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六章南美洲一、气候基本特点:1.最湿润的大陆(1)大陆度:为29,海洋性强。(2)类型: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雨林气候,干湿季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湿润性气候等。2.典型气候类型多雨林气候:分布面积世界最大,东西沿仲,发育最充分,最典型。热带干旱气候:分布面积最小,位置:西海岸最近赤道,南北沿伸27个纬度,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干旱区。专题讨论温带干旱气候:面积最小,位置:靠近东海岸海边,南北沿伸,唯一的一个冬季温度大于0℃的干旱区,夏季温度不超过20℃。山地气候:南北狭长。垂直带谱:(安第斯山脉赤道东坡)3、气候类型结构的对比性雨林山地气候干湿季热带干湿季雨林气候干旱气候热干湿季热海夏干亚干旱半干旱亚湿温带海洋温带干旱气候南美洲气候类型结构的对比性二、“厄尔尼诺”:秘鲁寒流的异常。秘鲁寒流:跨纬度大,具离岸流性质,水温低于附近水温10℃左右。秘鲁沿岸太平洋深层的营养物质上涌,冷性鱼类(鲥鱼)多,水温一旦上升,则鲥鱼会死亡,严重影响秘鲁经济,1973年引起了秘鲁当局的重视。经观察,发现秘鲁寒流水温有周期性的异常变化,如果水温上升,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则秘鲁附近降水增加,而中美洲地区则严重干旱,且会使全球气候发生紊乱,向相反方向变化。周期2—7年,平均周期4年。持续时间最少3个月,最多1年半。“厄尔尼诺”现象产生原因:—般认为与南太平洋和南印度洋的气压系统有关,南太平洋高压与印度洋低压的气压值交替升降,形成洋流异常运动。ENSO事件ElninoLaninoSouthernOscillation厄尔尼诺拉尼娜南方涛动南方涛动的指数,一般用塔希提岛(149°37′W,17°33′S)和达尔文(130°52′E,12°26′S)两站的海平面气压差表示。也有以圣诞岛(158°W,2°N)与达尔文两站的海平面气压差表示的。南方涛动的范围,其实也包括了印度洋的低纬海域。陈列庭(1984)提出北太平洋也存在类似南太平洋的一个北方涛动。我们认为,这一北方涛动有可能是与南方涛动相关联的共同组成部分。Nino4区Nino3区Nino2区Nino1区0°160°E180°W150°W120°W90°W0°5°S10°S1981-1984年赤道太平洋各海区的增温过程ElNiñoYearLaNiñaYear1195111950-512195321954-5631957-5831964-6541963-6441967-6851965-6651970-7261968-7061973-7671972-7371984-8581976-7781988-8991977-7891995-96101982-83101998-2000111986-88112000-01121990-92131993141994-95151997-98Table1.ElNiñoandLaNiñaYears2002年10月16日太平洋海温状况(厄尔尼诺已经形成)这是2005年10月9日拍摄的巴西亚马孙河两大支流内格罗河(左)与索利蒙伊斯河的交汇处。新华社发
本文标题:第六章南美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877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