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六部分超临界流体中或超临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
第六部分超临界流体中或超临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超临界流体反应(1)反应条件,反应物处在超临界条件——超临界流体条件影响混合物的溶解度、传质、反应动力学。从而控制反应过程、选择性、反应物回收。(2)超临界流体作为介质——超临界流体的物理性质如密度、黏度、扩散系数、介电常数、化学平衡、速率常数等,可以作为参数调节。超临界反应的主要研究有:(1)测定均相反应速率和溶剂效应,寻求新的反应对象。(2)研究非均相催化、生物催化反应的一般行为。(3)物料的转化、分解。(4)超临界水中氧化反应6.1超临界流体影响反应的方式6.1.1超临界条件下反应特点溶剂通过溶质周围的环境来影响反应热力学。在临界点附近,溶剂的物理化学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在临界点附近,化学平衡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引入超临界流体后,导致反应平衡移动,溶剂处在不同的压力,能够使产物具有不同的构型。临界点附近,流体的性质变化特异——临界反常现象。如氨氧化表明:氨的TC=132.4℃。从图上可以看出,T=130℃左右,已反应的百分率最高,说明具有较高的反应速率,反应速率的临界反常(criticalanomalyofreactionrate)确实存在。双聚过程溶剂重排示意6.1.2超临界流体影响反应的方式(1)增加扩散速率——临界区的扩散系数比较大,密度比液体小,且临界区扩散系数与温度、压力关系密切。(2)增加反应物的溶解度和消除传质阻力——有机物非均相氧化需要溶解到液相中,但SCF-H2O中氧和SCF-H2O能充分混合。(3)分离过程的运用——利用临界点附近温度的影响,若产物的溶解度较小,选择合理条件,可使产物沉淀,使反应进一步完善。若产物溶解度大于反应物,微调压力就能分离产物。(4)延长催化剂寿命——催化剂焦化和失活现象减少,且毒化物容易扩散。在1.5MPa,523.3K(气相)反应(烯烃在催化剂上异构化)转化率低于没有失活的催化剂——13小时后,使P大于Pc,在50MPa,温度不变,原来棕色的产品溶液逐渐变清,转化率大大上升。(5)压力对速率常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压力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按照过渡态理论(transitionstatetheory),反应物和过渡态复合物间呈现热力学平衡,复合物的形成,就会直接向产物的方向进行)——以双分子反应为例:kbm——双分子反应速率,m-1s-1KT——等温压缩率①依据关系式,kbm和偏摩尔体积有关;②在SCF中,溶质的偏摩尔体积呈一个非常大的负值(远远大于液相中的偏摩尔体积绝对值;③-ΔV#的贡献远大于第二项(RTKT)的贡献,压力影响显著。产物过渡态复合物*][BATbmRTKVpkRT#ln活化体积—BAtsVVVV#要预测压力对反应速率的kbm影响,就要计算ΔV#,此时必须要用EOS进行估算。例如——异戊二烯和顺丁烯二酸酐在SCF中的反应,在35℃时,压力增加1MPa,kbm增加一倍。用P-R方程和溶剂在过渡态分子周围电缩作用(electrostriction)的外加项估算压力对ΔV#的影响,最高值可达-14000ml/mol.(6)选择性的变化压力对ΔV#有影响。当压力对某个反应特别有利时,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压力可以提高选择性。(7)局部密度的影响光谱测量结果和理论都表明,SCF包围在溶质分子(尤其在临界点附近),使局部密度高于本体密度,导致溶质在SCF中的偏摩尔体积有巨大的负值,这是压力效应的作用。局部密度高(聚集体)①影响介电常数—局部密度高,介电常数大,影响反应结果。②将聚集体看成笼子,笼子有阻止或释放某一物质的作用,影响反应结果。③在激发态前形成的聚集体,有利于降低激发态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8)局部组成的影响局部浓度会影响到反应速率。Kim和Johnston指出,在可压缩区内,溶质周围共溶剂的局部浓度可以是本体的7倍。