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前4章主要内容(定义)药物(drug);药理学(Pharmacology)(药效学.药动学)吸收;分布效能;效价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治疗指数:即LD50/ED50。耐受性(tolerance):激动剂;拮抗剂首过效应(firstpasseffect):生物利用度:血浆半衰期(t1/2):生物转化(metabolism,代谢)部位:肝脏消除:代谢与排泄消除规律:四到五个半衰期药酶诱导剂:巴比妥类,苯妥英钠,乙醇药酶抑制剂:西咪替丁,氯霉素,异烟肼,保泰松传出神经纤维分类:胆碱能神经、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受体:胆碱受体(M、N),肾上腺素受体(α、ß),分布、兴奋效应递质的消除方式(Ach、NA)拟胆碱药毛果芸香碱: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促进汗腺唾液腺分泌新斯的明:特点、用途(5点)有机磷酸酯:中毒解救原理(碘解磷啶、氯磷啶)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作用(腺体、眼、平滑肌、心脏),用途,禁忌症骨骼肌松弛药:筒箭毒碱、琥珀胆碱拟肾上腺素药α、ß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用途)、麻黄碱(特点、用途)、多巴胺(特点)α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用途)ß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用途)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ß受体阻断药:作用、用途局麻药作用机理:钠通道阻滞普鲁卡因、利多卡因镇静催眠和抗焦虑药地西泮:作用用途,首选?巴比妥类:与地西泮区别(无抗焦虑作用、安全范围大、成瘾性小、机理不同)抗癫痫与抗惊厥2苯妥因钠为治疗癫痫大发作首选药(牙龈增生)乙琥胺:癫痫小发作首选药硫酸镁:抗惊厥、降压(注射)抗精神失常药氯丙嗪:作用(机制)、用途、不良反应碳酸锂:躁狂症首选药丙米嗪:抑郁症首选药抗帕金森病药:左旋多巴,卡比多巴镇痛药吗啡:作用、用途、不良反应、禁忌中枢神经系统(三镇一抑二兴奋)1.镇痛(激动阿片受体);2.镇静作用;3.镇咳;4.抑制呼吸;5.缩瞳;6催吐兴奋平滑肌1.胃肠道-便秘;2.胆道-胆绞痛;3.支气管-诱发哮喘;4.膀胱-尿潴留;5.子宫-延长产程扩张血管1.体位性低血压;2.升高颅内压用途:镇痛;心源性哮喘(机制);止泻不良反应:成瘾性、一般不良反应、急性中毒禁用于分娩、哺乳妇女;支气管哮喘、肺心病;颅内压增高患者;原因不明的急性腹痛哌替啶:与吗啡的区别(不良反应少)可待因:中枢镇咳喷他左辛:部分激动剂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解热镇痛抗炎药:阿司匹林作用:1.解热:抑制PG合成(中枢)2.镇痛:抑制PG合成(外周)3.抗抗炎炎、、抗抗风风湿湿:为诊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之首选药4.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小剂量即可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聚集;但大剂量抑制血管内皮PGI2的合成不良反应:?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强心苷:作用、用途正性肌力作用(抑制Na-K-ATP酶)停药指征:视觉异常、室性早博、窦性心动过缓中毒防治:轻度快速心律失常:KcL重度快速心律失常:苯妥因钠、利多卡因缓慢型心律失常:阿托品抗心律失常、心绞痛药利多卡因:室性早博首选3ß受体阻断药:窦性心动过速首选硝酸甘油:稳定型心绞痛首选ß受体阻断药:协同硝苯地平:变异型心绞痛首选抗高血压药分类(一线):代表药利尿降压药的降压机制:初期和长期初期:排钠利尿,细胞外液和血浆容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长期:钠↓,Na+-Ca2+交换减少,胞内钙浓度降低,血管扩张;同时,降低血管对缩血管活性物质反应性,血压下降;产生扩血管物质,血压下降利尿药代表药(作用部位、用途、不良反应)高效类: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和髓质部);(呋噻米)抑制Na+-K+-2Cl-转运复合体肺水肿首选;耳毒性,低血钾中效类:远曲小管前部;(氢氯噻嗪)抑制Na-Cl转运复合体利尿、降压、抗利尿;升高血糖,低血钾低效类: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氨苯蝶啶);竞争醛固酮受体,抑制Na+-K+交换(螺内酯),高血钾;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青光眼,低血钾甘露醇(20%):脑水肿首选糖皮质激素类药作用:“三抗、四影响、一解、一兴奋、一允许”即:抗炎、抗免疫、抗休克、解热;影响血液造血系统、消化、骨骼、代谢;CNS兴奋;增强机体应激能力。