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贵州省情期末复习指导
-1-《贵州省情》期末复习指导贵州电大文科部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负责全省电大的远程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除了平时的具体教学和辅导外,期末复习也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对于省开课程更是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学生分布广泛,课程责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直接面对面地交流比较困难,因而网上辅导和复习资料对于帮助同学们掌握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巩固所学的专业技能,提高运用专业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考核远程教育的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一、期末复习的基本要求《贵州省情》课程是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大专和本科(包括开放、成人和普通)各个专业开设的一门限选课,在教学计划中属于省开课程。学分是3个学分。对于该课程的期末复习,首先应以教材和网上辅导资料为主,要求对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有一个重点的掌握;并注意结合我国和我省的实际情况,把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还必须注意复习方法,在全面系统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下面就这些方面的学习作一个介绍。1.以文字教材和网上辅导资料为主。教材采用的是西苑出版社出版、汤会琳教授主编的《贵州省情教育教程》,网上辅导资料是贵州电大文科教学部责任老师挂在贵州广播电视大学网上的教学辅导资料。平时面授辅导教师讲授的内容是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通过听讲可以进一步提高对实际问题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通过看文字教材和网上辅导资料,有助于全面系统地了解并把握本课程的科学体系和丰富内容,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2.要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灵活运用贵州省情的有关理论和原理,分析和解决我省目前市场经济中的实际问题。在复习中,要能够根据贵州省情的特点,进行数据分析和全面论述有关实际问题,通过作业中的论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必须注意复习方法和作答技巧。对于应该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及方法,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除对客观题进行一定的强记外,主观题切勿死记硬背,在懂得基本意思的基础上抓住要点,然后运用教材中的理论结合自己的观点展开说明。对涉及现实问题的论述要结合实际和理论知识原理加以分析。二、期末考试的形式和题型本学期《贵州省情》课程由全省统一组织命题考试,考试形式为闭卷。可以采用的题型有: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在回答上述类型的题目时有以下要求:1.填空题要求语言简练、清楚,不能含糊不清。2.单项选择题要求从若干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2-3.多项选择题要能够从所给出的答案中选择正确的答案,注意分清是非。4.简答题要答出基本要点,并适当作点说明;5.论述题要观点正确、论证充分、条理清晰、语言精炼流畅。三、期末考试复习纲要第一章省情概论掌握认识贵州省情的目的和意义;掌握如何认识贵州省情;了解贵州省情的认识过程;重点掌握贵州省情基本特点。第二章贵州地理掌握贵州的自然环境;掌握贵州的自然资源;掌握贵州的行政区划。第三章历史掌握建省前的贵州;掌握明代的贵州;了解清代的贵州;了解民国时期的贵州;重点掌握当代贵州。第四章人口和民族掌握贵州的人口;掌握贵州的民族。第五章经济掌握贵州的经济发展概况;掌握贵州的生产力布局;掌握贵州的国民经济管理。第六章农业和农村经济重点掌握贵州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概况;掌握贵州的种植业;掌握贵州的畜牧养殖业;重点掌握贵州的林业;了解贵州的乡镇企业。第七章贵州工业重点掌握贵州的工业发展概况;掌握贵州的能源、原材料工业;掌握贵州以烟酒为重点的特色产业;掌握贵州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的机械电子工业。第八章贵州服务业掌握贵州的服务业发展概况;掌握贵州的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掌握贵州的商业贸易;重点掌握贵州的旅游业;了解贵州的金融业。第九章贵州城乡建设掌握贵州的城乡建设;了解贵州的建筑业;了解贵州的房地产业。第十章贵州社会事业掌握贵州的教育;掌握贵州的科学技术;掌握贵州的文化;了解贵州的卫生体育;重点掌握贵州的环境保护;重点掌握贵州的人民生活。第十一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掌握中国共产党贵州地方组织建设;了解贵州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掌握贵州的民主与法制建设;掌握贵州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十二章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掌握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义;重点掌握抢抓机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掌握加大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构想。四、期末复习练习题一、填空题:1、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3-2、省情是一个省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3、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发育地貌出露面积占总面积的(61.9)%。4、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的(高原山地),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可分为三级阶梯,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800)米以下。5、贵州最高地区是西部(威宁),平均海拔(2166)米;最低地区是东部(玉屏),平均海拔(541)米;最高处是赫章(韭菜坪),海拔(2901)米;最低处是(黎平水口河出省处),海拔(148)米。6、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年平均气温(8-20)℃左右。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铜仁),最高达(42.5)ºC;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威宁,最低达(-15.3)ºC。年降水量(850-1600)毫米左右,雨水最多的地区分别是(苗岭)南坡的晴隆、丹寨和(武陵山)东南坡,雨量最少的是(赫章)。7、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红水河)水系、(北盘江)水系和(都柳江)水系。8、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176167)平方千米,其中山地和丘陵占(97)%。在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9、贵州森林覆资源丰富。