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蒙古长调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蒙古族长调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与保护摘要:通过介绍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历史、特点与现状,分析得出长调民歌在传承方面所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蒙古族长调民歌传唱人数的不断减少、部分地区蒙古族原始文化逐渐消失、环境恶化使蒙古族原始生活环境改变等。并提出了强化文物意识;设立机构、建立保护体系;加速立法、依法保护;确定载体、忠实保存;建立档案、保护现有材料等解决方法。以使蒙古族长调民歌这一濒临失传的文化遗产得以保护,继续传承下去。关键词:蒙古长调;民间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资源;保护民间音乐由广大人民群众自己创造、并广泛传播于民间。民间歌曲,民间歌舞,说唱、戏曲、民间器乐等在内的诸类音乐,统称民间音乐。民间音乐与宗教祭祀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雅士音乐共同构成中国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与专业音乐的主要不同在于笔头创作与口头创作的不同创作方式,如蒙古族长调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口头创作艺术,与专业音乐的笔头创作有着很大不同。作为劳动人民的心声,民间音乐充分展现了人民精神面貌最积极、最光彩的方面。经过千百年来历代人民集体的积累、加工和筛选,民间音乐的艺术水准和表现力日臻完美。成为人类文化生活的众多成果中最优秀的部分之一,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我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音乐有左权开花调、河曲民歌、侗族琵琶歌、兴国山歌、川江号子等。其中,蒙古族地区的代表遗产有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呼麦、蒙古族马头琴音乐等。目前,中国文化界最重要、最急迫的事件之一就是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草原既是蒙古人赖以生存的土壤,同时也是蒙古草原文化的摇篮。由于草原地区的特殊文化环境,这里的遗产资源更加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而长调民歌恰恰就是代表草原游牧文化的完美艺术体裁。在蒙古人的观念里,长调民歌就是音乐化的草原。可以说,长调民歌是了解草原文化本质的金钥匙,如果脱离了长调民歌,等于脱离了蒙古族草原文化的主体,无法理解和把握草原文化的本质。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概况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一种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长调是蒙古语“乌日汀哆”的意译。“乌日汀”为“长久”、“永恒”之意,“哆”为“歌”之意。在相关著作和论文中,也将其直译为“长歌”、“长调歌”或“草原牧歌”等。长歌,相对短歌而言,除指曲调悠长外,还有历史久远之意。据考证,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蒙古族歌王哈扎布对于蒙古人来说,长调民歌不仅仅是一种歌曲体裁,更是民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调民歌的内容极为广泛,几乎涵盖了蒙古族地区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生产劳动、爱情婚姻、历史典故、传说故事、道德信条、哲理格言、风俗礼仪等,几乎无所不包。毫不夸张地说,长调民歌是蒙古人草原生活的教科书,在传承草原文明,协调人际关系,维系社会和谐方面,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1、蒙古族长调的形成历史与特点蒙古族长调的产生与蒙古族的游牧生活有关。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是长调民歌的特点。根据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音乐形态的现状,长调可界定为由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庆时演唱的一种民歌。歌词一般分为上、下各两句,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演唱的节律各不相同;长调歌词绝大多数内容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长调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声多词少、气息绵长,旋律极富装饰性(如前倚音、后倚音、滑音、回音等),尤以“诺古拉”(蒙古语音译,波折音或装饰音)演唱方式所形成的华彩唱法最具特色,即发声时,配合口与咽腔的复杂动作,发出类似颤音的抖动效果,一般抖动两三次,诺古拉对形成蒙古族长调的独特风格具有重要作用。