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五章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第五章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第五章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文化交汇有其必然性与优越性。人类历史的前进,离不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文化而言,拥有文化输出与文化接受的健全机制,才能获得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展与时间上的延伸。中国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决非自我禁锢的系统。文化交汇的途径:迁徙、聚合、贸易、战争。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东汉时以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起点主要是泉州、广州,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西南丝绸之路早在汉王朝开辟西北丝路之先,已有一条更古老的国际商道存在,那就是被历史尘封的西南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由三大干线组成,全长2000多公里。西南丝绸之路在西汉时称为“蜀——身毒道”(身毒是印度的古称),它起于四川省成都市,止于现在的印度。其线路由灵关道、五尺道和永昌道组合而成。灵关道:成都(古蜀都)——邛崃(古临邛)——雅安(古青衣)——荥经(古严道)——汉源(古窄都)——西昌(古邛都)——云南大姚(古青岭)——大理(古叶榆)。五尺道:成都——宜宾(古道)——云南昭通(古朱提)——贵州威宁(古夜郎国地)——云南曲靖(古味县)——昆明(古滇池)——楚雄——大理。永昌道:大理——永平(古博南)——保山(古永昌)——腾冲(古腾越)——缅甸——印度。一、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国境内文化有着丰富的多样性,从根本上讲这是因为环境的多样化而形成的。中国境内民族尽管多姿多彩,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中原定居农业文化。其中以中原定居农业文化为核心。一、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两种文化的分界线:大致是400毫米等降水线。万里长城大致即沿此线展开。两种文化交汇的重要途径:战争。王夫之:(一)中原农耕民族的文化特征:有城廊可守,墟市可利,田土可耕,赋税可得,婚姻仕进可荣(二)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无城廊、耕地,迁徙无定,以游牧为主,全民族善骑战,勇猛彪悍。汉:匈奴唐:突厥宋:契丹、女真、党项,元:蒙古清:满族游牧民族水草丰茂时,以畜产品交换粮食、茶叶和布帛、铁器,称为“茶马互市”。水草枯乏时,南下劫掠。硬弓长矛装备起来的骁勇骑兵华夏——汉人相对衰弱时,退守农耕区边界线;相对强大时,西出邀击,或远征漠北。万里长城:退可守,进可攻位于甘肃嘉峪关市的一段明长城,又称“悬壁长城”(三)农耕与游牧两种经济类型的交互关系:冲突、战争是一个侧面;另一个侧面是文化互补,民族融合。游牧民族的优势:其一,孔武善战,骑射为其绝技;其二,因生活的流动性而富于变化,勇于创新,善于传播。中原人学习骑射技术,游牧人学习先进的生活方式、政治制度,乃至改变生活习俗。民族融合两种民族文化的关系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文明VS野蛮先进VS落后两大文化得以交汇融合,如春秋战国、南北朝、汉朝、隋唐、宋元明清时期,民族大融合时常发生。民族融合的结果是通过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原定居农业文化发挥主导作用,使境内两大文化类型抟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两大文化类型实现共存共荣。二、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汇:什么是“游耕”?(即“游移耕作”)它是人类学上的一个术语。其核心要素是“刀耕火种的农业技术”和“不定居的生活”。游耕文化游耕是一种社会文化形态,游耕是其经济基础。游耕文化的特征为:1、在耕作方式上“刀耕火种”,“耕无犁锄,率以刀治土,种五谷”,“燔林木使灰入土,土暖而虫蛇死,以为肥”。