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苏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思想品德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好习惯受用一生第1节:习惯对人的影响教学目标:学习什么是习惯,教学重点:知道习惯对人的影响。教学难点:同上一·教学过程活动一:猜谜游戏设计意图:以同学们感兴趣的猜谜方式导入新课,并初步感受到习惯对人的重要影响。活动过程:1.教师课件展示谜语内容:我是你的终身伴侣,我是你最好的帮手,我也可能成为你最大的负担。我可以推着你前进,也可以拖累你直至失败我是所有伟人们的奴仆,唉,我也是所有失败者的帮凶。伟人之所以伟大,得益于我的鼎力相助,失败者之所以失败,我的罪责同样不可推卸。抓住我吧,训练我吧,对我严格管教吧,我将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你的脚下。千万别放纵我,那样,我会将你毁灭。我是谁?(谜底是否惟一)2.学生猜谜.....(“我”就是习惯)3.教师总结导入: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而坏习惯可能会不知不觉使我们品尝失败。习惯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什么是习惯以及习惯对我们有怎样的影响。活动二:做游戏,感受习惯设计意图:让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增加感性认识,产生强烈的共鸣。活动过程:1.教师布置游戏内容:让孩子双手十指交叉一握,有的人右手大拇指压在最上面,有的人左手大拇指压在最上面。感觉一下,觉得非常舒服,这就是习惯。反过来,重新做十指交叉的游戏,原来右手大拇指在上的变成左手大拇指在上,结果怎样?孩子会觉得非常不舒服,好像手的上面多出来一个手指,下面又好像少了一个手指。这就是不习惯。2.同学思考:什么叫习惯?3.教师总结:这种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就叫做习惯,它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调查表明,人们日常活动的90%源自习惯。想想看,我们大多数的日常活动也都只是习惯而已!我们几点钟起床,怎么洗脸、刷牙、穿衣、读报、吃早餐等等,一天之内上演着几百种习惯。我们每天不自觉表现出来的种种习惯对我们有着怎样的影响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小明的一天》,看一看小明身上表现出哪些习惯以及这些习惯对他的影响。活动三:找习惯小竞赛设计意图: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小品、竞赛等形式来安排教学,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在找习惯的过程中认识到什么叫习惯,习惯有好坏之分,习惯会对我们的成长造成极大的影响。让同学们先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认识习惯对人的影响,老师再加以提高,从而引导同学们在生活中培养好习惯,自觉克服不良习惯。活动过程:1.教师布置活动要求:看小品,找习惯,看谁找得多。2.小品内容:《小明的一天》与以往一样,6:30分,小明准时醒来,边洗脸刷牙边听英语磁带,听完听力后就直接上学去了。在校园里,小明主动和老师同学们打招呼,主动捡起校园里谁不小心掉下的纸屑。小组长来收作业时,小明打开整理得整整齐齐的书包,很快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叠要交的作业本交给小组长,自己安静地开始早读。上课时,小明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间小明也分秒必争,安静地在自己的座位上做练习。中午吃饭时,小明在食堂打饭时只选荤菜不吃素菜。吃完饭,小明又回到座位开始做作业。下午上课时认真听课,课间继续看书做练习。在班会课上,小明由于在学校出色的表现被同学们评选为“文明之星”。下午放学以后,小明回到家,根据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自己给自己安排的任务,与以往一样给自己列了一张计划表,安排自己晚上要完成的任务,然后到厨房帮助妈妈准备晚饭。吃晚饭时,小明只挑自己喜爱的荤菜,很少吃素菜。妈妈不停地夹素菜给他,小明很不乐意地吃了下去。吃完晚饭后,小明对照计划表完成预定任务。在洗脸睡觉前,小明检查了明天的课表,准备好明天要带的书籍和作业。3.小组讨论:以好习惯与坏习惯为标准,请同学们对以上习惯进行分类,并列举分类理由。4.同学归纳:习惯对人有何影响?5.教师根据学生对习惯的影响的分析进行归类和补充,帮助同学理解教材中习惯的重要影响,帮助学生将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1)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不吃早餐、不合理饮食等)。