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山地草地资源也较多。草山草坡最多的是(黔南和黔东南),最少的是(贵阳和六盘水)。10、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全省煤炭资源总量超过(2400)亿吨,保有储量居全国(第5位)。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和毕节地区)。11、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总蕴藏量居全国(第6位)。按单位土地面积占有量计算居全国(第3位)。12、贵州的史前文化是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的。13、贵州随唐时期的“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14、为了扭转“大跃进”造成的被动局面,从1961年开始,贵州贯彻中央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15、1964-1978年贵州成为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国家投资近百亿元建成了(航天)、(航空)和(电子)三大国防科技工业基地。16、贵州的行政区划截止2004年12月31日共设了(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2)个地区、和(87)个县(市、自治县、区、特区)。17、人口的自然构成是依人口的生理属性来划分的,主要有(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4-18、贵州省2003年末总人口为(3869.66)万人,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比上年下降2.05和1.71个千分点,实现了中共贵州省委关于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逐年下降0.5个千分点以上的要求。19、到2004年,贵州省人口达到()万。人口密度为()人/平方千米。20、国际上一般将(65)岁及以上人口称为老年人口或老龄人口,一个国家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或超过(10)%,成为该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21、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22、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贵州省共有56个民族成分。世居民族包括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白、回、(壮)、蒙古、畲、瑶、毛南、仫佬、满、羌等18个民族。全省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37.8)%。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苗族)。23、贵州在建立民族民主政府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民族区域,目前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回8个民族。全省共有(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和(253)个民族乡,覆盖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5.4)%。24、贵州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现在已建立的自治州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5、贵州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按三次产业的排序在1999年实现了由(二、一、三)向(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26、贵州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首先是在农村全面推行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不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7、贵州的生产力布局各具特色,贵阳市以(高新技术产业)、(航天航空工业)、汽车、冶金、有色金属、化工、烟草、食品、医药、电力、轻纺等为主,是(黔中)产业带的核心;遵义市以(航天工业)、电力、煤炭、(冶金)、有色金属、化工、烟草、医药等为主,是(名酒)之乡;六盘水市以(煤炭)、电力、(钢铁)、水泥等为主,是中国南方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毕节地区以煤炭、(电力)、(化工)、有色金属、轻工、烟草等为主,是贵州工业发展(较快)地区。28、目前贵州共有2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是(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贵阳(小河)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包括(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黎阳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以及白云、都匀、顶效、红果、钟山、凯里、大龙等经济开发区。2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贵州工业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正在形成工业以公有制为主体,以股份制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格局。30、贵州的工业布局主要分布在(黔中)地区,以贵阳为中心,以遵义、安顺、(六盘水)、都匀、凯里为次中心,沿(黔桂)、湘黔、(川黔)、贵昆铁路干线展开,形成各具特色的6个工业区。-5-31、贵州工业产值虽然全国排名较后,但许多行业却有突出之处:(国防科技工业)整体实力仅次于四川、陕西,居第三位,(航空航天)工业规模全国最大;是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三大(磷及磷化工业)基地之一、十大(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之一;有规模最大的(铝)厂、钛厂、钎钢厂、钢丝绳厂、锰系铁合金厂、人造金刚石磨具磨料厂等,许多产品名列全国前茅。32、到2003年,贵州原煤生产能力约(8500)万吨,产量7802.5万吨,居全国第(五)位。33、贵州电力工业2001∽2004年以(黔电送粤)为主,实施“西电东送”战略,水火并举,建设了一批大型企业和输电线路。34、贵州水电主要分布在(乌江)及其支流,呈梯级分布;(南北盘江)等河流也建有大中型水电站。火电主要分布在(黔中)、(六盘水)和毕节地区。35、贵州的化学工业主要布局在4个工业区,(贵阳)以磷煤化工、橡胶、涂料工业为主;(安顺)以重化工为主;(遵义)以化肥、精细化工为主;(黔南)以化学矿山开采、化肥工业为主。36、贵州(传统特色产业)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和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生产工艺。生产技术还形成了绝招绝活。大大增强了市场的竞争能力。37、贵州的交通运输网络已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以(高速公路)、(一级二级)公路、(电气化)铁路为骨架,县乡公路、支线铁路、内河航运、民用航空相结合,连接渝、湘、桂、滇、川和全国各地,并辐射省内各地州市县四通八达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和西南南下出海通道。38、贵州的
本文标题:贵州省情期末复习指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822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