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菜用桑叶栽培技术发布日期:2016-06-28来源:中国知网浏览次数:86核心提示:传统的桑叶栽培大都是采摘展开后的成长桑叶用于养蚕,或者是采收老熟的桑叶用于药品加工,而供于食用的是采收嫩梢顶部尚未完全展开的嫩叶梢。于此,在栽培管理措施上毕竟与传统栽培有所不同。鉴此,笔者在参照传统桑树栽培,经初步试验摸索,结合典型农户访谈收集的基础上,就食用桑叶栽培技术作如下一些概述,以供参考。提到桑叶,人们通常认为只供养蚕之用,却不多有人知道桑叶具有着很高的食、药用价值,桑叶中除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灰外,还含有人类必需的氨基酸、植物甾醇、黄酮类、生物碱类、多糖类、香豆素、绿原酸、延胡索酸、叶酸、亚叶酸、果胶、鞣质等多种化合物。人们经常食用桑叶具有疏风清热、清肺止咳、清肝明目、降血糖、降血压、降低胆固醇、抗衰老、维持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健康、防癌抗癌、提高免疫力等多种生理功能作用。目前不少地方已将以桑叶为原料加工制作成鲜味可口的菜肴、桑叶菜饼、桑叶茶、桑叶面点等食谱,且颇受人们所喜食。在当地也有个别农户将桑叶作为菜用栽培的试偿,并初步凸显出市场开发前景,取得了较好的种植效益,有望将食用桑叶培育成蔬菜品种的新成员,具有着一定的产业发展潜力。然而传统的桑叶栽培大都是采摘展开后的成长桑叶用于养蚕,或者是采收老熟的桑叶用于药品加工,而供于食用的是采收嫩梢顶部尚未完全展开的嫩叶梢。于此,在栽培管理措施上毕竟与传统栽培有所不同。鉴此,笔者在参照传统桑树栽培,经初步试验摸索,结合典型农户访谈收集的基础上,就食用桑叶栽培技术作如下一些概述,以供参考。1品种选择当前在生产上推广种植的桑树品种比较多,而作为食用栽培的桑叶品种,因其采摘方式(采摘部位)与传统养蚕栽培不同,在品种选择上应以选择如桂桑优62、农桑14号、皖桑1号等抗生性、抽生力强的品种为宜,以便增加采收次数,提高单位采摘量。2地块选择桑树虽然适生性强,对土壤要求不很严格,但作为食用栽培的特殊利用方式,栽种地应以选择交通管理方便;水源比较充足,即不易受严重干旱影响,也不易受浸渍为害;水源洁净,周边无污染厂矿企业;土层较为深的山坡梯田、缓坡山地的壤质土地块为宜,如能实行种养结合,在畜禽养殖配建有沼气池的下坡种植,充分发挥沼渣、沼水培肥作用,则为更好。3整地栽种在山地缓坡上种植应在挖除恶性杂草、竹类和小灌木的同时,整成略显外高内低的1.3m宽的水平种植带,并于冬前深翻≥25cm熟化土壤;在山坡梯田里种植,在全面翻耕后,在环山后坎开设排水沟后,整成1.3m的垄畦进行栽种。在栽种前的1-2d,视土壤基础肥力状况结合施用农家有机肥37500-45000kg/hm2再行翻耕一次作畦,或在再次翻耕作畦后按株距60-80cm的种植密度开穴,穴施饼肥3500-4000kg/hm2或有机质≥50%的生物有机肥(下称生物有机肥)4500-5000kg/hm2与土壤混合均匀后待种。桑树虽可在冬季至清明前栽种,但在当地浙西南一带均于早春的2月份至3月中旬进行种植,栽种前应做好整地施肥准备工作,以便起苗或外地调入苗木抵达后及时栽种,栽种时应对苗木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是苗木过于嫩长,则应剪除顶部嫩弱部分,留苗高30-40cm左右;若是某一根系过长,则应适当剪去根端部分,以免栽种时根系扭曲。然后将苗木竖立于种植穴中理顺根系,保持根舒展,覆土至栽种穴的一半后,稍作提苗压实覆土,再覆土至与畦面持平压实后,再覆以约1.5cm的松土,栽种深度以超过原苗床根际1-1.5cm为宜,栽后随即用3%的稀薄人粪尿或沼水:水=60:40,约2kg/株点穴浇施定根水,以便根系与土壤紧接触,便于成活。4栽后管理4.1护苗补缺在栽后的3-4周内,应视天气状况,如遇干旱无雨天气,应隔3-5d浇水护苗,如是隔1-2次用2%的稀薄人粪尿或沼水:水=50:50的肥水浇水护苗则为更好。在山坡地里种植的排水一般不成问题,但在梯田里种植的遇多雨天气,应注意做好排水工作,以利于桑苗的成活。早期栽种的桑苗因处于休眠状态,尚未萌芽,如不加细心观察,难以确认成活与否,故在栽后约7d左右进行一次全园观察,如发现死苗的应及时用边上的预留苗进行补种,待到桑苗萌芽后再全园检查一次,如有死苗缺株的,轮时用预留苗进行补缺,对补缺的桑苗最好用树枝叶进行适当的遮阴,并更加注意浇水护苗,以便一次全苗,便于后期管。