蒙古族长调牧歌的艺术境界被诸多音乐学家、歌唱家称之为“天籁与心籁的完美统一”,而美学家则把它称赞为“人和大自然高度自由完美的统一”的艺术创作。————————————————————————————————长调乐谱“歌词一般分为上、下各两句,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蒙古族的生存环境历来地广人稀,加之游牧民族的独特生活方式,使他们对爱有着自己的思考,对爱的表达也有着独特的方式,长调民歌即是在这种淳朴的爱的作用之下产生与发展的。因此,长调民歌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这种爱的本质与内涵。这使得长调民歌处处展现着蒙古族人民的质朴与智慧。“他的歌声横过草原,天上的云忘了移动,地上的风忘了呼吸……毡房里火炉旁的老人忽然间想起过去的时光,草地上挤牛奶的少女忽然间忘记置身何处;所有的心、所有的灵魂都跟随着他的歌声在旷野里上下回旋飞翔,久久不肯回来……”这是台湾著名诗人席慕容在拜访了蒙古族长调歌王哈扎布后写下的对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感受。2、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非遗申请2005年11月25日,由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在巴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此,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巨大艺术魅力和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为国际社会所普遍公认。“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中国第一次与外国联合,就同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项目。这次的成功申报,标志着我国加强了同别国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合作。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管理与保护1.存在的问题长调是一种靠口头传承的民间艺术,因地域的不同和演唱者的差异,形成了众多的风格。所以,长调常“附着”在传承人的身上。不同的艺术家掌握着不同的歌曲与唱法,可以说长调艺术家的技艺都是独有的。可随着一些著名长调演唱艺人相继离世,一旦师承关系得不到延续,独特的演唱方式、方法不及时传承,必然危及长调的保护与发展。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马背民族”走下马背、走入城市,长调诞生的原生自然环境发生了改变,有草原生活经历的人少了,传唱地道的长调的人也就变少了,长调失去了往日的生命力。随着大量汉民移居蒙古地区,原来蒙古地区以牧为主的单一经济形态逐步多样化。经济形态及生产方式的相同愈加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游牧于农耕文化以及蒙汉两族文化交流的结果最先最明显地体现在民俗的相互影响以及变异中。由于蒙汉人民的杂居和相互往来,蒙古人的一些民族习俗直接受到汉文化的影响。一些地区的蒙古人的习俗几乎全部汉化,甚至丢弃了自己的语言。所以说文化的融合是把双刃剑,它既促进了蒙古族地区的发展,也是一些蒙古族特有文化逐渐消失的原因。蒙古长调民歌的传承也毫无意外的受此影响。同样,环境的不断恶化也对长调民歌的传承产生了负面影响。草场退化、草原沙化、人类生产活动对草原的开发与破坏等,使游牧民族原有的良好生活环境不复存在。牧民们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长调民歌失去了诞生的自然环境,导致蒙古族长调民歌面临着消亡的威胁。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形式纷纷传入内蒙古草原,使得千百年来纯净而安逸的草原喧闹起来,年轻的一代对外面的世界产生强烈的好奇和兴趣,开始接受、学习外面的新鲜事物,学唱长调的人却越来越少了。没有了年轻人的继承、发展,长调失去了往日的生命活力。2、蒙古族长调民歌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强化文物意识: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蒙古族长调民歌是需要加以保护的文化遗产,是珍贵的文物。长调还没有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与重视。所以我们要强化长调民歌的文物地位,使人民意识到保护长调的迫切性与重要性。长调民歌的真正拥有者是广大牧民,民间自觉保护的意识提高了,对长调的保护将更加有利。同时,由于文物的重要价值就在于所含文化的原本性,保存和保护文物的意义和目的是在于为了让后人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所以对于蒙古族长调,我们既要像保护有型文物那样保住其历史形态。即保留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原汁原味。妥善保存之后才能再谈利用与发展。