(李调元)游耕文化的特征刀耕火种地人们把树木砍倒、晒干,然后放火烧,再播种旱谷等作物,这就是“刀耕火种”。“刀耕火种”是利用积聚在热带雨林中的矿物营养发展生产的方式,也是用火去消灭杂草与除去病虫害。2、与汉族“安土重迁”的生活方式不同,游耕民族过着迁徙无定的游动生活。海南黎族“迁徙无常,村落聚散无定”湖南过山瑶“岁时迁徙无定处”广西瑶人,畲族3、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尚处于不成熟水平:商品交换与手工业生产不发达,种植作物单一,渔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住宅简陋,保留原始婚俗风习等。南方游耕民族文化的关系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由其经济方式所决定,南方游耕民族与中原民族不存在争夺生存空间的问题,双方关系总体而言较平和。历代王朝对其往往是采取怀柔政策与强硬镇压相结合的办法,重在设官治理,积极推行教化。由此加速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向南方的输出,带动了南方的社会经济的开发与发展。同时,南方文化对中原文化也带来了一些影响。大批移民到南方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融的一个双向过程。一方面是游耕民族“汉化”的程度日益加深,以致某些支系消泯于汉族之中。如山越族,南北朝时与汉族融为一体。另一方面,与南方少数民族杂居的汉人,亦出现“夷化”现象。如大理洱海地区的汉人成为白族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三、少数民族的文化贡献(一)经济生活瓜果类,我们日常吃的蔬菜,大约有160多种。汉地原产和从域外引入的大约各占一半。在汉唐时期,中原内地通过与西北少数民族交流,引入了许多蔬菜和水果品种,如蔬菜有苜蓿、菠菜、芸苔、胡瓜、胡豆、胡蒜等,水果有葡萄、西瓜、番石榴等,调味品有胡椒、沙糖等。黄瓜原名叫胡瓜,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胡瓜更名为黄瓜,始于后赵。胡萝卜(Daucuscarrot),又称红萝卜原产亚洲西南部,阿富汗为最早演化中心,栽培历史在2000年以上。公元10世纪从伊朗引入欧洲大陆,约在13世纪,胡萝卜从伊朗引入中国,发展成中国生态型。并于16世纪从中国传入日本。菠菜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又称菠薐、波斯草。以叶片及嫩茎供食用。原产伊朗,2000年前已有栽培。后传到北非,由摩尔人传到西欧西班牙等国。中国至迟在唐代已有菠菜的栽培。西域的烹饪方法也传入中原,如乳酪、胡饼、胡烧肉、胡羹、羊盘肠雌解法等都是从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的。(二)衣着服饰汉族:丝、麻、毛新疆:棉花黎族:纺织术(又名的松江人士黄道婆将其带回故乡推广)黎族是由古代“百越”族的一支发展而来。早在四五千年前,黎族的先民们就在海南岛繁衍生息,成为该岛最早的居民。“跳竹竿”是黎族最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舞蹈之一,也叫“打竹舞”。海南黎族妇女精于纺织,对于木棉和本地棉花的纺织尤其独具匠心。宋代以前,黎族妇女就会纺织布,织出彩色床单幕布。“崖州被”曾远销中原。广绣广绣又叫粤绣,是广州及邻近的南海、番禹、顺德等地民间刺绣工艺品的统称,它与苏绣、湘绣、蜀绣合称中国四大名绣,《百鸟朝凤》和双面绣《金鱼》是其代表作。两面绣:又叫双面绣。这是在一块底料上,一针同时绣出正反色彩一样的图案的一种绣法。它和单面绣不同:单面的绣法只求正面的工致,反面的针脚线路如何则可以不管;而两面绣则要求正反两面一样整齐匀密。汉服:延:最上面的木板,又称冕板,前圆后方,象征天圆地方之意。后面比前面应高出一寸,使呈向前倾斜之势,即有前俯之状,象征国王应关怀百姓的含义充耳:缨上左右各一块的黄玉,悬挂于两耳边,象征君王不能轻信谗言。汉服有如下基本特征:1)右衽,无论男女都是左襟压右襟,衣服的连接处在右腋下方,所以称为右衽。这也是汉服的最重要特征之一2)上衣下裳3)系有腰带,腰带的结必须打在正中间胡服胡服骑射长袍马褂旗袍(三)日常起居汉族:席地而坐西域:马札子“胡坐”东汉末年,埃及的“胡床”(折叠椅子)传入中国。当时的汉灵帝酷好胡俗,大殿里就摆放着“胡床”,引起了王公贵族的争相模仿,结果让“胡床”在京都洛阳红极一时。《三国志·武帝纪》甚至记载说,曹操在行军打仗时,仍不忘带上“胡床”。(四)音乐舞蹈唐时,胡舞龟兹曲羌笛手鼓,芦笙,箜篌,琵琶,铜钹,唢呐,胡琴(五)文学藏族《格萨尔》英雄史诗蒙古族《江格尔》维吾尔族《福乐智慧》、《阿凡提的故事》(六)史学蒙文创作的《元朝秘史》、《蒙古源流》、《蒙古黄金史》,蒙古三大历史名著作。