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第八章_带传动和链传动.
第八章带传动和链传动§8-1带传动的特点§8-2带传动的主要型式§8-3带传动的受力分析§8-4带的应力分析§8-5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传动比§8-6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8-7V带轮的结构§8-8张紧力张紧装置和带传动的维护§8-10链传动的特点§8-11链和链轮§8-12链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8-13链传动的计算§8-14链传动的使用维护第八章带传动和链传动2019/12/18§8-1带传动的特点一、带传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从动轮传动带主动轮n2n1带传动的组成主动轮1、从动轮2、环形带3。工作原理:利用中间挠性件带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传动,由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紧套在带轮上的传动带组成。靠摩擦力工作。带在静止的时候,两边带上的拉力相等。传动时,由于传递载荷的关系,两边带上的拉力有一差值。拉力大的一边称为紧边(主动边),拉力小的一边称为松边(从动边)。2019/12/18二、带传动的特点带传动的优点:(1)可用于两轴中心距离较大的传动;(2)带具有弹性,可缓和冲击和振动载荷,运转平稳,无噪声;(3)当过载时,带即在轮上打滑,可防止其他零件损坏;(4)结构简单,设备费用低,维护方便。带传动的缺点是:(1)传动的外廓尺寸较大;(2)由于带的弹性滑动,不能保证固定不变的传动比;(3)轴及轴承上受力较大;(4)效率较低;平带传动效率为0.92~0.98,平均0.95;V带效率为0.90~0.94,平均取0.92。(5)带的寿命较短,约为3000~5000h,不宜用于易燃、易爆的场合。带传动的特点(2/5)2019/12/18三、带传动的应用在各类机械中应用广泛,但摩擦式带传动不适用于对传动比有精确要求的场合。带传动的特点(3/5)2019/12/18四、传动带的类型带传动的特点(4/5)2019/12/18各种带的截面形状带传动的特点(5/5)2019/12/18§8-2带传动的主要型式2019/12/18α2βα1ββaCADBd1d21、开口传动:(两轴平行,转向相同)中心距a包角α:因β较小,以代入得:带长L:根据计算所得的带长L,由表8-1选用带的基准长度。大轮包角2取“+”,小轮包角1取“-”号带传动的主要形式(2/3)2019/12/18两带轮直径不相等时,两轮上的包角不相等,其中小带轮上的包角较小,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小轮上的包角愈大,摩擦力就愈大,则传递的转矩愈大。2、交叉传动:(两轴平行,转向相反)中心距不大,带速较低场合3、半交叉传动:传递空间两交错轴间的回转运动只用于平带传动带传动的主要形式(3/3)2019/12/18§8-3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带以一定的初拉力张紧在带轮上,使带与带轮的接触面上产生正压力。带传动未工作时,带的两边具有相等的初拉力F0。一、带传动的受力分析31n2n12F0F0F0F0F2F2F1F1从动轮n2主动轮n1当主动轮1在转矩作用下以转速n1转动时,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主动轮1拖动带,带又驱动从动轮2以转速n2转动,从而把主动轮上的运动和动力传到从动轮上。在传动中,两轮与带的摩擦力方向如图所示,这就使进入主动轮一边的带拉得更紧,拉力由F0增加到F1,称为紧边。2019/12/18设带的总长度不变,根据线弹性假设:(1)记传动带与小带轮或大带轮间总摩擦力为Ff,其值由带传动的功率P和带速v决定。定义由负载所决定的传动带的有效拉力为,则显然有Fe=Ff。