(2)影响思维发展(不科学的用脑、不科学的饮食、思维习惯)。(3)影响着人们的行为。(4)其他。活动四:了解我们自己的习惯设计意图:通过同学的自评互评,唤醒自我认识与评价,更好地认识习惯,培养好习惯,改正坏习惯活动步骤:1.以前后桌为小组,填写表格第一栏,看看同学们身上有哪些习惯,2.对照第一栏内容,找出自己有的一些好习惯和一些坏习惯3.找出自己近期要培养的好习惯或要克服的坏习惯并制订计划同学们的习惯我有哪些习惯好习惯坏习惯好习惯坏习惯二·课后作业:以四人为一小组,任选一项展开调查,简单地写出调查报告。调查1:本班同学近视情况及主要成因调查2:本班同学早餐情况及其影响三·板书:一.习惯对人的影响(1)习惯影响人的身体健康(2)习惯影响人的思维发展(3)习惯影响人们的行为四·教后反思:第2节:受益一生的好习惯教学目标:学习什么是习惯,分辨好习惯和坏习惯教学重点:知道在中学阶段必须养成哪些好习惯。教学难点:思考不良习惯对我们的的消极影响一·教学过程一、有计划消费的习惯教师用课件展示表格:《我的小账册》序号收入来源支出用途12师:结合此账册,回顾一月来零用钱的使用情况。回忆主要有哪些来源?又是如何支出的?师:选一部分较有代表性的同学的账册,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要求学生边看边思考)师:同学的账册中,收入来源主要有哪些?生:(回答,略)(可以整合一下)师:这些钱又是如何支出的?师:请结合自己的账册,思考在自己的开支中,哪些是合理的?又有哪些开支是不合理的?并试着计算出每月不合理的开支,一月如此,一年又是多少呢?师:在数据面前,我们想到了什么?生:要合理消费、有计划消费。师:(总结)平时我们同学身上会有一些钱,怎么对待这些钱?这可是个大学问。因此从小养成有计划消费的习惯,不仅可以使我们的收支保持平衡,使我们的消费更加合理,而且还会给我们生活的其他方面带来积极的影响。师:在个别同学的小账册收入来源中,除每月父母定额给的零用钱外,还有其他的来源,即有偿劳动所得。父母用心良苦!希望孩子从小懂得“一分一厘当惜来之不易”,另一方面也能让孩子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二、勤于劳动的习惯生:上台交流双休日期间完成劳动作业的情况。劳动作业:(课前活动)附:劳动作业内容时间双休日地点学生自己家里劳动内容家务活作业要求做一顿中餐,买洗烧一条龙服务,打扫卫生、整理房间,在父母的协助下亲自实践,并记录下时间安排、劳动过程、劳动心得、父母意见。师:总结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然后让学生进一步展示自己在家务劳动中的“绝活”(即在家务劳动中掌握的劳动技能)。生:展示自己掌握的劳动技能。师:出示案例,引导学生结合案例谈谈从小养成劳动习惯有何好处。案例内容:美国哈佛大学一些专家对300名小学生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跟踪调查,结果: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长大后的失业比率为1:5,犯罪比率为1:10,平均收入,前者要高于后者20%左右。生:讨论并回答。师:(小结)通过劳动,可以逐步培养自理能力和独立精神;而且在劳动中克服困难,可以磨砺意志,养成吃苦耐劳的好品质;作为初中生,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三、节约时间的习惯教师挑选出部分学生的劳动记录表,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师:结合华罗庚提出的“运筹学”,选出在时间上安排比较合理的劳动记录,说明理由。师:选出的都是大家认力安排合理的,是否就已经十全十美了呢?下面仍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份劳动记录表,大家出谋划策,使它变得更加合理。师:请同学思考,重新调整过的劳动记录表与原记录表相比,节约了多少时间?如果是你,你会利用这些时间再做些什么呢?师: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养成节约时间的习惯。请同学按照教材P9的提示,动手制作一张过去一周时间安排的统计图。并思考其中有哪些时间可以节约下来?师: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哪里有什么天才,只不过将别人喝茶的时间用在写作上。”这句话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点滴时间的积累,将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你还知道哪些警示我们要珍惜时间的名言或俗语吗?二·课后作业:在生活中,我们还应养成其他一些好习惯?查阅相关资料探讨一下,填写表格好习惯具体要求学习方面交往方面卫生方面三·板书:一.受益一生的好习惯(1)有计划消费的习惯(2)节约时间的习惯(3)勤于劳动的习惯四·教后反思第3节:培养好习惯教学目标:学习怎么培养习惯,教学重点:培养好习惯的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好习惯和改掉坏习惯的关系一·教学过程导入:小品表演闹钟将我从睡梦中惊醒,我一边想着早有的打算,一边享受着躺在被窝里的舒适,不断对自己说“该起床了”;一边又不断给自己找借口,“再等一会”。