西藏史学家宣奴贝《青史》新疆《拉什德史》(波斯文)满族人图里琛《异域录》(七)其他藏族《四部藏典》、《藏文大藏经》壮族的壮锦、铜鼓、山歌《突厥语大辞典》《农桑衣食撮要》大型乐章《十二木卡姆》回族李贽,萨都剌,纳兰性德藏医藏医兴起于松赞干布至赤松德赞时期,是在藏族传统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汉医、印度医学理论而形成的。藏医养生图第二节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汇中国文化的母体中,亦有外来文化的因素,其先后受容了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等。中外文化交汇大的有两次。一、中外文化的第一次大交汇:汉代晋唐时期,始于汉代。外来文化有西域(中亚和西亚)文化与南亚次大陆的佛教文化。佛学本土化:一是在佛教基础上,相继产生了中国化的佛学宗派,如隋唐时期的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等即如此。二是影响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宋明时期,新儒学派从佛学中汲取思想因素,与易、老、庄三玄相融,由此产生了宋明理学。禅宗:禅是禅那dhyana的简称,汉译为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一般叫做禅定。此法是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以期证悟本自心性,这叫参禅,所以名为禅宗。真正创立者:六祖慧能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唐代的艺术佛教绘画《天王送子图》孙思邈《千金方》载有印度药方隋唐:天竺乐宝塔隋唐五代时期,回教、景教、袄教、摩尼教相继传入中国波斯人李眎《海药本草》裴矩《西域图纪》小结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时间:从汉代到唐代。外来文化主体:先是西域(即中亚和西亚)文化,后是南亚次大陆文化。内容:南亚次大陆的佛教文化是汉唐时期输入中国的外来文化的主体。中国文化系统不仅吸收,消化了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哲学,而且还在再创造的基础上,又反输给其它文化系统。二、中外文化第二次在交汇始于明朝万历年间,即16世纪末叶。张岱年《文化与价值》:鸦片战争之后1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大转变的时代,也是大动荡、大转折的时代”,“更是千古未有的大变局”。中国文化面临的是水平超过自己的西方文化第二次文化交汇的标志:明代万历年间西方耶稣会士来华传教。万历年间,罗明坚、利玛窦(意大利人)、庞迪我等天主教士由海路至中土,崇祯十一年天主教士发展到3.8万人。清时,德国人汤若望、比利时人南怀仁等至中土,在清政府中任要职,传播西洋文化并传教。耶稣会士于明万历年间开始进入中土,其直接目的是来华传教,肩负宗教殖民的使命,方式是“学术传教”,即通过介绍西洋科学、哲学、艺术来引起士大夫的注意,由此扩大宗教影响。因此他们来华,客观上起到了传播西洋文化的作用。欧式几何世界舆图火器的使用、望远镜徐光启、李之藻、方以智《考古通论》多尔衮和顺治帝主张吸收西方科学技术康熙帝引进西学,梅彀成、明安图《数理精蕴》到18世纪,统治集团抱残守缺、夜郎自大、固步自封。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大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及其文化系统迅速解体,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带有强制的性质。小结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汇时间:从明代到清代。外来文化主体:欧洲、美国、日本文化。内容:欧洲的古典哲学、逻辑学、美术、音乐及自然科学。三、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一)中国文化对日本、韩国文化的影响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唐代尤为突出(1)在政治上,日本留学生(遣唐使)归国后,效仿唐朝制度进行大化改新,使日本逐步建立起封建制度(2)在文化领域,日本大量吸取了唐朝的文化,仿效唐的教育,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也在
本文标题:第五章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840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