02120012FFFFFFFvPFe1000取绕在主动轮或从动轮上的传动带为研究对象,有:Fe=Ff=F1-F2(2)因此有:(3)220201eeFFFFFF带传动的受力分析(2/5)2019/12/18由:∑X=0:dN=Fsin(dθ/2)+(F+dF)sin(dθ/2)∑Y=0:fdN+Fcos(dθ/2)=(F+dF)cos(dθ/2)当dθ→0时,sin(dθ/2)→0,cos(dθ/2)→1略去(dF*(dθ/2)),得:欧拉公式:xy带微元dN=FdθfdN=dFfdFdF012fdFdFFF积分:feFF21(4)带传动的受力分析(3/5)2019/12/1811)(2min0ffeceeFF由(1),(3),(4)式得Fec为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最大有效拉力Fec与下列几个因素有关:1)张紧力(初拉力)F0最大有效拉力Fec与F0成正比。F0越大,带与带轮间的正压力越大,则传动时的最大摩擦力即最大有效拉力Fec也越大。但F0过大时,将使带的磨损加剧,以致过快松弛,缩短了带的工作寿命。如F0过小,则带传动的工作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运转时带易发生跳动和打滑。2)包角最大有效拉力Fec随包角的增大而增大。包角越大,带和带轮的接触面上所能产生的总摩擦力就越大,传动能力也就越大。故带轮包角不宜过小,要加以限制。因小轮包角αl小于大轮包角α2,故计算带传动所能传递的圆周力时,上式中应取α1。3)摩擦系数f最大有效拉力Fec随摩擦系数f的增大而增大。带传动的受力分析(4/5)公式8-72019/12/18带传动的受力分析(5/5)2019/12/18§8-4带的应力分析2019/12/181.由拉力产生的拉应力式中,A为带的横截面面积,mm2;松边拉应力带传动时,带中产生的应力有:拉应力、弯曲应力和由离心力产生的拉应力。紧边拉应力式中,E为带的弹性模量,MPa;d为V带轮的基准直径,mm;ha为从V带的节线到最外层的垂直距离,mm。2.弯曲应力b带绕过带轮时,因弯曲而产生弯曲应力b从上式可知,带在两轮上产生的弯曲应力的大小与带轮基准直径成反比,故小轮上的弯曲应力较大。带的应力分析(2/3)2019/12/18拉应力δmaxδ1δb2δcα2n1n2α1δb1δ2离心应力弯曲应力式中,q为每米带长的质量,kg/m;v为带速,m/s。3.由离心力产生的拉应力c当带沿带轮轮缘作圆周运动时,带上每一质点都受离心力作用。离心拉力为Fc=qv2,它在带的所有横剖面上所产生的离心拉应力c是相等的。下图所示为带的应力分布情况,从图中可见,带上的应力是变化的。最大应力发生在紧边开始绕上小带轮处。带中的最大应力为:带的耐久性取决于最大应力的大小和应力循环的总次数。愈大,则允许的应力循环总次数就愈少。max带的应力分析(3/3)2019/12/182019/12/18§8-5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传动比因带的弹性变形变化所导致的带与带轮之间的微量滑动,称为弹性滑动。它是带传动中所固有的物理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弹性滑动的大小与带的紧、松边拉力差有关。弹性滑动导致:从动轮的圆周速度v2<主动轮的圆周速度v1,速度降低的程度可用滑动率ε来表示:%100121vvv12)1(vv或)/(6000011d1smndv)/(6000022d2smndv其中:因此,传动比为:d212d1(1)dnind在一般的带传动中,因滑动率不大(),故一般不予考虑。%2~12019/12/18带的打滑对传动影响:(1)降低效率(2)加大了带的磨损(3)两带轮线速度不等(4)磨损发热减小了摩擦系数因此,带传动中要避免带的打滑。弹性滑动和打滑的区别:弹性滑动是带传动特有的一种固有属性,是不可避免的;打滑是由于带与带轮间的全部弹性滑动引起的,是一种过载失效形式是可以避免的。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传动比(2/2)打滑是指由于传递载荷的需要,当带传动所需有效圆周力超过带与带轮面间摩擦力的极限时,带与带轮面在整个接触弧段发生显著的相对滑动。2019/12/18§8-6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dd节宽bp节面顶宽b楔角基准宽度bd=bpV带:*节宽bp、高度h、V带轮:*基准宽度:bd=bp节面:中性层*楔角:φ=40°*轮槽楔角φ40°*节圆—节圆直径:dd槽角型号:(小←截面尺寸→大)普通V带:Y、Z、A、B、C、D、E窄V带:SPZ,SPA,SPB,SPC表一、V带结构与标准:2019/12/18组成:抗拉体、顶胶、底胶、包布。