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病例患者,男,94岁家属代述半日前发现患者因摔倒而枕部着地致头部外伤之后意识丧失呼之不应伴恶心呕吐,辅助检查外院颅脑ct扫描提示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线偏移,与甘露醇等点滴治疗后转入我院,患者因出现呕吐咖啡渣样物质及血氧下降,给予紧急气管插管及安排急诊手术治疗目前诊断:1创伤性硬膜下出血2蛛网膜下腔出血3吸入性肺炎4应激性消化道上出血患者术后禁食水,抑酸保胃积极控制感染,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支持治疗护理评估1、病史评估:起病形式,有无诱因;检查及治疗经过;心理---社会状况。2、身体评估: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精神状态,头痛程度、颈项强直、生活自理状况。3、实验室及其他:腰穿、CT、MRI、DSA护理诊断1.疼痛、呕吐与出血刺激脑膜以及脑水肿有关。2.昏迷及意识障碍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血管痉挛,脑水肿,脑代谢障碍有关3.发热与感染或体温调节中枢障碍,吸收热等有关。4.自理能力缺陷与卧床(医源性限制)有关5.便秘与长期卧床,不能正常如厕,进食量减少,肠蠕动缓慢有关护理诊断6.再出血危险动脉瘤和动脉畸形引起7.潜在并发症(潜在肺部感染)与长期卧床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引起发热全身不适,咳嗽,呼吸困难等有关。(应激性溃疡)与患病初期进食量少且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胃酸分泌过多有关8.知识缺乏与对所患病了解甚少有关9.焦虑与担心费用及疾病预后有关护理措施卧位护理抬高床头15~30度,持续低流量吸氧,减轻脑组织耗氧量,抬高床头利于静脉回流,降低颅压,减少出血。昏迷期病人加床栏,防止坠床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如有污物随时更换。预防并发症询问患者饮食情况,有无腹胀,呃逆等症状,尤其注意询问患者有无黑便及咖啡色胃内容物。环境保持病房安静,避免噪音,教育陪人勿大声喧哗,减少或谢绝探视1.颅内高压、头痛的护理(1)绝对卧床休息,一般为4~6周,头抬高15~20°(2)使用降压药和镇静止痛药,可用甘露醇\速尿\白蛋白等.护理措施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意识及瞳孔的变化护理措施血压应保持在150-160/90-100mmHg左右注意瞳孔的大小、性状及对光反射3、高热病人的护理护理措施(1)、体温过高者,大动脉处放置冰袋,50﹪酒精或温水擦浴(2)、冬眠疗法,注意补充液体和能量,成人每天至少在2000ml左右,加强皮肤和口腔护理(3)、出汗者勤换床单、衣裤,避免受凉,生理盐水漱口4、防褥疮的发生用气垫床、勤翻身5、保持大小便通畅(1)留置导尿者每日用1:5000呋喃西林行膀胱冲洗2次,每周换尿管1次度(2)便秘者用番泻叶2克分次冲泡口服。开塞露或肥皂灌肠护理措施6、饮食护理避免生冷食物,对昏迷者给鼻饲饮食,每4小时一次。意识清醒,可自行经口进食,因颅脑损伤早期集体处于应激状态,机体能量消耗高,宜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伤后早期一般禁食。护理措施7.避免诱因指导病人尽量避免使血压骤然升高的各种因素,保持心态平和,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等8.用药护理:告知药物的作用和与用法,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9.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焦虑的原因,表示理解和同情,提供相关疾病的知识,介绍病房环境及其责任护士。护理措施。并发症及护理再出血是SAH致命并发症,当病情稳定后突然再次剧烈头痛、呕吐、抽搐、昏迷,甚至去大脑强直及局灶性神经定位体征或脑膜刺激征显著加重,可能为再出血,复查CSF为鲜血即可确诊。脑血管痉挛是SAH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发病时多有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或有偏瘫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体征,经颅血管多普勒超声或脑血管造影可确诊。脑积水多在发病后一周内发生。亦可在发病后数小时或2~3周发生。轻者仅有嗜睡、近记忆力障碍、展神经麻痹及下肢腱反射亢进等,重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脑疝而死亡。其他:抽搐、低钠血症和血容量减少,心肺功能障碍等病人能积极配合治疗,情绪稳定病人能接受护理人员的照顾,生活需要得到满足未发生再出血评价健康指导1、向病人解释绝对卧床休息的重要性2、讲解再出血的诱发因素剧烈的咳嗽、打喷嚏情绪激动便秘、用力大便突然用力,搬重物3、介绍腰椎穿刺、DSA的目的及注意事项4、告诉病人及家属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及方法、饮食指导
本文标题: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896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