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二章教育评价第一节教育评价概述一、教育评价的含义教育评价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依据确立的教育目标,运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教育活动及其结果进行科学判定的过程。第一,教育评价是“价值判断”,是用一定的价值观念做出判断,并进而做出科学的决策;第二,确定了评价的对象是“教育活动及其结果”,包括整个教育领域中的现象。第三,强调“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进行科学判定的过程。三代评价:古代的传统考试近现代的科学测验当代的科学评价人们把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教育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并列为当代教育科学的三大领域。二、教育评价的功能导向功能鉴定功能改进功能激励功能管理功能研究功能三、教育评价的指导思想我们认同发展性评价观第一,发展性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达标,而不是检查和评比;评价着眼于未来;是为了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势和劣势,提出具体改进的建议。第二,发展性评价注重过程。第三,发展性评价关注个体差异。第四,发展性评价注重学生自己在评价中的作用。教育评价的原则方向性原则客观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教育评价的标准教育评价的标准就是对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具体规定。1、标准内容(1)效能标准(2)职责标准(3)素质标准2、标号:如123;甲乙丙;ABC等3、标度,即尺度四、教育评价的类型按照评价参照的基准,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达标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纵向、横向比较);按照评价的目的和功能,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按照评价的主体,可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按照评价对象的度量方式,可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按评价对象的存在状态,可分为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按评价考察的范围,可分为分析评价和综合评价第二节教育评价的内容一、教师评价(一)教师评价的意义教师评价即教师考评,是对教师工作现实的或潜在价值做出判断的活动。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实现教师队伍管理科学化;有利于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与成长。(二)教师评价的内容和指标体系1、教师评价的内容素质评价:是对教师应具备的心理、能力、思想以及知识水平的评价;职责评价:是对教师现行工作职责和完成任务的状况做出的衡量和价值判断;成果评价:是对教师成绩和效果的价值判断,包含教育效果、教学成绩和教学科研成果三方面。2、教师评价的指标体系思想品德知识能力工作状态工作绩效(三)教师评价的策略和方法1、教师评价的策略建立自我控制与同行评议相结合的评价机制;评价过程要与校园文化相兼容评价技术上要做到一致性、全面性和简单性。评价信息收集活动时要做到一致性;批评价信息源设计时要做到全面性;在选择评价方法时要尽可能做到简单性。2、教师评价的方法教师自评: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评价自己;与他人对比来评价;自我分析。学生评教同行评议:教案诊断与课堂听课领导评价专家评价二、学生评价(一)学生评价的意义学生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个体学习的进展和变化的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学业成绩的评定、学生思想品德、个性的评价等方面。是教育评价的基础、重点,是学校评价的核心。1、通过评价能有效地诊断和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2、通过评价能促进学生的发展;3、通过评价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4、通过评价能有助于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二)当代学生评价的特点与趋势1.强调评价功能的形成性2.以质性评定统整、取代量化评价3.强调评定问题的真实性与情景性4.注重对思维过程的评价5.鼓励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三)学生评价的内容和指标体系思想政治:思想政治观念;道德行为知识能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体质和运动:体质;知识;卫生审美意识和能力:审美知识;审美能力劳动知识和技能:劳动态度;劳动技能个性发展:兴趣爱好;意志性格(四)学生评价的原则与步骤1.学生评价的基本原则发展性原则过程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全面性原则2.学生评价的基本步骤评价方案的设计:首先,确定教育目标;其次,教学目标的细化;第三,设计获得学生反应的途径,决定评定方式与获取代表性样本的方法。评价的实施:收集信息资料;汇集和整理资料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处理第三节教育评价方法教育评价方法是以现代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为依据,以教育评价实践的需要为出发点,借助有关学科的方法,经过评价实践检验、修改、完善而逐步形成的手段的总称。一、测验法(一)类型1.客观题评价法常见的客观题有选择题、填空题、匹配题、是非题,简单计算题、概念或术语的解释题等。2.主观题评价法包括论述题、证明题、作文题等。(二)测验的编制1、有效测验的基本标准信度。指测验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程度。有重测、分半等几种检测方法。效度。指测验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的程度,即通过测验能否准确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难度。区分度。2.测验编制的步骤明确目标—制定计划—编制试题—试测—拼题成卷—提供评分标准二、表现性测验法表现性测验法是以行动、作品、表演、展示、操作、写作、制作档案资料等真实的表现来展示学生口头表达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实践能力及学习成果与过程的测验。1.口头测验法:口试或答辩高声朗读;教师提问;抽题回答;专题发言;随意发言;师生会谈;情景故事;角色扮演等。2.论辩或辩论3.写作测验4.过程反馈题5.实验技能考试三、评定量表评价法是用来量化观察所得印象的一种测量工具,具有描述精练、内容丰富、施测简便的特点。(一)评定量表的形式1.数字等级评定量表2.图示等级评定量表3.检选式评定量表(二)等级评定量表的使用用来评价许多学习结果及发展侧面。1.适用于过程评价2.适用于成果评价3.适用于逸事记录评价方案逸事记录,是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观察中所获得的有效事件的真实记录。教师应把握的原则是:把观察和记录限定在其他方法不能评价的行为领域;二是应将观察集中在需要特别帮助或特别需要增加评价信息的学生身上;三是对一些典型的、偶发的、例外的、独特的事件加以记录。为了提高逸事记录的使用价值,还应注意:(1)要记录行为发生的情境,以便使行为的分析更有意义;(2)对观察到的事件应做好记述,并注意特殊行为;(3)一般在收集一定量的记录后才能推断学生的典型行为,但对不可重复的行为应该赋予事件一种特殊意义;(4)正反面事件都要记述,并把事件记述和教师对事件的解释分开;(5)所描述的事件应当是能够代表被观察学生的典型行为,或者是一种意外的不寻常的具有特殊意义的行为;(6)虽然不用完全句来描述事例,记录仍要流畅、精致。五、档案袋评价1.在英文中,档案袋是“portfolio”,有“代表作选辑”的意思。档案袋评价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与计划,请学生持续一段时间主动收集、组织与省思学习成果的档案,以评定其努力、进步、成长情形的一种评价方法。2.档案待评价的分类学生档案袋可分为成果型档案袋、过程型档案袋和评价档案袋;根据档案袋内容结构,可分为结构型档案袋、半结构型档案袋和无结构型档案袋;就一般教学法情境下运用的档案袋评价而言,其目的可分为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最高行为评价、典型行为或个人独特评价等。档案袋评价应注意的几个原则(1)必须与教学相结合;(2)应与其他评价方法并存使用;(3)应采用渐进式、引导式、循序渐进;(4)应实施多次、阶段性的反思协助;(5)应顾及学生的承受力和可利用资源
本文标题:第十二章教育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90329 .html