节线:弯曲时保持原长度不变的一条周线。节面:全部节线构成的面。在V带轮上,与所配用V带的节面宽度相对应的带轮直径称为基准直径d。帘布芯结构绳芯结构包布顶胶抗拉体底胶节线节面dbd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2/10)2019/12/18普通V带截面尺寸(GB11544-1989)1.020.660.330.190.110.060.03每米质量q40°楔角φ25.019.014.011.08.06.04.0高度h32.027.019.014.011.08.55.3节宽bp38.032.022.017.013.010.06.0顶宽bEDCBAZY型号)11(11210maxfffeeFeeFFσmax=σ1+σb1+σc≤[σ]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3/10)2、设计准则保证带不打滑条件下,具有足够的疲劳强度。二、设计准则1、失效形式打滑+疲劳破坏2019/12/18三、单根V带的基本额定功率疲劳强度条件:cbcb1111max或:联立两式:111maxvfcbeeAFffeeAeFF111111max不打滑条件:P0=FemaxV/1000单根V带传递的额定功率P001111000fbcAvPkWe单根V带的基本额定功率P0是根据特定的实验和分析确定的。实验条件:传动比i=1、包角α=180°、特定长度、平稳的工作载荷。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4/10)2019/12/18已知:四、V带传动设计计算主动轮、从动轮的转速n1、n2(或传动比i)传递的功率P传动位置要求和外廓尺寸要求,原动机类型等。带的初拉力和压轴力,张紧和防护等设计:带的型号、长度和根数带轮的尺寸、结构和材料,传动的中心距根据计算功率PC和小轮转速n1,查图选择普通V带的型号。若临近两种型号的交界线时,可按两种型号同时计算,通过分析比较决定取舍。1.确定计算功率设P为传递的额定功率(kW),KA为工作情况系数(表8-3)PC=KAP2.选定V带的型号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5/10)2019/12/18300050002000160040002008005001004003001000小带轮的转速n1(r/min)125025000.811.2523.154581016203040506380100200250普通V带选型图ZABCDE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6/10)2019/12/18表8-4列出了V带轮的最小基准直径和带轮的基准直径系列,选择小带轮基准直径时,应使dd1dmin,以减小带内的弯曲应力。大带轮的基准直径dd2由下式确定:3.确定带轮基准直径dd1、dd2dd2值应圆整为整数,表8-4。带速v应在5~25m/s的范围内,其中以10~20m/s为宜,若v25m/s,则因带绕过带轮时离心力过大,使带与带轮之间的压紧力减小,摩擦力降低而使传动能力下降,而且离心力过大降低了带的疲劳强度和寿命。而当v5m/s时,在传递相同功率时带所传递的圆周力增大,使带的根数增加。不满足要求可以改选dd1。4.验算带速v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7/10)2019/12/18由于带是中间挠性件,故中心距可取大些或小些。中心距增大,将有利于增大包角,但太大则使结构外廓尺寸大,还会因载荷变化引起带的颤动,从而降低其工作能力。若已知条件未对中心距提出具体的要求,一般可按下式初选中心距a0,即5.确定中心距a和基准长度Ld由此可初定的V带基准长度。根据初定的L0,由表8-1选取相近的基准长度Ld。最后按下式近似计算实际所需的中心距考虑安装和张紧的需要,应使中心距大约有±0.03Ld的调整量。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8/10)2019/12/18一般要求≥90~120,否则可加大中心距或增设张紧轮
本文标题:第八章_带传动和链传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860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