用途:用法:不良反应与禁忌证:作用于血液系统药一般缺铁性贫血需用铁剂;影响因素巨幼红细胞贫血需用叶酸加维生素B12肝素:体内外抗凝香豆素类:体内抗凝枸橼酸钠:体外抗凝过量时的对抗剂:鱼精蛋白、维K、钙剂呼吸和消化系统药平喘药分类肥大细胞膜稳定药:(预防)色甘酸钠制止胃酸分泌药的分类:M受体阻断药:哌伦西平H2受体阻断药:西咪替丁胃泌素受体阻断药:丙谷胺H+泵抑制药(抑制H+-K+-ATPase)奥美拉唑泻药:硫酸镁——泻下、利胆(口服)4甲状腺功能异常药硫脲类是最重要的抗甲状腺药物。甲亢的治疗大剂量的碘1.甲状腺激素防治呆小病;治疗粘液性水肿2.抗甲状腺药内科治疗术前治疗甲亢危象硫脲类++++大剂量碘-++++放射性碘破坏甲状腺及摄碘功能测定受体阻断药+++(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者的交感肾上腺系统兴奋症状为辅助用药)抗糖尿病药糖尿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的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分两型:1型(IDDM)自身免疫机制引起B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病毒感染……)2型(NIDDM):B细胞功能低下,胰岛素相对缺乏与胰岛素抵抗(肥胖、多食、少运动……临床表现:早期无症状,三多一少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昏迷)诊断:1、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血糖≥11.1mmol/l。2、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血糖≥11.1mmo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3、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血糖≥11.1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胰岛素(口服无效,皮下注射吸收迅速):Ⅰ型糖尿病。Cell内缺K胰岛素增敏药磺酰脲类:对胰岛功能丧失者无效(主要通过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双胍类:降血糖对正常人无效,对胰岛功能丧失者仍有效(不良反应:乳酸血症)不良反应:低血糖,过敏(必要时用H1受体阻断药和糖皮质激素),耐受性;抗菌药物概述部分化疗指数(CI):评价化学治疗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的指标(CI越大用药越安全,但CI越大并非绝对安全)PAE(抗生素后效应):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抗生素浓度下降,低于MIC(最低抑菌浓度)或消失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突变选择窗(MSW):就是以MPC(防突变浓度)为上界,MIC为下界的浓度范围。抗菌谱: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化疗药的作用机理包括:○1抑制菌壁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作用机制之一是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抑制转肽作用,阻碍了多糖肽的交叉联结,5导致细菌细胞壁缺损,丧失屏障作用,使细菌细胞肿胀、变形、破裂而死亡○2改变胞膜透性(多粘菌素类)多肽类抗生素含有多个阳离子极性基团,阳离子能与胞浆膜中的磷脂结合,使膜功能受损○3抑制蛋白质合成(四环素、氨基糖苷类)作用于30S亚基: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作用于50S亚基:(阻止肽链形成和延长)氯霉素、林可霉素和红霉素○4抑制核酸(利福平、喹诺酮类)喹诺酮类:抑制DNA回旋酶,阻碍细菌DNA复制。利福平:抑制DNA依赖RNA聚合酶,阻碍mRNA的合成。○5叶酸代谢(磺胺类)。磺胺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甲氧苄啶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四氢叶酸缺乏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细菌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现象细菌的耐药机理有:○1产生灭活抗菌药物的酶(水解酶:如β-内酰胺酶;合成酶:如乙酰化酶,核苷化酶等将相应的化学基团结合到药物分子上使药物失活)、○2抗菌药物作用靶位改变(改变靶蛋白结构;增加靶蛋白数量;生成耐药靶蛋白)、○3降低胞膜对药物的通透性(改变通道蛋白的性质和数量)、○4影响主动外排系统(主要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合理选用抗菌药足够的剂量和疗程必要时联合用药有计划的轮换供药开发新的理想的抗菌药Ⅰ繁殖期杀菌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类Ⅱ静止期杀菌药: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多粘菌素类Ⅲ快效抑菌药: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Ⅳ慢效抑菌药:磺胺类同类一般不合用,毒性相同类药物不合用;I与Ⅲ合用是拮抗所以不合用-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一大类常用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菌机制是抑制细胞壁的合成这类药的特点:1.