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虎门行政管理学教案前言:本课程采用由夏书章主编的《行政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共十七章,分两天讲授,第一天讲授第一章至第八章,第二天讲授第九章至第十七章。重点内容为第二章行政环境、第三章行政职能、第四章行政组织、第五章行政领导、第七章公共预算、第十三章行政监督、第十七章行政改革与发展。本教案同时参考了其他教材,综合若干教材的优点进行制定,对指定教材的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重点在于理清逻辑结构,使学生能够尽快理解相关知识点。第一章:导论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一、行政管理学的概念及特点:1、行政管理学的概念:是指政府行政机关依法对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管理的总和。2、行政管理学的特点:1)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2)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3)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法活动或执行政策的活动。二、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属于管理学科的分支学科,又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的综合应用学科,行政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多门社会科学是一门研究政府管理机关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的活动过程和规律的科学。三、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1、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1)政府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2)政府行政机关对其内部事务的管理。2、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其研究内容和范围包括:1)行政管理学的基本问题。2)行政环。3)行政职能。4)行政管理机构。5)行政管理事务。6)行政管理过程。7)行政管理方。8)行政管理规范。9)行政绩效评估。10)行政发展。第二节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行政管理学的产生:1、行政管理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2、西方行政管理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历史的必然。从理论上看,西方行政管理学的产生既是西方政治学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西方管理学兴起的理论产物。从实践上看,行政学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是行政实践从政治实践中分离的结果,同时,行政管理学的迅速崛起,也是由于西方行政实践发展的需要。二、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1、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的行政管理学及其发展。2、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的行政管理学及其发展:1)行为科学学派的行政管理学。2)决策理论学派的行政管理学。3)系统理论学派的行政管理学。3、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行政管理学及发展:1)新公共管理理论。2)政府治理理论。3)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三、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现代意义上的行政管理学是在西方产生的。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这门学问一产生时,就很快在中国得到了传播。第三节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方法与意义:一、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方法:1、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根本方法。2、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1)规范方法。2)经验方法。3)案例方法。4)比较方法。二、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意义:1、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理论意义。2、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实践意义:1)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有助于我们弄清我国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目标、任务、方式,为我国行政管理改革和发展指明方向。2)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有助于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进而提高我国行政管理的整体水平。3)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促进企事业单位与政府的良好合作,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水平。第二章行政环境第一节行政环境的特点与类型:一、行政环境的含义与基本属性:1、行政环境的含义:1)行政环境是针对具体行政系统而存在的。2)行政环境通过边界与行政系统相区分。3)行政环境构成成分的关键属性在于能够对行政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影响。4)行政环境因素既包括有形的事物,也包括无形的情势。2、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1)复杂性2)相关性与综合性3)层次性4)动态性二、行政环境的类型:1、自然行政环境与人造行政环境:1)自然行政环境2)人造行政环境2、宏观、中观与微观行政环境:1)宏观行政环境2)中观行政环境3)微观行政环境3、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三、行政生态模式:1、首先是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被称为融合型行政模式。2、其次是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被称为衍射型行政模式。3、再次是过渡型社会的行政模式,即所谓的棱柱型行政模式。第二节经济环境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一、经济环境及其构成:1、一种观点认为行政系统的经济环境构成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形态、经济体制、经济计划的集权与分权、银行制度与财政金融政策、投资政策资源开发、对外贸易以及经济法规制度等”。2、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环境“主要是指作用于行政系统的物质技术和经济制度,即通常所说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经济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经济力量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3、经济体制及其对行政管理系统的影响。4、科技发展水平及其对行政管理系统的影响。