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计50分)1.下列关于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南到北,我国纬度越来越高,气温逐渐降低B.自东向西,我国地势逐渐降低,海拔越来越低C.从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量逐渐减少D.受地形的影响,等温线在青藏高原向南弯曲2.下列地理事物的分布,不能反映我国人文方面有明显差异的是()A.河南饮食──多喜辣B.农业分布──东耕西牧C.农作物分布──南稻北麦D.人口分布──东多西少众多的“驴友”游遍大江南北,感受美丽中国。他们在网上发微博,分享沿途见闻。据“驴友”真真提供的旅行路线图,完成3~4题。3.下列真真所发的微博错误的是()A.沿路线1领略了天山风光的美丽B.沿路线2看到了东耕西牧的差异C.沿路线3感受到了壮族和藏族同胞的热情D.沿路线4自北向南从麦浪滚滚到稻花飘香4.下列微博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A.甲地江南水乡小桥流水B.乙地的采茶戏委婉动听C.丙地冰川广布牦牛成群D.丁地的烤全羊味道纯正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地理界线反映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地理区域则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据此完成5~6题。5.图中表是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的是()6.关于四大地理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方多为旱地,民居多为斜顶房B.南方地区河流众多,内河航运普遍C.西北地区干旱,发展了河谷农业D.青藏地区为高寒草原牧区,传统民居为蒙古包7.下图所示各省级行政区中,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④8.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下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芦山县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读下列不同地区景观图,完成9~10题。9.下列景观图片所对应地理区域最有可能的是()A.西北地区──①B.北方地区──②C.青藏地区──③D.南方地区──④10.四幅景观图所在的地区中,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是()A.①B.②C.③D.④读我国某著名山脉剖面图,该山脉为东西走向,且是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界线。据此完成11~12题。11.图中南坡山麓甲地气温为26℃,若仅考虑海拔因素的影响,则山顶气温最接近()A.5℃A.5℃B.20℃C.3℃D.11.3℃12.除划分我国南方、北方地区以外,该山脉还是()A.水田区与旱地区的界线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C.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D.7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所经之处下面是我国几种民居示意图的邮票,请回答13~15题。13.图中反映江南水乡民居的邮票是()A.①B.②C.③D.④14.为抵御湿热和毒蛇猛兽而建造的民居是()A.①B.②C.③D.④15.民居①的建设主要是()A.便于拆迁移动B.防御狂风暴雨C.防范土匪侵袭D.就地取材便利读“我国四地气温降水资料图”,完成16~17题。16.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地理区域是()A.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南方地区B.青藏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C.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D.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17.四地中,丙地夏季气温最低,主要原因是()A.地势高B.纬度低C.深居内陆D.靠近沿海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18~19题。18.从A到B一线,能大致反映其植被变化的是()A.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B.森林─荒漠草原─草原─荒漠C.森林─荒漠草原─荒漠─草原D.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19.有关下列界线的地理意义,叙述正确的是()A.从C到D反映了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逐步递减B.从C到D反映了我国东部地区热量分布逐步递减C.图中③表示秦岭─淮河一线D.图中④代表了我国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20.2013年6月11日至26日,我国“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搭载着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三名宇航员在太空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了自动和手动对接,还首次开设了“太空-地面”课堂。12月2日1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甘肃省,它所在的区域是()A.北方地区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D.西北地区21.读下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按图中甲、乙、丙、丁排序正确的是()A.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B.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C.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北方地区D.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22.2014年,中国“雾霾”天气频发,社会广泛关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2013年9月12日,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张图片是2014年12月8日中央气象台发布的雾霾区域预报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雾霾区域位于我国的哪两大地理区域()A.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B.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C.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D.青藏地区和北方地区读图,完成23~25题。23.图中西侧山脉和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东侧可能为(A.黄河B.淮河C.长江D.珠江24.下列数据,有可能为正常年份甲地1月份平均气温的是()A.5℃B.8℃C.-4℃D.16℃25.下列数据,有可能为乙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是()A.890mmB.260mmC.680mmD.420mm二、材料分析题(3个小题,共14分)1.请根据下列四首歌的歌词,判断其反映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4分)A.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B.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别在异乡哭泣,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梦是唯一行李……C.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D.珠穆朗玛,珠穆朗玛,你高耸在人心中,你屹立在蓝天下,你用爱的阳光抚育格桑花,你把美的月光洒满珠穆朗玛…A()B()C()D()2.有句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各地的土壤有很大差异,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5分)东北平原──黑土。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以“黑土”著称。华北平原──黄土。黄河、海河等河流冲积而形成的黄色土,称为“黄土地”。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水稻土。平原地区长期种植水稻,形成了肥沃的灰色土,即水稻土。东南丘陵──红土。含铁、铝成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是低产土壤。四川盆地──紫色土。富含磷、钾等养分,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北方地区分布的土壤有;南方地区分布的土壤有。3.把能反映各地地理特色的词语代号填入相应的方框内。(5分)A.湿热B.冬冷夏热,四季分明C.高寒D.干旱E.雪山连绵F.沙漠G.高脚竹楼H.水田I.旱地J.柑橘K.长绒棉L.青稞M.苹果N.甘蔗O.牦牛P.黑土Q.窑洞R.藏靴S.蒙古包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三、综合题(2题,共计36分1.读“中国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23分)(1)将图中字母对应的地理区域名称填在下列空格内。A地区,B地区,C地区,D地区(2)B区域与C区域间的界线是②和③一线,大致与1月等温线相吻合,与等降水量线最接近,主导因素是()A.气候因素B.地形因素C.季风因素(3)以下各选项中,描述北方地区的是()();描述南方地区的是()()。A.一望无际的平原,旱地麦浪如金B.夏季炎热多雨,经常发生洪涝灾害C.柑橘园里四季绿树常D.温带果园里苹果、梨子挂满枝头(4)石家庄所在的区域是(),广州所在的区域是(),拉萨市所在的区域是(),乌鲁木齐所在的区域是()。(填字母)(5)B区域与C区域相比,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的是();A区域与D区域相比,地势较高的是()。(填字母)(6)四大地理区域中全部位于地势第一阶梯上的是(),全部位于湿润地区的是(),位于季风区的是()和()。(填字母)2.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分)(1)我国东部①、②、③三地中,每年雨季来得最早的是地,农业生产最易受到春旱威胁的是地。(2)④、⑤两地中,水力资源较丰富的是,判断依据是。(3)a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是,为了促进该地区社会经济的更快发展,我国建成了被人们成为“天路”的铁路。(4)b区域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5)图中右图所示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上。P地所在的地形区是高原,该高原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近十年,对该高原采用的治理措施主要有。(6)M为(山脉),它与淮河成为我国东部地区南方和北方的重要地理分界线。请举两例说明该分界线的地理意义。
本文标题:第五章单元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838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