否则我们的子孙后代听到、看到的都只是劣质的复制品,不会再是纯正的、富有灵魂的蒙古族长调了。“要让长调艺术这一存在了千百年的民族文化继续传承,就要恰当地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衔接的问题。不能把长调保护到博物馆去,要让它在现代社会中发展,在现实社会中发挥功能,长调才能永不停息地传唱下去。”设立机构、建立保护体系:我们应尽快建立蒙古族长调保护工作机构,可以设立专门的长调院校,鼓励学习长调,加紧培养理论研究人才,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研究和保护,改变长调口头传承的历史,使长调获得新的生命力。只有建立了完善的保护体系,才能以科学、有效、系统的方法保护好长调民歌这一宝贵遗产。加速立法、依法保护:在传统文化遗产法律法规的制定方面许多国家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这一方面法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头,早在1840年就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关于文物保护方面的法案《历史性建筑法案》。我们的邻国日本与韩国也都很早就开始了文物保护的立法及执法。各国成功的经验都在告诉我们,只有制定完善的保护法,使各级政府与人民共同参与到科学的保护行动中,由政府和民间双管齐下,传统文化遗产的保存于保护才会真正落到实处。目前,长调的保护迫在眉睫,唯有立法、施法才是管理、保护蒙古族长调的长久之计、必行之举。确定载体,重视保存:蒙古族长调属于非物质性的文化遗产,不同于有形的文化遗产可以以武力的、独立的、可触可感的形式长久保存。由于自身具备的具象性,我们随时都可以感受有形文化遗产的存在。而音乐、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人的行为紧密相关,是依附于人类行为的、并非独立存在的事物,所以对他的管理与保护更多地应该考虑到其载体——人的因素。对于那些技艺超群的艺术家,不仅要在经济上给予其必要的补助,同时还应赋予他们以相当高的社会地位,以激励他们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上做出更多贡献。随着塔巴海、特木丁、昭纳斯图、哈扎布等一代长调大师们的先后谢世,许多传统长调歌曲及特殊唱法都面临失传。由政府确定和保护传承者的工作也就显得愈加迫切愈加需要。现在的长调传承人可以分三类:第一类是以哈扎布为代表的老一代长调艺人,他们大部分年事已高,其中有的已经去世。第二类是现在50岁左右,仍生活在牧区的民间艺人,这部分人是传承人的主体,是原生文化的主导力量。他们在草原出生成长,接触原生态文化形态。第三类包括现在艺术类高校、艺术研究所等院校培育的新一代具有现代保护观念与意识的长调人才。确定了长调的载体,才能更好的制定策略,保护长调。建立档案、保护现有材料:蒙古族长调民歌大师哈扎布是唯一掌握所有长调技术的歌手,是草原传统声乐流派的杰出代表。他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了蒙古族长调歌曲的演唱方法,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蒙古族草原声乐学派,被乌兰夫称赞为“人民的歌唱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蒙古族长调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在没有留下一张完整唱片的情况下,于2005年10月27日病逝。而他生前编写整理的有半人多高的380首长调唱片,均在文革期间被销毁。即便是他所擅长的潮尔道(长调的一种)现今也几近灭绝。足以见得保护现有资料的重要性。加强国际合作:2006年12月5日到7日,中国、蒙古国政府官员和专家在呼和浩特市召开蒙古族长调民歌联合保护协调指导委员会会议,宣布为期10年的中国和蒙古国蒙古族长调民歌联合保护行动启动。这标志着蒙古族长调民歌这一艺术的传承迎来了一个春天。“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中国、蒙古国两国共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国都留存着这一文化遗产的不同部分,要想更好的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必须结合两国共有的遗产资源,建立完善的保护系统。只有两国加强合作,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才能使长调民歌得以真实、完整的保存下来。3.蒙古族长调的可持续发展在长调歌曲的传承上,首先要保证歌曲的“原貌”,也就是对已被指定为长调传承者、长调持有者的演唱进行忠实的录音、保存,这是非常重要的,否则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较强的可塑性和可变性,在长调的传承过程中很容易走形、变样,反而会有悖于保存文化、弘扬文化的初衷。换言之,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保护与传承、继承与发展等关系只有忠实的保存才会使蒙古族长
本文标题:蒙古长调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882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