溶质-溶剂径向分布函数的理论计算认为,SCF中存在较高的溶质浓度的局部区域或溶质聚集体。如胆固醇+SCF-CO2中形成聚集体物,若再加入共溶剂,异丁醇和乙醇等,压力对聚集体的形成影响更加显著。★各种作用,有时是单一起作用,有时是协同起作用。6.2超临界条件下的均相热解反应对象为基元反应组成,其中有很多的中间体生成。溶剂性质的变化会影响这些产物的形成,从而影响反应速率。6.2.1热解反应(pyrolysisreaction)SCF溶解反应产物,产物移出高温区,可防止进一步的分解而积炭,提高选择性,降低炭的形成。SCF使热解反应温度下降。对于传统的热解反应,高温提高反应物蒸汽压和提供热能;SCF能溶解产物,结果会使反应温度有所下降.6.2.2热有机反应热、高温——提高反应速率。但分子间反应很少在300度以上完成。如C-C或烃类在300度以上时为热解区域。但SCF中,如400度,45MPa,不活泼的烯烃也能成二聚物,而并非分解。6.2.3双分子反应表征用局部反应物组成、压力、温度、溶剂等参数的调控,调控双分子反应的速率,用以研究参数对反应的影响机理。10min2400度,45MPa6.3超临界条件下的非均相反应用固体催化剂催化反应体系特点(非均相反应)(1)反应在催化剂孔道内进行,(2)传质慢(3)反应速率慢(4)过程常常涉及到催化剂表面积炭的问题,会使得催化剂堵塞、失活。SCF作为介质或参与反应,可以克服困难。以煤的液化为例,主要有三个特征:(1)SCF中产物迅速扩散,有效除去反应热。(2)SCF中可保存烯烃,防止进一步氧化。(3)SCF原位萃取,有效萃取吸附于催化剂表面的中间产物,如蜡质等,是产物的吸附、脱附平衡显著移动.如超临界条件下能保持催化剂的活性。如异构化反应1-正己烯(Tc=504.2K,Pc=3.11MPa)的异构化反应6.4超临界甲醇酯交换反应超临界甲醇法制备生物柴油反应条件对甲酯生成率的影响:(1)醇油物质的量比越大,油转化率越高;(2)升温有助于提高反应速率。如在临界温度239℃附近,温度的影响尤其明显;(3)当压力高于13.5MPa时,压力对反应的影响不明显;(4)原料油中,不同脂肪酸酯甲酯化的速率不同,按亚油酸酯、油酸酯、棕榈酸酯、硬脂酸酯的顺序依次降低;(5)☆大豆油中游离油酸5O%时,不影响反应转化率:(6)☆原料油中H2020%时对反应影响不大;(7)当醇油物质的摩尔量比为42:1,反应温度280℃,反应4min,油脂转化率可达98%。SCF法酶法酸、碱催化法催化剂无酶酸或碱反应条件300℃10MPa数分钟30~40℃需有机溶剂28hr40~80℃1~8hr转化率98%90%95%对原料要求低一般高(无水、无游离酸)产物分离静置分层过滤水洗、离心酯交换制生物柴油方法比较超临界水除了在密度、粘度、扩散系数方面聚有一般超临界流体的特征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特征:(1)对有机物的溶解;(2)对氧的溶解。这因为温度、压力对水的介电常数的影响。6.5.1SCF水的性质6.5超临界水及其性质有机物和氧能很好地溶解在超临界水,这为有机物的氧化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可以改善反应条件。1995年,美国Austin城首座商业用SCWO装置运行,处理有机物和有机胺废水,去除率99.9999%。Austin还建有5吨/天污泥的工厂,污泥成分复杂,用常规方法处理困难。另有日处理23m3含氯废水的SCWO工厂1994年,德国(由美国MODEC公司设计)Bayer建有5~10吨有机物/天处理的装置。6.5.2超临界水的应用6.5.2.1超临界水氧化动力学幂指数方程法:pnmaOHOCRTEkdtdc][][])[/exp(206.5.2.2有机物在超临界水中转化超临界水氧化湿空气氧化和焚烧的比较6.5.2.3杂原子在超临界水中氧化产物有机化合物+O2——CO2+H2O有机化合物中杂原子,如硫、氮、磷、卤素等,经过超临界水的氧化,转变成酸、酸根或盐,而非有害的气体产物。金属元素则成氧化物酸+NaOH——无机盐6.5.2.4超临界水氧化的工艺流程和工程问题一些工程问题:(1)防腐问题——高温、高压极端PH值得腐蚀问题。(2)反应器内防止盐析的问题——超临界水对盐的溶解度很小,故反应中生成的盐容易堵塞反应器。(3)在临界点附近,传热系数变化很大,但当温度超过临界点后不久,传热系数会急剧下降。
本文标题:第六部分超临界流体中或超临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892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