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民族识别调查:是指在1953开始的,我国民族工作者所进行的民族识别调查工作。这一大规模的科学性很强的调查研究任务,在各级党政部门领导下,在历史学、语言学等学科研究者的共同协助下,经过四年的努力,于1956年初战告捷。民族识别的结果,使我国目前的55个少数民族中,除历来被公认的外,40多个民族至此有了自己明确的族属。从科学意义上说,如此大规模的民族识别研究,堪称世界民族研究史上的壮举,它受到国际民族学界的广泛瞩目。并为党和国家制定科学的民族政策指引了方向。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是指从1956—1958年,我国民族学工作者在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工作者的协同下,以近千人的强大阵容,在全国16个民族地区开展了全面深入地调查,再一次取得了巨大成果。一是了解到解放前我国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突出;二是发扬中国民族学与历史学研究紧密结合的传统,在数千万字调查资料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三套丛书初稿和调查资料300多种。经济文化类型是苏联民族学家托尔斯托夫、列文和切博克萨罗夫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概念。定义是:居住在相似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并有近似的社会发展水平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氏族:原始社会中以相同的血缘关系结合而成的人类社会群体,其成员出自一个共同的祖先,大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氏族成员的地位平等、集体劳动、平均分配、财产共享。公共事务由氏族首领管理,重大事务由氏族成员组成的氏族公议决定。氏族社会先后经过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大约在铜石并用时代由于私有制的发展而解体。部落:由于人口的繁殖,氏族的一部分人向外开拓新的生存空间,于是产生了新的氏族。几个新老氏族结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一个部落。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名称与领土,具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经济、共同的宗教与祭祀仪式。部落内各氏族地位平等,部落最高首领称为酋长,由各氏族推选产生,公共事务由各氏族首领组成的部落议事会讨论决定。血缘婚:群婚的早期阶段,一种同一集团内部的同辈男女互为共夫共妻,异辈之间绝对禁止通婚的婚姻形式。血缘群婚制的出现,是人类婚姻形态的一大进步,为后来母系氏族的族外群婚奠定的基础。亲属制度:亲属制度是反映人们的亲属关系以及代表这些亲属关系的称谓的一种社会规范。亲属称谓是人类学研究社会亲属关系的重要依据,最早系统研究亲属称谓的是摩尔根,他认为人类亲属称谓分为类别式和说明式,前者是把同一范畴的亲属用同样的称谓,而后者则对不同的亲属运用不同的称谓加以更全面的区别。摩尔根试图通过研究亲属称谓来研究人类家庭形态的演变过程。列维斯特劳斯认为亲属制度除了亲属称谓以外还包括相应的态度体系。亲属关系:亲属关系一般包括血亲关系和姻亲关系,血亲关系是依据血缘继承为原则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包括收养关系,最主要的就是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姻亲关系主要指异性之间以社会承认的以两性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婚姻关系,亲属关系是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形式以亲属关系结成的群体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组织细胞。(由姻亲和血亲关系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血亲关系)继嗣群:继嗣群是指按照其所在社会所承认的继嗣原则形成的具有共同祖先和血缘关系的群体的集合,它一般包括父系继嗣群也就是以追溯同男性祖先血缘关系为原则形成的群体,母系继嗣群则是以追溯同女性祖先的血缘关系为主要原则。还有两可继嗣群,就是社会成员可以同追溯男性祖先的血缘关系,也可以追溯同女性祖先的血缘关系为标准。(由按照社会所承认的继嗣原则由共同祖先所传下来的血亲群体。)家庭:家庭是指由血亲和姻亲关系结成的人的共同体,包括纵向的血缘亲属以及横向的由婚姻关系产生的亲属。有至少一对社会所认可的男女之间的性关系和同居关系以及他们所生育的子女。家庭还分为核心家庭(父母及未婚子女)、主干家庭(父母和一对已婚夫妻及其子女的家庭)、扩大家庭(父母和两个以上已婚夫妻及其子女的家庭)和组合家庭(已婚夫妻及其子女的家庭)等形式。一夫一妻制亦称单偶婚、“个体婚”。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形式。