分子结构中均有-内酰胺环2.作用机理均为与PBPs(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抑制菌壁粘肽合成;激活自溶酶。(G+)3.均为繁殖期杀菌剂4.对人、动物毒性均低。对肾基本无毒性。抗菌机理为与PBPs结合,抑制菌壁粘肽合成,繁殖期杀菌剂,对人畜毒性甚小。细菌耐药的主要机理是:产生水解酶—-内酰胺酶;药物对PBPs的亲和力降低;药物不能在作用部位达到有效浓度;减少自溶酶的产生:使β-内酰胺类药物杀菌作用下降。青霉素:抗菌谱:1多数G+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金葡菌、表葡菌、肺炎球菌、厌氧阳性球菌)2.G+杆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革兰阳性厌氧杆菌如产气荚膜杆菌、破伤风梭菌、难辨梭菌等)3.G-球菌:脑膜炎奈瑟菌、不耐药的淋病奈瑟菌)4.少数G-杆菌:如流感杆菌、百日咳杆菌)5.螺旋体:如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6.放线菌无效:真菌,病毒,原虫,立克次体不良反应:变态反应最常见,最严重的是过敏性休克,急救措施是皮下或肌肉注射0.1%肾上腺素0.5~1.0mg。必要时加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过敏性休克防治措施:①严格掌握适应症②询问过敏史③皮试:初次用、停药72小时以上或换批号者必须做方法:id1000u/ml的青霉素0.05~0.1ml,15min后观察局部红肿、肿块>1cm,痒——阳性④不用:试敏阳性,饥饿时,无抢救药和6器材⑤注意:临用前新鲜配制,药后需观察30min赫氏反应:应用青霉素治疗后6~8h,出现全身不适、寒战、发热、咽痛、肌痛、心率加快等症状,一般于12~24h内消失,但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与病原体释放致热原有关)阿莫西林:口服好,用于呼吸道、尿路、胆道、溃疡。大环内酯类:是抑制蛋白合成的快速抑菌剂(50s),其抗菌谱比青霉素稍广,首选用于白喉、百日咳、军团菌病等,主用于对青霉素过敏的革兰氏阳性菌轻、中度感染,耐药金葡菌感染。一般口服,必要时可静滴林可霉素类:抗菌机理及特点同大环内酯类,因骨中浓度高,故尤其适用于急、慢性骨髓炎(首选药)。只对革兰氏阳性菌、厌氧菌作用较强,万古霉素类:临床主用于严重G+菌尤其是耐药金葡菌感染及伪膜性肠炎。机理是抑制细胞壁的合成,繁殖期杀菌剂,毒性大氨基糖苷类:为抑制蛋白合成全过程的静止期杀菌剂。共性:抗G-杆菌作用强,PAE明显,口服不吸收,耳肾毒性明显,对厌氧菌无效抗菌机理:抑制蛋白质的合成链霉素:兔热和鼠疫首选庆大霉素:G-杆菌感染的首选药主要不良反应有耳毒性、肾毒性、神经肌肉阻断作用(可用钙剂或新斯的明等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过敏反应(静注钙剂及皮下注射肾上腺素)一般氨基糖苷类耐药株感染首选阿米卡星抗菌谱最广的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毒性最大的氨基糖苷类新霉素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均属广谱抗生素,其抗菌谱包括:大多数细菌、放线菌、“四体”,两者均为快速抑菌剂,分别作用于30s,50s亚基。因其不良反应较多,故不主张广泛使用。四环素类:四体感染首选多西环素,不良反应:二重感染,骨、牙损害可造成素牙小孩以及哺乳期妇女禁用,还有光敏反应等机制: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单位结合,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二重感染:正常人的口腔、鼻咽、肠道等处有多种微生物寄生,由于相互拮抗而维持相对平衡的共生状态。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后,使敏感菌受到抑制,不敏感菌乘机在机体内大量繁殖造成二重感染,又称菌群交替症。氯霉素——不良反应:骨髓抑制,灰婴综合症,可引起不可逆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避免与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合用灰婴综合症:新生儿或早产儿用量过大,于用
本文标题:药理学总复习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864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