三、我国现行经济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传统农业与高科技产业并存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3、受限市场模式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第三节政治环境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一、政治环境及其构成1、政治环境:2、政治构成:二、政治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与实际运行状况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政党制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3、社会团体与社会流通性的发达程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三、我国现行政治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3、迅猛成长的社会团体组织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第四节文化环境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一、文化环境及其构成:1、文化环境:是指作为一种与经济、政治环境因素相并列的行政系统的社会环境因素类型而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人们心理与意识层面的环境因素。2、文化构成:我们可以从行政系统认知构成成分或行政文化认知对象构成成分这个角度来分析行政文化环境的构成,并进而具体分析其影响。二、文化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行政价值文化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行政价值文化:是批在特定行政环境下,社会民众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关于公共行政系统应该具有哪些基本社会价值的认知与价值取向模式。2)行政价值文化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行政功能文化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行政功能文化:是在特定行政环境下,社会民众在长期社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公共行政系统所具备的功能结构的认知与价值取向模式。2)行政功能文化对行政管理的影响:3、行政运行文化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行政运行文化:是关于公共和政系统运行机制的认知与价值取向模式,可称之为公共行政过程观,主要是指社会民众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稳定存在的,关于各种公共行政问题得以有效解决的途径与方式的普遍性价值邓向模式。2)行政运行文化对行政管理的影响:4、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行政公共关系文化:是指行政系统的各种对外关系的统称。就狭义而言,它主要是批行政系统与社会民众之间的关系。2)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对行政管理的影响:三、我国现行行政文化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管制型行政总体价值观向服务型行政总体价值观的转变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全能普化型行政功能文化向有限分工型行政功能文化的转变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3、自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向法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的转变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4、依附服从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向自主参与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的转变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第三章行政职能:第一节行政职能的特点及其意义:一、行政职能的特点:1、执行性。2、整体性。3、多样性。二、研究行政职能的意义:1、研究行政职能对于合理地确定行政活动的方向和重点有着重要意义。2、研究行政职能对于行政组织建设有着重要意义。3、研究行政职能对于行政管理过程的科学化有着重要意义。4、研究行政职能对于促进行政效率和效能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第二节行政职能的发展:一、弱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1、形成与发展。2、特点。3、意义。二、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1、形成与发展。2、特点:1)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范围大大拓展。2)强势政府进期的行政职能方式更加复杂多样。3、意义。三、有限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1、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2、有限政府时期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1)通过非国有化,减少政府企业的微观管理。2)政府放松规制,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3)推进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化、市场化。第三节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一、我国改革开放前行政职能的特征及其弊端:1、我国改革开放前行政职能的特征:1)集中计划管理。2)微观直接管理。3)片面强调政治职能。2、我国改革开放前行政职能的主要弊端:1)造成政府机构膨胀。2)资源配置效率低下。3)企业和社会缺乏动力机制。4)容易产生腐败。二、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1、转变行政职能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2、转变行政职能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3、转变行政职能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4、转变行政职能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5、行政职能转变是机构改革的动因和基础。三、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1、职能重心的转变。2、职能方式的转变。3、职能关系的转变。第四章行政组织一、行政组织行为的含义与特点:1、行政组织行为的含义:是指政府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行使国家行政权力而进行的组织活动和运行过程,包括行政组织的设计和维护、行政运行过程中冲突及其解决,以及对行政组织进行的改革。2、行政组织行为的特点:1)政治性。2)法制性。3)持续性。4)系统相关性。二、行政组织的设计:是指国家权力机构或政府对行政组织结构及其运行体制进行规划和确立的过程。三、行政组织中的冲突及其解决途径:1、行政组织中的冲突:是指人们用来描述发生在行政组织内部的成员之间、成员个人与行政组织之间、行政组织中不同群体之间的由于目标不同、对事实的解释存在分歧、在行为期望方面的不一致以及利益方面的不一致等而造成的彼此抵触、争执和攻击的组织行为。2、行政组织中的解决途径:四、行政组织的变革趋势:主要围绕着行政组织结构、行政组织权力关系等方面进行的。第五章行政领导一、行政领导行为的含义与特点:1、行政领导的含义:是一种具有影响力、指导力的管理行动或指挥行为,是人类社会自古就有的一种普遍和不可缺少的现象。2、行政领导的特点:1)统一性。2)权威性。3)服务性。二、行政领导方式:是指行政领导在其活动过程中遵循的比较稳定的领导模式。三、行政领导艺术:是行政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领导目标而灵活运用各种领导理论、方法而形成的技能和技艺。第六章人事行政一、人事行政管理:1、计划和组织。2、使用和开发。3、激励和监督。4、制度建设与具体落实。二、财务行政管理:1、预算管理。2、会计管理。3、审计管理。三、后勤行政管理:1、物资管理。2、生活后勤管理。3、机关环境管理。4、服务后勤管理。5、接待工作管理。四、机关行政管理:是指为机关的行政职能的有效发挥提供保障的活动,主要是对机关内部行政事务的构成要素及流程进行规划、组织、监督、控制、协调等一系列活动。第七章公共预算第一节、公共预算概述一、含义;二、公共预算的功能;三、公共预算的目标。第二节、我国预算改革一、预算改革前我国的预算体制;二、1999年以来的预算改革:迈向现代公共预算第三节我国预算过程中预算的参与者、职能与预算周期一、预算参与者及其职能;二、预算周期。第四节预算编制与审批一、编制、审批程序二、我国政府预算编制原则(重点)三、方法;四、人大审查、批准政府预算。第五节和第六节略讲第八章行政信息1)行政信息及其在行
本文标题:虎门行政管理学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891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