从对偶婚发展而来,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父权制代替母权制,世系与财产继承开始父系计算而形成。它的确立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并适应于整个文明时代。确立这种婚姻形式,主要由于私有制的发展。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里,男子掌握经济大权,女子处于从属地位。父亲的财产只能由出自父亲的子女继承,因此作为妻子必须严格保持贞操和对丈夫绝对服从。这种一夫一妻制只是对妇女而不是对男子而言的。在中国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女子受男子统治,女子只能嫁给一个丈夫,而男子特别是剥削阶级的男子则可以实行重婚、纳妾的*一夫多妻制;资产阶级虽宣扬一夫一妻制,但实际上实行秘密、隐蔽的一夫多妻制。真正的一夫一妻制,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会公共劳动扩大,妇女得到真正解放,男女在法律上、经济上都处于平等地位的条件下才能实现。民族自治地方是这个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的地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大体有三种类型,于是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方,而是以一个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同时包含一个或几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所建立的自治地方,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少数民族联合建立的自治地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按照行政地位划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包括民族区,民族镇,不是民族自治地方,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补充形式。泛民族主义是指为民族的非正常利益或利用民族主义达到个人或组织的目的,利用民族广泛分散性的优势,在进行民族分裂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思潮。刀耕火种我国原始农业的初期阶段。也作“刀耕火耨”、“火耕”。由于当时生产力极其低下,又无现成田地,大部分地面被树木、灌丛所覆盖,人们先用石斧、石锛等工具把树木砍倒、晒干,再放火烧荒,最后在烧过的土地上播种。后来,新式耕作工具“耒耜”发明后,随之出现了“耜耕农业”。古时,山地亦多采用刀耕火种的方式,直至解放前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在采用。坎儿井坎儿井,维吾尔语称“卡热孜”,一种灌溉工程。从高到低挖成一连串井,再将井底挖通形成暗渠,将地下水引来饮用或灌溉农田。坎儿井的流传地域主要在新疆的吐鲁番、鄯善、托克逊等地。这些地区气温高,干旱少雨,水蒸发快,坎儿井深藏地下,有利于水源保护。坎儿井水质清澈不易受污染,且水温低,在夏季常被作消暑降温用。冬季渠水也不结冰。坎儿井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水利灌溉工程。它凝结了古代维吾尔族人民的聪明和才智。坎儿井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新疆古代指中国管辖的西域地区。以天山分为南北两路。汉时北路为乌孙及匈奴之一部,南路为车师、鄯善、龟兹、于阗、疏勒等西域三十六国;东汉末又分为五十国。三国至晋北路为乌孙及鲜卑西部,南路为于阗、疏勒、龟兹等。南北朝时北路为乌孙、高车、突厥及柔然南境。隋时北路为突厥,南路为于阗、龟兹、鄯善、疏勒等。唐时南路皆属突厥。唐太宗时于东路的伊吾、高昌及西突厥的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以辖之。西路的焉耆、龟兹、疏勒及于阗等设置安西都护府以辖之。改部落为州、县,又特置都督府于各州,统称为羁縻州。分设北庭、安西两都护府,而隶属于陇右道。“安史之乱”后,大部分陷于吐蕃。五代时南路部分属吐蕃,北路及南路多属回鹘。宋时南路属吐蕃,北路属西辽。元时天山以北置元帅府于阿力麻里以治之,南路置元帅府于别失八里以治之,吐蕃以东地置元帅府于曲先以治之,其后大部分属察合台汗国。明时天山北路为四卫拉特,天山南路为巴什伯里、叶尔羌、吐鲁番等。明末北路为准噶尔部势力统辖,南部为回部势力。清初北部为额鲁特四部,南部为回部。清光绪十年(1884)后,新疆始改设行省,正式定名新疆省,省下设州、府、厅。民国2年(1913)废州、府、厅而为县,全省分成伊犁、和阗、阿克苏、迪化和喀什噶尔5个道。民国5年(1916)增设塔城道;民国8年(1919)并属阿尔泰地方,增设阿山道。民国9年(1920)增设焉耆道,共8道。