注塑部为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目标。3.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职责分工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发生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若总指挥不在公司,由副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①职责指挥领导小组:a、组织制定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b、组建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队伍;c、检查督促做好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预防措施和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的物资、器械、防护用品等各项准备工作。指挥部:a、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职业病应急救援命令、信号;14b、组织指挥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c、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情况,并向友邻单位通报危害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d、组织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的经验教训。②指挥部人员分工总指挥:负责组织指挥全公司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副总指挥:协调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指挥部成员:装配部、注塑部经理:协助总指挥、副总指挥做好职业病危害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工作。保安队长:负责指挥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交通管制工作;行政部长: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发布有关信息;负责车辆调配及抢救物资的运输、供应工作;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4、应急救援队伍的组成和分工公司各职能部门、车间和全体员工,都有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应急救援队伍是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任务是当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时,对被救援对象实施全方位的救援。①门岗由门卫人员组成。负责人:保安队长、各个车间义务消防人员、科文、组长a、负现场治安,交通指挥,设立警戒,指导员工疏散。b、消防小队长。担负灭火、疏散可燃物料。②医疗救护队:由各车间急救人员、厂医组成15负责人:厂医。担负现场抢救受伤的人员。5、发生职业病时的处置公司有可能发生的意外职业病危害事故有:①一般职业病危害事故:可因车间及岗位防护设施损坏、物料泄露、防护品不合格或损坏、人员位及时巡查及早发现,未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而引发小范围的职业病危害事故。②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虽能及时发现,但职业病危害事故较难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有可能发展为更大范围或更严重的破坏及人员伤害事故。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救援措施:a、最早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部门及人员,应立即向生产部报警,并采取一切措施切断职业病危害事故源。b、生产部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快速查明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地点、范围,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指挥部成员及医疗救护队伍和各专业队伍迅速赶往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c、指挥部成员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性质和规模,迅速向上级公安、劳动、保险、环保、卫生等部门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情况。d、指挥部成员到达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后,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队立即开展救援。如职业病危害事故扩大时,应请求支援。e、当职业病危害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两个工作小组:Ⅰ、在总经理的指挥下,组成由保卫、生产技术、人力资源和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部门参加的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小组,调查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原因16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Ⅱ、组成由维修班和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部门参加的抢修小组,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6、公司救援信号主要是用电话报警联络。公司报警电话:87300000-3145消防火警电话119医疗急救中心1207、有关规定和要求为了能在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做到反应迅速、处置得当,公司内所有有关部门及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应急救援预案。有关的部门和车间,要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应急救援知识教育,每年组织一至二次专业分工的演练。保证救援物资及器材的完备和充足供应。应急救援指挥部,在落实好日常值班制度、检查制度、例会制度的同时,要针对发现和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本预案加以不断提高、改进和完善。
本文标题:职业卫生防治管理制度及档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799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