于是在忐忑不安中,又躺了5分钟、10分钟……师:1.设想下小品结局?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请结合实际谈谈这样的行为会导致怎样的结果?师:好习惯受益一生,坏习惯害人一生。那我们怎样才能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呢?新授一:1.培养好习惯必须有完善可行的计划出示材料:《好孩子是“惯”出来的》眼看暑假到了,怎么办呢?我想出了一个“遥控”的办法:和孩子一起制订一份作息时间表和计划书:进行一小时的体育活动,画三幅小国画,写三张(16开大小的)毛笔字,吹一小时的长笛,做一小时的作业,然后看电视,睡午觉,看书。看电视有选择性,买份《中国电视报》,圈出适合她看并且她也喜欢看的节目,定时看,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超过两小时。计划订好之后,画一张表,每天登记,完成一项打一个勾。总体完成得好的奖励,否则处罚。日复一日之后,孩子的习惯慢慢养成了,无论父母在家不在家,该做什么的时候,她会自觉去做。师小结:习惯的养成,首先必须制订计划,同时计划的制订又要符合自身实际,具有可行性。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阅读感悟:1.你如何理解“好孩子是‘惯’出来的”?2.材料中,母亲最大的成功之处在哪里?3.母亲的做法对你习惯的养成有何启发?探究活动:P101.我最想养成的习惯是:2.我要养成这个习惯的理由是:3.我准备这样养成这个习惯:4.学生同时完成P10坐标图新授二:2.培养好习惯必须有实际行动。师:计划的制订,充其量是一种想法,一种愿望,梦想成真,还必须付诸行动。接下来,:“心里知道该怎样,未必就能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去做,才可以养成好习惯。”—叶圣陶师小结:行动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没有行动,一切美好的计划都只能是纸上谈兵。师提问:落实行动必须抓住哪些环节呢?出示参考环节:P12: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三个环节)学生齐读(P12)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感悟:从叶圣陶先生的名言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重要结论?新授三:3.培养好习惯必须要有毅力。师:人生不会一帆风顺,做任何事情也不会一蹴而就,习惯的培养也是如此。那我们又该如何?讲述铁杵磨成针和乐羊子求学的故事思考:这两则故事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师小结: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老婆婆铁杵难以磨成针,乐羊子也难有成就。任何事情都是如此,习惯的养成也不例外。只有坚持到底,多次重复,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新授四:培养好习惯必须改掉坏习惯。师:在坚持的过程中,我们还会碰到许多困难。譬如说业已形成的坏习惯,它有哪些危害?我们又该怎样应对呢?设问: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坏习惯的危害。师小结:坏习惯真不是好东西,会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影响,看来非改不可。自我诊断:1.我最想改变的坏习惯是:2.它对我最大的影响是:3.我准备这样改掉它:总结:青少年时期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容易养成好习惯,即使有了不良习惯,纠正起来也比较容易,而长大了要改正坏习惯就难了。抓紧这个时期自觉养成好习惯,将对我们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二·课后作业:培养好习惯除了上述几点外,你还有什么好经验可以与大家一起分享呢?结合个人习惯的养成,谈谈自己的一些好的做法。三·板书:一.培养好习惯(1)有完善可行的计划(2)有实际行动(3)有毅力四·教后反思第2课积极的生活态度第1节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增强责任意识、自主意识;教学重点:认识到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干;教学难点:生活自理能力是自身能够生存、竞争与发展的基础一·教学过程课前准备:设计一份有关中学生生活自
本文标题:苏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834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