国民政府成立后,废除道区,改县,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5年撤省,改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绿洲耕牧新疆南部的绿洲耕牧形成于铁器时代的铁器时代,汉代定型,魏晋南北朝得到发展,唐宋时达到鼎盛,一直延续到清朝,有维吾尔族。不同于中原地区的农业文明,因为它是在干旱少雨的沙漠边缘,人为地开拓出一片片适于人类生存的绿洲,并在这些绿洲上从事农业生产,这方面的明证就是吐鲁番地区的坎儿井农业。而中原地区的农业文明,是建立在相对湿润多雨、水系发达的海洋性气候等自然环境上的。因此,这两种农业文明虽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在特征上却表现出某些差异性。比如绿洲文明耕牧紧密结合的特征,就是因为受到恶劣生存环境的制约。文化民族学这一学科领域对民族文化的定义和认识,各派学者见仁见智,各说不一。泰勒:文化就其民族的广义而言,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它包含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今天在这一学科领域内对文化的所谓三分法则颇为流行,即按文化的内涵和性质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人类为求生存,首先面对的第一个敌人就是自然界,为了适应和改造它,从而创造了第一种文化,即物质文化。用来规范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权利与义务等,是即所谓制度文化。人们受外界影响而在思想感情上、认识上产生的波动、共鸣、希望、失望以及喜、怒、哀、乐等,通过不同方式吐露、宣泄和表达出来,由此创造出诗歌、音乐、舞蹈、戏剧、文学以及宗教信仰等等,是即所谓精神文化。系谱分类法:根据语言之间是否有亲属关系和亲属关系的远近,可以对世界语言进行分类。这种分类叫做谱系分类。当前学术上流行的世界民族分类体系本质上说就是建立在语言谱系分类法的基础之上。依靠谱系分类法语言可分为语系、语族、语支等层次。可分为十二种:汉藏语系、印欧语系、南岛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南亚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乌拉尔语系、阿非罗—亚细亚语系、科伊桑语系、尼罗—撒哈拉语系、高加索语系、班图语系。语言的谱系分类对于民族学研究的重大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因为科学的民族学研究总是要以民族分类为基础,而民族分类又应该提供关于世界各地的民族接近程度的概念。鉴于语言的相似之处,在许多场合下可以作为民族关系的主要标志,所以现代民族学家和人类学家采取的最普遍的方法,就是按照民族语言接近的原则进行民族分类。马凌诺斯基:英国功能学派领袖人物之一,代表作品有《西太平洋的航海者》《野蛮人的性生活》等,认为文化是满足人类需要的手段,他创造了一套实地调查方法。田野工作:亦称“田野调查”或“实地调查”等。是指人类学家深入所研究的民族中,对其文化进行调查研究。(2分)其突出特点在于研究人员长期居住生活于调查现场中,参与及观察当地居民的生活,研究其文化全貌,深入了解当地居民的观点,以及达到人类学研究应具有的整体观。(2分)该方法是人类学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始于美国的摩尔根,完善于英国的马林诺斯基。(2分)大民族主义压迫阶级和剥削阶级思想和行为在民族问题上的表现,自从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即开始出现。具有这种思想和作风的人,总以本民族的人多势众而自负,认为比弱小民族要“优越”,应当在政治和经济上享有特权,有资格去压迫和剥削弱小民族。大民族主义者即使不占据统治地位时,也不承认民族平等的原则,总是看不起其他民族,否认其他民族的优点和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对其他民族加以歧视、侮辱和攻击。要注意将大民族和大民族主义这两个概念加以区别。大民族主义者必然产生于大民族的人中,但是大民族的人决不都是大民族主义者,大民族主义者只是大民族人中的极个别分子。种族主义:种族主义宣扬人类的不同种族在本质上有优劣之分,“优等”种族应统治和奴役“劣等”种族的政治主张。种族主义的基本内容是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其极端发展是种族灭绝。满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史称“诸申”、“满洲”。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人口982万人(1990年)。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16世纪末创制推广满文,对发展和传承满族文化起了重要作用。历史悠久,其先民可追溯到北宋至明代的女真、隋唐的靺鞨、北朝的勿吉、汉代的挹娄,以及周代的肃慎。明代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
本文标题:民族学概论名词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826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