4.2肥水管理菜用桑叶施肥与传统的采桑养蚕栽培原则上基础相同,但也需稍做调整,通常是在初冬桑树落叶后,土壤封冻前结合冬季翻耕,在施用腐熟栏粪肥35000-40000kg/hm2或生物有机肥4500kg/hm2的基础上隔年配施硼、锌、锰、镁、钙等中微量元素作基肥;到春季桑芽萌动期用氮、磷、钾=15:15:15三元复合肥(下称三元复合肥)750-800kg/hm2或生物有机肥2250kg/hm2追施催芽肥;以后在每采收2次食用嫩叶梢后用三元复合肥800-850kg/hm2或生物有机肥2300kg/hm2或腐熟人粪水3000kg/hm2交替使用追施壮梢接力肥;到了9月中、下旬约以壮稍接力肥70%的施用量加施草木灰10000-11000kg/hm2追施壮冬肥,以利增强冬季抗寒能力,在此基础上如发现叶片淡黄,新梢细弱小可用0.3%的磷酸二氢钾加0.5kg尿素液750kg/hm2进行叶面喷施,以加速对养分的吸收,恢复树势。水分是桑树生长的必要条件,但过多的水分也会引起烂根死苗,故应根据桑园地形地置和天气状况,遇干旱天气应通过采取桑园行间覆盖、浇水、引灌、表层松土等措施做好抗旱护苗工作,如遇多、暴雨天气应及时做好清沟排水工作,以保植株安全渡过不良气候的影响。4.3中耕除草中耕除草一般的都结合施肥时进行,桑园的除草原则上只是挖(铲)除高大恶性杂草,引伸到园内的竹类和小灌木即可。为了增加地面覆盖,提高桑园生物多样性,为有益天敌创造更为适宜的栖养场所,园内一般的不宜进行寸草不留的“光秃”除草,尽可留置二月兰,败酱草、天芜荽、石芜荽、蓬垒、酸将草、三叶草等低矮杂草实行生草栽培,以便更好地发挥生态互补效应作用。4.4病虫防治为害桑树的病虫害多达数10种,但常见发生并造成较为严重为害的有:褐斑病、炭疽病、白粉病、菌核病、赤绣病、桑毛虫、桑尺蠖、菱纹叶蝉、桑天牛、红蜘蛛等几种。在防治实践中,应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法,树立绿色植保理念,通过采取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治等措施综合协调应用,将病虫为害损失控制经济允许范围之内。在农业防治上通过加强栽培管理;科学合理施肥、培肥土壤基础肥力、平衡养分供应;及时抗旱排渍;及时清除病虫枝叶,实行冬季翻耕清园,压低病虫基数;间作唇形科等他感作物;整枝增光,增进园内通风透光。在物理防治方面通过灯光、性诱剂、色板、草把诱杀。在生物防治方面通过园内养鸡;生草栽培、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推广应用微生物农药。在化学防治方面,充分发挥植保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病虫监测,实时掌握病虫发生动态,普及专递植技术信息,指导农户开展精准防治,推广有效、对口、低毒、无残留的植物源、矿物源、微生物等环境友好型农药品种,尽可能地实行混药兼治,一药多治,减少用药次数,交替轮换用,控制病虫抗药性的产生,为保桑叶产品安全,应尽可能的在一批嫩叶梢采收后轮时用药,在采摘前15d应停止用药,以实现即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为害,又可保障产品安全的目的。4.5树形培养与采收树形培养是菜用桑叶树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在桑苗定值萌芽后,将主干在离地面20-25cm处剪去,待主干上的新梢长出后,去弱留壮,删密留稀疏,分布均匀的选留3个新梢,让所选留的新梢长至30-35cm时,在离地面40-45cm处进行摘心,培养成第一支干,当年一般的不再进行修剪,可以采收小量的嫩梢叶供于食用。到第二年新芽萌发前,将第一支干上年抽生的老技条剪去,在其抽生新梢后,选与第一支干错位、均匀分布的壮梢3-4个进行培养,当所选留的壮梢长至离地面约近1m时,将其在离地面65-70cm处剪去,培养成第二支干,以后每年在第二支干上的技条基部进行剪伐,培养成2层支干的拳式低干树形。菜用桑叶栽培是以采收嫩梢叶供作食用为目的,在树形培养定形后,每年均在第二支干上培育新梢供于采收,具体的采收方法是抹去过密细弱的嫩梢,当所生嫩梢长到15cm左右,在其基部留3-4叶处摘除便是。5采后加工桑叶供作菜用,采后加工较为简便,只要将采后的桑叶用水洗净,或洗净后在开水焯一下后,置于水中浸泡数小时后,便可供作烫、炒、炖、炸、凉拌等菜肴,而食味可口,正常食用有益人身健康。【一站式农业网站——种立方】
本文标题:菜用桑叶栽培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869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